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用喷药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1073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7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90182.9

申请日:

1996.03.11

公开号:

CN1148345A

公开日:

1997.04.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M13/00; A61M15/08

主分类号:

A61M13/00; A61M15/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优尼希雅杰克斯; 德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大木久朝; 中村茂巳; 石关一则; 柳川明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

优先权:

1995.03.10 JP 79595/9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树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鼻腔喷药器,由沿轴向可移动的可动件和固定件构成胶囊保持体,在可动件的外周形成可与药品喷雾部的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当将胶囊向一侧的胶囊孔内按压、用销子的穿孔端穿出空气流入孔,在胶囊保持与药品喷雾部组合时、可动件被上提、将穿孔端从空气流入孔拔出,用另一销子穿出空气流出孔,将开孔用具装在喷药器内,在进行胶囊安装时同时产生空气流入孔的开孔动作,能使两个开孔销长度缩短,并用泵部将胶囊保持体覆盖,具有全部动作简单整体小型化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鼻腔用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在将其内部充填粉状药品的胶囊夹 持状态下相对于固定件沿轴向移动的可动件的胶囊保持机构,设置在该胶囊保 持机构的固定上,向该胶囊保持机构供给空气用的泵机构,设置在上述胶囊保持 机构的可动件上,具有其顶端成为喷雾口的药品通道、用来自该泵机构供给的空 气将胶囊内药品向患者鼻腔内喷雾的药品喷雾机构,为在上述胶囊上开出空气 流入孔而设置在上述胶囊保持机构上的第1开孔机构,为在上述胶囊上开出空 气流出孔、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药品喷雾机构上的第2开孔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药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药品喷雾机构的药品 通道形成两分叉,其顶端成为各有的喷雾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保持机构的可动 件在进行该胶囊保持机构与药品喷雾机构组装前位于泵机构一侧,在药品喷雾 机构与上述可动件组装后位于该药品喷雾机构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喷药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泵机构设置 成从外周将胶囊保持机构覆盖的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喷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胶囊保持机 构上设置捕捉落在上述泵机构一侧的药品的药品捕捉部。

说明书


鼻腔用喷药器

    本发明涉及适于例如向患者鼻腔内喷粉体状药品的鼻腔用喷药器。

    对于鼻过敏、气喘等患者,一般常采用通过鼻腔喷粉状体药品进行治疗的方法。此外,在此治疗方法中常使用专用的鼻腔用喷药器,向鼻腔喷入充填在胶囊内的粉状体药品。

    作为传统的用于该治疗方法的鼻腔用喷药器,已知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9-34267号公报所示。

    在此传统的鼻腔用喷药器中,在圆筒状构件的空气流入侧设置泵部,在该圆筒状构件的空气流出侧形成可插入胶囊的凹状部,通过将顶端部与该凹状部嵌合,形成胶囊容纳部,在该胶囊容纳部上形成从泵部供给空气的空气导入通道,此外,还具有使上述圆筒状构件嵌合于顶端部的帽件,在该帽件内设置沿轴向延伸的销子,在使具有开口部的顶端部与上述圆筒状构件的凹状部嵌合状态,通过再将帽件嵌合固定,从而在胶囊上开孔。

    在这种结构的传统鼻腔用喷药器中,首先,为进行作为喷药准备的胶囊开孔,在将已充填粉状体药品的胶囊插入圆筒状构件的凹状部后、通过嵌合顶端部将胶囊插入胶囊容纳部内、并通过在销子插通的状态下将帽件装入顶端部的开口部内,用设置在该帽件内的销子在胶囊的轴向两侧进行开孔。

    接着为了喷药,将帽件从圆筒状构件卸下,将顶端部插入患者一侧的鼻腔内,采用按压泵部地方式,使来自泵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导入通道流入胶囊内,将该胶囊内的药品通过开口部送入患者鼻腔内,通过反复交替进行向鼻腔内的插入动作,以完成向患者喷药。

    此外,传统技术中的向鼻腔内喷药由于是对左、右鼻腔交替进行,在胶囊容纳部与胶囊间具有间隙,仅用对泵部的一次按压动作,不能将胶囊内药品全部喷完,仅对一侧的鼻腔就约需四次动作,方能完成胶囊内药品的喷药。

    然而,对于上述传统的鼻腔用喷药器,由于分别向各侧鼻腔进行喷药,因此左、右鼻腔的喷药量必须均等,因而必需反复多次按压泵部和向鼻腔插入圆筒状构件,喷药动作很麻烦。

    此外,在进行作为喷药准备的胶囊开孔时,要将顶端部从圆筒状构件上卸下、放入胶囊,在此状态将帽件插装在圆筒状构件和顶端部上进行开孔。而且,在喷药时,需再次将帽件卸下后,使泵部动作,向鼻腔喷雾,因而存在需进行帽件的安装卸下,使准备动作很麻烦的问题。

    此外,传统的鼻腔用喷药器,由于是由除泵部外的圆筒状构件、顶端部、沿轴向设置开孔用销的帽件组成,从而存在构件数目多且使帽件容易混淆、丢失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传统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以简单动作喷药,同时形成结构小型紧凑的鼻腔用喷药器。

    本发明鼻腔用喷药器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即具有能在将内部充填粉状体药品的胶囊保持状态下,可相对于固定件沿轴向移动的可动件的胶囊保持机构,设置在该胶囊保持机构的固定件上为向该胶囊保持机构供给空气的泵机构、设置在上述胶囊保持机构的可动件上,具有其顶端成为喷雾口的药品通道,用从该泵机构供给的空气将胶囊内药品进行向患者鼻腔内喷雾的药品喷雾机构、设置在上述胶囊保持机构上,为在上述胶囊上开出空气流入孔的第1开孔机构、设置在上述药品喷雾机构上、可沿轴向移动、为在上述胶囊上开出空气流出孔的第2开孔机构。

    因此,在胶囊的开孔动作中,首先,为将胶囊保持在可动件上而将胶囊压入,用第1开孔机构进行胶囊的空气流入孔穿孔,其次,在将药品喷雾机构组装在可动件上后,通过使第2开孔机构沿轴向移动,用该第2开孔机构进行胶囊的空气流出孔的穿孔。因此,能用简单的动作在胶囊上开孔。

    此外,在喷药动作中,将来自泵机构的空气供给胶囊保持机构,使此空气经空气流入孔流入胶囊内,再经空气流出孔流出,使胶囊内药品与空气一起通过药品喷雾机构的药品通道和喷雾口送入患者鼻腔内。据此,能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同时喷药,能大幅度减少患者的准备动作和喷药动作。

    此外,通过将药品喷雾机构的药品通道分成两路,将其顶端作为各自的喷雾口,在喷药动作时,使来自泵机构的空气通过空气流入孔流入胶囊内,通过空气流出孔流出,再通过药品喷雾机构的各药品通道和喷雾口能将胶囊内药品和空气一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同时喷药,能使喷药动作简单。

    此外,由于可动件在组装前位于泵机构一侧,在组装后位于药品喷雾机构一侧,在使可动件向泵机构一侧移动状态下用第1开孔机构在胶囊上穿出空气流入孔后,通过进行药品喷雾机构和胶囊保持机构的组合,使可动件向药品喷雾机构一侧移动、把已插入胶囊空气流入孔内的第1开孔机构从该空气流入孔拔出,再通过在可动件上进行胶囊安装的动作,能同时开出胶囊空气流入孔,能省去准备动作,使患者的喷药操作负担减轻。

    此外,通过将泵机构设置成胶囊保持机构覆盖的形状,能使鼻腔用喷药器的轴向尺寸缩短,使该喷药器结构紧凑。

    此外,还因在鼻腔保持机构上形成药品捕捉部,用该药品捕捉部捕捉在开孔时落在泵机构内的药品,用来自泵机构的空气在喷药动作时将此捕捉的药品通过鼻腔保持机构、药品喷雾机构与胶囊内药品一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喷雾,能使残留在鼻腔用喷药器内药品减少,将胶囊内规定量的药品向患者喷雾。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鼻腔用喷药器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所述第1实施例鼻腔用喷药器的纵剖面图,

    图3为从图2中III-III线和箭头方向看的纵剖面图,

    图4为表示通过将胶囊插入可动件上、用第1开孔销在胶囊的轴向一侧开出空气流入孔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5为表示药品喷雾部在胶囊保持体上组装前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6为表示药品喷雾部在胶囊保持体上组装后,通过使第2开孔销沿轴向移动,在胶囊的轴向另一侧上开出空气流出孔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7为表示通过按压泵部,使胶囊内药品处于喷雾状态的纵剖面图。

    以下,根据图1-7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中,1表示本实施例鼻腔用喷药器,该鼻腔喷药器1基本上由以下部分组成,即具有沿轴向中央配置、位于固定件3内上方位置、将胶囊K夹持住的可动件8的胶囊保持体2,设置成从外周将所述胶囊保持体2的固定件3覆盖、向该胶囊保持体2供给空气的泵部15,设置在胶囊保持体2的上部,向患者左、右鼻腔喷药的药品喷雾部19,设置在固定件3内、为在胶囊K上穿出空气流入孔H1的第1开孔销27,设置在药品喷雾部19内、为在胶囊K上穿出空气流出孔H2的第2开孔销28。此外,将胶囊保持体2与泵部15形成一体,用螺纹连接形式将该胶囊保持体2与药品喷雾19形成可以装卸。

    为将胶囊夹持住的上述鼻腔保持体2是由形成双重筒体状的固定件3、、位于该固定件3的内周一侧、可相对该固定件3沿轴向移动的可动件8组成。

    上述固定件3由位于同心圆状、分别呈阶梯式有底筒状的外筒部3A、具有成为药品捕促部3C的底部的内筒部3B、位于外筒部3A的开口部上形成的法兰部3D构成。该法兰部3D用于防止可动件8沿轴向经外筒部3A的内周面脱出,同时还用于对设置成从外周覆盖固定件3的泵部15进行定位。此外,在该外筒部3A的轴向中间使内筒部3B的开口部与外筒部3A相连,在该筒部3A、3B间形成空气流入室4。

    此外,在上述固定件3的外筒部3A的底部3A1上形成与上述空气流入室4连通的空气供给通路5,在成为内筒部3B底部的药品捕捉部3C上形成第1开孔销27、且呈向药品喷雾部19一侧伸出的状态。此外,在内筒部3B的侧面上设有例如沿径向设置4个使内周侧与空气流通室4连通的连通孔6,6,在外筒部3A的内周面上形成必需与后述的止转销10相接合、沿轴向延伸的定位槽7。

    将上述可动件8由设置成可相对固定件3、在固定件3的外筒部3A内沿轴向移动、且用树脂材料形成有底筒状,且是由可在上述外筒部3A内沿轴向移动地被保持的大直径底部8A、筒部8B以及从上述底部8A中央沿内筒部3B内延伸的小直径伸出部8C所组成。此外,沿上述筒部8B的整个外周面形成外螺纹8D,在小直径伸出部8C的轴向设置贯穿底部8A、与筒部8B内连通、插有上述第1开孔销27的插销通孔9。此外,在上述筒部8B的径向一侧伸出形成止转销10,该止转销10与上述固定件3的定位槽7相接合,以阻止可动件8相对固定件3回转。

    此外,上述可动件8的筒部8B的内周侧一侧成为胶囊孔11,通过将该一侧的胶囊孔11与后述的药品喷雾部19的另一侧的胶囊孔22形成一体而构成胶囊容纳孔12。

    这样,在胶囊保持体2中,由于能使可动件8沿固定件3的外筒部3A沿轴向移动,且在使可动件8的外螺纹8D与后述药品喷雾部19的内螺纹19C相拧合时,可动件8因止转销10而停止回转,从而将可动件8朝药品喷雾部19的一侧自动上提。

    图中,13表示供给阀,该供给阀13由设置在空气流入室4一侧的大直径阀体14构成,作为在固定件3上形成的空气供给通路5的开闭阀,该阀体14在从泵部15供给空气时打开,在吸入时复位,将空气供给通路5关闭。

    此外,作为用橡胶材料形成有底圆筒状的泵机构的上述泵部15由厚壁开口部15A,底部15B和圆周面按压部15C构成,通过设置成使上述开口部15A与位于固定件3的开口部上的法兰3D相接合而形成气密安装的同时,将胶囊保持体2的大部分设在泵部15内。此外,在底部15B的中央设置后述的吸入阀16。

    该吸入阀16由位于泵部15的底部15B的中央位置的吸入通路17和用于开、闭该吸入通路17的阀体18组成,该阀体18在从泵部15供给空气时关闭在吸入时打开阀门,从外部向泵部15内吸入空气。

    此外,作为设置在胶囊保持体2的可动件8上的上述药品喷雾部19由树脂材料形成,其外形在胶囊保持体2的一侧为圆柱状小直径部19A,在另一侧为圆柱状大直径部19B,在该大直径部19B上伸出形成一对鼻腔插入部20、20。

    在上述小直径部19A的端面形成可动件的螺纹接合孔21,在该可动件的螺纹接合孔21的开口部一侧的内周面上形成与上述胶囊保持体2的外螺纹8D相接合的内螺纹19C,同时在内周面上形成与一侧的胶囊孔11一起构成胶囊容纳孔12的另一侧胶囊孔22。此外,该另一侧的胶囊孔22的内部即成为该侧胶囊孔22。此外,在该另一侧胶囊孔22的内部形成与胶囊孔22连通、呈U字状分叉的两条药品通路23、23,各条药品通路23的顶端成为位于鼻腔插入部20内的独立的喷雾口24、24。

    此外,在上述药品喷雾部19的大直径部19B径向端面上形成与鼻腔插入部20、20垂直相交的位置、对后述滑动板31、31进行导向的导槽19D、19D。

    此外,另一方面,在使上述药品喷雾部19的内部朝轴向延伸的各药品通路23的径向中间形成具有位于径向、沿轴向延伸的一对延孔25A、25A(参照图3)需内设第2开孔销28等的销插入孔25,在该销插入孔25与各药品通路23相连通的部分上设置能使后述的开孔销28插通的密封橡胶26。

    图中,27表示作为第1开孔机构的第1开孔销,形成使该第1开孔销27位于上述固定件3的内筒部3B的药品捕捉部3C上,且通过插销孔9朝向一侧的胶囊孔11伸出,其顶端一侧成为沿轴向伸长的倾斜状削针的穿孔端27A。

    此处,由于第1开孔销27的穿孔端27A在可动件8位于泵部15一侧时向一侧的胶囊孔11伸出,如图4所示,通过将胶囊K沿箭头向一侧的胶囊孔11内按压,能在该胶囊K上穿孔形成空气流入孔H1。此外,由于可动件8位于药品喷雾部19一侧时处于插销通孔9内,而不伸出在一侧的胶囊孔11内,如图6所示,能将穿孔端27A从空气流入孔H1拔出。

    图中的28表示设置在与第1开孔销27的对面位置、作为第2开孔机构的第2开孔销,该第2开孔销28被设置成可在上述销插入孔25内上下滑动,在其基端一侧上设置可沿该销插入孔25导向滑动的滑动块29,使其顶端一侧成为可贯穿橡胶密封26的穿孔端28A。此外,在滑动块29上通过长孔25A、25A沿径向延伸形成肘部30、30,在各肘部30的顶端一侧设置在药品喷雾部19的导槽19D,19D内滑动的滑动板31,31。而且,通过使各滑动板31按图1的箭头B方向移动、滑动块29和开孔销28可沿插入孔25按箭头B方向移劝,用穿孔端28A在胶囊K上穿孔,形成空气流出孔H2。

    上面介绍了本实施例的鼻腔用喷药器1的结构,以下,参照图4-7对其使用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使胶囊保持体2的可动件8位于泵部15一侧,形成第1开孔销27的穿孔端27A伸出在一侧的胶囊孔11内的状态。此时,如图4所示,为将胶囊K装入一侧的胶囊孔11内而必需从箭头A方向对其进行按压,由于销27的穿孔端27A位于胶囊K的泵部15一侧,从而在该胶囊K的轴向一端上同时穿孔形成空气流入孔H1。

    接着,如图5所示,胶囊保持体2必需在图4所示状态下进行胶囊保持体2和药品喷雾部19的组合,将药品喷雾部19的内螺纹19C拧合在胶囊保持体2的外螺纹8D上。

    其结果,在将药品喷雾部19拧入时,胶囊保持体2的可动件8向药品喷雾部一侧移动,在可动件8的底部8A与法兰部3D相接触状态下,胶囊K被放置在另一侧的胶囊孔22内,从而在其轴向被稍稍按压状态下即可将该胶囊K放入胶囊容纳孔12内。另外,把为在胶囊K的泵部15的一侧,进行空气流入孔H1的穿孔而插入的第1开孔销27的穿孔端27A拔出,通过空气流入孔H1、销插通孔9以及各连通孔6,胶囊K内与空气流入室4连通。

    此外,在从胶囊K拔出第1开孔销27时,虽然会使胶囊K内的药品有少量落向泵部15一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内筒部3B的底部也就是药品捕捉部3C,能捕捉落下的药品(参照图6)。

    进而,为了在胶囊K的轴向另一侧开出空气流出孔H2,必需使第2开孔销28向空气流入(泵部15)侧移动,使各滑动板31沿图1的箭头B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肘部30与滑动块29沿着销插入孔25向下移动,开孔销28也向泵部15一侧移动。此时,开孔销28的穿孔端28A在胶囊K的轴向另一侧穿孔,形成空气流出孔H2(参照图6)。

    此外,在开孔结束后,第2开孔销28等被容纳在销插入孔25内,在穿孔端28A与各药品通路25分离的同时,用橡胶密封26将销插入孔25和各药品通路23遮蔽,从而在喷药时能防止与空气一起移送来的药品进入该销插入孔25内。

    在喷药时,将两个鼻腔插入部20插入患者的两鼻腔内,如图7所示,通过反复按压泵部15的按压部15C,从泵部15产生空气流,该空气作用于空气供给通路5、将供给阀13的阀体14压向内筒部3B的药品捕捉部3C而打开阀门,且通过空气流入室4、各连通孔6、销插通孔9和空气流入孔H1流入胶囊K。流入胶囊K的空气不断搅拌药品,形成含药品的空气,通过空气流出孔H2、左、右药品通道23和药品喷雾口24、24,可向患者的两鼻腔喷雾。

    这样,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鼻腔用喷药器1中,在胶囊K装在胶囊保持体2的可动件8阶段,在胶囊K上穿出空气流入孔H1,通过可动件8进行胶囊保持体2与药品喷雾部19的组合,使可动件8向药品喷雾部19移动,将胶囊K沿其轴向牢固夹持在胶囊容纳孔12内的同时,可将已插入胶囊K的空气流入孔H1内的穿孔端27A拔出。此外,通过使第2开孔销28沿轴向移动,用穿孔端28A可在胶囊K上穿出空气流出孔H2。

    其结果,通过将胶囊K装在胶囊保持体2上的动作和使第2开孔销28沿轴向的一次往复动作,能容易在胶囊K的轴向上穿出空气流入孔H1和空气流出孔H2,能简单进行喷药动作前的准备动作。

    此外,由于是将用于在胶囊K上开孔的工具全部内装在喷药器1的本身内,完全无需装卸进行喷药动作,不仅能省去如传统技术中所需的开孔工具的装卸动作,且不用担心开孔工具弄乱和丢失,从而能安全使用。

    此外,由于是将胶囊稍稍按压地沿轴向保持在胶囊容纳孔12内,故能防止胶囊K在容纳孔12内产生松动的同时,能使胶囊K的空气流入孔H1与销插通孔9以及空气流出孔H2与各药品通道23之间形成密合,使来自泵部15的空气全部流入胶囊K内,由于能将药品从胶囊K的空气流出孔H2导向各药品通道23,使各喷雾口24喷出的药品喷雾量稳定,通过约3次对泵部15的按压就能将胶囊K内的大部分药品喷入患者的左、右鼻腔内,从而能大幅度减轻患者在进行喷药动作时的烦脑。

    此外,在胶囊K上穿出空气流入孔H1后,进行喷药动作时的空气与药品的喷雾期间,用来自泵部15的空气对被内筒部3B的药品捕捉部3C捕捉到的药品进行传送,使其与胶囊K内的药品一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喷入。其结果,能减少残留在鼻腔用喷药器1内的药品量,能可靠将充填在胶囊K内的规定量药品向患者喷入,同时,能减少对该鼻腔用喷药器1的清扫次数。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鼻腔用喷药器1,由于用各自的开孔销27,28分别在胶囊K上沿其轴向进行空气流入孔H1和空气流出孔H2的穿孔,能使各销子27、28的长度缩短,从而能使整个鼻腔喷药器1的长度缩短。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鼻腔用喷药器1中,又因是从外周将胶囊保持体2的固定件3覆盖,使泵部15的开口部15A与固定件3的法兰3D相接合进行泵部15的组装,从该泵部15露出在外面的部分仅是药品喷雾部19的部分,从而能大幅度缩短该鼻腔用喷药器1的轴向长度。因此,可使鼻腔用喷药器1达到小型化,不仅容易运输,而且方便使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把在药品喷雾部19上形成的药品通道23构成两分叉,分别在其顶端上形成喷雾口24,24,能同时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喷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制成一个药品通道,将鼻腔插入部轮换插入左、右鼻腔内进行喷药。

    此外,虽然是将另外形成止转销10设置在胶囊保持体2的可动件8上,然而,也可将其形成一体。此外,如图所示,将固定件3和可动件8作为一体成型件,然而,不用说,也可根据设计情况,采用部件组合进行成型。

    如上所述,有关本发明的鼻腔用喷药器,除了充填在胶囊内的粉状体以外,通过将上述胶囊刺破、抽吸微细颗粒等药品的方式也能适用。

鼻腔用喷药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鼻腔用喷药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鼻腔用喷药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腔用喷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腔用喷药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鼻腔喷药器,由沿轴向可移动的可动件和固定件构成胶囊保持体,在可动件的外周形成可与药品喷雾部的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当将胶囊向一侧的胶囊孔内按压、用销子的穿孔端穿出空气流入孔,在胶囊保持与药品喷雾部组合时、可动件被上提、将穿孔端从空气流入孔拔出,用另一销子穿出空气流出孔,将开孔用具装在喷药器内,在进行胶囊安装时同时产生空气流入孔的开孔动作,能使两个开孔销长度缩短,并用泵部将胶囊保持体覆盖,具有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