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12659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77616.1

申请日:

2015.12.04

公开号:

CN106822811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1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韩娟

发明人:

韩娟

地址:

266212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任家丰城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其特点是组分及每剂组分重量为: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制作服用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它解决了现有药物服用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的问题,适应于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其特征是组分及每剂组分重量为: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

说明书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痞满,或有烧灼样痛,泛酸嘈杂,厌食嗳气,口干口苦或口中粘腻,舌红,苔腻或黄腻,脉弦滑。现在临床上很多西药治疗方式,不仅没有起到治疗胃病的作用,反而有加重趋势,且复发率高,一般药物很难治愈,而食疗等方式见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药物服用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的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配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组分及每剂组分重量为: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

制作服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配方。药方中所选的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成本低廉,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无药物依赖性,疗效好,治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取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其特点是组分及每剂组分重量为: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制作服用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它解决了现有药物服用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的问题,适应于治疗湿浊(热)痞阻型消化不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