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酶抑制作用的二肽衍生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0740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2265.9

申请日:

1990.04.20

公开号:

CN1047084A

公开日:

1990.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K5/06; A61K37/02; A61K37/43

主分类号:

C07K5/06; A61K37/02; A61K37/43

申请人:

赫彻斯特股份公司

发明人:

沃尔伏-乌尔里奇·倪克; 沃伏刚·林·梓; 笛特·鲁波特; 汉思约格·吾尔巴赫; 阿达伯特·瓦格钠

地址:

联邦德国法兰克福

优先权:

1989.04.22 DE P3913272.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李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A和B各自独立地代表一种氨基酸,W,Ra,R2,R3和R4的定义如说明书所示,本发明还涉及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含有式I化合物的药物制剂。

权利要求书

1: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 R a 代表(C 3 -C 8 )环烷基、(C 4 -C 10 )二环烷基、(C 8 -C 12 )三环烷基、(C 3 -C 8 )环烷基-(C 1 -C 6 )烷基、(C 4 -C 10 )二环烷基-(C 1 -C 6 )烷基及(C 8 -C 12 )三环烷基-(C 1 -C 6 )烷基,其中各环烷基、二环烷基和三环烷基取代基均被选自F、Cl、Br、I、羟基、(C 1 -C 6 )烷氧基、(C 1 -C 6 )烷基、羧基、(C 1 -C 6 )烷氧基羰基、氨甲酰基、羧甲氧基、氨基、(C 1 -C 6 )一烷基氨基、(C 1 -C 6 )二烷基氨基、氨基-(C 1 -C 6 )烷基、(C 1 -C 6 )烷基氨基-(C 1 -C 6 )烷基、二-(C 1 -C 6 )烷基氨基-(C 1 -C 6 )烷基、脒基、羟氨基、羟肟基、亚肼基、亚氨基、胍基、(C 1 -C 6 )烷氧基磺酰、(C 1 -C 6 )烷氧基亚磺酰、三氟甲基、(C 1 -C 4 )烷氧羰基氨基或(C 6 -C 12 )芳基-(C 1 -C 4 )烷氧羰基氨基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残基取代的, W代表-CO-、-O-CO-或-SO 2 -, R 2 代表氢、(C 1 -C 10 )烷基、(C 4 -C 7 )环烷基、(C 4 -C 7 )环烷基-(C 1 -C 4 )烷基、(C 6 -C 14 )芳基或 (C 6 -C 14 )芳基-(C 1 -C 4 )烷基, R 3 代表氢、(C 1 -C 10 )烷基、(C 6 -C 14 )芳基、(C 6 -C 14 )芳基-(C 1 -C 4 )烷基、羟基或氨基, R 4 代表式Ⅱ的残基 其中 R 5 代表氢、(C 1 -C 7 )烷基、(C 1 -C 5 )烷氧基、(C 1 -C 5 )烷基硫代、(C 1 -C 5 )烷基氨基、羟基、叠氮基、氟、氯、溴或碘, D代表残基Het,其中 Het代表可与苯、芳环稠全的、部分或完全氢化的5至7元杂环,其中作为杂原子可含有一个或两个选自N、O、S、NO、SO或SO 2 的相同或不同的残基,而且其可以是被选自(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羟基、卤素、氨基、-或二(C 1 -C 4 )烷基氨基或CF 3 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残基取代的,且m代表0、1、
2: 3或4; A和B各自独立地代表在氮端与R 1 或A连接,在碳端与B或NH-CHR 2 -CHOH-CHR 3 -R 4 连接的选自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β-2-噻吩基丙氨酸、β-3-噻吩基丙氨酸、β-2-呋喃基丙氨酸、β-3-呋喃基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缬氨酸、丙氨酸、2,4-二氨基丁酸、精氨酸、4-氯苯丙氨酸、蛋氨酸砜、蛋氨酸亚砜、2-吡啶基丙氨酸、4-吡啶基丙氨酸、3-吡啶基丙氨酸、环已基丙氨酸、环已基甘氨酸、间-甲基组 氨酸、邻-甲基酪氨酸、邻- 基酪氨酸、邻-叔丁基酪氨酸、苯基甘氨酸、1-萘基丙氨酸、2-萘基丙氨酸、4-硝基苯丙氨酸、正缬氨酸、β-2-苯并[b]噻吩基丙氨酸、β-3-苯并[b]噻吩基丙氨酸、2-氟苯丙氨酸、3-氟苯丙氨酸、4-氟苯丙氨酸、正亮氨酸、半胱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高苯丙氨酸、多巴、邻-二甲基多巴、N-甲基组氨酸、2-氨基-4-(2-噻吩基)-丁酸,2-氨基-4-(3-噻吩基)-丁酸、3-(2-噻吩基)-丝氨酸、(Z)-脱氢苯丙氨酸、(E)-脱氢苯丙氨酸、1,3-二氧戊环,-2-基丙氨酸、N-吡咯基丙氨酸及1-,3-或4-吡唑基丙氨酸的氨基酸, 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该方法包括使含有末端羧基基团的片段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与含有游离氨基基团的相应片段相偶联,根据需要除去为保护其他功能性基团而暂时引入的一个或多个保护性基团,并根据需要将如引得到的化合物转化为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R a 和W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R 2 代表氢、(C 1 -C 10 )烷基、(C 4 -C 7 )环烷基、(C 4 -C 7 )环烷基-(C 1 -C 4 )烷基、(C 6 -C 14 )芳基或(C 6 -C 14 )芳基、(C 1 -C 4 )烷基, R 3 代表氢、(C 1 -C 10 )烷基、(C 6 -C 14 )芳基、(C 6 -C 14 )芳基-(C 1 -C 4 )烷基、羟基或氨基, R 4 代表式Ⅱ的残基,其中 R 5 代表氢、(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 (C 1 -C 4 )烷基硫代、(C 1 -C 4 )烷基氨基、羟基、叠氮基、氟、氯、溴或碘, D        限定为上文所述的残基Het,且 A和B分别代表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β-2-噻吩基丙氨酸、β-3-噻吩基丙氨酸、β-2-呋喃基丙氨酸、β-3-呋喃基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缬氨酸、丙氨酸、2,4-二氨基丁酸、精氨酸、4-氯苯丙氨酸、蛋氨酸砜,蛋氨酸亚砜、2-吡啶基丙氨酸、4-吡啶基丙氨酸、3-吡啶基丙氨酸、环己基丙氨酸、环己基甘氨酸、间-甲基组氨酸、邻-甲基酪氨酸、邻- 基酪氨酸、邻-叔丁基酪氨酸、苯基甘氨酸、1-萘基丙氨酸、2-萘基丙氨酸、4-硝基苯丙氨酸、正缬氨酸、β-2-苯并〔b〕噻吩基丙氨酸、β-3-苯并〔b〕噻吩基丙氨酸、2-氟苯丙氨酸、3-氟苯丙氨酸、4-氟苯丙氨酸、正亮氨酸、半胱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高苯丙氨酸、多巴,邻-二甲基-多巴、N-甲基组氨酸、2-氨基-4-(2-噻吩基)-丁酸、2-氨基-4-(3-噻吩基)-丁酸、3-(2-噻吩基)-丝氨酸、(Z)-脱氢苯丙氨酸、(E)-脱氢苯丙氨酸、1,3-二氧戊环-2-基丙氨酸、N-吡咯基丙氨酸和1-,3-或4-吡唑基丙氨酸。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或2的方法,其中R a 代表(C 4 -C 6 )环烷基和(C 4 -C 6 )环烷基-(C 1 -C 2 )烷基,其中各环烷基可以是被选自羟基、(C 1 -C 4 )烷氧基、(C 1 - C 2 )烷基、羧基、(C 1 -C 2 )烷氧基羰基、氨甲酰基、羧甲氧基、氨基、(C 1 -C 2 )单烷基氨基、(C 1 -C 2 )二烷基氨基、氨基-(C 1 -C 2 )烷基、(C 1 -C 2 )烷基氨基-(C 1 -C 2 )烷基、二-(C 1 -C 2 )-烷基氨基-(C 1 -C 2 )烷基、脒基、三氟甲基、(C 1 -C 4 )烷氧羰基氨基如叔丁氧基羰基氨基、(C 6 -C 12 )芳基-(C 1 -C 2 )烷氧基羰基氨基如 氧基羰基氨基和甲磺酰氨基或三氟甲磺酰基氨基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残基取代的; W        代表-CO-; R 2 代表异丁基、 基或环己基甲基; R 3 代表氢或羟基; R 4 代表式Ⅱ的残基,其中R 5 代表氢或氟、D代表2-,3-或4-吡啶残基、2-,4-或5-咪唑残基或2-噁唑啉残基,上述各杂环均可被选自甲基、甲氧基、氟、氯、溴或CF 3 的一个或两个残基取代,且m代表0,1或2; A和B各自独立地代表选自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β-2-噻吩基丙氨酸、β-3-噻吩基丙氨酸、β-2-呋喃基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缬氨酸、丙氨酸、2,4-二氨基丁酸、精氨酸、4-氯苯丙氨酸、蛋氨酸砜、蛋氨酸亚砜、2-吡啶基丙氨酸、3-吡啶基丙氨酸、4-吡啶基丙氨酸、环己基丙氨酸、环己基甘氨酸、间-甲基组氨酸、邻-甲基酪氨酸、邻- 基酪氨酸、邻-叔丁基酪氨酸、苯基甘氨酸、1-萘基丙氨酸、2-萘基丙氨酸、4-硝基苯氨酸、正缬氨酸、正亮氨酸、1,2, 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高苯丙氨酸、2-氨基-4-(2-噻吩基)-丁酸及1-,3-和4-吡唑基丙氨酸的二价残基。
4: 按上述权利要求1至3的方法制备的式Ⅰ之化合物作为医药的应用。
5: 按上述权利要求1至3的方法制备的式Ⅰ之化合物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
6: 生产含有按权利要求1至3方法制备之式Ⅰ化合物的医药制剂的方法,其中将该化合物与某种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且必要时加入其他辅助剂和添加剂一起制成适于给药的剂型。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可抑制天然血管紧张肽原酶之作用的二肽衍生物,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及含有这些二肽衍生物的医药制剂。欧洲专利申请Ep-A0,255,082中描述了携带N末端环烷基羰基和环烷基-烷羰基取代基的二肽衍生物。国际专利88/05050中描述了具有血管紧张肽原酶抑制作用的氨基二醇衍生物。

    现已发现,取代的环烷基和环烷基-烷基衍生物可显著改善化合物在体内的作用,并提高吸收率。

    本发明涉及式Ⅰ的化合物

    其中

    Ra代表(C3-C8)环烷基、(C4-C10)二环烷基、(C8-C12)三环烷基、(C3-C8)环烷基-(C1-C6)烷基、(C4-C10)二环烷基-(C1-C6)烷基及(C8-C12)三环烷基-(C1-C6)烷基,其中各环烷基、二环烷基和三环烷基取代基均可被选自F、Cl、Br、I、羟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羧甲氧基、氨基、(C1-C6)单烷基氨基、(C1-C6)二烷基氨基、氨基-(C1-C6)烷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二-(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脒基、羟氨基、羟肟基、亚肼基、亚氨基、胍基、(C1-C6)烷氧基磺酰、(C1-C6)烷氧基亚磺酰、三氟甲基、(C1-C4)-烷氧羰基氨基或(C6-C12)芳基-(C1-C4)烷氧羰基氨基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残基取代的;

    W 代表-CO-、-O-CO-或-SO2-;

    R2代表氢、(C1-C10)烷基、(C4-C7)环烷基、(C4-C7)环烷基-(C1-C4)烷基、(C6-C14)芳基或(C6-C14)芳基-(C1-C4)烷基;

    R3代表氢、(C1-C10)烷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4)烷基、羟基或氨基;

    R4代表式Ⅱ的残基

    其中

    R5代表氢、(C1-C7)烷基、(C1-C5)烷氧基、(C1-C5)烷基硫代、(C1-C5)烷基氨基、羟基、叠氮基、氟、氯、溴或碘;

    D        代表残基Het,其中

    Het代表可与苯、芳香环融合的部分或完全氢化的5至7元杂环,作为杂原子其可含有选自N、O、S、NO、SO或SO2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因,且可以是被选自(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羟基、卤素、氨基、一或二(C1-C4)烷基氨基或CF3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取代的,而

    m则代表0、1、2、3或4;

    A和B各自代表在氮端与Ra-W或A相连接,且在碳端与B或NH-CHR2-CHOH-CHR3-R4相连接的氨基酸残基,其包括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β-2-噻吩丙氨酸、β-3-噻吩丙氨酸、β-2-呋喃丙氨酸、β-3-呋喃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缬氨酸、丙氨酸、2,4-二氨基丁酸、精氨酸、4-氯苯丙氨酸、蛋氨酸砜、蛋氨酸亚砜、2-吡啶丙氨酸、3-吡啶丙氨酸、环己基丙氨酸、环己基甘氨酸、间-甲基组氨酸、邻-甲基酪氨酸、邻-苄基酪氨酸、邻-叔丁基酪氨酸、苯基甘氨酸、1-萘基丙氨酸、2-萘基丙氨酸、4-硝基苯丙氨酸、正缬氨酸、β-2-苯并〔b〕噻吩基丙氨酸、β-3-苯并〔b〕噻吩基丙氨酸、2-氟苯丙氨酸、3-氟苯丙氨酸、4-吡啶基丙氨酸,4-氟苯丙氨酸、正亮氨酸、半胱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高苯丙氨酸、多巴、邻-二甲基多巴、N-甲基组氨酸、2-氨基-4-(2-噻吩基)-丁酸、2-氨基-4-(3-噻吩基)-丁酸、3-(2-噻吩基)丝氨酸、(Z)-脱氢苯丙氨酸、(E)-脱氢苯丙氨酸、1,3-二氧戊环-2-基丙氨酸、N-吡咯基丙氨酸和1-,3-或4-吡唑基丙氨酸,

    以及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式Ⅰ化合物的手性中心可有R-、S-或R,S-构型。

    烷基可以是直链或分支链的。这也适用于由之衍生的残基,如烷氧基、烷基硫代、烷氨基、二烷基氨基、链烷醇基或芳烷基。(C3-C8)环烷基是指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环辛基。(C4-C10)双环烷基或(C8-C12)三环烷基是指可含有非对称双键,且可被开链脂族侧链取代的等环脂族、非芳族残基。这种形式的残基中可有两或三个环作为残基的组成部分互相稠合,或者以螺环方式并通过环碳原子或侧链碳原子相连接。这些残基地例子有冰片基、降冰片基、蒎烷基、降蒎烷基、蒈烷基、降蒈烷基、苧烷基、金刚烷基、二环(3.3.0)辛基、二环(1.1.0)丁基和螺环(3.3)庚基取代基。

    如果上述环状化合物携带一个以上的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彼此可以是顺式或反式的。

    (C6-C14)芳基可以是苯基、萘基、联苯基或芴基,其中最好是苯基。这同样适于由之衍生的残基,如芳氧基、芳酰基、芳烷基和芳烷氧基。芳烷基是指未取代或取代的与(C1-C6)烷基连接的(C6-C14)芳基基团,如苄基、α-和β-萘甲基、卤代苄基和烷氧基苄基、芳烷基,但不仅限于这些基团。

    上文限定的残基Het,如包括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β-咔啉基或这些残基与苯、环戊烷、环己烷或环庚烷融合的衍生物。这种杂环可以是在氮原子上被氧、(C1-C6)烷基如甲基或乙基、苯基或苯基-(C1-C4)烷基如苄基取代的,和/或在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被(C1-C4)烷基如甲基、苯基、苯基-(C1-C4)烷基如苄基、卤素如氯、羟基、(C1-C4)烷氧基如甲氧基、苯基-(C1-C4)烷氧基如苄氧基,或氧所取代的,并且可以是部分饱和的,如可以是2-或3-吡咯基、苯基吡咯基如4-或5-苯基-2-吡咯基、2-呋喃基、2-噻吩基、4-咪唑基、甲基咪唑基如1-甲基-2-,4-或5-咪唑基、1,3-噻唑-2-基、2-,3-或4-吡啶基、1-氧-2-,3-或4-吡啶并,2-吡嗪基、2-,4-或5-嘧啶基、2-,3-或5-吲哚基、取代的2-吲哚基如1-甲基-,5-甲基-,5-甲氧基-,5-苄氧基-,5-氯-或4,5-二甲基-2-吲哚基、1-苄基-2-或3-吲哚基、4,5,6,7-四氢-2-吲哚基、环芳庚并〔b〕-5-吡咯基、2-,3-或4-喹啉基、4-氢-2-喹啉基、1-,3-或4-异喹啉基、1-氧-1,2-二氢-3-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2-苯并呋喃基、2-苯并噁唑基、2-苯并噻唑基、苯并〔e〕吲哚-2-基或β-咔啉-3-基。

    部分氢化或完全氢化的杂环如包括二氢吡啶基、吡咯烷基如2-3-或4-N-甲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代、硫代吗啉代和四氢苯硫基。

    式Ⅰ化合物的盐具体地是指医药上可利用的或无毒性的盐。

    这样的盐例如可以由含有酸性基团如羧基的式Ⅰ化合物,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Na、K、Mg和Ca形成,或者也可与生理上可耐受的有机胺如三乙胺和三-(2-羟乙基)胺形成。

    含有碱性基团如氨基基团或胍基基团的式Ⅰ化合物,可与无机酸如盐酸、硫酸或磷酸,以及与有机羧酸或磺酸如乙酸、柠檬酸、苯甲酸、马来酸、富马酸、酒石酸和对甲苯磺酸形成盐。

    优选的式Ⅰ化合物为其中Ra和W是上文限定的基团,

    R2代表异丁基、苄基或环己基甲基;

    R3代表氢、(C1-C5)烷基、(C6-C10)芳基、(C6-C10)-芳基-(C1-C4)烷基或羟基;

    R4代表式Ⅱ所示的残基,其中

    R5代表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硫代、(C1-C4)烷基氨基、羟基、叠氮基、氟、氯、溴或碘,

    D        定义同上文所述的残基Het,且

    M        代表0、1或2,

    A和B分别代表选自苯丙氨基、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β-2-噻吩基丙氨酸、β-3-噻吩基丙氨酸、β-2-呋喃基丙氨酸、β-3-呋喃基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缬氨酸、丙氨酸、2,4-二氨基丁酸、精氨酸、4-氯苯丙氨酸、蛋氨酸砜、蛋氨酸亚砜、2-吡啶基丙氨酸、4-吡啶基丙氨酸、3-吡啶基丙氨酸、环己基丙氨酸、环己基甘氨酸、间-甲基组氨酸、邻-甲基酪氨酸、邻-苄基酪氨酸、邻-叔丁基酪氨酸、苯基甘氨酸、1-萘基丙氨酸、2-萘基丙氨酸、4-硝基苯丙氨酸、正缬氨酸、正亮氨酸、半胱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N-甲基组氨酸、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高苯丙氨酸、2-氨基-4-(2-噻吩基)-丁酸、2-氨基-4-(3-噻吩基)-丁酸、3-(2-噻吩基)-丝氨酸、(Z)-脱氢苯丙氨酸、(E)-脱氢苯丙氨酸、1,3-二氧戊环-2-基丙氨酸、N-吡咯基丙氨酸和1-、3-或4-吡唑基丙氨酸的二价残基及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特别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其中

    Ra代表(C4-C6)环烷基和(C4-C6)环烷基-(C1-C2)烷基、其中各环烷基取代基均可被选自羟基、(C1-C4)烷氧基、(C1-C2)烷基、羧基、(C1-C2)烷氧羰基、氨甲酰基、羧甲氧基、氨基、(C1-C2)单烷基氨基、(C1-C2)二烷基氨基、氨基-(C1-C2)烷基、(C1-C2)烷基氨基-(C1-C2)烷基、二-(C1-C2)-烷基氨基-(C1-C2)烷基、脒基、三氟甲基、(C1-C4)烷氧羰基氨基如叔丁氧羰基氨基、(C6-C12)-芳基-(C1-C2)烷氧羰基氨基如苄氧羰基氨基和甲磺酰基氨基或三氟甲磺酰基氨基的一个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残基取代;

    W        代表-CO-;

    R2代表异丁基、苄基或环己基甲基;

    R3代表氢或羟基;

    R4代表式Ⅱ的残基,其中

    R5代表氢或氟,

    D代表2-、3-或4-吡啶残基、2-,4-或5-咪唑残基或2-噁唑啉残基,上述各杂环均可被选自甲基、乙基、丙基、烯丙基、氟、氯、溴、CF3及甲氧基的一个或两个残基取代;且

    m代表0、1或2;

    A和B各自单独代表选自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β-2-噻吩基丙氨酸、β-3-噻吩基丙氨酸、β-2-呋喃基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缬氨酸、丙氨酸、2,4-二氨基丁酸、精氨酸、4-氯苯丙氨酸、蛋氨酸砜、蛋氨酸亚砜、2-吡啶基丙氨酸、3-吡啶基丙氨酸、4-吡啶基丙氨酸、环己基丙氨酸、环己基甘氨酸、间-甲基组氨酸、邻-甲基酪氨酸、邻-苄基酪氨酸、邻-叔丁基酪氨酸、苯基甘氨酸、1-萘基丙氨酸、2-萘基丙氨酸、4-硝基苯丙氨酸、正缬氨酸、正亮氨酸、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高苯丙氨酸、2-氨基-4-(2-噻吩基)-丁酸及1-,3-和4-吡唑基丙氨酸

    的二价残基及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制备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含有末端羧基基团的片段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与含有游离氨基基团的相应片段偶联,根据需要除去为保护其他功能性基团而暂时引入的一个或多个保护性基团,并将如此得到的化合物适当地转化成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含有末端羧基基团之式Ⅰ化合物的片段具有下列结构通式:

    含有末端氨基基团之式Ⅰ化合物的片段具有下列结构通式:

    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机化学方法),Vol.15/2〕、Bodanszky等人〔peptide        Synthesis,2nd        ed(Wiley        &        Sons,New        York        1976)〕及Gross,Meienhofer,〔The        peptides。Analysis,synthesis,biology(Academinic        press,New        York1979)〕等已描述了制备酰胺键合化合物的方法。其中优选的方法是:

    使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1-羟基苯并三唑作为酯成分,与碳化二亚胺如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或丙烷膦酸酐相偶联的活性酯方法,以及与新戊酰氯偶联的混合酸酐方法。

    可制备活性胺用作式Ⅳc片段的起始化合物

    其中R2、R3和R4定义如前所述,制备过程可由活性α-氨基酸开始,并保留其不对称中心。为此目的。可按已知方法制备N端保护的氨基酸醛,以3-羟基丁醛类似物的形式偶联加合到相应杂芳基烷基结构单元上,除去N端保护性基团后,得到式Ⅳc的氨基醇。可用已知方法,如分级结晶法或层析法分离所得与OH携带中心有关的非对映体混合物。可用HpLC方法检查非对映体纯度,并经转化成Mosher衍生物(H.S.Mosher        et        al.J.Org.Chem.34,2543,1969)后按已知方法分析对映体纯度。

    按B。Castro等人(Synthesis,1983,676)所述方法制备N端保护的氨基醛。

    在对碱呈惰性的溶剂如醚、THF、甲苯、DME、DMSO或二甲氧基乙烷中将3-羟基丁醛类似物加成到N端保护的氨基醛上(最好是N-叔丁氧基羰基和苄氧基羰基保护性基团)。

    可用于杂芳基烷基组分去质子化作用的碱包括碱金属醇化物如邻-叔丁醇钾或甲醇钠、碱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或氢化钾、有机金属碱如正丁基锂、S-丁基锂、甲基锂或苯基锂、氨基钠及含氮有机碱的碱金属盐如异丙基氨基锂。

    按现有文献如T.W.Greene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所述的方法完成制备式Ⅰ化合物所必需的前述及继后操作(如引入及除去保护性基团)。按已知方法制备具有成盐基团之式Ⅰ化合物的盐,例如使含有碱性基团的式Ⅰ化合物与化学计算量的适当酸反应。

    可用已知的分级结晶法或层析法分离使用外消旋氨基酸A或B制得的立体异构体混合物,特别是非对映体混合物。

    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表现有酶抑制性质;特别是它们可抑制天然血管紧张肽原酶的作用。血管紧张肽原酶是天冬氨酰蛋白酶类的蛋白水解酶,它是作为各种刺激(体液减少、钠缺乏、β-受体刺激)的结果由肾脏的近肾小球细胞分泌到血循环中的。然后它将由肝脏释放的血管紧张素原裂解为十肽血管紧张素Ⅰ。后者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因为血管紧张素可通过血管收缩直接增加血压,所以它在调节血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它可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从而通过抑制钠排泄增加细胞外液量,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紧张肽原酶酶促活性的抑制物增加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进而增加了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这种活性肽激素浓度的降低是血管紧张肽原酶抑制物之降血压作用的直接原因。

    可通过体外试验来分析血管紧张肽原酶抑制物的活性。其中可借多种不同的系统(人血浆、纯化的人血管紧张肽原酶)检测血管紧张素Ⅰ之产生量的增加。

    1.试验原理

    于37℃下将含有血管紧张肽原酶和血管紧张素原的人血浆与被试化合物一起保温。该过程中,血管紧张素原在血管紧张肽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并可使用商品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出来。这种血管紧张素释放作用可被血管紧张肽原酶抑制物所抑制。

    2.血浆制备

    由自愿受试者得到血液(每人约0.5升;使用ASID        Bonzund        Sohn,Unterschlei        Bheim的Bluko采样器)并收集在冰冷的部分抽空的瓶子内。为防止凝血加入EDTA(终浓度为10mM)。离心(HS4转子(Sorvall),3,500rpm,0-4℃,15分钟;必要时重复进行)后,小心吸出血浆并于-30℃下按合适的份儿冷冻保存。只将具有足够高血管紧张肽原酶活性的血浆用于试验。经冷处理(-4℃,3天)以活化有低血管紧张肽原酶活性的血浆(前血管紧张肽原酶→血管紧张肽原酶)。

    3.试验程序

    使用血管紧张肽原酶MaiaR试剂盒(Serono Diagnostics S.A.,Coinsins,Switserland)检测血管紧张素Ⅰ。血浆按说明书指出的方法进行保温:

    保温混合物:1000μl血浆(于0~4℃解冻)

    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H7.4)

    (加10-4M ramiprilate)

    10μlpMSF溶液

    10μl        0.1%GenaPol        pFIC

    12μl        DMSO或试验制剂

    一般将试验制剂以10-2M溶解于100%二甲基亚砜(DMSO)中并用DMSO进行适当稀释。保温混合物中最多含有1%DMSO。

    在冰上充分混合上述保温混合物并置于水浴(37℃)中保温1小时。由不加抑制物的另一批保温混合物中取出没有进一步保温的共6份样品(各100μl),以检测所用血浆中的初始血管紧张素Ⅰ含量。

    选用的试验制剂浓度范围应为大约含10-90%酶抑制物(至少5个浓度)。保温终了时,由各批保温混合物中取3份100μl样品,加在预冷的Eppendorf容器内于干冰上冷冻,并保存于-25℃下以备检测血管紧张素Ⅰ(三份样品的平均值)。

    血管紧张素Ⅰ的放射免疫测定(RIA)确切按照RIA试剂盒(血管紧张肽原酶Maia试剂盒,Serono DiagnosticsS.A.,Coinsins,Switzerland)使用说明书的记载进行操作。

    校准曲线包括的区域范围为每ml含0.2至25.0ng血管紧张素Ⅰ。由所有测得值中减去血浆的基础血管紧张素Ⅰ含量。血浆血管紧张肽原酶活性(pRA)是作为每毫升中血管紧张素Ⅰ的ng数X小时数给出的(Ang I(ng)/mlX小时)。存在试验物质时的pRA值是基于一批没有抑制物的情况下(=100%)测得的,并作为百分残留活性给出。IC50值是在百分残留活性对试验制剂之浓度(M)的座标图上(计算尺)读出的。

    本发明的通式Ⅰ之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当浓度为大约10-5至10-10mol/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

    血管紧张肽原酶抑制物可降低盐耗竭动物的血压。因为人血管紧张肽原酶与其他种动物者不同,故使用灵长类(狨、猕猴)进行血管紧张肽原酶抑制物的体内试验。灵长类血管紧张肽原酶与人血管紧张肽原酶在氨基酸顺序上基本上是同源的。可因静脉内注射呋喃苯胺酸而刺激内源性渗出。然后给予试验化合物并检测它们对血压及心搏率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大约0.1~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如通过胃镜进行十二指肠内给药时则剂量范围为大约1~50mg/kg。本发明通式Ⅰ的化合物可用作抗高血压剂,并可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

    HIV蛋白酶是通过自动催化机制由GAG-pOL多肽上切下来的,然后裂解前体肽P55成为核心抗原p17、p24和p14。因此它是一重要的酶,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可干扰病毒的增殖周期并抑制其复制。

    在生物学试验中,已证明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抑制病毒酶如HIV蛋白酶。这种HIV蛋白酶抑制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使得本发明的化合物能够用于治疗和预防因HI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根据本发明的通式Ⅰ的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当浓度为大约10-4至10-8mol/l时显示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还涉及式Ⅰ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及制备用于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特别是因HIV引起之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此外还涉及上述药物本身。

    医药制剂含有有效剂量的式Ⅰ之活性化合物,以及医药上可利用的有机或无机赋形剂。可通过鼻内、静脉内、皮下或口服途径给药。活性化合物的剂量依据温血动物种属、体重、年龄及给药方式而定。

    本发明的医药制剂是以已知的溶解、混合、造粒及片剂包衣等加工过程制得的。

    为了制成口服剂,可将活性化合物按常规方法与赋形剂、稳定剂或惰性释剂等常用添加剂混合,制成适于口服给药的剂型,如片剂、糖衣片剂、硬胶囊剂、含水、含醇或油状悬浮剂及含水、含醇或油状溶液剂。可使用的惰性赋形剂包括阿拉伯胶、氧化镁、碳酸镁、磷酸钾、乳糖、葡萄糖、十八醇延胡索酸镁或淀粉,特别是玉米淀粉。可制成干或湿的颗粒制剂。适用的油状赋形剂或溶剂包括植物或动物油,如葵花籽油或鱼肝油。

    为了皮下或静脉内给药,可将活性化合物或其医药上可耐受的盐制成溶液、悬浮液或乳剂,必要时可加入稳定剂、乳化剂及其他常规佐剂。适用的溶剂包括水、生理盐水或醇,如乙醇、丙二醇或甘油,此外还可使用含糖溶液如葡萄糖或甘露糖醇溶液,或上述不同溶剂的混合物。

    文中使用的缩写词有:

    ACC        4-氨基环己基羰基

    BOC        叔丁氧基羰基

    BuLi        正丁基锂

    DCC        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DCI        解吸化学电离

    DNP        2,4-二硝基苯基

    DME        二甲氧基乙烷

    DMF        二甲基甲酰胺

    EA        乙酸乙酯

    EI        电子冲击

    FAB        快原子轰击

    n        小时

    HOBt        1-羟基苯并三唑

    M        分子峰

    MS        质谱

    MTBE        甲基.叔丁基酯

    NEM        N-乙基吗啉

    n-proPRA        正丙基膦酸酐

    THF        四氢呋喃

    有关各氨基酸的缩写符号为一般惯用的三字母符号(如参见Eur.J.Biochem.138,9-37,1984)。除特别指出者外,氨基酸均为L构型的氨基酸。

    所用洗脱剂的缩写符号为:

    El1 CH2Cl2/CH3OH 20∶1

    El2 CH2Cl2/CH3OH 9∶1

    El3 CH2Cl2/CH3OH 12∶1

    El4 CH2Cl2/CH3OH/浓氨水 10∶1∶0.1

    El5        环己烷/乙酸乙酯        9∶1

    El6        正己烷/乙酸乙酯        2∶1

    下列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正缬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将98mgHOBt、130mgDCC和0.08mlNEM加到溶于3mlDMF的235mg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中。向该溶液中加入溶于3mlDMF的230mgL-正缬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并于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在高真空中蒸馏除去DMF,用乙酸乙酯配制余留溶液,过滤除去沉淀的尿素并用饱和NaHCO3和饱和NaCl溶液将滤液洗两次,通过MgSO4干燥有机相并在真空中浓缩。用柱层析法(硅胶,El1)分离出315mg产物。

    熔点100-103℃

    MS(FAB)748(M+1)

    a)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

    于常压下,在230ml乙醇中通过1gpd/碳氢化5.5g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苄酯。反应完成后,滤去催化剂并蒸馏除去溶剂。由正庚烷/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后得到4.1g无色产物。

    熔点        160-161℃(分解)

    MS        (DCI)391(M+1)

    b)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苄酯

    将6.0g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1,4-氨基环己基羧酸和6.3gL-苯丙氨酸苄酯溶解在75mlDMF中并在0℃下与24mln-proP pA和15.7mlNEM混合,然后使混合物于室温下反应过夜。用CH2Cl2稀释溶液并分别用半饱和NaHCO3溶液、10%强度柠檬酸和水洗涤,通过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快速(flash)层析得到5.7g纯产物。

    αD:-14.6°(C=1.1,在CH3OH中)

    实施例2

    N-(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正缬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戊酰胺

    将77.7mg实施例1所述的化合物溶解在2mlCH2Cl2中,并于0℃及N2环境下加入2mlCF3COOH。30分钟后浓缩该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释残留物并分别用饱和NaHCO3和NaCl溶液洗一次。

    柱层析(硅胶,El1)后得到24.7mg产物。

    MS(FAB)648(M+1)

    实施例3

    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正缬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与实施例1所述的相似方法,由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和L-正缬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制备题目化合物。产量为270mg。

    熔点219-220℃

    MS(FAB)748(M+1)

    a)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

    于室温、常压下,在200ml乙醇中通过900mg钯-碳催化剂氢化4.45g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羰基)-L-苯丙氨酸苄酯。反应完成后滤去催化剂并真空下蒸馏除去溶剂。重结晶后得到2.67g纯产物。

    熔点:160℃开始分解

    MS(DCI):391(M+1)

    b)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苄酯

    将3g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烷羧酸和3.2gL-苯丙氨酸苄酯溶解在40mlDMF和7.85mlNEM中,然后于0℃加入12mln-ProP PA。使混合物于室温下反应过夜。用200ml乙酸乙酯稀释后用H2O、10%强度柠檬酸、饱和NaHCO3和饱和NaCl溶液各洗两次。使用MgSO4干燥余留的有机相并于真空下除去溶剂。用二乙醚研制所得粗产物,经抽吸过滤得到沉淀的结晶并干燥之,得到4.45g无色晶体物。

    熔点:176~177℃

    MS(DCI):481(M+1)

    实施例4

    N-(N-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正缬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2所述方法由实施例3所述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层析(硅胶,El2)后得到27mg产物。

    MS(FAB)648(M+1)

    RF0.17(CH2Cl2/CH3OH 8∶2)

    实施例5

    N-(N-叔丁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N(间)-三苯甲基-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由实施例3a)中所述的苯丙氨酸衍生物和FMOC-三苯甲基-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制备题目化合物。

    层析(硅胶,El1)后得到0.4g产物

    MS(FAB)1028(M+1),1034(M+7)

    RF0.5(甲苯/乙醇8∶2)

    实施例6

    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将40mg实施例5中制得的物质溶解在5ml90%强度柠檬酸中并将混合物于60℃加热2小时。用Na2CO3将溶液pH调到8并使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用饱和NaHCO3和饱和NaCl溶液将有机相各洗两次。然后经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层析(硅胶,El1)后得到16mg纯产物。

    155°分解

    MS(FAB)786(M+1)

    实施例7

    N-(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300mg实施例5中所述物质与5mlCF3COOH和0.25mlH2O于0℃下搅拌15分钟,并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真空浓缩该溶液,用NaHCO3溶液碱化残留物并用乙酸乙酯提取之。真空下浓缩有机相并层析(硅胶,El2)分离残留物。

    熔点:114~116℃

    MS(FAB)686(M+1)

    实施例8

    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N(间)-三苯甲基-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由实施例1a)所述的苯丙氨酸衍生物和FMOC-三苯甲基-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制备题目化合物。层析(硅胶,El1)后得到0.5g产物。

    MS(FAB)1028(M+1),1034(M+7)

    RF0.26(El1)

    实施例9

    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6中所述方法由实施例8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产率:61mg

    熔点:127-130℃,

    MS(FAB)786(M+1),RF0.21(El2)

    实施例10

    N-(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7所述方法由实施例8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产率:180mg

    熔点:177℃(分解)

    MS(FAB)686(M+1)

    实施例11

    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N-(间)-三苯甲基-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由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甲基-L-酪氨酸和三苯甲基-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1058(M+1)

    RF0.54(甲苯/乙醇 8∶2)

    实施例12

    N-(N-叔丁氧基羰基-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6所述方法由实施例11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熔点:180℃(分解)

    MS(FAB)816(M+1)

    Rf0.2(甲苯/乙醇8∶2)

    实施例13

    N-(反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7所述方法由实施例11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716(M+1)

    实施例14

    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N(间)-三苯甲基-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S-(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由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和三苯甲基-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1058(M+1)

    Rf0.75(El2)

    实施例15

    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6所述方法由实施例14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816(M+1),

    Rf0.80(El4)

    实施例16

    N-(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邻-甲基-L-酪氨酸-L-组氨酸(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2-吡啶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7所述方法由实施例14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716(M+1)

    Rf0.50(El4)

    实施例17

    N-(N-(N-(顺式-4-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己基羰基苯丙氨酰)-组氨酰)-2-(5-S-氨基-6-环己基-3S,4R-二羟基-正己基)-吡啶

    60mg实施例17a)中制得的化合物与40mg苯硫酚在2ml乙腈中搅拌2小时。浓缩后,层析纯化(硅胶,El4)残留物,得45mg非晶形粉末。

    MS(FAB)802(M+1)

    a)Boc-顺式-ACC-phe-DNp-His-2-(5-氨基-6-环己基-3S,4R-二羟基-正己基)吡啶

    60mgBOC-DNp-His-(3S,4R,5S)-2-(5-氨基-6-环己基-3,4-二羟基己基)吡啶在5mlDME/HCl中搅拌2小时。浓缩后,将粗产物溶解于3mlDMF连同50mgN-(N-叔丁氧基羰基-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苯丙氨酸、120mgDCC和80mgHOBt中。用NEM将溶液pH调到9并搅拌16小时。过滤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用3%强度NaHCO3溶液、H2O和饱和NaCl溶液各洗一次,用MgSO4干燥、浓缩并在硅胶(El3)上层析,得到60mg黄色泡沫状题目化合物。

    MS(FAB)968(M+1)

    b)BOC-DNP-His-(3S,4R,5S)-2-(5-氨基-6-环己基-3,4-二羟基己基)吡啶

    0.5mmol得自实施例17c)的(3S、4R、5S)异构体与5mlHCl在DME(饱和的)中搅拌2小时。真空浓缩后,将残留物溶解于3ml无水DMF中,然后加入BOC-DNp-His-OH、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和HOBt各0.5mmol。用NEM将溶液调至pH9并搅拌24小时。过滤后用EA稀释并用3%强度NaHCO3溶液洗涤,用MgSO4干燥并浓缩。在硅胶(El1)上层析后得到黄色树脂样题目化合物。

    MS(FAB)696(M+1)

    c)2-((3S、4R、5S)-5-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二羟基-6-环己基-正己基)吡啶

    于-78℃将1.4ml(1mmol)正丁基锂加入溶于10mlTHF的93mg(1mmol)2-甲基吡啶中。升温至室温后,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到-40℃。加入1mmol(2RS,3R,4S)-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4-叔丁氧基羰基氨基-5-环己基-1,2-氧代戊烷(见Ep-A189,203,实施例6)(溶解于5mlTHF)。室温下10小时后,用水稀释该混合物并用MTBE提取之。将粗产物(0.4g)溶解于THF中并于0℃下与5ml1M氟化四丁铵(于THF中)搅拌1小时。用水稀释并用EA提取后,得到0.15g(3S、4R、5S)异构体(MS(FAB)∶391(M+1))和0.12g(3S、4S、5S)异构体(MS(FAB)∶391(M+1))

    实施例18

    顺式-4-氨基环己基羰基-L-phe-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三-三氟乙酸盐

    25mg实施例17所述的化合物在1mlTEA/1mlCH2Cl2中搅拌2小时。浓缩后,将残留物加水恢复并冻干,得到20mg无色粉末状产物。

    MS(FAB)702(M+1)

    实施例19

    BOC-反式-ACC-L-phe-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7中所述方法,由实施例19a)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产率:79.5mg。

    MS(FAB)802(M+1),Rf0.19(El2)

    a)BOC-反式-ACC-L-phe-L-DNp-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7a)中所述方法,由实施例3a)和19b)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968(M+1);Rf0.40(El2)

    b)DNp-H-His-(3S,4R,5S)-2-(5-氨基-6-环己基-3,4-二羟基-正己基)-吡啶盐酸盐

    400mg实施例17b)的化合物在10mlDME/HCl(饱和的)中搅拌2小时。浓缩后,残留物在甲苯中重新配制并浓缩重复两次,得到黄色泡沫状题目化合物。

    MS(FAB)596(M+1)

    实施例20

    反式-ACC-L-phe-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8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19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产率:49mg;MS(FAB)702(M+1)

    实施例21

    BOC-反式-ACC-邻-甲基-L-Tyr-DNp-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7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1a)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832(M+1)

    a)BOC-反式-ACC-邻-甲基-L-Tyr-DNp-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7a)中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1b)和19b)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998(M+1)

    b)BOC-反式-ACC-Tyr(OCH3)-OH

    将0.05molBOC-反式-ACC-Tyr(OCH3)-OCH3溶解于250mlDME中并加入等摩尔量1NNaOH溶液搅拌5小时。然后浓缩该溶液并加水重新配成残留物的溶液,用KHSO4酸化至pH4并用EA提取。由正庚烷/EA中重结晶该粗产物,得到白色粉末状的题目化合物。

    熔点:181℃(分解)

    MS(DCI)421(M+1)

    RF0.20(甲苯/乙醇8∶2)

    c)BOC-反式-ACC-Tyr(OCH3)-OCH3

    将0.1molBOC-反式-ACC-OH和0.1molL-酪氨酸(OCH3)甲酯溶解于500mlDMF中,于0℃及N2环境下加100ml n-proP pA(在CH2Cl2中,50%浓度)和0.5mol三乙胺搅拌,使溶液反应过夜。反应完成(TLC检验)后,于高真空中蒸馏除去溶剂并用EA重新稀释残留物。用10%浓度柠檬酸、水、半饱和NaHCO3溶液和饱和NaCl溶液将有机相各洗两次,通过MgSO4干燥并真空浓缩,然后层析(硅胶,El5)纯化残留物。

    熔点:150-155℃

    MS(DCI)435(M+1)

    实施例22

    反式-ACC-邻-甲基-L-Tyr-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8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1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732(M+1)

    实施例23

    BOC-顺式-ACC-邻-甲基-L-Tyr-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7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3a)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832(M+1)

    RF0.21(El2)

    a)BOC-顺式-ACC-邻-甲基-L-Tyr-DNp-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7a)中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3b)和19b)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998(M+1)

    b)BOC-顺式-ACC-Tyr(OCH3)-OH

    按实施例21b)的相似方法制得题目化合物。

    α25D=+18.6°(C=1,CH3OH)

    MS(DCI)421(M+1)

    c)BOC-顺式-ACC-Tyr(OCH3)甲酯

    按实施例21c)的相似方法制备题目化合物。

    MS(DCI)435(M+1)

    实施例24

    顺式-ACC-邻-甲基-L-Tyr-L-His-(1S-环己基甲基-2R,3S-二羟基-5-(2-吡啶基)-正戊酰胺

    按实施例18中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3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732(M+1)

    RF0.56(El4)

    实施例25

    BOC-顺式-ACC-phe-His-(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N-丙基-2-咪唑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17中所述的方法,由实施例25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817(M+1)

    a)BOC-顺式-ACC-phe-DNp-His-(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N-丙基-2-咪唑基))戊酰胺

    80mg由实施例6得到的化合物与4mlHCl在DME(饱和)中搅拌2小时。真空浓缩后,将残留物溶解于3ml无水DMF中。加入44mgBOC-顺式-ACC-phe-OH和各0.11mmolDCC与HOBt。用NEM将溶液调至pH9并搅拌24小时。过滤后用EA稀释,并分别用3%浓度NaHCO3溶液、H2O和饱和NaCl溶液各洗两次,使用MgSO4干燥并浓缩。在硅胶上层析后得到黄色树脂样的题目化合物。

    MS(FAB)983(M+1)

    b)BOC-DNp-His-(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N-丙基-2-咪唑基)戊酰胺

    100mg得自实施例C的化合物与5mlHCI在DME(饱和)中搅拌2小时。真空浓缩后将残留物溶解于3ml无水DMF中。加入105mgBOC-DNp-His-OH和各0.3mmolDCC与HOBt。用NEM将溶液调至pH9并搅拌24小时。过滤后用EA稀释并分别用3%浓度NaHCO3溶液、H2O和饱和NaCl溶液各洗两次,使用MgSO4干燥并浓缩。在硅胶上层析后得到黄色树脂样的题目化合物。

    MS(FAB)711(M+1)

    c)3-BOC-4S-环己基甲基-2,2-二甲基-5-(3-(2-N-丙基咪唑基)-丙基)噁唑烷

    将500mg得自实施例d的化合物溶解在5ml无水THF中。在氩气环境下,于-60℃加入1.9ml溶于正己烷的1.5摩尔正丁基锂溶液。15分钟后,加入溶于5ml无水THF的500mg得自实施例e的化合物。于-60℃反应1小时后,加入10ml饱和NaHCO3溶液。加温至室温后用EA将混合物提取三次,使用NaSO4干燥并浓缩。在硅胶(El EA)上层析后得到题目化合物。

    R(f)0.3(EA);MS(FAB)(M+1)

    d)        2-甲基-N-正丙基咪唑

    10g2-甲基咪唑在40ml正丙基溴中加热煮沸2小时。然后将溶液倒入150ml5%浓度NaHSO4溶液中并用EA将混合物提取三次,使用NaSO4干燥并浓缩。用醚重新溶解残留物并经过滤使之与不溶性起始材料分离。以这种方法得到无色油状的题目化合物。

    Rf0.2(EA/CH3OH 10∶1)

    e)        3-BOC-环己基甲基-2,2-二甲基-5-(2-溴乙基)噁唑烷

    于20℃在氩气环境下将1.6ml偶氮羧酸二乙酯逐滴加到溶于15mlCH2Cl2中的690mg3-BOC-1S-环己基甲基-2,2-二甲基-5-(2-羟乙基)噁唑烷、2.6g三苯膦和1.6g溴化吡啶鎓中。室温反应16小时后,加入水并用100ml CH2Cl2稀释该混合物。有机相用饱和NaHCO3溶液洗两次并用NaCl溶液洗一次。用NaSO4干燥有机相并浓缩之,在小量EA中重新溶解残留物并过滤分离出pph3。在硅胶(El6)上纯化得到题目化合物。

    Rf0.3(El6);MS404(M+1)

    f)3-BOC-4S-环己基甲基-2,2-二甲基-5-(2-羟乙基)噁唑烷

    在氩气环境下,在160ml甲苯中将10gBOC-ACHpA-OC2H5(按照J.Med.Chem.28,1779(1985)中所述方法制备)、500mg对甲苯磺酸和7.2ml二甲氧基丙烷于80℃加热2小时。然后浓缩该混合物。于0℃下将残留物逐滴加到在200mlTHF中之2gLiAIH4的悬液中。于0℃反应2.5小时后加入100ml5%浓度的NaHSO4溶液并用EA将该混合物提取三次。用饱和的NaHCO3溶液洗合并的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后浓缩该混合物并在硅胶(E16)上层析。

    Rf0.1(El6);MS(DCI)342(M+1)。

    实施例26

    顺式-ACC-phe-His-(1S-环己基甲基-2S-羟基-5-(N-丙基-2-咪唑基)戊酰胺

    按实施例18中所述方法,由实施例25中所述的化合物制备题目化合物。

    MS(FAB)717(M+1)。

具有酶抑制作用的二肽衍生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具有酶抑制作用的二肽衍生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具有酶抑制作用的二肽衍生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酶抑制作用的二肽衍生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酶抑制作用的二肽衍生物.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A和B各自独立地代表一种氨基酸,W,Ra,R2,R3和R4的定义如说明书所示,本发明还涉及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含有式I化合物的药物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