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1205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0357.4

申请日:

1994.01.14

公开号:

CN1105274A

公开日:

1995.07.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6.2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N1/04; A61N2/08; A61F7/00

主分类号:

A61N1/04; A61N2/08; A61F7/00

申请人:

安经克; 李亚南; 宋耕

发明人:

安经克; 李亚南; 宋耕

地址:

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任章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穴位负压治疗的穴位负压电极。结构中包括电极外壳和位于电极外壳内的电极头和电极体,电极体与电极座紧固,在电极座上有皮囊,并与电极外壳内腔相通,在电极体的顶部电极头内装有磁片和浸药棉垫,电极座上有导线插孔通至电极体。使用时,挤压皮囊使电极外壳吸在穴位皮肤上,电极头接触皮肤,可接通治疗仪进行负压电磁治疗或不接治疗仪进行负压磁穴治疗。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理想理疗器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电磁治疗的穴位电极,结构中电极体3安装在电极座4上,电极体的顶部为电极头2,其特征在于:电极座4上设有皮囊5,电极头2的外侧有罩状电极外壳1与电极座4连接,罩状电极外壳1的内腔与皮囊5之间有通气孔7,电极座4上有通至电极体3的导线插孔6。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体3和电极头2为筒状,两者不相通,电极头2筒内装有磁片8,通气孔7设在电极体4上,电极体4的一端与皮囊5相通。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穴位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头2筒内顶部装有用药液浸过的滤纸或棉垫9。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电极,其特征在于罩状电极外壳1为半球状。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磁治疗的穴位电极,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属于治疗仪器的附件。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穴位电磁治疗仪多采用脉冲穴位电磁刺激,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必须进行通电治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磁治疗的穴位负压电极,它既可不接通电源单独使用,在穴位上进行负压治疗和穴位磁疗,又可在接通电源后在穴位上电刺激与磁穴、负压治疗同步进行,加强了刺激作用和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构思是依据中医经络穴位学说,将中医拔罐疗法和磁场穴位治疗相结合而提出的。负压治疗是一种刺激疗法,由于负压电磁电极的吸拔力量具有相应吸引力,从而使局部的组织高度充血,甚至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产生瘀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起到一系列微弱的良性刺激,具有多种医学效果;同时由于负压产生的吸拔力使局部组织的含水量增加,组织的导电、导磁力增强,降低了皮肤对电流的阻力,电流作用明显加大,电刺激产生的作用,较之皮肤穴位常压刺激更加具有较理想的医学疗效。负压力与电刺激的同步作用,弥补了频率较低的电流作用表浅的缺陷,保证了对经穴刺激的有效作用深度。

    具体地本发明采用如下结构:电极体安装在电极座上,电极体的顶部为电极头,在电极座上设有皮囊,电极头地外侧有罩状电极外壳,并与电极座连接,罩状电极外壳的内腔与皮囊之间有通气孔。电极座上有通至电极体的导线插孔。

    本发明中的电极外壳一般设计成半球罩状,它与电极座成一体。

    电极头做成筒状,筒内顶部可安装磁片,还可以在磁片顶端安装浸过药液的滤纸或棉垫,以提高导电性能和治疗效果。

    附图1给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给出的用于电磁治疗的穴位电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半球形的罩状电极外壳1的端部是筒状电极座4,二者一体成型,在电极外壳1的内部设有筒状电极体3,它的一端与电极座4采用螺纹连接,电极体3的顶部是筒形的电极头2,它与电极体3为一体,但不相通,电极座4的一头装有皮囊5,位于半球形罩状电极外壳内的电极体侧壁上开有通气孔7,它使得电极外壳内腔与皮囊5内腔相通。在电极座4侧壁上开有通至电极体3的导线插孔,用以连接治疗仪。

    电极头2筒内装有磁片8和用药液浸泡过的滤纸或棉垫9。常用的药液为中药液,这样可发挥中药穴位治疗作用。

    电极外壳1一般用绝缘材料制做。此外,还可选用不锈钢材料,但只适用于穴位负压电磁治疗仪规定电路。

    本电极一般和治疗仪配合使用,应根据疾病的种类选取一组穴位中的两个,将导电中药液点滴于本电极中电极头中心部棉垫上,并对准穴位点,挤压皮囊可使电极外壳吸附,由于负压作用使皮肤被吸起,同时因电极头的顶端和电极外壳的顶沿略有距离,使得皮肤恰和电极头接触。将治疗仪的输出导线插头与本电极的导线插孔配合,开启电源即可进行治疗。

    若不与治疗仪配合,使用本电极可进行穴位负压磁疗。

    用本发明提供的穴位负压电磁治疗电极可对神经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症、遗尿症、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进行穴位治疗。

    经临床使用,本发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构简单,一般医院均可使用,是一种较理想的理疗器械。

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治疗穴位负压电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穴位负压治疗的穴位负压电极。结构中包括电极外壳和位于电极外壳内的电极头和电极体,电极体与电极座紧固,在电极座上有皮囊,并与电极外壳内腔相通,在电极体的顶部电极头内装有磁片和浸药棉垫,电极座上有导线插孔通至电极体。使用时,挤压皮囊使电极外壳吸在穴位皮肤上,电极头接触皮肤,可接通治疗仪进行负压电磁治疗或不接治疗仪进行负压磁穴治疗。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理想理疗器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