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及其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被钢筋混凝土包围,举目望去收入眼帘的尽是摩天大楼、拥堵的街道和漫天的广告。人们一方面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舒适安逸、便捷效率,另一方面也忍受着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带来的伤害。
绿化带、城市中心公园、绿地能够帮助都市人缓解压力和疲劳。然而,城市空间有限,如何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美化环境,增加都市人亲近自然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墙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将房屋或园场与周围环境隔离开,多有保障墙一侧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成分在里面。景墙的作用有别于一般的墙,其景观性被凸显出来。常见的景墙往往其上有绘画或者雕刻作品从而给人以美感。然而好的作品有限,而且人们已经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了,往往更向往的是一片绿意。目前有用竹条编制的景墙,有用藤蔓植物装饰的景墙,也有用塑料或橡胶带做成花盆栽种植物贴于墙形成的景墙。这些景墙要么容易损坏;要么植被单一,不利于一年四季常青;要么不易灌溉,不能抵抗大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包括由一种孔砖砌成的墙体;墙体的厚度等于一块孔砖的宽度;孔砖的侧面呈五边形,五边形有三个直角和两个钝角,两个钝角是相邻布置,由两个钝角夹成的边在孔砖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面为斜面,斜面上开有孔洞;孔砖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木片、木屑、秸秆、稻壳或硬果壳。
进一步地,海绵体透水混凝土还包括再生石和光亮剂。市面上常见的光亮剂均可以用于本发明。
进一步地,再生石的粒径是15mm-25mm。
进一步地,孔洞穿过斜面和孔砖的底面;孔洞用于种植植物。
进一步地,包括四堵墙,至少一堵墙包括由孔砖砌成的墙体,斜面朝向外侧;四堵墙围成一个空腔;孔洞与空腔连通;空腔内设置有土。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施肥设备和滴灌设备;施肥设备包括带有孔的施肥PVC管,施肥PVC管的管壁上包覆有土工布;滴灌设备包括带有小孔的滴灌PVC管;空腔的宽度是12cm~30cm;两堵不相邻的墙包括由孔砖砌成的墙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滴灌设备;滴灌设备包括带有小孔的滴灌PVC管;滴灌PVC管设置在由孔砖砌成的墙体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钢砼底板、砖基础和钢砼圈梁;钢砼底板和砖基础设置在地面以下,砖基础设置在钢砼底板上,四堵墙立于砖基础上,钢砼圈梁设置在四堵墙的顶部。
进一步地,两堵不相邻的墙是平行设置的;土为种植土。
进一步地,土的上方设置有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的面层;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园林废弃物。
进一步地,滴灌PVC管上的小孔的直径是0.5~2mm。
本发明还提供该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在围墙上的应用。
其有益效果:
(1)孔砖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在其孔洞中,由孔砖砌成的景墙不像由花盆贴饰的墙体容易被风雨损坏。
(2)孔砖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石子。园林废弃物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空隙,因此有利于孔砖像海绵体一样的吸水和透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木片、木屑、秸秆、稻壳或硬果壳,这有利于变费为宝,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海绵体透水混凝土还包括再生石和光亮剂。再生石是指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加工形成的石子,因此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光亮剂的使用是为了将园林废弃物包裹封闭起来,避免园林废弃物形成弱酸与混凝土中的弱碱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硬度。
(4)空腔里的种植土起到保持墙体湿度和传递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作用,同时种植土可以施肥。
(5)施肥设备能够持续的为墙体内的土壤施肥,从而为植物提供养分。
(6)滴灌设备能够为墙体植物提供水源,方便了浇灌。孔砖的材质是包含有园林废弃物的建筑材料,更有利于利用滴灌设备提供的水渗透进入孔洞。
(7)钢砼底板和砖基础使得景墙更牢固树立。
(8)钢砼圈梁进一步起到墙体固定作用。
(9)滴灌PVC管上的小孔的直径是0.5~2mm,有利于喷洒水分到墙体上,水分随墙体向下渗漏或流动,给予植物充足的水源。
(10)孔洞与空腔连通,空腔内设置有土,使得种植在孔洞中的植物根系可以伸入空腔,有利于植物生长。
(11)土的上方设置有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的面层,既能够有效吸附、渗透雨水进入土中,又能够防止土吹散流失。
(12)将本发明应用到围墙上,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但不限于此应用。本发明可以作为单独的景墙用于园林绿化布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二、三的三种孔砖的侧面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带有施肥设施和滴灌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围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和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10,包括四堵墙2、钢砼底板3、砖基础4和钢砼圈梁5。四堵墙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口”字。钢砼底板3和砖基础4设置在地面以下,砖基础4设置在钢砼底板3上,四堵墙立于砖基础4上,钢砼圈梁5设置在四堵墙的顶部。四堵墙2中面积较大的两堵平行的墙2之间的空腔6为15cm,其内填埋了种植土7和布置了施肥设备8和滴灌设备9。种植土7的顶部设置有面层40。
施肥设备8包括多根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平行排布的直径为30mm的施肥PVC管。相邻两根施肥PVC管之间间隔30cm。施肥PVC管的管壁上留有10mm直径大小的孔,孔的间距为15cm。施肥PVC管内放置缓释肥,施肥PVC管的管壁采用土工布包裹,缓释肥通过小孔向种植土7渗透。
滴灌设备9包括两根直径为20mm且管壁上留有1mm左右的小孔的滴灌PVC管。滴灌PVC管上的相邻小孔的间距是20cm,从这些小孔喷洒出的水与其中一堵面积较大的墙2呈40~50度角。水在这两堵面积较大的墙2向下流动,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这两堵面积较大的墙2主要是由孔砖1砌成,这两堵面积较大的墙2的厚度等于一块孔砖1的宽度。每块孔砖1包含四个孔洞30,每个孔洞30的直径为10cm。孔洞30从孔砖1上的斜面穿过孔砖1的背面,与空腔6连通。植物可种植于孔洞30中,形成垂直绿化的景墙10。
该实施例中孔砖1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20:220:20的水泥、砂子、石子、园林废弃物。面层40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重量配比为100:250:30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来自树枝、树叶、树皮。
实施例二
如图4和6所示,本发明的所用的孔砖1可以为孔洞30从孔砖的斜面穿过孔砖1的背面和底面。孔砖1的材质是包括园林废弃物和再生石的建筑材料。
该实施例中孔砖1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20:240:30的水泥、砂子、石子、园林废弃物。面层40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重量配比为100:220:20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来自木片、木屑。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所用的孔砖1可以为孔洞30从孔砖1的斜面穿过孔砖1的底面。孔砖1的材质是包括园林废弃物的建筑材料。
该实施例中孔砖1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20:220:20:0.6的水泥、砂子、再生石、园林废弃物、光亮剂。面层40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重量配比为100:290:25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来自秸秆、稻壳和硬果壳。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滴灌设备9是设置在由孔砖1砌成的墙体的外侧上方。
该实施例中孔砖1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40:220:10:0.3的水泥、砂子、再生石、园林废弃物、光亮剂。面层40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重量配比为100:260:30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来自树枝、树叶。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滴灌设备9是设置在由孔砖1砌成的墙体的内侧上方,不是在设置有种植土7的空腔内。
该实施例中孔砖1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20:220:35:1.15的水泥、砂子、再生石、园林废弃物、光亮剂。面层40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重量配比为100:260:20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来自树枝、树叶。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10,可以与栏杆11一同构成围墙20。
该实施例中孔砖1的材质是海绵体透水混凝土。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20:220:30:0.9的水泥、砂子、再生石、园林废弃物、光亮剂。面层40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制成。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包括重量配比为100:260:20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来自树枝、树叶。
其余同实施例一。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