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脱瘾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戒毒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在本发明以前的戒毒类药物的现有技术中,已经用于临床的主要有:1、美沙酮类递减法药物,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可控制阿片(即吗啡、杜冷丁、可待因等)的戒断症状,但可使患者对该类药物产生依赖,有成瘾性,价格昂贵。2、盐酸苯氨咪唑啉类片。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可控制阿片类的戒毒症状,但毒付作用明显,医护人员责任风险大。上述类药物在临床观察中,还有如下缺点:(1)对戒断中的主观不适如焦虑、痛疼、失眠等的控制效果差。(2)治疗中患者口干、倦怠、眩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在89%以上。(3)严重者则出现直性昏厥。(4)引起心动过缓,最低40次,全身软弱无力(5)对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障碍患者均不能使用。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药物所存在的付作用,减轻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的各种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吸率,同时降低药品的成本及价格。
现将本发明构思及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
西医理论认为,阿片类依赖及其戒断症状是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的结果,毒品对人体神经、精神免疫系统及心、脑、肝、肾均有损害。中医理论认为,阿片类依赖及其戒断症状是由于热毒内蕴、耗伤阴津、气随津泄、热盛生风,导致五脏六腑失调,人体正气衰弱,出现一派阴虚阳亢之象,如流涕、流泪、哈欠、痛疼,恶心、呕吐、出汗、厌食、震颤、心悸、烦燥不安等。这些症状为正虚邪实之病症,应当施以扶正祛邪同时并举的治病原则。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发明选用滋阴清热、补心安神的方剂党参、麦冬、五味子、酸枣、红茯苓、远志、山萸肉,以扶人体正气;选用具有镇静、安神、催眠,解痉、止痛、并能够解阿片毒的药物白屈菜、夏天无、延胡索、黄扬、蒲公英等,以祛邪实,即祛阿片类依赖及其断症状。扶正祛邪同时并举,共奏解毒脱瘾、扶正培本的协同作用,使人体阴阳达到新的平衡而康复。具体处方及剂量如下:
白屈菜5~18g 夏天无5~18g 延胡素(醋炒)3~15g
黄杨6~18g 山北棒6~20g 南瓜藤5~20g
蒲公英10~30g 山萸肉6~30g 党参9~20g
酸枣仁9~18g 五味子3~15g 麦冬6~24g
红茯神6~18g 远志3~9g
现将本发明药品的制作方法叙述如下:
一、条件:
(1)以上十四种药应按有关标准检验合格方可入药。
(2)药材均需进行净制,并除去非药用部分。
(3)对处方中注明需泡制的药材,如酸枣仁,延胡素等均应按中国药典一九九0年版一部各药项下的有关要求进行泡制。
二、方法:
(1)取处方中的白屈菜之粗粉,加95%乙醇,加热回流三次,滤过,药渣备用。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加5%磷酸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醇萃取,除去醚溶液杂质。水溶除尽残存乙醚,用20%氢氧化钠碱化至PH10-11,再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液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后,滤过,回收乙醇,低温干燥,得粗生物总碱备用
(2)提取延胡索、五味子、夏天无之粗粉,加95%乙醇,浸渍24小时,加热回流三次,滤过,药渣备用,得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糖浆状,回收乙醇,低温干燥,得流浸膏备用。
(3)将处方中其余药材之粗粉和(1)、(2)药渣加热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之水,煎煮三小时,滤过。第二、三次加8倍量之水,各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残渣滤过,合并上清液与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1)生药碱和(2)干流浸膏,搅拌均匀,在100℃以下低温烘干,粉碎成100目以上细粉,状入胶囊。
本发明戒毒脱瘾胶囊经对80例患者的临床验证,有效率达100%,复吸率明显低于其他戒毒药物。经药检分析证明:该药物含有某些同吗啡类似的结构成份,并有类似的药理作用,可以减轻内源性脑啡肽不足所引起地病理反应,使患者自然过度到生理状态,可以改善吸毒患者的中枢神经代谢,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因而具有抑制阿片类依赖戒断症状的作用,没有成瘾性。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戒毒疗效可靠。
2、安全、平稳、无痛苦。
4、无成瘾性。
5、复吸率相对较低。
6、治疗期间患者可以自理,不需卧床,无体质消耗。
7、药品来源广泛,剂型简单,服用方便。
8、治疗期间不需西药保驾,是患者在家中自戒的良药。
9、制备方法精湛,有效成份提取完全,剂型合理,患者服用方便。
针对目前对吸毒问题的狠抓严打,本发明戒毒药物的问世,必将为这一工作做出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