一种治疗猪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畜疾病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猪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猪,拉丁文名:Sus,猪又名豕、豚。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古杂食
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家猪(学名:Sus scrofa domestica)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
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猪是
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
快。有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
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
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养猪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随着养猪业的发
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
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猪因饲养简易,又具有骨细筋少肉多的特点,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
一种。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
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猪肉煮
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
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据报道,猪肉如果调煮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
之药”。猪肉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同等
重量下,猪肉的维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是羊肉和鸡肉的5倍多。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
的功能关系密切,能改善产后抑郁症状,还能消除人体疲劳。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
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能提供人
体必需的脂肪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和磷等成分。人类蓄养家猪
的历史相当悠久,然而,猪的饲养需要重视饲料以及饮水的清洁卫生,不喂腐烂、发霉和变
质饲料,圈舍要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燥,冬防寒保暖,夏防暑降温,食槽和管理用具保持
清洁等都是预防疾病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保证猪生长发育和体格健壮、抗病力强的基本
条件。然而,由于猪的个体天然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不同,有时还会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所
以猪也和人一样,常常会生病,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
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它往往是大批发生,大批死亡,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最常见之一的
传染病是猪痢疾,俗称猪血痢,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特征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该病一旦传入,不容易清除,康复猪带菌率很高,带菌时间可达70天以上,严重影响猪的生
产发育,增加饲料的消耗。猪的感染,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以7~12周龄的猪多发病,也无
明显的季节性。由于消化道是猪唯一的感染途径,苍蝇带菌4小时,小鼠带菌100天以上,大
鼠带菌2天,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和传播者。其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腹泻,先软后稀,最
后拉水样粪,内混粘液或带血。严重时粪便呈红色糊状,内含大量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
体温升高,40~41℃,精神不振,厌食,消瘦脱水,弓背收腹,皮毛粗乱无光,后期排粪失禁,
衰竭,或痊愈或死亡。病理主要是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充血、水肿。
肠腔内充满粘液和血液,病程稍长的粘膜形成麸皮样或豆渣样的黄色和灰色纤维素假膜,
易剥离。一般的防治方法是采用痢菌净、泰乐菌素和环丙等。然而,经本发明人长期的实践
证明,以上的药物对猪痢疾治疗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家畜对这些药物
已产生了耐药性,容易反复,治疗不彻底。因此,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的治疗猪痢
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猪痢疾的药物及其
制备方法,能够使饲养的猪健脾和胃,增进食欲,止痢除湿,具有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增
强机体免疫功能,实际使用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鬼针草20~25份、倒钩刺10~15份、指天椒10~15份、风姜8~10、凤尾草6-10份、白头
翁8~10、艾草6~8份、天星木叶6-12份、茴香5-8份、稻谷15~20份、白酒8~10份。
优选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鬼针草22份、
倒钩刺12份、指天椒12份、风姜9、凤尾草8份、白头翁9、艾草7、天星木叶8份、茴香6份、稻谷
18份、白酒9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治疗猪痢疾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好原料;
2)将风姜清洗干净,切片,晾干水分,放入陶瓷瓦罐内,加入盐,盖上盖子密封,进行腌
制,放在通风处30天,取出,备用;
3)取陶瓷瓦锅,对陶瓷瓦锅进行加热,加入稻谷,加热的同时对稻谷进行翻炒,炒至稻
谷有香味出现,取出,备用;
4)将步骤3)炒过的稻谷放入研磨机粉碎,得到粉末,备用;
5)将新鲜的鬼针草、倒钩刺、指天椒、凤尾草、白头翁、艾草、天星木叶、茴香清洗干净
后,切碎,晾干水分,晾干水分,与步骤2)腌制的风姜一起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至粘稠状的
混合物,备用;
6)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并加入白酒揉成团状,得到团状药
物;
7)将步骤6)得到的团状药物放入0°C以下温度的冰箱储存或灭菌、灌装进行真空密封。
优选的,以上所述步骤2)中,风姜和盐的比例是1:2.5~1:3.5。
上述技术方案中:
鬼针草,拉丁学名:Bidens pilosa L,别称:鬼钗草、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
粘连子、豆渣草,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一年生草本,生于村旁、路边
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茎直立,钝四棱形。茎下部叶较小,很少
为具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总苞基部被
短柔毛,条状匙形,上部稍宽,无舌状花,盘花筒状,冠檐5齿裂。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
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鬼针草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性
味:味甘、淡、苦,性微寒。归经:肝、肺、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
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
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经科学家研究,鬼针草具有:一.抗炎作
用:鬼针草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
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
走。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二.镇静
镇痛:小花鬼针草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自主活
动次数,并与氯丙嗪呈协同作用,与苯丙胺有拮抗作用,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表明有一定的
镇痛作用;三.消化系统:鬼针草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值、游离
酸浓度,抑制小鼠肠道对炭末的推进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小鼠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四.抗癌作用:鬼针草的多种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L60、V937白血病
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聚乙炔类化合物作用最佳;五.降血脂及抗血栓:鬼
针草和小花鬼针草混合水浸膏灌胃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Ch和β脂蛋白,给大鼠静脉注射可
明显抑制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另外,民间常常用鲜鬼针草煎汤加入鸡蛋内服治疟疾,或用
鬼针草柔芽水煎汤配红糖治白痢,配白糖治红痢。
倒钩刺,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Rubus delavayi Franch的全株。别称:小乌泡、
刺黄连、刺茶、散血草、小倒钩刺、绊脚刺、小黄泡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
薇目,蔷薇科,悬钩子属,叶悬钩子,分布于云南。性味:味甘、微酸,性平。具有清热解毒,除
湿止痢,驱蛔之功效。常用于扁桃体炎,急性结合膜炎,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毒,风湿痹
痛,痢疾,蛔虫症。《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驱蛔。主治扁桃腺炎,火眼,痢疾,疥
疮,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常常用新鲜的倒钩刺捣碎后治疗小孩的疮毒。
指天椒,又名长柄椒。指天椒是在广西天等县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名
优辣椒。该椒果小朝天,肉厚、色泽鲜红,辣味十足,醇香浓郁,品质独特,指天椒为茄科植物
指天椒的果实。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叶端尖,基
部渐狭;有柄。花1~3朵,腋生;萼钟状,先端5齿;花冠5裂,绿白色,镊合状排列;雄蕊着生于
花冠基部,花药纵裂;雌蕊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略呈头状。指天椒营养价值很高,据分
析,每100克鲜指天椒含糖类3~6克,蛋白质1~2.0克,脂肪0.3~0.5克,维生素C73~342毫
克,还含有胡萝卜、硫胺素、视黄醇、核黄素、尼克酸及各种微量钙、磷和铁。鲜指天椒含有大
量的维生素C,其含有的维生素C远远超过柑橘、西红柿、草莓、李、梨、苹果等人们熟知的水
果。具有活血,消肿,解毒。主疮疡,脚气,狂犬咬伤之功效,指天椒还可增进血液循环,促进
胃肠蠕动,祛寒健胃,增加食欲,增加抵抗疾病能力;有抗菌及杀虫的功效,辣椒碱对蜡样芽
胞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结核杆菌有抑制功能;另外,指天椒还有发赤作用,其
涂擦剂对皮肤有发苏作用,使皮肤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旺盛。食用
指天椒可刺激人舌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上升(特别是舒张压),食用3周后,可
使血浆中游离的氢化可的松显著增加,尿中的排泄量也增加;还能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风姜,外文名: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 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除去杂质,洗净,
润透,切薄片,晒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
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
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大温、无
毒。风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促进食欲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痢疾和胃肠炎等。具有温中止痛作用:风姜水提物和醚提物能显著对抗小鼠水浸应激型溃
疡和大鼠盐酸损伤性溃疡;水提物对小鼠胃肠道推进有明显抑制,两种提取物都能显著对
抗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其水提物还对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有效,水提物有协同转氨酶升高作
用,两种提取物对麻醉大鼠均有明显利胆作用,醚提物作用较强。在热极法和乙酸扭体试验
中,两种提取物都有明显镇痛作用。风姜对微循环的影响:风姜为芳香温痛类中药,对心绞
痛具有快速止痛作用,对轻度使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血流停止或减慢有推迟作用。对管
径收缩时间有推迟作用。在对给肾上腺素10分钟后使管径有恢复作用,还有对微动脉轻度
收缩作用。
凤尾草,拉丁学名:Pteris multifida Poir,别称: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
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别名很多,如金鸡尾、鸡
脚草、井栏边草等,是一种蕨类植物,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
处。也耐旱,在南方冬季,石缝中生长的植株经—二月干旱,仍不致完全枯死。主产长江流域
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分布。以全草入药,性凉,味微苦,归肝、
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
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痔疮出血、吐血、便血、尿血、胃癌、肠癌、急性传染
性肝炎以及农药中毒等;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白头翁,拉丁学名: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别称:奈何草、粉乳
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
纲,原始花被亚纲,银莲花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
色。分布在中国山岗、荒坡及田野间。白头翁在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
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属清热药下分类的
清热凉血药。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胃经、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温疟
寒热,鼻衄,血痔以及燥湿杀虫之功效,能治疗痔疮等出血症状。白头翁还具有:1.抗阴道毛
滴虫。闫艳等利用不同浓度白头翁水提液进行体外抗滴虫实验,研究发现白头翁可直接作
用于虫体表膜,具有较强的抗滴虫作用。2.抗氧化、抗炎。Yao D等发现白头翁具有阻止肝组
织中过氧化物的释放,增长MnSOD的活性,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龙盛京等利用鲁米诺
发光体系,研究发现白头翁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过氧化氢,防止
其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张文远等研究发现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
硫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杀虫、抑菌。兰继毓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煎剂
对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效果较好。曹景花等用K-B纸片扩散法测得白头翁水提液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临床应于治疗原虫性痢疾以及细菌性痢疾。
艾草,拉丁文名:Artemisia argyi H.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
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
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
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
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
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性温、苦、辛、
温,微甘,无毒,入脾、肝、肾。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
用。艾草有散寒除湿,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调经止血﹑安胎止崩等
功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艾叶晒
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
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
及幼苗作菜蔬。亦常用于针灸。因它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
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艾
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天星木叶,别名,驱风通、大叶臭椒、有刺盐肤木、刺椿木、天星木、血虎、红簕通,植
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芸香科,天星木属,乔木,高达15m。树干上常有基部为圆
环状凸出的锐刺,树畅通灰褐色,当年生的枝髓部常大而中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坚纸质
至革质;小叶柄长2~4mm;小叶片9~15,卵形、广卵形或为卵状长圆形,长7~145cm,宽3.5
~7cm,先端急尖或为短尾状尖,钝头而微凹,生于叶轴上部的小叶片通常基部为圆形而不
等,生于叶轴下部的小叶片狭楔形而相等,具较细小,边级具浅的圆锯齿,齿缝处有透明腺
点,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青绿色,干后两面为棕红色,中脉有下陷,在下面凸出。以茎、
枝、叶入药。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风湿骨痛,感
冒风寒,小儿麻痹后遗症。民间常将天星木根切成片状或生吃或晒干,用于口含或泡水喝,
有甘甜味,可止渴,消水肿,还常常将叶子口嚼碎,敷于脓疮,达到去脓消肿止痛的目的。
茴香,拉丁学名:Foeniculum vulgare,别称:怀香,怀香籽,香丝菜,茴香子,小茴
香,茴香、谷茴香、香子。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除杂质,晒干用。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
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
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
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
功用: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
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稻谷,拉丁学名:Olyza Sativa L,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
本科,稻属,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等。普通类稻谷指没有去
除稻壳的子实,是一种50~130厘米高的年生性植物,主茎在底部分叉成数个分蘖,分蘖的
末端可长出圆锥状花簇。每个花簇可长出50~500个小穗状花序,每个小穗状花序可给出一
个果实,即核质仁。果实收获后不与花簇的植物结构完全分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
一,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
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
和90%以上的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较为均衡,这应该是其所以成为人类主食的根本原因。
稻谷在加工成精米的过程中要去掉外壳,去掉外壳的称大米,而外壳称米糠。
米糠,国家标准的米糠主要是由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加工制成的,是家
禽和家畜的饲料,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资料表明,米糠中富含各
种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食用米糠问世,我国也有类似产品
被发明,即应用现代食品加工精准碾制技术将米糠中的不益食物质(稻壳、果皮、种皮、灰尘
和微生物等)与益食营养物质(胚、糊粉层等外层胚乳)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进行精准碾磨
分离,此分离技术可将米糠分级为饲料级米糠和食品级米糠两部分,其中食品级米糠约占
米糠总重量的80%,营养的90%以上。因为食品级米糠虽然只占稻谷重量的6%,且占稻谷营养
的约60%,米糠性味苦甘、平、无毒,归经:入脾、胃。功效:健脾胃,消肿利尿。主治:脚气、浮
肿,泄泻。
大米,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大米性平,味甘。入脾、胃、肺经,具
有补中益气、益精强志、滋阴润肺、健脾和胃、聪耳明目、和五脏、通血脉、止烦、止渴、止泻等
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因此,因肺
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白酒,(Baijiu)的又名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
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酒质无色(或
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
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
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白酒分为高度和低度,高酒度一般都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
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40度以下为低度酒。高度白酒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
由于酿酒原料多种多样,酿造方法也各有特色和酒香,白酒香味成分种类有:醇类、酯类、酸
类、醛酮类化合物、缩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呋喃化合物等。有人认为乙醇有较
强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它在体内代谢燃烧时,不但乙醇本身的热量散出体外,还能被人体
利用,而且促进其它营养素吸收,增加代谢率,也造成散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
的热量。白酒具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和紧张、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
舒筋通络、活血化淤、预防心血管病、消除疲劳驱除寒冷、等功效,另外,白酒还有防腐的作
用,所以民间腌制食品,常常采用白酒作为调味和防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依据传统中医兽医理论,使用最佳的配方,方中以的原料
分为几个部分:以清热解毒为主;去湿杀菌杀虫为辅,助以收敛止泻,最后进行消食理气达
到治愈猪痢疾的目的。本发明的配方中: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
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
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等功效;倒钩刺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驱蛔之功效,用于扁
桃体炎,急性结合膜炎,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毒,风湿痹痛,痢疾,蛔虫症等;指天椒具有
活血,消肿,解毒,增进血液循环,抗菌及杀虫,辣椒碱可对蜡样芽胞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显着
抑制作用,结核杆菌有抑制功能;风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促进食欲之功效,用于治疗脘
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痢疾和胃肠炎等;凤尾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
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痔疮出血、吐血、便
血、尿血、胃癌、肠癌、急性传染性肝炎以及农药中毒等;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
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以及燥湿杀虫之功效,临床应于治疗原虫性痢疾以及细菌性
痢疾;艾草有散寒除湿,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调经止血﹑安胎止崩
等功效;天星木叶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风湿骨痛,感冒风寒,止渴,消水肿之功
效;茴香能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有健胃行气的功效,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稻谷中的大米具有补中益气、益精强
志、滋阴润肺、健脾和胃、聪耳明目、和五脏、通血脉、止烦、止渴、止泻等作用,米糠有健脾
胃,消肿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脚气、浮肿,泄泻等;白酒具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
消除疲劳和紧张、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舒筋通络、活血化淤、预防心血管病、消除疲劳
驱除寒冷、等功效。综上所述,本配方运用的中医兽医原理:一是采用鬼针草、倒钩刺和天星
木叶为主的药物对猪进行清热解毒、滋阴润肺、散瘀消肿,二是以指天椒、风姜和白酒增进
猪的活血功能,增进血液循环,然后进行去湿、抗菌及杀虫为辅,三是以凤尾草、白头翁和鬼
针草等的收敛、止泻和止血助之,四是以艾草、茴香和稻谷消食理气,补中益气、益精强志、
健脾和胃,和五脏、通血脉以及止泻等作用,从而调节猪的微生态平衡与健康,增强身体免
疫力,达到最终治疗猪痢疾的目的,能够使猪健脾和胃,增进食欲,止痢除湿,具有促进血液
细胞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实际使用效果显著,本配方全部采用自然的无毒的草药
或食品,对猪喂食后无毒无害,完全符合安全卫生的指标。本发明的配方不但适用于治疗猪
痢疾的疾病,而且可以适用于同类的家畜,如牛、羊、马、狗、兔以及猫等发生痢疾时的治疗,
无任何毒性,也无耐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鬼针草22份、倒
钩刺12份、指天椒12份、风姜9、凤尾草8份、白头翁9、艾草7、天星木叶8份、茴香6份、稻谷18
份、白酒9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好原料;
2)将风姜清洗干净,切片,晾干水分,放入陶瓷瓦罐内,加入盐,所述风姜和盐的比例是
1:3,盖上盖子密封,进行腌制,放在通风处30天,取出,备用;
3)取陶瓷瓦锅,对陶瓷瓦锅进行加热,加入稻谷,加热的同时对稻谷进行翻炒,炒至稻
谷有香味出现,取出,备用;
4)将步骤3)炒过的稻谷放入研磨机粉碎,得到粉末,备用;
5)将新鲜的鬼针草、倒钩刺、指天椒、凤尾草、白头翁、艾草、天星木叶、茴香清洗干净
后,切碎,晾干水分,与步骤2)腌制的风姜一起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至粘稠状的混合物,备
用;
6)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并加入白酒揉成团状,得到团状药
物;
7)将步骤6)得到的团状药物放入0°C以下温度的冰箱储存或灭菌、灌装进行真空密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鬼针草21份、
倒钩刺14份、指天椒13份、风姜8、凤尾草7份、白头翁10、艾草6份、天星木叶7份、茴香6份、稻
谷16份、白酒8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好原料;
2)将风姜清洗干净,切片,晾干水分,放入陶瓷瓦罐内,加入盐,所述风姜和盐的比例是
1:3.5,盖上盖子密封,进行腌制,放在通风处30天,取出,备用;
3)取陶瓷瓦锅,对陶瓷瓦锅进行加热,加入稻谷,加热的同时对稻谷进行翻炒,炒至稻
谷有香味出现,取出,备用;
4)将步骤3)炒过的稻谷放入研磨机粉碎,得到粉末,备用;
5)将新鲜的鬼针草、倒钩刺、指天椒、凤尾草、白头翁、艾草、天星木叶、茴香清洗干净
后,切碎,晾干水分,与步骤2)腌制的风姜一起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至粘稠状的混合物,备
用;
6)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并加入白酒揉成团状,得到团状药
物;
7)将步骤6)得到的团状药物放入0°C以下温度的冰箱储存或灭菌、灌装进行真空密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鬼针草25份、
倒钩刺10份、指天椒11份、风姜10、凤尾草10份、白头翁8、艾草8份、天星木叶12份、茴香8份、
稻谷19份、白酒10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好原料;
2)将风姜清洗干净,切片,晾干水分,放入陶瓷瓦罐内,加入盐,所述风姜和盐的比例是
1:2.8,盖上盖子密封,进行腌制,放在通风处30天,取出,备用;
3)取陶瓷瓦锅,对陶瓷瓦锅进行加热,加入稻谷,加热的同时对稻谷进行翻炒,炒至稻
谷有香味出现,取出,备用;
4)将步骤3)炒过的稻谷放入研磨机粉碎,得到粉末,备用;
5)将新鲜的鬼针草、倒钩刺、指天椒、凤尾草、白头翁、艾草、天星木叶、茴香清洗干净
后,切碎,晾干水分,与步骤2)腌制的风姜一起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至粘稠状的混合物,备
用;
6)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并加入白酒揉成团状,得到团状药
物;
7)将步骤6)得到的团状药物放入0°C以下温度的冰箱储存或灭菌、灌装进行真空密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鬼针草24份、
倒钩刺13份、指天椒10份、风姜9、凤尾草9份、白头翁9、艾草8份、天星木叶6份、茴香5份、稻
谷17份、白酒8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好原料;
2)将风姜清洗干净,切片,晾干水分,放入陶瓷瓦罐内,加入盐,所述风姜和盐的比例是
1:3.2,盖上盖子密封,进行腌制,放在通风处30天,取出,备用;
3)取陶瓷瓦锅,对陶瓷瓦锅进行加热,加入稻谷,加热的同时对稻谷进行翻炒,炒至稻
谷有香味出现,取出,备用;
4)将步骤3)炒过的稻谷放入研磨机粉碎,得到粉末,备用;
5)将新鲜的鬼针草、倒钩刺、指天椒、凤尾草、白头翁、艾草、天星木叶、茴香清洗干净
后,切碎,晾干水分,与步骤2)腌制的风姜一起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至粘稠状的混合物,备
用;
6)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并加入白酒揉成团状,得到团状药
物;
7)将步骤6)得到的团状药物放入0°C以下温度的冰箱储存或灭菌、灌装进行真空密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鬼针草20份、
倒钩刺11份、指天椒13份、风姜8、凤尾草6份、白头翁10、艾草7份、天星木叶11份、茴香5份、
稻谷19份、白酒9份。
本实施例的治疗猪痢疾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好原料;
2)将风姜清洗干净,切片,晾干水分,放入陶瓷瓦罐内,加入盐,所述风姜和盐的比例是
1:2.5,盖上盖子密封,进行腌制,放在通风处30天,取出,备用;
3)取陶瓷瓦锅,对陶瓷瓦锅进行加热,加入稻谷,加热的同时对稻谷进行翻炒,炒至稻
谷有香味出现,取出,备用;
4)将步骤3)炒过的稻谷放入研磨机粉碎,得到粉末,备用;
5)将新鲜的鬼针草、倒钩刺、指天椒、凤尾草、白头翁、艾草、天星木叶、茴香清洗干净
后,切碎,晾干水分,与步骤2)腌制的风姜一起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至粘稠状的混合物,备
用;
6)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和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并加入白酒揉成团状,得到团状药
物;
7)将步骤6)得到的团状药物放入0°C以下温度的冰箱储存或灭菌、灌装进行真空密封。
下面通过实际治疗效果对本发明的治疗猪痢疾药物作进一步的验证:
1.南宁市郊区江西乡某养殖场,2017年1月,养殖场的部分猪开始出现精神不振,厌食,
排水样粪便,死了3头,采用本发明的治疗猪痢疾药物治疗,喂药3天后,猪开始进食,大便已
无水样,没有死亡现象,继续喂本猪痢疾药物9天,猪已全部痊愈,观察2个月,其余猪无发病
现象。
2.南宁市邕宁县刘圩养殖场,养殖有500多头猪,2017年2月,发现有部分猪对饲
料不感兴趣,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粪便,出现20多头猪死亡,养殖场立
即对生病的猪进行隔离,同时采用本发明的治疗猪痢疾药物对生病的猪进行喂药治疗,且
对所有猪进行喂药预防,喂药3天,生病的猪有所好转现象,开始进食些小饲料,其它的猪也
再无发病情况,连续喂药15天,生病的猪排便全部转入正常,进食也恢复正常。
3.南宁市郊区安吉乡大塘六队,陆某养殖场,2016年9月,发现有5头猪发生腹泻现
象,进而精神不振,弓背收腹,皮毛杂乱无光,采用本发明的治疗猪痢疾药物对所有猪进行
治疗,喂药5天,出现好转现象,5头猪均恢复对饲料进食,其它猪也无新的发病情况,连续喂
药10天,猪的排便全部转入正常,进食无异常。
4.南宁市郊区金陵乡陆某家养殖场,2016年11月,发现有些猪不吃饲料,消瘦脱
水,弓背收腹,体温升高,怕冷,且排稀便,内含脓性分泌物,有10头死亡,采用本发明的治疗
猪痢疾药物治疗,连续5天,猪开始进食,症状减轻,排便正常,继续喂药10天,生病猪的排便
全部转入正常,进食也恢复正常,全无死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