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1112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3090.0

申请日:

1995.11.29

公开号:

CN1151288A

公开日:

1997.06.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8.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685; A61J3/00

主分类号:

A61K31/685; A61J3/00

申请人:

颜怀玮;

发明人:

颜怀玮; 易敏; 颜怀琦; 颜怀璞; 颜怀瑨; 颜怀璋

地址:

610072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宫省农干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其特点是针对人体内酒精与脂肪代谢和产物及危害的高度一致性,补充胆碱、氨基酸、维生素促使酒精及脂肪向供能和合成生命重要物质转化并应急解除酒精毒害。用于药品、食品、饮料特别是含醇饮料、调味品、化妆品行业开发生产减肥及避免酒精危害的系列新品。疗效肯定持久、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不限制饮食;无肥胖、不饮酒者可作高级强身美容品;男女老幼四季皆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以胆碱、氨基酸,维生素为主体原料制成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 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 肥的营养素的原料用量(按绝干重量计)为: 氯化胆碱0-2份             酒石酸氢胆碱0-3份 磷酸胆碱0-
2: 5份           丝氨酸0-5份 N-乙酰-L-蛋氨酸0-15份     蛋氨酸0-10份 组氨酸0-5份               苏氨酸0-10份 丙氨酸0-5份               甘氨酸0-5份 泛酸钙0-0.2份             泛酸钠0-0.5份 DL-泛醇0-0.5份            烟酸0-1份 肌醇0-1份                 V·B1 0-0.5份 V·B 2  0-0.5份            V·B 6  0-0.5份 V·B 12  0-0.05份           V·C 0-5份 抗坏血酸烟酰胺0-5份         V·B 15  0-0.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复合胆碱营养素的制备: 在无菌室内,按氯化胆碱2份,酒石酸氢胆碱3份的绝干重量称量,加入在 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 备用。 (2)复合氨基酸营养素的制备: 在无菌室内,按丝氨酸5份,N-乙酰-L-蛋氨酸15份,蛋氨酸10份,组 氨酸5份,苏氨酸10份的绝干重量称量,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 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3)复合维生素的制备: 在无菌室内,按V·B 1 0.5份,V·B 2 0.5份、V·B 6 0.5份、V·B 12 0.05份、V· B 15 0.5份、V·C5分、抗坏血酸烟酰胺5份、烟酸1份、肌醇1份的绝干重量称 量,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 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4)复合调味素的制备: 在无菌室内,按丙氨酸5份、甘氨酸5份、泛酸钙0.2份、DL-泛醇0.5份、 泛酸钠0.5份、磷酸胆碱2.5份的绝干重量称量,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 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5)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的配制: 在无菌室内,将胆碱营养素、氨基酸营养素、维生素和调味素,按不同用途产 品(如实施例)的配方比例称量,在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200-400转/ 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即成产品。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的用 途,其特征在于该产品除可作为生产药品如胶莨、药片、口服液、营养液、注射液 的主剂外,还可作为各类食品、饮料、调味品、化妆品的添加剂,配成具有减肥、 解除酒精及毒害、防治脂肪肝及系列引发症等保健及治疗作用的高效价食品、饮 料、调味品及化妆品,用量均可按GMP(正常生产需要),如各种饮料特别是含醇 饮料、甜食、咸食、汤料、酱油、醋、味精及其它调味料、护肤护发品等。

说明书


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及补充饮酒及肥胖者体内维生素和甲基供体减少而导致脂肪肝及肥胖等系列疾病的营养素产品及制造方法。

    中华多美酒。中国及世界历史上以酒敬友及自己饮用是常见的社会习俗并流传至今,“酒逢知己千杯少”即是古老的酒文化的真实写照。其实酒早已不仅仅与人类辉煌的文学艺术的关系密切,亦不仅仅是历史上著名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而是遍及政治、经济、社交、军事诸多领域和各阶层人士的普通消费品,拥有广阔持久的市场,饮料酒至今是丰富人民生活并为国家提供相当数量财政收入的一类消费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酒精对人体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已经得到科学的证实,人们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心,日益重视饮酒对人体的直接及潜在性危害而改变已有的饮酒习惯甚或戒酒。为真正做到对消费者健康负责,也为了人类酿酒工业的未来,依据现代生物工程等学科的高新科技成就,研制从本质上防治因饮用酒精饮料而诱发的肝及多种脏器疾病的营养素及用它生产的系列保健饮品(包含酒精饮品)、食品、调味品,化妆品及药品,不仅是学术界、科技界及科技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广大消费者所期待和酿酒行业中有先见之明及竞争意识的厂长经理们十分关注的大事。

    现代医学证明酒精(乙醇)对人体的危害是全面的和严重的,主要是对肝脏的危害,既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而且乙醇脱氢氧化成脂肪酸消耗大量维生素及甲基供体,导致肝功下降,三羧酸循环及脂肪酸氧化减弱。肝脏是脂类及脂肪酸代谢的重要场所,脂类地改造、合成、分解、酮体生成、脂蛋白代谢等都在其中进行。这些代谢过程受阻,脂肪在肝中就过量存积,超过肝正常脂肪含量(4%),称为脂肪肝。往往患者脂肪含量竞超过10%,此时肝功损害,肝中磷脂等类脂并不增多反而降低,是由于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或其合成组分胆碱或参加胆碱合成的原料丝氨酸蛋氨酸及甜菜碱(Betaine)等供应不足,补足这些物质利于脂蛋白合成,运出肝脂肪,称为抗脂肪肝因子。饮酒及肥胖的后果是导致肝细胞中大量堆积脂肪,占据肝细胞很大空间,降低肝功,结缔组织增生使肝纤维性变化,造成肝硬化,损害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的导致死亡。由于肝功受损,肝脏不能有效地将脂肪转化为能量物质,使得脂类物质如酮体、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大量入血并进入身体各组织器官,超出它们的承受能力而引发肥胖、酸中毒、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疾病,它们均是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脂肪肝的发生主要在于输入肝脏的脂肪及脂肪酸过多和肝中血浆脂蛋白的合成代谢障碍,前者是因食用高脂肪食物,改善食物结构,异常现象即可纠正;后者是因合成血浆脂蛋白所必须的磷脂酰胆碱的合成原料即甲基供体缺乏,导致磷脂酰胆碱合成不足,此时肝脏不能将甘油三酯组成脂蛋白转运出肝而造成脂肪肝;维生素B2、B6、B12及PP(尼克酸或称烟酸、尼克酰胺或称烟酰胺)能使体内脂肪转变成能量物质,缺乏时导致脂肪肝,如维生素B12在体内的一种存在形式甲钴胺素,是活泼甲基的转运者,参予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作用,所以维生素B12参予胆碱等的合成过程,如前所述,胆碱是磷脂构成成份,磷脂在肝脏中参与脂蛋白的形成,有助于从肝脏移去脂肪,即防治脂肪肝,也就防治或减轻了因脂肪肝而引发的其它严重疾病。除此之外,因为肝脏是诸多物质合成、分解及有害物质的主要解毒器官,所以肝功受损会并发种种疾病,不胜枚举,如在非洲、法国和我国,都曾报导葡萄酒、果子酒和其它含酒精饮料,特别是高度酒,引发肝硬化、肝癌、咽喉癌、食管癌等多种疾病,特别是饮酒又吸烟者更甚。

    酒精饮品对饮酒者造成的各种损害,除时常发生饮酒者单次饮酒过量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死亡外,绝大多数饮酒者均因长期饮用酒精饮料首先导致肝脏受损(从肝细胞直接受损和脂肪肝始),发展到逐步形成多种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至此已十分清楚,解决饮酒与健康矛盾的关键就在于保护肝脏功能,防治脂肪肝,特别是应实行防先于治、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采取标、本兼治、着重治本的防治方针。

    肥胖症已成为全世界一大难题,患者极多,由此引发的多种疾病与饮酒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上述的脂肪肝成因等。究其形成肥胖的原因,不仅仅是单一的营养过剩或运动不足这样简单,还有因饮食中缺乏使体内脂肪转变成能量物质的营养素,以及由于遗传原因使肥胖者脂代谢比正常人需消耗更多这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与饮酒所大量消耗的营养素一样,所以肥胖者饮酒危害更大,即除限制高糖高脂等高能量膳食的摄入量,补充脂代谢缺乏的各种营养素外,还应少饮或不饮酒。

    根据上述可知,饮酒与肥胖二者的致病机理高度相似,即体内特别是肝中脂代谢过程受到障碍而导致各种病症及后果,防治措施自然也就高度一致,因此本发明将二者作为一个发明构思来完成,依据人体固有的代谢模式设计解决方案,收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防重于治的预期良好效果。

    CN1084076A公开的题为《消胖酒剂》属于中药领域,采用白术、杜仲等药物制成酒剂,用以防治单纯性肥胖及并发症。但因属于药品,不是药食兼用品,否则违犯我国食品卫生法关于药物不得掺入食品之规定,从而大大限制了消费群体的规模,这对制造商极为不利,因为缩小了市场份额;对消费者而言,“药补不如食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无病不吃药,吃药必有病”,而一般人均不愿主动承认自己患病已达到非吃药不可的地步,对药品一般具有消极抵制的心理,且中药色深味重,严重改变好酒风格,不会饮酒的人也不乐意服用药酒,难以指望广大普通消费者普通购买,因此所宣称“防”的功效很难实现;我国酿酒行业的国策之一是向世界酒类市场接轨,迎接复关,以适应国际竞争,这就必须要以产品质量为根基,“它代表国家的精神面貌,也代表民族的文化水平”(秦含章——我国饮料酒生产现状和市场发展预测《′95食品专家预测与食品展示订货会资料汇编》,1994年11月北京)。国际化质量标准不仅要求对产品所含成分定性,而且必须定量,更重要的是还要阐明各有效成份对人体的作用机理,而这正是中医药固有的缺陷,导致中医药理论及产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难以得到普及应用,也导致国内外普遍认为目前大部分中药专利申请发明高度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差,在国外生产或向国外出口的可能性不大。CN1066980公开的题为《从乳公牛肝内提取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工艺》,采用宰杀乳公牛取肝提取肝细胞生长因子,用以治疗肝硬化。因原材料来源少,代价昂贵,系列加工处理工艺复杂,难度大,提取物在原材料中的含量极低,多数患者在经济能力上难以长期承受这种昂贵且稀少的生化药品,更难用于开发一般保健消费品作原料,大大限制了高新科技服务于人群的规模和效益,另外,这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极易被酒精灭活而丧失功效,故难以在酒精饮料中存活及发挥作用,CN1077629公开的题为《多核苷酸营养素产品及制造方法》,采用核苷酸来增强肝脏及全身机体细胞活力,强化细胞功能,延长细胞寿命,促进细胞新生,相比之下原料易解决,效果显著,成本较低故世界权威杂志美国《化学文摘》于1994年7月11日收录(VOLUME121,1994)。但该申请未能考虑到纯粹性治疗用药品与食饮、化妆品行业争夺某种或某几种核苷酸原料问题,以及由于药品往往比食饮、化妆品等对人更重要也更值价,导致首先由制药业高价优先购取所需核苷酸种类及数量后;余下的才低价处理给其他行业,从而使该申请设计的配方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得到长期稳定的保障。CN1097598公开的题为《维生素微量元素嘌呤嘧啶双核苷酸营养素产品及制造方法》,依据体内(主要是肝脏)合成核酸的途径,只要提供任一种嘌呤核苷酸和任一种嘧啶核苷酸,机体就可按照体内对不同种核苷酸的要求自行调整合成品种和合成量,解决了制药业与食饮业等争原料的问题;另外,还辅以体内核酸利用及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人体也易缺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提高核酸生物学效价,节约宝贵的核酸资源,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使科技为更多的人谋福音。核苷酸虽然在水中具有极好溶解性,在酒精中却几乎不溶解,尽管理论上可先把核苷酸溶于水,再借助水与酒精可以以任何比例互溶的特点使之溶于酒精饮料中,但实践证明:放置稍久,酒精对其施加的絮凝作用使其下沉,虽然轻轻振摇即可重新溶解,但絮凝现象却会周而复始,影响产品物理外观性能,故只适宜生产低酒精含量的饮品,对于高酒度的酒精饮料不太适宜;因为核苷酸有强烈呈鲜作用,用以增强咸性饮料鲜味固然是好,但却会使甜性及酒精饮料的口感有较明显变化。因此核苷酸酒精饮料需要假以时日,以求自成一类新体系,短期内难以达到此目标。此外,核苷酸是通过强化细胞活力而非直接对抗有害物质来体现保健功效,这需要参予周期较长的细胞分裂,生长或已有细胞自身缺陷的修补等过程之后才能实现。酒精从饮用经血到肝及身体其它部位只需极短时间,一般数分钟至数拾分钟即开始对人体产生危害,需要肝等解毒器官迅速将其转化为能量及其他无害物质,必然会立即消耗大量解毒营养素才能达到迅速解毒目的,减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是这些营养素均是体内不能合成,合成不足或虽能合成却无法为人体所利用(如人体肠道细菌虽能合成VB12,但因这种VB12与蛋白质结合而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必须由食物供给,而食物中的含量极微且易损失。这些维生素性质不稳定,遇热、光、水及氧化还原物质均易分解变性而失去作用,在体内的排泄作用也很快,故体内储备极少,甚至平时就长期缺乏而无储蓄。即使体内能合成利用一些营养素,其合成速度及数量难以同步满足对抗有毒物质及带来的危害后果,这就需要给身体同步提供足够的所需营养素,且在体内的吸收运转和进入细胞的速度也应同酒精等有毒物质大体一致,亦即均应是小分子物质,无须缓慢的消化过程而直接吸收入血,立即参予代谢作用,取得立竿见影之功效,这是中药难以做到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以脂肪肝及肥胖形成的生理生化机理和条件为依据,以酒精饮料及其它食品为载体或直接使用(如以药品形式)及作为洗涤化妆品(以皮肤吸收入血)等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迅速直接减肥及解除酒精危害,并防治由此引发的系列疾病如肝硬化、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症,这些疾病严重时诱发肝癌、冠心病等致死性疾病。根据调查报告,它们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

    为完成本发明目的,应当依据人体内自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因生命进化周期数以百万年计,相对而论在正常情况下可认为人的一生中的生理生化机理是按固有程序进行的)生命机制来寻找对策和设计配方,这就首先应该分析这一系列生命固有机理,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收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脂肪既能经食物供给,也可在体内自行合成。脂肪经小肠、胰腺及肝(分泌胆汁)等消化,以甘油三酯、二酯、一酯、甘油、脂肪酸等形成吸收,甘油一酯与二分子脂肪酸重组为甘油三酯,以乳糜微粒形式运输到脂肪组织中储存起来,当储存的脂肪量超过标准体重的25-30%(男子25%,女子30%)时,便有显著的肥胖,称为肥胖症;甘油、脂肪酸则通过肝门静脉入肝并扩散入血,脂肪酸与血浆中清蛋白相结合,生成清蛋白非酯化脂肪酸,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供脱氢氧化供能消耗掉,甘油则主要在肝中经甘油磷酸激酶催化,活化成a-磷酸甘油,参予糖代谢为全身组织细胞供能使用而消耗掉。消耗不完的脂肪酸和甘油(以活化的a-磷酸甘油形式)在肝和脂肪组织中合成脂肪储存;体内自行合成脂肪所需的脂肪酸除食物来源外,主要由体内乙酰辅酶A作原料,因此,糖就是大量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原料,另外,合成脂肪的甘油即a-磷酸甘油同样除食物脂肪水解来源外,也可由糖代谢过程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经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而来,此反应是可逆的,亦即二者可互变,从而沟通了糖与脂肪相互替代供能及储能的路线;甘油三酯也可运输入肝进行改造或利用,首先由肝细胞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用于携带多余的甘油三酯,是体内转移内源性脂肪的脂蛋白。它携带的甘油三酯在脂肪组织、骨骼肌、心肌及肝等组织的微血管内不断水解脱酯,生成脂肪酸和甘油,与前述情况一样参予能量代谢,此时极低密度脂蛋白又参予到胆固醇代谢中。体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一样,既可由食物(动物性食物)提供,并由小肠吸收入血,也可由体内小肠和肝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消耗NADPH和ATP自行合成,每天合成1-2克左右。每天全身胆固醇代谢总量的一半左右在肝中氧化代谢,另一半由肠道细菌还原成粪固醇排出体外。实践证明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量与体内合成量呈负反馈关系,即吸收多(亦即食物中含量多)合成小,否则反之;药物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时,伴有肝合成量的增加,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均产生大量乙酰辅酶A,都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但饥饿和环腺苷酸(由核苷酸——腺苷酸转化而来),可降低肝胆固醇合成速度。肝合成并携带了甘油三酯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在其携带的甘油三酯逐步水解释放的同时又携带胆固醇形成中间脂蛋白,在肝脂肪酶作用下,最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出肝外,供肝外组织利用(肝本身不摄取)。高密度脂蛋白也由肝脏合成,作用之一是酯化胆固醇成胆固醇酯,并连同载脂蛋白c一起提供给极低密度脂蛋白,以完成血浆脂蛋白代谢,另一作用是摄取肝外组织自由胆固醇入肝,在肝细胞释放的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脂肪酰转移酶催化下,自由胆固醇磷脂酰胆碱起脂肪酰基转移反应,生成胆固醇酯,参予胆固醇肝外代谢。因此,防治脂肪肝、肥胖及它所引发的系列并发症可从两方面入手,即限制总能量摄入,促进体内脂肪动员,使其脱氢氧化供能而消耗多余脂肪和食用核酸丰富的制品,就能同时减少体外摄入量和体内合成量,取得优良防治效果。仅指望少食富含或不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及药物降脂降胆固醇的做法,效果都不会持久,至于采取强行饥饿乃至诸如抽吸脂肪(人体脂肪在体温下呈液态)等手段则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更不可取。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与脂肪酸十分相似,都是以NAD+即CoI(辅酶I)作为受氢体(长链脂肪酸逐步乙酰化时还需FAD+即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作受氢体),但要多以下两步,即由肝细胞胞液中的醇及醛脱氢酶(均以NAD+作受氢体)分别作用于醇类和醛类,生成醛和酸。肝对酒精的解毒产物即是乙醛(中间产物)和乙酸。乙酸是短链自由脂肪酸,参予前述的脂酸代谢,或由ATP供能,经脂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乙酰辅酶A而活化,参予糖、脂肪、蛋白质总代谢的三羧酸循环供能,消耗NAD+和FAD+,生成能量物质ATP或作为合成脂肪的原料脂肪酸,参予体内脂肪合成,消耗NADH而储能,此时可见酒精与脂肪体内代谢的共性即均以NAD+作氢受体。

    酒精与脂肪对肝的危害是高度一致的,但酒精代谢快,无须消化过程,而且酒精具有对蛋白质不可逆的变性作用而直接损害肝细胞及体内诸多组织细胞,因此其危害程度远大于脂肪及胆固醇过剩,此时体现了酒精与脂肪体内代谢的个性,显然饮酒量越大,酒度越高,饮用时间越长,则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因此应提倡饮用低度酒,这也符合国家酒类产业政策。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是用胆碱、氨基酸和维生素制成。胆碱和氨基酸组成甲基供体,维生素组成酒精脱氢酶系及糖、脂肪、蛋白质三大有机物质在体内氧化供能的共同主要途径的三羟酸循环脱氢酶系的辅酶原料以增加酶的产量、活力和寿命。二者结合应用以达到直接、迅速解除酒精和多余脂肪的危害,防治脂肪肝、肥胖症及系列引发症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实现对肝及其它组织、器官及功能的有力保护。其依据的科技原理如下:

    如前所述,脂肪在小肠消化吸收并重组后,在体内的运输是以血浆脂蛋白形式进行。脂肪过多,必然加重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负担,加大脂蛋白合成数量及合成速度,这应首先需要提供足够的合成脂蛋白中的磷脂和载脂蛋白质的原料。磷脂的组份甘油、磷脂酸可直接由脂肪代谢产物甘油及脂肪酸转化后供给,无须另行补充以免增加能源而使减肥及耗去酒精能量(促NADH再生为NAD而加速酒精解毒)的效果下降,另一组份胆碱则必须直接补充,或依照体内合成胆碱的生化反应提供充足的原料丝氨酸(中间产物为乙醇胺)和促使乙醇胺转变成胆碱的甲基供体蛋氨酸等。载脂蛋白质的快速补充莫过于直接补充与磷脂合成紧密相关的甲基供体氨基酸,体内就能自行快速合成所需物质,而提高载脂蛋白的使用频率,脱氢酶系是体内供能主体酶系,它们的辅酶主要为NAD+、NADP+、FAD+三大类,在酒精及脂肪、蛋白质及糖的脱氢氧化代谢中均同时需要。这些辅酶的主体成份为维生素B族,VPP即烟酰胺(尼克酰胺)是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V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组份,VB2即核黄素是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组份。VB1即硫胺素是TPP即羧化辅酶的组份,缺乏导致丙酮酸和乳酸等增多,引发酸中毒,而酒精及脂肪代谢均产生或转化出这些酸性物质。VB6即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者效力相等,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磷酸吡哆胺和磷酸哆吡醛的组份,缺乏导致体内氨基酸及相关物质种类及数量的合成与代谢不平衡,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降低、抑制肝、胚胎及生长旺盛组织的细胞再生,甚至影响脑及神经组织正常功能。泛酸亦称遍多酸,属B族维生素,是合成辅酶A(CoA-SH)的原料,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与糖、脂及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缺乏导致抗体形成,肝功及神经系统障碍甚至突然死亡,在治疗其它VB缺乏病时同时给予泛酸则能提高疗效。肌醇属B族维生素,以磷脂酰肌醇形式为细胞组分,故是一种磷脂,缺乏导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高血胆固醇等症。VB12又称钴胺素,存于肝中,作用已如前所述,用于防治脂肪肝。VC的氧化还原特性使其既可作供氢体,又可作受氢体,因而可直接强化或代替NAD及NADH等脱氢辅酶的功效,故可直接、快速解除酒精危害,VC降低乙酸转变成胆固醇的速度,而乙酸则是酒精脱氢氧化产物,VC促肝糖元增加,改善心肌,促进核酸合成和铁吸收等,对肝及心血管系统有很好保护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的原料及用量(按绝干重量计)如下:

    氯化胆碱0-2份         丝氨酸0-5份

    酒石酸氢胆碱0-3份     V-乙酰-L-蛋氨酸0-15份

    磷酸胆碱0-2.5份      蛋氨酸0-10份

    组氨酸0-5份      肌醇0-11份

    苏氨酸0-10份     V·B1 0-0.5份

    丙氨酸0-5份      V·B2 0-0.5份

    甘氨酸0-5份      V·B6 0-0.5份

    酸钙0-0.2份      V·B12 0-0.05份

    泛酸钠0-0.5份    V·C 0-5份

    DL-泛醇0-0.5份   抗坏血酸烟酰胺0-5份

    烟酸 0-11份      V·B15 0-0.5份

    上述配方中各成分也可用具相同生理作用的衍生物替代或合用,用量按有效物质及生理效价折算。

    配方的科技原理作如下补充:

    氯化胆碱、磷酸胆碱具有三个完整甲基,已完成甲基化,易溶于水或醇故吸收迅速,在体内可立即参予磷脂合成。丝氨酸尽管是非必须氨基酸,但它在体内以1分子耗3分子蛋氨酸的比例(供甲基)生成1分子胆碱,虽然丝氨酸生成胆碱反应较复杂,耗时较多,但可继氯化胆碱应急消耗之后的连续胆碱补充来源而提高肝功效。组氨酸和苏氨酸是核酸合成的氨基酸一碳单位来源,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紧密相关,且二者均为必须氨基酸(组氨酸为准必须氨基酸)。另外,它们同样是甲基供体,即甲基四氢叶酸的甲基供体,可参予s-腺苷蛋氨酸循环,后者以同型半胱氨酸形式从甲基四氢叶酸上取走甲基生成蛋氨酸,向体内50余种物质供给甲基后变成同型半胱氨酸,重复上述转变,失去甲基的四氢叶酸再重复向甲基供体取得甲基,复原为甲基四氢叶酸,反复为s-腺苷蛋氨酸循环供甲基。丙氨酸与甘氨酸合用于含醇饮料,可使酒味醇和、回甜,甘氨酸是两性氨基酸,可缓冲V·C酸性,丙氨酸和甘氨酸均是甲基供体,与一碳单位如四氢叶酸代谢关系密切。二者再与泛酸及磷酸胆碱合用,可增强酒的醇厚香味,稳定酒质及成分(包括V·C和氨基酸),利于长期储存。V·B15一个分子可有效提供2-8个甲基,转甲基作用极强,上述胆碱合成等可利用其甲基,效率极高,故应激使用见效迅速,可有效防治脂肪肝,治疗冠心病,解除酒精中毒特别是长期饮酒造成的慢性酒精中毒等。抗坏血酸烟酰胺是V·C和烟酰胺(V·PP)的络合物,同时具有V·C和烟酰胺的生理作用,利于V·C和V·PP的长期稳定储存。其余成分的作用前已作过介绍。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的制造方法是:

    1.复合胆碱营养素及制造方法是:

    在无菌室内,按氯化胆碱2份,酒石酸氢胆碱3份的绝干重量称量,加入在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2.复合氨基酸营养素(甲基供体)及制造方法是:

    在无菌室内,按丝氨酸5份,N-乙酰-L-蛋氨酸15份、蛋氨酸10份、组氨酸5份、苏氨酸10份的绝干重量称取,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10分钟,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3.复合维生素及制造方法是:

    在无菌室内,按V·B10.5份、V·B20.5份、V·B60.5份、V·B120.05份、V·B150.5份、V·C5份、抗坏血酸烟酰胺5份、烟酸1份、肌醇1份称量(均为绝干重量),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4.复合调味营养素及制造方法是:

    在无菌室内,按丙氨酸5份、甘氨酸5份、泛酸钙0.2份、DL-泛醇0.5份、泛酸钠0.5份、磷酸胆碱2.5份的绝干重量称量,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容器内,以50-1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密闭备用。

    5.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的配制:

    在无菌室内,将胆碱营养素、氨基酸营养素、维生素和调味素,按不同用途产品(如实施例)的配方比例称量,在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设备内,以200-4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即成产品。

    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产品,每100克内含有的主要营养成份(按绝干物质计)为:

    胆碱营养素    10克

    氨基酸营养素  70克

    复合维生素  20克

    本发明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产品的作用除可作为生产药品如胶莨、药片、口服液、注射液(如大输液)、营养液的主剂外,还可作为各类食品、饮料、调味品、化妆品的添加剂,配成具有减肥、解除酒精及毒害、防治脂肪肝及系列引发症如肝硬化、肝癌、高血脂、高血胆固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保健及治疗作用的高效价食品、饮料、调味品及化妆品,用量均可按GMP(正常生产需要)规范添加,如各种饮料特别是含醇饮料、甜食、咸食、汤料、酱油、醋、味精及其它调味料、护肤护发膏、护肤护发液等。作化妆品使用时,有效成分可由皮肤、毛发细胞吸附经微血管系统吸收入血而在体内发挥生理功用。

    本发明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有如下优点:

    1.从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类物质整体代谢的途径及能量转换方式的共性即物质互变性和氧化供能的共同主要途径三羧酸循环入手,采取促进脂肪和酒精脱氢氧化为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辅酶A,并通过促进三羧酸循环、酒精和脂肪脱氢酶系及其它相关酶系的合成量,合成速度及延长酶的活力和寿命等方法,促使酒精、脂肪迅速氧化供能,抑制可逆反应而消耗掉,具有疗效肯定,迅速见效及持久的显著优点,也才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2.遵循辨症施治、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原则,对不同致病原因分别采取“轻重缓急”的相应防治方法,收到’药到病除”的预期效果。例如对酒精引起的急性中毒症状,采取供给大量维生素C直接代替脱氢酶脱氢而迅速解毒,消除体内合成酶系需消耗时间而造成的时间差,大大减轻危害程度;为阻止酒精及脂肪代谢产物脂肪酸等与糖代谢等来的磷酸二羟丙酮(即磷酸甘油)重新合成脂肪,采取添加胆碱和甲基型氨基酸的方法强化磷脂和载脂蛋白的合成量及使用频率,加快脂肪运出肝外的速度,防止产生脂肪肝强化一碳单位及脂肪酸-氨基酸转化能力,促使脂肪酸向合成蛋白质、核酸等重量生命功能物质的方向转化而强化体质;对慢性酒精中毒及肥胖患者,无疑肝脏及其它组织器官已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害,采取“支持疗法”的方式即供给体内酶系合成所长期缺乏的物质如各类辅酶所需的维生素及供给甲基相结合的办法来调动体内“自治”潜力,自动消耗掉多余脂肪、胆固醇。这种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治措施是目前已有的各类宣称“减肥、解酒”的制品难以做到的。

    3.配方中各种成分都是FAO/WHO、FDA认定并批准食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无剂量限制、药食兼用的营养素,即能定性,又能定量,作用机制及防治效果为世界各国公认,且用量小,效果佳,无怪味,不影响原食品风味及品质,易于接受,特别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这也是目前已有的减肥、解酒制品难以达到的。

    4.配方原料通用性、替代性强,选择及组织空间大,灵活性、可调整性和可操作性高,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使用,满足不同层次及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消费。

    5.配方专列了调味物质,不仅全方位(胆碱、甲基和维生素)保证了防治酒精及脂肪危害的功效,还能提高食品饮料的品质,特别是增强各种酒类及含醇饮料的醇和性和香味,稳定酒质、改善口感及回甜味,缓冲苦、酸、涩味等重要品质特征,这些调味物质同时又是甲基供体和酶系维生素,具有调味与保健双重功效。

    6.生产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环境污染,利于产品质量的保证。

    7.产品是固体粉末状,所有成分均易溶于水或乙醇且为单一分子状态,无需消化即可吸收,包括从皮肤细胞及毛发的吸收,所以利于保管、运输及开发各类形式的减肥、解酒、美容、化妆制品等新产品。

    8.本品是从调节,平衡体内物质代谢、提高人体整体机能着手,消耗的是体内多余的“内源性脂肪”,并不影响机体对膳食的消化吸收过程与机理,完全没有现有的各种减肥措施的各类副作用及各种限制,不影响正常进食和营养吸收,故即使对无肥胖,不饮酒的人们,从保健及预防出发,食用本品也有益无害,且能强化食品营养价值。

    9.本品不仅促使脂肪供能消耗,同时促使脂肪在体内转化为所需物质如磷脂参予细胞结构,一碳单位转化合成的核酸等,不仅防治了肥胖,强化了体质,且降低胆固醇合成速度,利于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

    10.本品以多种方式满足体内脂肪等代谢所需的甲基源及其它营养素,这就使每种营养素的使用量都能限制在使用范围内,不仅全方位强化了营养价值及相互间协调互补关系而提高效价,还可防止单一营养素为达到相同效果增大用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例如在前述的s-腺苷蛋氨酸循环中,不单纯采取加大蛋氨酸供给量来满足合成胆碱等的甲基需要,而是采取其它氨基酸供甲基使蛋氨酸提高使用频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这就防止了因蛋氨酸供给过多产生同型胱氨酸或同型半胱氨酸症及同型胱氨酸尿症或由同型半胱氨酸与胆固醇共同引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症,这是现有药品难以做到的。

    11.肥胖已是高于癌症,爱滋病死亡率的人类“第一杀手”,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和难题,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力求寻找对策。现有的商品多从单一因素考虑如认为能量摄入过多而过剩应限制饮食,或认为脂肪在体内代谢不良应改善代谢环境等,因此防治手段及效果均不尽人意。更无从考虑饮酒与肥胖兼防兼治双管齐下的系统工程形式的对策。但这很有必要,因为从社会上讲,饮酒导致身体伤害,增加社会医疗负担及其它社会问题;从科技原理上讲,如前所述,酒精在体内代谢与脂肪基本相同,都具有增加能源或转化为脂肪形成脂肪肝及相同的系列引发症的共性,及酒精对器官的直接损害,解决办法也就应相同且应更加及时,而本发明同时达到了这些目的。

    实施例:

    1.取复合胆碱营养素10份,复合氨基酸营养素70份,酶系复合维生素10份,复合调味营养素10份,在不锈钢搅拌器中充分拌匀,用于生产药品如胶莨(每粒0.6克),药片(每片0.3克)、口服液或营养液(按10ml/瓶/0.2g计算),注射液(大输液)按0.1%浓度制备。

    2.取复合胆碱营养素20份、复合氨基酸营养素50份、复合维生素20份、复合调味素10份,在不锈钢设备中搅拌3-5分钟,按1-10%比例加入到脱脂奶粉,脱脂豆粉等低热量、高蛋白质营养食品中,配成减肥保健食品,既减少能量摄入,又防止负氮平衡和缺乏维生素,保障减肥及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也可按0.1-1%比例加入到任何常规食品饮料中,作为预防肥胖和补充维生素的保健食品、饮料,婴幼儿品同样适宜。

    3.取复合氨基酸营养素80份,复合维生素10份,复合调味素10份,在不锈钢设备中搅拌3-5分钟混匀,按酱油1-3%,醋0.5%-1%,半固体类调味品如豆酱等0.1-0.5%、固体类调味品如食盐、味精等5-15%比例添加,作为减肥及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保健调味品,同时提高调味品品质和口感,强化营养价值,任何人均适宜使用。

    4.取氯化胆碱1.5份,复合调味素5份、复合维生素20份,在不锈钢设备中搅拌3-5分钟混匀,按啤酒0.1%,葡萄酒0.4%、清酒0.3%、烧酒(白酒)0.5-1%、洋酒(如威士忌等)0.2%比例使用,其它酒类可参照上述酒品分类加用,使含醇饮料不仅改善口感、提高酒质、稳定成分,而且饮用后对身体迅速解除酒精多方面的危害作用效果显著,有力保护肝脏少受酒精侵害,提高肝脏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化解毒功能,祖国中医称为“肝健脸不黄”,道理就在于此。

    5.取烟酸1份,V·B10.5份、V·B20.5份、V·B60.5份、抗坏血酸烟酰胺5份、V·B150.5份、氯化胆碱1份、V·B120.05份、N-乙酰-L-蛋氨酸2份,加水溶解为饱和溶液,用于制造各类减肥健肤健发的高级护肤、化妆品。这些营养素均为小分子,可直接由皮肤及毛发根部细胞吸收利用而提高细胞活性,面部皮肤因之年轻化且无副作用,使用量可按GMP。含本品的化妆品无须添加防腐剂,因V·C等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防腐败功能。

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防治饮酒和肥胖诱发脂肪肝及减肥的营养素及制造方法,其特点是针对人体内酒精与脂肪代谢和产物及危害的高度一致性,补充胆碱、氨基酸、维生素促使酒精及脂肪向供能和合成生命重要物质转化并应急解除酒精毒害。用于药品、食品、饮料特别是含醇饮料、调味品、化妆品行业开发生产减肥及避免酒精危害的系列新品。疗效肯定持久、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不限制饮食;无肥胖、不饮酒者可作高级强身美容品;男女老幼四季皆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