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酵素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肤霜,特别涉及芦荟酵素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多数处于密封及空调环境中,并较多
地处于辐射环境如面对电脑屏幕的环境中。电脑辐射主要就是指电磁辐射,电磁辐射通常
以热效应,非热效应和刺激对机体产生生物作用。电脑对人类健康的隐患,从辐射类型来
看,主要包括电脑在工作时产生和发出的电磁辐射(各种电磁射线和电磁波等)、声(噪音)、
光(紫外线、红外线辐射以及可见光等)等多种辐射“污染”,长期接触电磁辐射会使皮肤产
生早衰、出现斑点等负面影响;而空调的抽湿过程中,使得人体水分不断蒸发,即使通过补
充饮水,也很难即使弥补皮肤水分的损失。因此,皮肤干燥及过长时间暴露于辐射环境,成
为多数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肌肤健康威胁。在国内外化妆品领域,目前关注较多
的为抗皱和美白类型的护肤品,而对于适用于日常皮肤防辐射和干燥的则较少,虽然隔离
霜对于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但是隔离霜多为较为刺激时气味浓厚的化
学制品调制而成,经常使用不利于人体肌肤的自然健康。
芦荟含有的芦荟素、芦荟苦素,具有多方面美化皮肤的效能,在保湿、消炎、抑菌、
止痒、抗过敏、软化皮肤、防粉刺、抑汗防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
作用,防止皮肤灼伤。芦荟含有多种消除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
化氢酶,能使皮肤细嫩、有弹性,具有防腐和延缓衰老等作用。且能抑制日光中的紫外线,防
止色素沉着,保持皮肤白皙。研究发现,芦荟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解除硬
化、角化、改善伤痕等作用,是一种具备良好润肤能力的良好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采用芦荟酵素,并配以多种有效成份,制备成芦荟酵素润肤霜,既能克
服现有技术中芦荟提取物不易被吸收及制成润肤霜时有效成分容易被破坏的缺陷,提高芦
荟酵素在润肤霜中分散度,且制得的润肤霜性质稳定,可充分发挥保湿、美白、抗皱的功能。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配方。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该芦荟酵素润肤霜制备方法。
一种芦荟酵素润肤霜,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包含以下组分:
A相:
鲸蜡硬脂醇聚醚-21 0.1-5% 鲸蜡硬脂醇 1-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5-1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1-5%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0.1-2% 棕榈酸异丙酯 1-10%
B相:
丁二醇 5-15% 双丙甘醇 1-10%
硬脂酰谷氨酸钠 0.1-5% 助乳化剂 1-5%
C相:
增稠剂 1-10% 芦荟酵素 3-15%
余下物质为去离子水。
作为改进,该芦荟酵素润肤霜还能采用以下配方加以生产:
A相:
鲸蜡硬脂醇聚醚-21 0.5-2% 鲸蜡硬脂醇 2-4%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8-12% 聚二甲基硅氧烷 1-3%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0.8-1.2% 棕榈酸异丙酯 4-8%
B相:
丁二醇 8-12% 双丙甘醇 4-7%
硬脂酰谷氨酸钠 0.5-1.5% 助乳化剂 2-4%
C相:
增稠剂 4-7% 芦荟酵素 5-10%
防腐剂 0.1-0.5% 香精 0.1-0.3%
余下物质为去离子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增稠剂为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或丙二醇;
所述的防腐剂为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羟苯甲酯、羟苯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
混合物;
所述的助乳化剂为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
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分别混合A、B两相原料;
(2)分别加热除助乳化剂以外的A相和B相至85-95℃,并维持20min灭菌;
(3)当A、B两相冷却到70-80℃时,将B相与A相在5-15min内缓慢混匀后,冷却至35-40℃
并加入C相物质;
(4)加入去离子水后并进行均质乳化处理,即得到所述的芦荟酵素润肤霜。
当加入去离子水后,通过均质乳化机在40℃以下以3000-4500r/min的方式进行均
质乳化处理时,可使各个组分的混合更加均匀。
为了使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效果更佳,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芦荟酵素:
将芦荟全叶清洗,粉碎,分别在避光条件下使用果胶酶、蛋白酶进行发酵5-10天后,将
发酵后的芦荟与未发酵的芦荟按1:5比例,混合发酵10-15天;发酵过程中,每日定时通入干
净的空气60-120min,并以此方式循环发酵;
将循环发酵40-60天的发酵液与发酵后芦荟渣取出后,进行混合粉碎处理,滤去不溶物
并将酵素清液进行杀菌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芦荟酵素。
本发明通过采用芦荟酵素作为润肤材料,相对于芦荟提取物具有更好的吸收作
用,通过A、B、C三相物质的选择处理,可是芦荟酵素均匀分散于润肤霜体系当中,通过采用
本方法提供的芦荟酵素的制作方式,可使芦荟中的蛋白质类营养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肽或
者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EGF等营养素会充分释放出来,天然花青素、多糖、黄酮等一些天
然抗氧化产物也溶解在发酵液中,这些成分都可以被皮肤直接吸收,可以软化角质层,使皮
肤更加干净柔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本发明也可通过其他不脱离其精神实质
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下面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
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的范围内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实施例1
一种芦荟酵素润肤霜,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包含以下组分:
A相:
鲸蜡硬脂醇聚醚-21 0.1-5% 鲸蜡硬脂醇 1-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5-1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1-5%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0.1-2% 棕榈酸异丙酯 1-10%
B相:
丁二醇 5-15% 双丙甘醇 1-10%
硬脂酰谷氨酸钠 0.1-5% 助乳化剂 1-5%
C相:
增稠剂 1-10% 芦荟酵素 3-15%
余下物质为去离子水。
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分别混合A、B两相原料;
(2)分别加热除助乳化剂以外的A相和B相至85-95℃,并维持20min灭菌;
(3)当A、B两相冷却到70-80℃时,将B相与A相在5-15min内缓慢混匀后,冷却至35-40℃
并加入C相物质;
(4)加入去离子水后并进行均质乳化处理,即得到所述的芦荟酵素润肤霜。
实施例2
作为改进,该芦荟酵素润肤霜还能采用以下配方加以生产:
A相:
鲸蜡硬脂醇聚醚-21 0.5-2% 鲸蜡硬脂醇 2-4%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8-12% 聚二甲基硅氧烷 1-3%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0.8-1.2% 棕榈酸异丙酯 4-8%
B相:
丁二醇 8-12% 双丙甘醇 4-7%
硬脂酰谷氨酸钠 0.5-1.5% 聚丙烯酰胺 1-2%
月桂醇聚醚-7 1-2%
C相:
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 4-7% 芦荟酵素 5-10%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 0.1-0.5% 香精 0.1-0.3%
余下物质为去离子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生产芦荟酵素:
将芦荟全叶清洗,粉碎,分别在避光条件下使用果胶酶、蛋白酶进行发酵8天后,将发酵
后的芦荟与未发酵的芦荟按1:5比例,混合发酵10天;发酵过程中,每日定时通入干净的空
气60min,并以此方式循环发酵;
将循环发酵40-60天的发酵液与发酵后芦荟渣取出后,进行混合粉碎处理,滤去不溶物
并将酵素清液进行杀菌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芦荟酵素。
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分别混合A、B两相原料;
(2)分别加热除助乳化剂以外的A相和B相至85℃,并维持20min灭菌;
(3)当A、B两相冷却到75℃时,将B相与A相在15min内缓慢混匀后,冷却至36℃并加入C
相物质;
(4)加入去离子水后,通过均质乳化机在40℃以下以3000r/min的方式进行均质乳化处
理,即得到所述的芦荟酵素润肤霜。
实施例3
为了使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效果更佳,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芦荟酵素:
实施例2
作为改进,该芦荟酵素润肤霜还能采用以下配方加以生产:
A相:
鲸蜡硬脂醇聚醚-21 0.8-1.5% 鲸蜡硬脂醇 2.5-4%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8-1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1-2.5%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0.8-1.0% 棕榈酸异丙酯 5-7%
B相:
丁二醇 8-10% 双丙甘醇 4-6%
硬脂酰谷氨酸钠 0.5-1.5% 聚丙烯酰胺 1-2%
月桂醇聚醚-7 1-2%
C相:
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 4-6.5% 芦荟酵素 5-8%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 0.1-0.5% 香精 0.1-0.3%
余下物质为去离子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生产芦荟酵素:
将芦荟全叶清洗,粉碎,分别在避光条件下使用果胶酶、蛋白酶进行发酵10天后,将发
酵后的芦荟与未发酵的芦荟按1:5比例,混合发酵15天;发酵过程中,每日定时通入干净的
空气100min,并以此方式循环发酵;
将循环发酵55天的发酵液与发酵后芦荟渣取出后,进行混合粉碎处理,滤去不溶物并
将酵素清液进行杀菌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芦荟酵素。
该芦荟酵素润肤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分别混合A、B两相原料;
(2)分别加热除助乳化剂以外的A相和B相至90℃,并维持20min灭菌;
(3)当A、B两相冷却到70-80℃时,将B相与A相在10min内缓慢混匀后,冷却至38℃并加
入C相物质;
(4)加入去离子水后并进行均质乳化处理,即得到所述的芦荟酵素润肤霜。
当加入去离子水后,通过均质乳化机在40℃以下以4500r/min的方式进行均质乳
化处理时,即得到所述的芦荟酵素润肤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