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包培养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菌包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菌包(菌棒)培养,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通用方法。类似于一、二年生花卉草本花
卉、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生产是基于种子。食用菌的生产是来自于菌包。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
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
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
在食用菌生长的过程中会消耗菌包内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在食用菌种植过程
中需要定时撒水加湿菌包,这种方式增加了劳动力,同时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包培养系统,包括加料斗、
篦子板、活性炭吸附层、水箱、顶部安装台、支架、供水方形管道和供水主管道,所述支架的
顶部焊接有顶部安装台,水箱安放在顶部安装台上,水箱的侧面通过管道连接加料斗,所述
支架的侧面焊接有多个供水方形管道,供水方形管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而供水
针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内,供水针的另一端从菌包的一端插入到内部;所述供水方
形管道通过供水主管道连接水箱底部的出水口,所述供水针主要由针管、流量调节阀和外
螺纹管构成,其中流量调节阀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螺纹连接针管和外螺纹管的一端,外螺
纹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供水方形管道表面的螺纹通孔内,而针管的另一端为尖状;所述
水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篦子板,篦子板的上方设置活性炭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菌包的下方均设有托板,托板焊接在支架上,从而保证菌包分散放置
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针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孔,用于向外部渗水。
优选的,所述篦子板设置于水箱与加料斗连接端口的上方,从而使得营养物质直
接加入内部,避免流失。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搅拌桨,搅拌桨的搅拌轴连接水箱外部的搅动转盘,
搅拌轴与水箱表面开设的安装孔之间设置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安装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有电加热装置,用于保持水箱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能够实现菌包内部水和营养物质
的综合调控,通过人为控制菌包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更加节省时间和劳力,同时也提高菌
包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利用供水针支撑菌包,能够将大量的菌包分散,相对于传统的大棚堆叠形
式,本实用不易长霉,也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供食用菌生长发育。
本实用适合大面积的统一种植,管理效率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菌包培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供水方形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供水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搅动转盘1、加料斗2、篦子板3、搅拌轴4、搅拌桨5、活性炭吸附层6、水箱7、顶
部安装台8、支架9、菌包10、针管11、托板12、流量调节阀13、供水方形管道14、供水主管道
15、螺纹通孔16、出水孔17、外螺纹管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菌包培养系统,包括搅动转盘1、加料斗2、篦子板3、搅拌轴4、搅
拌桨5、活性炭吸附层6、水箱7、顶部安装台8、支架9、菌包10、针管11、托板12、流量调节阀
13、供水方形管道14、供水主管道15、螺纹通孔16、出水孔17和外螺纹管18,所述支架9的顶
部焊接有顶部安装台8,水箱7安放在顶部安装台8上,水箱7的侧面通过管道连接加料斗2,
通过加料斗2添加营养液,为菌包补充营养物质,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同时水箱也用于为系
统提供水资源,所述支架9的侧面焊接有多个供水方形管道14,供水方形管道14的表面开设
有多个螺纹通孔16,而供水针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16内,供水针的另一端从菌包10
的一端插入到内部,从而能够支撑菌包10;
所述菌包10的下方均设有托板12,托板12焊接在支架9上,从而保证菌包10分散放
置更加稳定。
所述供水方形管道14通过供水主管道15连接水箱7底部的出水口,从而实现向菌
包10内部加水和营养物质的控制,通过人为控制菌包10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提高菌包的
使用周期,同时供水针能够将大量的菌包分散,相对于传统的大棚堆叠形式,本实用不易长
霉,也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供食用菌生长发育。
所述供水针主要由针管11、流量调节阀13和外螺纹管18构成,其中流量调节阀13
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螺纹连接针管11和外螺纹管18的一端,外螺纹管1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在供水方形管道14表面的螺纹通孔16内,而针管11的另一端为尖状,便于插入到菌包10内,
所述针管1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孔17,用于向外部渗水。
所述水箱7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篦子板3,篦子板3的上方设置活性炭吸附层
6,通过活性炭吸附层6吸收水中细菌与有害化学物质,避免营养菌类生长,且篦子板3设置
于水箱7与加料斗2连接端口的上方,从而使得营养物质直接加入内部,避免流失。
所述水箱7的内部设有搅拌桨5,搅拌桨5的搅拌轴4连接水箱7外部的搅动转盘1,
搅拌轴4与水箱7表面开设的安装孔之间设置密封圈,从而使得人为控制营养物质与水充分
混合,提高吸收效率。
所述支架9的底部安装有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实现原料和产物的运输,方便集中管
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在温室中设置多排支架9,然后在每排支架9上放置水箱7,并将供水针螺纹连接在
支架9上焊接的供水方形管道14(供水方形管道14的两端均密封设置)的螺纹孔内,在水箱7
注水前将供水针上的流量调节阀13完全关闭,然后直接用水管向水箱7内加水;之后利用传
送带将新鲜的菌包输送到每个位置,人工将菌包插在供水针上,根据需要在菌包上开设供
食用菌长出的孔洞;在食用菌生长的过程中会消耗菌包内部的水分,然后通过调节流量调
节阀13,使得出水孔17处能够缓慢的渗水,从而不间断的补充菌包内部的水分和营养误会,
提高菌包的实用周期。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