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071445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3658.6

申请日:

2015.09.10

公开号:

CN105030957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36申请日:201509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6; A61P11/14

主分类号:

A61K36/736

申请人:

李锐锋

发明人:

李锐锋

地址:

650100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前卫街道办事处太家地村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李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止咳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特定选用破布木果、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罂粟子以及藏西黄耆,并以特定的配比配置而成,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增强,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败火、散瘀止痛、养阴生津等效果,从根本上达到去燥消痰的效果,对急慢性干咳、喉咙疼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一般症状3-5天即可治愈,对于顽疾一般7-10天即可治愈,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显著。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并且不添加其他的药用辅料,安全可靠,便于服用,作用迅速,药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
料制成,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7-30份,大枣15-30份,罂粟壳15-30
份,甘草15-30份,蜀葵子15-45份,黄瓜子10-45份,榅桲子10-40
份,巴旦仁10-30份,罂粟子15-30份,藏西黄耆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0-25份,大枣18-25份,罂粟壳18-25
份,甘草18-25份,蜀葵子20-40份,黄瓜子15-40份,榅桲子15-35
份,巴旦仁15-25份,罂粟子18-25份,藏西黄耆18-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5-20份,大枣20-25份,罂粟壳20-25
份,甘草20-25份,蜀葵子25-35份,黄瓜子20-35份,榅桲子20-30
份,巴旦仁18-25份,罂粟子20-25份,藏西黄耆20-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7-20份,大枣23-25份,罂粟壳23-25
份,甘草23-25份,蜀葵子30-32份,黄瓜子25-30份,榅桲子25-28
份,巴旦仁23-25份,罂粟子22-23份,藏西黄耆23-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3~5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4~7份的藏西黄耆粉碎,得
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b)、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
旦仁、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得到药液;
(c)、将所述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8%-75%,
搅拌后静置15-25h,过滤,得到滤液;
(d)、将所述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
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a)中,所述粉碎的粒度为70目以上,优选为80-150
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b)中,加水煎煮的次数为2-4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
药材重量的3-5倍,每次煎煮的时间为1-3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b)中,加水煎煮的次数为3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
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
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
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到的滤液合并即为所述药液。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d)中,所述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1.28-1.32。

说明书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咳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
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
作。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分以下几种:1、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
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2、
支气管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初期多
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
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3、肺炎: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
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
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
烧到39℃;4、急性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也会引起喉
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
哑,甚至发不出声音来。在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样的咳嗽声,严重
时发生喉喘鸣。

目前,治疗咳嗽分为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式。西医治疗咳嗽
主要是以消炎为主,如感冒引起的咳嗽,除了使用抗病毒治感冒,
还使用抗生素;因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咳嗽大多是与
气管合并感染所致,因此治疗时多会针对鼻咽疾病进行局部治疗。
中医主要是根据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
方式。

虽然西药可以治疗咳嗽,但是不能改善和调理呼吸道功能,而
且长时间服用西药还会引起抗药性,导致咳嗽再次发作时不能得到
治疗。中医治疗咳嗽虽然彻底,但是见效慢,治疗周期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
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增强,具有快速止咳效果,对
急慢性干咳、喉咙疼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
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简单,通过水煎煮的方式将其中的活性成
分溶出,利于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融合,得到的药液有效活性成分含
量高;经浓缩后与特定中药材的粉末混合制成颗粒,便于服用,作
用迅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按重量份
计,破布木果7-30份,大枣15-30份,罂粟壳15-30份,甘草15-30
份,蜀葵子15-45份,黄瓜子10-45份,榅桲子10-40份,巴旦仁
10-30份,罂粟子15-30份,藏西黄耆15-30份。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特定选用破布木果、大
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罂粟子以
及藏西黄耆,并以特定的配比配置而成,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增强,
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败火、散瘀止痛、养阴生津等效果,从根本上达
到去燥消痰的效果,对急慢性干咳、喉咙疼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均
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一般症状3-5天即可治愈,对于顽疾一般7-10天即可治愈,见效快,
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为了增强各原料之间的协同增强效果,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优
选地,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0-25份,大枣18-25份,罂粟壳18-25
份,甘草18-25份,蜀葵子20-40份,黄瓜子15-40份,榅桲子15-35
份,巴旦仁15-25份,罂粟子18-25份,藏西黄耆18-26份。

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5-20份,大枣20-25份,
罂粟壳20-25份,甘草20-25份,蜀葵子25-35份,黄瓜子20-35份,
榅桲子20-30份,巴旦仁18-25份,罂粟子20-25份,藏西黄耆20-25
份。

最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7-20份,大枣23-25份,
罂粟壳23-25份,甘草23-25份,蜀葵子30-32份,黄瓜子25-30份,
榅桲子25-28份,巴旦仁23-25份,罂粟子22-23份,藏西黄耆23-25
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通过
添加不同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可将该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如片剂、
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散剂、糖浆剂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a)、将3~5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4~7份的藏西黄耆粉碎,得
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b)、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
旦仁、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得到药液;

(c)、将所述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8%-75%,
搅拌后静置15-25h,过滤,得到滤液;

(d)、将所述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
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水煎煮
的方式将其中的活性成分溶出,利于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融合,得到
的药液有效活性成分含量高;药液经浓缩后,与破布木果和藏西黄
耆的粉末混合制成颗粒,便于服用,作用迅速。整个制备方法简单
易行,并且不添加其他的药用辅料,安全可靠,制得的药剂疗效显
著。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各原料在制备过程前还包括挑选、清洗
和干燥的步骤,以使药物成分更纯净,防止其他杂质对药物药性的
影响。

为了易于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与膏状物相融,并且在破碎过程
中减少对这两种原料活性成分的破坏作用,制得的颗粒剂口感好,
易于吸收,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粉碎的粒度为70目以上,
优选为80-150目。如可以为80目、90目、100目、120目、150目
等等。

为了充分的将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溶出,优选地,在步骤(b)
中,加水煎煮的次数为2-4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材重量的3-5
倍,每次煎煮的时间为1-3h。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加水煎煮的次数为3次,第1次煎
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2次煎煮;第2次
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3次煎煮;第3
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到的滤液合并即为
所述药液。

优选地,在步骤(d)中,所述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
为1.28-1.32。该浓度的膏状物易于与粉末状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
混匀,易于制备成颗粒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选用特定的中药
材种类,并限定了各中药材之间的配比关系,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
增强,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败火、散瘀止痛、养阴生津等效果,从根
本上达到去燥消痰的效果,对急慢性干咳、喉咙疼痛、慢性支气管
炎等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
合物,一般症状3-5天即可治愈,对于顽疾一般7-10天即可治愈,
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2)本发明还进一步优化了各原料之间的配比关系,以增
强各原料之间的协同增强效果,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
水煎煮的方式将其中的活性成分溶出,利于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融合,
得到的药液有效活性成分含量高;药液经浓缩后,与破布木果和藏
西黄耆的粉末混合制成颗粒,不添加其他的药用辅料,安全可靠;
制得的颗粒剂便于服用,作用迅速;整个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
的药剂疗效显著。

(4)本发明还限定了破碎的粒度、加水煎煮的步骤以及膏状
物的相对密度,以便于制成口感好,易于吸收的颗粒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
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
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
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7份,大枣15份,罂粟
壳15份,甘草15份,蜀葵子15份,黄瓜子10份,榅桲子10份,
巴旦仁10份,罂粟子15份,藏西黄耆15份;

将其中的3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4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7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2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4倍量水,煎煮2h,过滤;2次煎煮得到
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8%,搅拌后静置25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32,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2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0份,大枣18份,罂
粟壳18份,甘草18份,蜀葵子20份,黄瓜子15份,榅桲子15
份,巴旦仁15份,罂粟子18份,藏西黄耆18份;

将其中的3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5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8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2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2次煎煮得到
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搅拌后静置20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30,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3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5份,大枣20份,罂
粟壳20份,甘草20份,蜀葵子25份,黄瓜子20份,榅桲子20
份,巴旦仁18份,罂粟子20份,藏西黄耆20份;

将其中的4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6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10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3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
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
到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搅拌后静置25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28,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4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17份,大枣23份,罂
粟壳23份,甘草25份,蜀葵子30份,黄瓜子30份,榅桲子25
份,巴旦仁23份,罂粟子23份,藏西黄耆23份;

将其中的4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6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8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3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
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
到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搅拌后静置20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30,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5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20份,大枣25份,罂
粟壳25份,甘草23份,蜀葵子32份,黄瓜子25份,榅桲子28
份,巴旦仁25份,罂粟子22份,藏西黄耆25份;

将其中的5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7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15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3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
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
到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搅拌后静置18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28,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6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20份,大枣25份,罂
粟壳25份,甘草25份,蜀葵子35份,黄瓜子35份,榅桲子30
份,巴旦仁25份,罂粟子25份,藏西黄耆25份;

将其中的3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7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9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4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4倍量水,煎煮1.5h,过滤,得到滤渣进
行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得到滤渣
进行第4次煎煮;第4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4次煎
煮得到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搅拌后静置25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30,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7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25份,大枣25份,罂
粟壳25份,甘草25份,蜀葵子40份,黄瓜子40份,榅桲子35
份,巴旦仁25份,罂粟子25份,藏西黄耆26份;

将其中的4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5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10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3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
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
到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8%,搅拌后静置20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31,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施例8

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下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破布木果30份,大枣30份,罂
粟壳30份,甘草30份,蜀葵子45份,黄瓜子45份,榅桲子40
份,巴旦仁30份,罂粟子30份,藏西黄耆30份;

将其中的3重量份的破布木果和7份的藏西黄耆粉碎,粉碎的
粒度为120目,得到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

将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
罂粟子以及剩余的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加水煎煮,加水煎煮的次数
为3次,第1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3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第
2次煎煮;第2次煎煮加5倍量水,煎煮2h,过滤,得到滤渣进行
第3次煎煮;第3次煎煮加3倍量水,煎煮1h,过滤;3次煎煮得
到的滤液合并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然后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搅拌后静置25h,
过滤,得到滤液;

将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膏状物在80-85℃下,相对密度为
1.32,然后加入破布木果和藏西黄耆的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分
装成每袋10g即可。

实验例1

随机选择500名一般咳嗽患者,随机均分为10组,1-8组服用
实施例1-8制得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颗粒,每次一袋,每天3
次;9组作为对照组1,服用市售的枇杷止咳颗粒,按照说明书服用;
10组作为对照组2,服用市售的太极急支糖浆,按照说明书服用。
分别与3天和5天统计不同疗效的人数,疗效标准如下:治愈:不
咳嗽,其他各项指标达标;有效:偶有咳嗽,其他症状改善;无效:
症状未见改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服用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具有快速止咳效果,在3-5天96%以上的患者痊愈,并且有效率达
到100%。

实验例2

随机选择500名顽疾咳嗽患者,随机均分为10组,1-8组服用
实施例1-8制得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颗粒,每次一袋,每天3
次;9组作为对照组1,服用市售的枇杷止咳颗粒,按照说明书服用;
10组作为对照组2,服用市售的太极急支糖浆,按照说明书服用。
分别与7天和10天统计不同疗效的人数,疗效标准如下:治愈:不
咳嗽,其他各项指标达标;有效:偶有咳嗽,其他症状改善;无效:
症状未见改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服用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现有的止咳药物对咳嗽顽疾治疗效果不佳,
治愈率在70%以下;而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对咳嗽顽疾的治愈率达到92%以上,有效率为100%,对咳嗽顽疾
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
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
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止咳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特定选用破布木果、大枣、罂粟壳、甘草、蜀葵子、黄瓜子、榅桲子、巴旦仁、罂粟子以及藏西黄耆,并以特定的配比配置而成,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增强,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败火、散瘀止痛、养阴生津等效果,从根本上达到去燥消痰的效果,对急慢性干咳、喉咙疼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一般症状3-5天即可治愈,对于顽疾一般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