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镇痛膏.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1119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7017.1

申请日:

1995.10.16

公开号:

CN1147946A

公开日:

1997.04.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7.19|||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申请人:

王永和;

发明人:

王永和

地址:

15700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南小爱民街97号牡丹江市东方风湿病中医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许淑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以川乌、甘遂、麻黄、独活、南星、归尾、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血竭、丁香等中药原料加工制成的外用硬膏型制剂,具有祛风寒湿,活血止痛,疏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疼痛,肌肉疼痛等症及各类型关节炎。临床试验和实践表明:该膏药疗效显著(显效47.3%,总有效率为92.7%),及在控制炎症,改善脊柱关节活动的明显优于同类药(如祖司麻膏药显效为20%,总有效率78%)。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物,其特征是以中草药原料组成A: 川乌    10~50分    甘遂    5~20分 麻黄    25~30分    独活    20~30分 南星    20~30分    归尾    15~30分 红花    15~30分    乳香     5~30分 没药    10~30分    鸡血滕  25~30分 及黄丹  适量, 组成B:血竭  5~15分    公丁香5~10分 母丁香  5~10分加工制成的外用硬膏型制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硬膏型 制剂是通过将组成A的中草药放在食用植物油中以220℃~235℃温度熬至药枯, 待油至微黑色时,停止加热,弃药渣;趁热将已炒好并过筛的黄丹缓缓加入 油中,充分搅匀呈黑褐色稠膏;然后在65℃~75℃时加入已过筛的组成B药物, 搅匀;将膏药摊涂于药贴之上,趁热对折加工制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食用植 物油是指麻油、大豆油中任一种。

说明书


川乌镇痛膏

    本发明涉及治疗关节痛的中药外用药,具体为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外贴膏药。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以腰、骶、髋、腿、膝、踝、颈、肩、背、肘、腕等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寒冷、潮湿地区发病率较高,一种难以治愈的病症。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药物有多种,能常应用较多的,如以中药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各类外贴用的止痛膏、膏药等,其中专用于治疗风关痛的中药外用药以祖司麻膏药较好,但在临床应用中,其疗效尚不够理想。

    在发明的目的,是在继承、发掘中国医学传统特色的外用固体制剂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对风湿寒性关节痛疾病治疗效果更理想的中药外贴膏药制剂。

    外贴膏药是经皮肤给药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一般的药物若能透过表皮,都容易从真皮吸收到人体里。因为真皮有90%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活跃的血液循环,运转药物很快,使药物迅速地到达病灶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皮肤给药地最大优点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等的损害,从而可有效地提高药物的利用度,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据有关研究表明: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原因是在致痹过程中,由于微循环障碍,使局部血液微观流变性能改变,导致致病物质,炎性介质的释放,致使机体组织发生炎症、水肿、缺血等因素而导致病变,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痛等。基于上述认识,本发明以大量治疗痹症的实践、传统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为依据,通过3000余例风湿痹症病人的治疗观察和大量有效中药的筛选,针对风湿痹症的特点,选用的中药组方中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痹症;对非免疫性和免疫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川乌等有效的药物,加工成外贴膏型制剂,由于组方各药物的协同作用,而具有比现有药物治疗风湿寒性更突出的效果。本发明的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物是以中草药原料组成A:

    川乌    10~50分    甘遂    5~20分

    麻黄    25~30分    独活    20~30分

    南星    20~30分    归尾    15~30分

    红花    15~30分    乳香    5~30分

    没药    10~30分    鸡血滕  25~30分

    及黄丹  适量,组成B:

    血竭    5~15分    公丁香    5~10分

    母丁香  5~10分加工制成的外贴硬膏型制剂(膏药)。它是通过下列工艺步骤加工制成的:将上述中草药原料组成A的中草药放在食用植物油中以220℃-235℃的温度下,熬至药枯,待油至微黑色时,停止加热,弃药渣;趁热将事先已炒好,并过筛的黄丹,缓缓加入油中,充分搅拌均匀,使黄丹与油充分混合均匀,所熬药物即由稀浆状变成黑褐色稠膏;然后在55℃-75℃时加入已过筛的组成B的药物,搅拌均匀;制得膏状药,将膏药按每贴药量10-15g摊涂于已备好的药贴上,趁热对折即制成可临床应用的川乌镇痛膏。所述食用植物油是指麻油或大豆油中任一种。

    应用时,将膏药烤溶后,贴敷于患处三至五天,一般十五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川乌镇痛膏,具有祛风寒湿,活血止痛,疏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腰腿疼痛,肌肉疼痛等;川乌镇痛膏在控制炎症,改善脊柱关节活动等方面明显优于同类药物祖司麻膏药。无论在临床试验还是临床实践都表明,该膏药在治疗风湿寒关节痛疗效显著(对照试验:川乌镇痛膏:显效47.3%,总有效率为92.7%,(祖司麻膏药显效20%,总有效率为78%);也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关节炎。尤其在高寒地区,在治疗上述疾病,效果更为突出。

    实施例:

    称取中草药组成A:川乌30g、甘遂15g、麻黄27g、独活25g、南星25g、归尾22g、红花22g、乳香20g、没药20g、鸡血滕27g,组成B:血竭7.5g、公丁香5g、母丁香5g、

    将上述组方A药物放置于纱布袋内,  将药袋放入盛有大豆油的不锈钢锅内,用文武火熬至药枯,最高油温为235℃,等油熬呈微黑色,作滴水成珠试验,即于停止加热,除去药袋;将锅离火,趁热将炒好并过筛的适量黄丹,缓缓加入油中,不断搅匀,煽去油烟,使黄丹与油充分混合,锅内所熬药物即由稀浆状变成黑褐色稠膏;取稠膏少许,滴于水中待稍冷却后取出,以稠度适中不粘手为宜;等稠膏保持在70℃左右时,此时缓缓加入已通过200筛的血竭、公丁香和母丁香,搅拌均匀,制成膏状药物;最后将膏药按每贴15g均匀地摊涂在药贴之上,趁热对折,即制成可临床应用的川乌镇痛膏药。

川乌镇痛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川乌镇痛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川乌镇痛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乌镇痛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乌镇痛膏.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以川乌、甘遂、麻黄、独活、南星、归尾、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血竭、丁香等中药原料加工制成的外用硬膏型制剂,具有祛风寒湿,活血止痛,疏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疼痛,肌肉疼痛等症及各类型关节炎。临床试验和实践表明:该膏药疗效显著(显效47.3,总有效率为92.7),及在控制炎症,改善脊柱关节活动的明显优于同类药(如祖司麻膏药显效为20,总有效率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