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建筑单元以及建造和运输组合式建筑单元的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2月22日提交的61/768,328、2013年6月20日提交
的61/837,451以及2014年2月5日提交的61/935,992的题为“MODULAR
BUILDINGUNITS,ANDMETHODSOFCONSTRUCTINGAND
TRANSPORTINGSAME(组合式建筑单元以及建造和运输组合式建筑单元的
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及优先权。以上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参见的方
式特此明确地纳入本文的详细描述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组件、使用该连接件组件的可吊装连接件组件,
升吊框架组件、组合式(或称为模块化)框架单元的联接系统、形成具有连接
件组件的组合式框架单元的装配架(jig)、联接具有连接件组件的组合式框
架单元的方法、组装具有连接件组件的组合式单元的方法和具有连接件组件的
建筑物。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的是,在可控工厂环境中用标准化部件建造的预制组合式建筑
单元由于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而是令人满意的,与在室外施工作业现场进行类
似的作业相比,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是可实现的。
因此,具有门、墙壁和上部结构的预制组合式建筑单元,以及其包含预装
在其内的所有系统和家具在本领域中是优选的且众所周知的。包括将两个或
两个以上组合式建筑单元连结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结构的装置和方法的建筑组
装系统在本领域中也是众所周知的。
接合在结构框架的上表面或侧表面上的专门预制孔以为了升吊并移动组
合式建筑单元提供可松开连接的装置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使用工厂建造的模块来建造细长或高大建筑物的限制是经济建造模块不
能抵抗并传递由风力和地震力引起的大力矩以及由建筑物和居住者的重力作
用引起的大压缩荷载。此外,所有这些类型的力都通过建筑物的一个轴线或
两个轴线上的狭窄度扩大。这些作用在较低楼层是最大的,并且与逐渐增加
的高度和细长度成比例上升,因此力在较低楼层也是最大的。相邻模块之间
的连接的销接性质和超过运输整体性所需的对角支撑的缺乏限制通过传统模
块类型的较大组装的力传递的有效性,是很多组合式建造系统的特性。
使用如本文所引用的在本领域教导的模块建造高大或细长建筑物的本领
域现状,是要么通过加固构成建筑物的所有模块的整体性保持生产的规模经
济,因此全部有助于抵抗以分布式的方式的各个力,如一堆海运集装箱这样做;
或者是采用位于所有模块的墙壁内或外的大型柱,从而形成替代荷载路径;或
者是建造绕过模块并通过次级结构将大荷载传递到地面的相邻或互连的支撑
框架;或者是使用垂直穿过建筑物以锚定模块抵抗隆起和横向漂移的拉杆或拉
索所有上述方法可能在可实现的对力的抵抗和力的传递上有限制,或者需要
架设额外结构,这又可能限制可实现的高度或增加所用的材料量,因此增加了
成本。
此外,采用大型柱的建造方法,特别是大型柱在角部处组合时或出现在墙
壁内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导致模块之间的空间较大,和/或导致墙壁的厚度
增大而减小所形成的建筑物的有效面积,和/或导致限制用于安装诸如柜橱和
淋浴室的固定装置的空隙和墙壁的自由使用并且/或施加对住户使用空间的其
它限制的突起,从而降低所得到的建筑物的价值。
此外,采用次级框架的组合式建筑建造的方法增加建筑物的组装时间,增
加建造成本和工期并且减小有效房屋面积,从而降低所得到的建筑物的价值。
产生分别具有关于作用在建筑物内的模块上的力的独特细节的不同模块
类型的多样性是不希望的,因为增加的变化增加了在使用以前必须测量、切割
和盘存的独特部件的数量。此外,将这些部件相对于彼此精确定位组装所需
的生产工具的设置是易出错的并且因此通常由熟练人员执行,因此设置数量的
任何增加都同时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
因为包括网状结构的构件必须具有几乎相同的长度,因此,创建通过焊接
或其它方式精确组装模块所需的很多特征、制成模块的组件的后续定位和连
接、形成提供如当前所进行的冗余和足够荷载路径的结构合理组合的所完成的
模块的装配和吊装以及模块的固定这些都需要增加成本的很多精确切割和组
装作业。
抗弯连接的模块框架或建筑框架降低了对对角加固元件的需求在本领域
中是众所周知的,不然该对角加固元件会阻碍居住者的视线并妨碍房屋公共设
施的安装和维护。然而,需要易膨胀拼接板作为连接的方式的抗弯连接需要
露出到模块的一个或多个面的通路,因此增加了必须在现场完成的包封和修整
作业量。
最适合现场环境、居住者的需求和建筑师或主人的审美趣味的组合式建筑
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包括锥形、弯曲的、多边形等的非正交的形状的模
块形式。然而,适合于高大建筑构造的结构模块的建造的现有系统天生地不适
合于非正交的形状。
模块的不同形状和墙壁、固定装置和其它部件的不同位置导致用于建造建
筑物或装修所述建筑物的单层的模块的重心不同。为了便于放置同时将间隙
降到最小,要求具有在吊装过程中定向成尽可能接近垂直的模块侧壁。已有
的情况是,影响装配的调整以实现这种所需条件需要长时间延误以及反复尝试
性升吊。作出所需改变需要的时间又增加了吊装作业的总工期,因此既增加
了人力和诸如吊车的设备的成本又延误了建筑物的完成。
放置和互连不精确的模块的要求增加了模块之间所需的空间量,这增加了
使结构防火的难度和使构件互连以实现最大可能的强度的难度以及使模块集
成成结构组合更困难并且浪费空间并提供声音、烟和害虫循环的空间。
模块的尺寸和构件在其内的位置设置限定外墙面的位置和大小、机械公共
设施的位置和大小、邻接和相邻模块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在建筑物下面的支承结
构的位置和大小,并且这样,所有组成组合式建筑的元件之间有互相依赖关系。
本发明可以有助于解决对用于模块框架的定向和组装的相互关联的部件
的紧凑、精确、承载、抗弯连接、通用和完整系统的需求,该系统可以便于完
成模块的快速可靠装配和吊装并且可以提供模块彼此之间的连接以及与建筑
物的其它必需部件的连接而无需过多未修整区域,以便充分利用模块的结构性
质的优点,并且该系统限定和减少部件的数量,提供特征而无需制造连结区域
中的复杂连接、切割所需材料的过度精确度、在困难位置的进行困难焊接和精
确设置的多样性。
具体地说,本发明包括部件的系统以及方法,该系统用于制造和组装建筑
模块并使模块互连以形成由这些模块组成的建筑物,该方法用于限定创建适合
于具体构型的模块所用的这些部件的数量、选择和接合。
本发明还可以有助于解决对部件的系统和作业方法的需求,该需求允许制
造商经济和安全地建造从单一家庭住宅到包括但不限于正交、锥形、辐射和弯
曲的形状的多种形式的超过20层的塔楼的各种类型的建筑物。
附图说明
现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照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以及附图
中:
图1是典型角连接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下角块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锥形定位取心的下角块的侧视图;
图1.3是上角块的立体图;
图2是角撑板的立体图;
图2.1是连结4根柱的角撑板的立体图;
图2.2是连结2根柱的角撑板的立体图;
图3是模块角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1是两个相邻模块叠层之间的连接的局部立体图;
图3.3是通过连接的臂、角撑板和HSS的垂直剖面;
图3.4是在单叠层中的两个模块之间的连接的立体图;
图3.5是两个相邻模块叠层之间的连接的局部正视图;
图3.6是在单叠层中的两个模块之间的连接的局部侧视图;
图4示出了两个相邻模块叠层之间的角连接的抗挤压(resistanceto
racking);
图5是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5.1是示出垂直刚性构件和对角支撑的模块角内侧的局部立体图;
图5.2是示出加固柱的进步替代实施例的一组3个俯视剖视图;
图5.3是示出加固柱的进步替代实施例的一组6个俯视剖视图;
图6是一组连结成形成具有在所有楼层上的中央走廊的建筑物的18个模
块的立体图;
图7是连结成形成建筑物的一组模块的侧视图;
图7.1是连结成形成建筑物的一组模块的正视图;
图9是走廊厚板的透明立体图以及安装在建筑物中的厚板的端视图;
图10是两个模块叠层与在两个连续走廊厚板之间的连接点的走廊地板之
间的连接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1是通过由两个相连模块组成的超高模块的侧剖视图;
图15是两个层叠楼梯塔楼模块的立体图与相邻柱中的匹配线(mateline)
的正视图;
图16是楼梯在匹配线的盲接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地板的销布局/天花板布局和装配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17.1是地板/天花板布局和装配固定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和局部侧视图;
图17.2是示出工件定位销(左边)和标高块的两个实施例的一组视图;
图17.3是典型构件之间的焊接位置的局部俯视图(中间)和具有间隙的
单个销的视图(左下);
图19是吊装配件和上块的本体的侧剖视图;
图20是吊装配件和上块的立体图;
图21是与模块接合的吊装索具的立体图;
图21.1是典型滑动吊装点的立体图;
图22是与典型模块接合的所示吊装框架的局部端视图;
图23(上面)是示出对横向移动重心、吊装框架上的吊装点(左下)、
组合吊装点(右下)的作用的俯视图以及重心从中心向一侧移动的端视图;
图23.1是吊装框架的一角的局部立体图;
图24是组装模块所需的一对旋转模块组件固定装置之一的侧视图;
图25是图24中的装置的压板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的部分的定位止挡架的局部立体图;
图27是分体柱的剖视图;
图28是通过可延伸匹配线垫片的剖面;
图29是建筑外立面系统的分解图;
图30是用加固柱建成的上层模块与用组合巨型柱建成的下层模块之间的
连接的局部分解图;
图31是用由组合巨型柱框成的嵌板构造的嵌板化结构的水平剖面;
图32是示出使用不同厚度和数量的角撑板来保持一叠模块的正确总高和
对准的一叠模块的分解垂直视图;
图33是示出使用不同厚度和数量的薄垫片来保持一排模块的正确总高和
对准的一排模块的分解垂直视图;
类似附图标记可在不同附图中用于标示类似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阅读,说明书已经被细分成用于每个部件或部件组的部分。
角块
本发明提供上下承载连接件或块,该上下承载连接件或块在一个实施例中
是角块。在具体实施例中,块基本上是四边形的,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具有多
边形形状或非对称形状。这些块可以是用提供多种功能的特征大量生产以将
精确操作集中于少量小尺寸的物体并且降低必须在其它构件上完成的作业的
量和复杂度。上下块具有不同形状并且位于大致角形、管状或组合形式的垂
直角构件(柱)的上下端上,当如此建造的模块使用在块上的特征连结以形成
更大或更高结构时,其执行多层柱的功能。
类似地,当如此建造的模块连结成形成更大或更宽结构时,在块上的其它
特征接合建筑物的水平构件并且执行连续水平构件的功能。
在具体实施例中,块具有以包括但不限于垂直于块的表面的多个角度突出
的锥形臂,该表面提供相邻构件的多个角度定位和焊接。在具体实施例中,
本发明因此便于包括但不限于正交、锥形、辐射和弯曲形状的模块的制造和架
设。臂中的螺纹孔和无螺纹孔实现螺纹固定件的定位,并且臂的垂直壁提供
在由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和由固定件的作用产生的压紧力和拉力的承载能力
和传递上的增长。
在具体实施例中,块具有在本体和臂两者中用于带螺母的螺栓穿过和接纳
的孔或者有螺纹以接纳螺栓,以便提供垂直拉力通过柱的连续性以及相邻模块
或其它建筑结构之间的抗弯矩互连。产生于垂直平面上的柱连接的抗拉力使
结构能够抵抗隆起,其中,该隆起发生并在对角撑板上产生摩擦力,以便将力
传到具有高水平固定性的水平平面上的横向构件。
更具体地说,在组装过程中,最靠近支承抵靠角撑板的HSS的内表面的臂
表面被密封,其中,所有公差都在相反端上,使得由螺栓作用施加到臂的拉力
压紧连接表面并且不会压坏HSS。
在具体实施例中,螺栓在墙身空腔或其它这种地方内可触及并且可布置成
与表面齐平或在表面下,使得可移除补丁可以容易地构造成覆盖螺栓的位置并
且确保包围承载结构的防火材料的连续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块具有在块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突出特征,该特征定
位成提供对组件焊接的支持,降低焊缝对连接构件的结构影响,该连接构件被
切短或具有非方形端或降低工人执行在角块与焊接到块的构件之间的不合规
格焊接的可能性的其它缺陷,以及块具有如此定位在块的外侧上的斜面特征,
该斜面特征定位成降低焊缝会突出超过表面并与相邻模块冲突的可能性。
角块中的孔提供与系紧和吊装装置连接的手段。在具体实施例中,块的
上表面设有开口,快速松开连接件可插入该开口以提供模块与升吊装置的快速
可靠连接和脱开的手段。
角撑板
另一部件是插在位于柱或柱组的顶端和底端上的块之间的板,其具有向上
面对的锥形定位销,该定位销通过与在角块的底面上对应定位凹口滑动接触来
接合并引导下降模块,因此将模块定位在用于固定的正确位置上。板还提供
用于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模块的通孔,以不仅在建造期间而且在完成的建筑物中
提供在水平平面上的结构连续性,并且借助其延展性,用于适应柱长度的轻微
变化以便确保连续荷载路径,该荷载路径平均支承在由此形成的柱组的所有构
件上。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板可以成形成安装在单一垂直柱之间或
在以正交或其它布局的方式布置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柱之间。在具体实施例中,
类似尺寸和设有适当孔的薄垫片放置在连接部分的一侧或两侧上以适应模块
的完成尺寸的变化,因此保持模块叠层的正确几何形状。
楼梯井和升降机井
本发明的系统允许制造楼梯或升降装置安装在其内的模块,并且这些模块
在两个模块之间的匹配线分开而没有显著可视中断或功能中断。
过高模块
本发明的系统允许制造包括比通常允许的运输限制高的适于居住容积的
上下半部的模块,并且该模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堆叠模块之间的匹配线连结而
没有显著可视中断或功能中断。
走廊
本发明的另一组部件是由诸如加固混凝土、夹层板、木材或带支撑座的成
形金属的合适材料制成的结构走廊地板。在具体实施例中,厚板由具有加固
筋的加固混凝土组成,加固筋放置成使得在支座上的特征接合它们以抵抗支座
弯曲,因此产生因此相连的相邻模块叠层之间的抗弯连接。支座设有孔,该
孔与上下角块中的对应孔对准并且用于连接两个平行模块叠层以及连接在一
侧上的叠层内的相邻柱以产生组合荷载路径。支座和楼板还可连接到在厚板
的一侧上的一叠模块的侧面或端部以及在外侧上的阳台支撑框架以形成具有
阳台或通风廊的建筑物。楼板和支座组件还可用作诸如管道、管和电线的房
屋公共设施的实用载体以便于在工厂环境中现场外制造这些部件。
相互依赖细节设计的系统
本发明还包括预定网格,主题建筑物的互连件的尺寸根据该预定网格标
注,以及固定装置的系统,该固定装置确保网格保持在所有制造好的组件的所
有轴线上,这确保在所有轴线上从角块到构件、到组件、到模块以及到整个建
筑物延伸的正确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尺寸标注系统因此用于减小零碎元件和
模块的分选、增加通用部件的数量并且降低与基础和平台承包人的配合难度,
并且其便于集成在如此制造的模块中的部件的所有内部或外部供应商的工作。
在具体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在三个轴线上不多于或不小于两英寸的增量,
具有正1/32″或负1/32″的用于固定的孔之间的中心对中心的精确度以及正
0″、负1/16″的所有匹配表面的外侧对外侧的尺寸精确度
固定装置
本发明包括组装模块框架的系统,该系统确保模块符合上述已建立的网格
并且模块没有突出超过最外理想尺寸的部分,这提高了可实现的组装速度和结
构精确度并且消除了附加尺寸漂移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架设难度、防火难度、
使具有较大程度的固定性的模块互连的可能性降低以及墙厚和无用空间减小。
平台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系统的部件是包括平台或安装在耳轴上以允许枢转的平台的可
调节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足够厚度并且设有接纳垂直销的一网格孔,该
垂直销定位成定向用于组装焊接的模块天花板或地板框架的部件,因此产生诸
如地板、天花板和墙壁的模块组件。定位孔布置成确保模块符合上述已建立
的网格,该网格与其它建筑元件配合以确保因此生产的模块容易组装成形成完
整模块,并且完整模块可以组装成形成建筑物。销配备有用于确保组件的部
件正确标高的间隔件的系统以产生如地板或天花板表面的应用所需的齐平条
件。固定装置因此构造成确保焊接在结构焊接所需的位置上执行并且确保完
成的部件不超过导致累积公差条件的公差包络。
旋转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部件是可调节和可旋转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定向天花板
框架、地板框架、角柱、中间柱、柱加固件和对角支撑、所有多个尺寸;相对
于彼此组装焊接,以便确保模块符合确保便于模块互连的上述已建立的网格,
并且以便确保完成的部件不超过公差包络并且确保部件可定向在执行结构焊
接所需的位置上。
快速连接吊装连接件
本发明的另一部件是可松开且紧凑的快速连接件,该快速连接件用于将吊
装设备附连到模块,从上面安装在角块中的专门准备好的开口中而不用工具,
防止意外松开并且可被移除而不用工具。在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是结构理
想的,因为肘节(toggle)的向上面对支承面和接纳块的对应向下面对支承面以
及将荷载从支承面传到吊装设备的肘节轴的拉力加载部件成理想比例,以便使
在最紧凑空间内的组合元件的承载能力最大,而同时保持组件在角块的顶面内
的尺寸限制。
吊装架
本发明的另一部件是吊装设备,该吊装设备布置成以理想的姿势悬挂荷载
来放置在建筑物中,在具体实施例中,其是水平的并且提供对所有连接点的位
置的快速调节,绳索从该连接点通到吊车吊钩以补偿出现在模块的长度上的重
心差异。所述装置还允许改变在框架的一侧上的缆绳对之间的展开,影响通
到在模块的一侧上的吊车吊钩的绳索对的垂向的相关角的变化,以便将吊车附
件的重心移动到框架的长轴线的一侧,以补偿出现在从吊车附件悬挂下来的模
块的宽度上的荷载的重心变化。
加固件
本发明还包括标准化加固件的系统,该加固件彼此相连并且与本文所述的
柱、横向框架、对角支撑和角块相连,从而消除对加固件的逐项设计和制造或
定制的需求。
加固分析
此外,本发明包括作业方法,该作业方法用来系统地分析作用在由模块组
成的建筑物上的力、限定应用标准化加固系统的最佳位置、从具有渐进抗屈曲
和隆起的一系列标准化加固中选择并由此仅包含最小程度需要强化在额外应
力下的区域的这种加固,而没有增加不必要的结构材料到超过所需的更多位
置,没有显著中断施加防火材料并且不需要额外的模块的壁厚。
组合柱
此外,本发明包括制造和连接外柱的方法,该方法因此使外柱形成具有对
由在高大和/或细长建筑物的建造中碰到的荷载引起的压紧力和拉力的更大抵
抗的组合。
可延伸垫片
此外,本发明包括垫片,该垫片在模块通过作用放置之后延伸到接触另一
相对垫片,以在吊装和放置操作期间防止对垫片表面的损坏。
优点
增加了高度而不用框架
本发明的部件系统和作业方法,通过包括整个由此产生并相连的组合式建
筑单元,可用于增加可以建成而无需次级外部或内部支撑框架的建筑物的高
度,并且,由于构件的更大部分的参与结构功能和增强固定性的连接、多个冗
余荷载路径的产生和保证、支撑框架到模块壁中的集成以及施加在完工建筑物
上的外部荷载、内部荷载和自身荷载的通过相邻模块并且因此到地面的所产生
的有效传递,因此增加其可用房屋面积。
通过框架增加了高度
通过减少上面楼层所需的钢量以及因此其总重量,本发明还用于增加通过
使用给定尺寸的次级外部或内部支撑框架建成的建筑物的高度。
减小了独特部件的数量、位置的数量和构件的尺寸。
通过分析所施加的荷载并且使更多所需构件更有效地参与结构功能,本发
明还减小了所需构件的尺寸并限制了数量、尺寸以及需要独特加固细节和防火
的相关复杂性的位置,从而降低了这种建筑物的成本。
降低了精确度要求
本发明降低了在组合式生产设备中必须由工人制作的部件的精确度,这又
降低了制造成本。
减少了复杂制造
本发明将连结构件、吊装模块和连结模块所需的很多复杂特征集中于单一
大量生产部件,从而降低了复杂性和对建造模块必需的熟练作业的要求。
允许更高和更宽
此外,系统允许建造由两个层叠框架组成的更高模块,两个层叠框架之一
具有在天花板的开口,而另一个具有在地板的开口,由于支撑的性能的更长模
块以及由于端部中的孔的改进行为的更宽模块,因此提供更大灵活性给如此构
造的建筑物的设计师。
减小了墙厚
通过更完美地分配承载部件,本发明减小了容纳结构和公共设施所需的墙
厚。
减少了修补的现场劳力
通过将拉伸连接放置在墙身空腔中并且将连接工具集中在柱的附近,本发
明可减小必须后续修补的遗漏区域的数量和程度。
消除在架设期间的垫片损坏
通过运送和架设具有处于缩回位置的垫片的模块并且接着在架设后延伸
该垫片,本发明降低了垫片损坏以及围护结构的性能的伴随下降的可能性。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在说明书所披露的实施例的本发明。
图1:示出有角撑板30的具有上连接件10和下连接件20的连接件组件
1
图1披露了由上连接件10、下连接件20以及夹在上连接件10和下连接
件20之间的角撑板30组成的连接件组件1的实施例。术语“上”和“下”
是相对的并且可互换。然而,为了描述连接件组件1,上连接件10是指通常
位于可升吊并定位在第二(或下)组合式框架上的组合式框架的上角或上端的
连接件。而下连接件20是指位于组合式框架的下角或下端的连接件,并且
其会(比上连接件)更靠近地面或地板。
在所示实施例中,上角连接件10和下角连接件20可由中空钢铸件制成。
此外,上连接件10具有在一端(第一端2)的成形成接纳组合式框架的柱、杆
或其它结构单元的开口,使得上连接件可以联接到第一组合式框架的端部。
上连接件10的第二端3设计成允许上连接件10联接到角撑板30。下连接件
20还可在第一端4和第二端5都设有开口;其中,第一端4适于联接到角撑板
30,而第二端5允许连接到第二组合式框架的端部或角部。连接件可具有诸
如等于或大于低碳钢的拉伸强度和延展性的力学性能和使得连接件可用诸如
结构金属惰性气体(MIG)焊接的标准做法焊接到低碳钢的冶金学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下连接件(10、20)分别各自具有中空本体(2、4)。上
连接件中空本体2和下连接件中空本体4根据设计和应用要求可具有各种形
状。然而,在图中,上下连接件(10、20)具有中空本体(2、4),中空本体2、
4具有方形横截面的形状。套筒6设置在上连接件10的中空本体2的外表面
上。类似套筒18也设置在下连接件20的中空本体4的外表面上。
上连接件10设有从套筒18延伸的至少一对臂11。下连接件20也设有
从套筒18延伸的至少一对臂11。在所示实施例中,臂11从套筒18的表面
垂直延伸。此外,臂11定位成彼此垂直,即,一臂以几乎90°延伸到第二
臂。然而,臂11的位置可根据设计和应用要求变化,并且臂11可呈小于或
大于90°的角。在上连接件10上的臂11可设有孔12,孔12可用于将上连
接件或下连接件连接到连接件组件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空本体(2、4)是接纳4″x4″中空结构截面(HSS)
的4″方形。在另一实施例中,中空本体(2、4)是接纳6″x6″HSS的6″方形。
连接件10和20具有预期作用的足够厚度以及诸如便于铸造的模锻斜度和截面
均一性的细节。在具体实施例中,铸件被钻孔成如在孔12的中心之间测得
的+0-0.010英寸的精确度,并且表面被铣成如臂11的定位表面测得的+0-0.010
英寸的精确度,或如可以是实用的其它公差。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通过
经焊接或其它机械方式将一个或多个轧制段、平板或闸状板组装制成。在另
一实施例中,部件通过铸造非铁材料、塑性材料、胶粘材料或任何其它合适材
料制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将块的与柱和臂连接的部分可具有定位HSS且便
于焊接的特征。
连接件组件1可通过将角撑板30夹在上连接件10和下连接件20之间形
成。所示的角撑板30具有两个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可以与下连接件20接
触,而第二表面可以与上连接件10接触。此外,角撑板30设有通孔31,通
孔31与在上连接件10和下连接件20上的孔12对准,从而允许使用固定工具
固定连接件(10、20)。固定工具不作具体限制,并可包括螺母和螺栓、螺
钉。
图1.1:下连接件20
下连接件具有套筒18,套筒18提供位置给组合式框架的纵向构件和横向
构件并且支持组件焊缝在所示实施例中,上下连接件的中空本体的边缘具有
斜边。斜面19提供位置给焊缝的外表面,这允许焊缝平铺并且消除了对斜
切相连构件的需求。下连接件20的外表面可具有多个孔(或钻孔)21,孔21
根据柱组合、走廊厚板、固定装置、吊装工具或其它有用特征通过使用螺栓、
销、夹具、连结板或其它固定工具在连接中的使用情况要求是有螺纹的或无螺
纹的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20是更高的并且为额外固定件的使用或额外
支撑或其它特征的增加提供额外孔。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20是多于或
少于四边的,以及不是四边形的(quadrilateral),而是具有梯形、平行四
边形或其它的形状,以有助于生产圆形、弯曲、锥形、星形或其它建筑物形式。
下连接件20具有臂11,臂11具有拉力螺栓25通过的孔(或小孔)12,
螺栓25穿过角撑板30,以垂直固定模块并且提供连续拉伸抗弯连接,这使荷
载通过层叠柱与水平梁之间的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臂垂直于表面突
出,在另一实施例中,它们具有锥形侧22,以允许构件以一定角度连接,而在
另一实施例中,臂整体以一定角度突出。
图1.2:下连接件20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0具有如图1.2所示的尺寸。如隐线所描绘的,
底面具有开口,开口的侧面相对于底面23垂直或成锥形。与模块中心呈径向
关系的在模块上的这些开口的多个接纳在下面角撑板30中的对应锥形定位销
33,因此将模块定位在下面模块的上面和正确连接位置上。
图1.3:上连接件10
上角连接件具有套筒18,套筒18提供位置给组合式框架的纵向构件和横
向构件并且支持组件焊缝。类似于下连接件20,在所示实施例中,上下连接
件的中空本体的边缘具有斜边。斜面19提供位置给外部焊缝,这允许焊缝
平铺并且消除了对斜切相连构件的需求。块10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孔(或钻孔)
21,孔21根据柱组合、走廊厚板或其它有用特征通过使用螺栓、销、夹具、
连结板或其它固定工具在连接中的使用情况要求是有螺纹的或无螺纹的。在
另一实施例中,块是更高的并且为额外固定件的使用或额外支撑或其它特征的
增加提供额外孔。在另一实施例中,块是多于或少于四边的,且不是四边形
的而是具有梯形、平行四边形或其它形状以有助于生产圆形、弯曲、锥形、星
形或其它建筑物形式。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臂垂直于表面突出,在另一实
施例中,它们具有锥形侧22,以允许构件以一定角度连接,而在另一实施例中,
整个臂以一定角度突出。
在又一实施例中,上连接件10具有臂11,臂11具有最靠近块的本体的
用于接纳拉力螺栓25的螺纹孔(或第二小孔)12以及离块最远的用来接纳角
撑板螺钉34的螺纹孔(或第一小孔)13。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臂垂直于表
面突出,在另一实施例中,它们具有锥形侧22,以允许构件以一定角度连接,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整个臂以一定角度突出。
该块的顶面具有T形孔14,T形孔14接合图19和20所示并且如本文所
述的钢升吊配件15。
图2:角撑板30
在一个实施例中,角撑板30由具有预期作用的足够厚度和力学性能的钢
板或其它材料切割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其是3/8″厚。角撑板具有通孔31、
埋头孔32和定位销33。平头螺钉34穿过孔32并且拧进上连接件10的孔13,
精确结合相邻柱以及因此整个模块。板30在垂直平面上的延展性确保柱组合
一起作用以经受大荷载。用于平头螺钉的孔32以及连接件中的对应孔的位置
精确度确保模块到模块公差得到保持和控制。
角撑板30的大小可设置成安装在1个、2个、3个、4个或以上柱的上面,
该柱提供在所有位置上都相等的垂直间距并形成2个、3个、4个或以上模块
的组合。如披露连结4个模块的角撑板的实施例的图2.1所示,而图2.2披
露了连结2个模块的角撑板30。在图2.2所示的角撑板30的实施例中,板
设有支承相邻部件的突出边缘,如本文进一步披露的。
图3:模块的组装
为了创建模块的地板框架,纵向地板梁41和横向地板梁42被切成段并设
有孔43,孔43通常与在连接件10上的臂11中的孔的位置相一致但不相干涉。
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梁对周界构件来说是3″x8″HSS,而对填实构件来说是
3″x6″HSS。因为本文所述的定位和焊接固定装置(图17)定位预加工连接
块并限定孔位置以及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提供组件的外部尺寸,固定装置确
保使用固定装置制成的模块符合前面所述的已建立的网格。此外,这些块上
的特征确保梁不需要对端部的边缘斜切并且切成段的操作在长度或正方形上
是不重要的。梁可在下角连接件20上的对应臂11上滑动并用前面所述的方
式焊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天花板的组装遵循使用放置在同一固定装置中
的适当大小的构件的类似过程。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对周界构件来说是3″x
8″HSS,而对填实构件来说是2″x2″HSS。因此,上下框架都捕获同一固定
装置的外尺寸并且是协调的。
诸如纤维水泥板或钢板平台混凝土面层或钢复合平台面板的合适材料44
施加到因此建成的模块地板的地板梁的顶面,并且适当固定,或者混凝土或其
它材料充填在框架之间以支承居住者荷载并提供必要的隔膜作用给模块且又
给由模块组成的建筑物。类似地,诸如干式墙或防火板和取决于环境的各种
类型的绝缘材料的材料施加到框架和板的表面以及墙壁和天花板中的空隙中
以提供诸如隐私的各种功能给居住者,提供防火给结构并且限制声音传播。
图3.1、3.4、3.5、3.6:垂直连接模块以形成抗弯矩结构
如前面所述,下连接件管41具有与臂22中的孔连通的超尺寸孔43,使
拉力螺栓25穿过臂22中的孔,拧进在上墙框架管45内的上块10上的臂11
的顶面中的螺纹孔,从而捕获并夹紧角撑板30并且通过连接传递垂直拉伸荷
载。
当拉力螺栓25拧到恰当扭矩值进入在下面模块的上连接件20上的臂11
的孔12中的阴螺纹时,产生的拉力将上下框架管和角撑板拉在一起,以形成
连续抗弯作用25.1,抗弯作用25.1通过因此形成的连接从柱传到柱并且通过
相邻框架管、尤其是包括地板框架的更深构件来防止在垂直平面上旋转。因
此减小了挤压作用,该挤压作用是经受风力、地震和其它荷载的所有建筑物的
特征。在具体实施例中,螺栓25由诸如等级8的高强度钢组成,使得螺栓的
拉伸强度和数量的组合足以抵抗风力或地震引起的在因此相连的结构上的隆
起。
图5:典型框架的分解图
地板框架40通过角柱50和中间柱51连接到天花板框架47,在具体实施
例中,角柱50和中间柱51基本上垂直于地板框架和天花板框架并且焊接就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下水平构件与中间垂直柱48之间的连接通过形式上类似
于图1.1和1.3所述但具有相反臂的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49构造成。在另一
实施例中,柱具有不同长度并且斜接成彼此抵靠安装或抵靠块安装,以便实现
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多个角度关系。
图5.1:侧墙支撑的视图
如果作用在模块上的荷载大到足以保证对角加强的增加,则安装图5.1
所示的固定和对角支撑系统。对角加固系统由垂直加强筋60组成,在具体实
施例中,加强筋60具有图5.1所示的形式并且安装在图5.1所示的位置上或
者具有如图5.2a或5.2b所示的其它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和位置。对角杆46焊
接或栓接到这些构件,或者就具有较小荷载的较轻结构来说,它们直接焊接到
垂直或水平框架构件或者两者。因此形成的模块当通过如图4所述的抗弯角
连接连接到其它模块时产生抗弯矩和抗拉力结构,该结构在所有轴线上传递荷
载贯穿其自身。在具体实施例中,杆对角线相反向、具有3/4″截面和拉伸作
用。在另一实施例中,杆对角线相反向、具有1″x3″截面和拉伸作用。在另
一实施例中,杆是单一的,具有3″x4″HSS或其它尺寸以及如适合于其要抵
抗的荷载的拉伸作用和压紧作用。
图5.2a和5.2b:垂直支肋
图5.2a和5.2b是示出以在顶部最弱的开始并以在底部最强的结束的加固
柱抵抗屈曲和隆起的渐进方式的连续布置图。
如图5.2a和5.2b所示,垂直强化和增加柱的横截面以提高承载能力以及
抗屈曲和弯曲而没有增加壁厚或引入单独支撑框架是通过所示的并以如由荷
载和成本保证的渐进的方式施加的任何方式来实现:增加壁厚、用水泥浆填
充柱、给角部增加鳍片、组合截面、使用较大截面以及组合这些截面。具体
实施例是增加最少壁厚的方法,尤其是在柱组合或位于墙壁中心的情况下或在
有用空间会被阻碍的情况下。
图6:小型建筑物的视图
如图3所述制造的模块通常相连以形成如所示的更大结构。在具体实施
例中,中央走廊90是存在的并且可提供到模块端部的通路,用来固定、完成
机械公共设施的互连以及居住者用于存取其单元。
图7:小型建筑物的侧视图
示出了具有位于中央的走廊76连同图5.1所述的对角支撑60的典型结构
的侧视图。
图7.1:小型建筑物的正视图
示出了典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9:走廊地板系统的视图
示出地板的截面,其包括具有加强筋71并由支座72支承的混凝土板70,
支座72通过借助孔74栓接到连接件块10和20产生抗弯连接防止旋转;并且
通过剪切柱栓73防止拉出混凝土,剪切柱栓73接合混凝土和加强筋。在具
体实施例中,支座垂直跨越上下角连接件并与其栓接,从而增加柱之间的垂直
连接的固定性。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厚板足够长,使得支座跨越两个或两
个以上相邻模块,从而增加水平隔膜作用的固定性。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走廊厚板由成形板或诸如木材或钢聚氨酯夹层板或
复合材料的任何其它合适材料组成。
在具体实施例中,走廊用作诸如通常在建筑物中发现的供电线路或供水线
路75的公共设施的便利支撑和载体,并且因此提供预制这些元件、将它们运
送到建筑现场并将它们吊装就位而不用额外处理的方式。
在图9所述的实施例中,支座72接触角撑板30并且定位在角撑板30上。
所用的角撑板30延伸超过模块框架以提供用于放置支承厚板的支座72的表
面。
图10:走廊地板系统的连接的分解立体图
当如所述安装成用作被适当空间间隔开的两个模块叠层之间的走廊地板
时,因此形成的结构通过抗弯连接结合相邻叠层,使得走廊地板结构增加整个
建筑物对横向荷载的抗力,从而降低所需的对角加强的数量和尺寸。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走廊厚板结构连接到一叠堆模块的外表面并由柱网
格或对角拉撑或对角柱栓支承以提供通风廊或阳台。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
中,走廊70的支座72各自设有一对孔74。位于更靠近地板70的在支座中
的第一组孔74可以联接到在上组合式框架中的下连接件20。而位于远离地
板70的在支座中的第二组孔74可以联接到在下组合式框架中的上连接件10。
因此,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支座没有位于角撑板30上,其缺少图9所示的
延伸部分。
图11:双高模块
当要求创建比道路会允许的单件载货量高的空间时,模块使用螺栓穿过水
平框架构件连结。图11示出了使用螺栓83连结到底部开口的模块81的顶部
开口的模块80。对角支撑82构造成提供所需的连续对角支撑作用。图15:
示出匹配线的楼梯塔楼
楼梯和楼梯梁150以及门151示出为在工厂安装在连续模块框架152和
153中,模块框架152和153准备好在现场用前面所述的角撑板和角连接件的
系统连接。
图16:楼梯梁中的不可见接合处
竖板在与模块相同的平面上水平分开,竖板安装在该模块内。为了使模
块之间的水平匹配线的视觉冲击最小化,楼梯通过在踏板156和竖板157的下
面和后面的楼梯基155的内表面上的隐藏板154连结。
图17:地板、天花板和墙壁组件固定装置
地板、天花板、填充墙以及其它结构按需建造在固定装置100中以确保特
征的垂直对准和规则性。固定装置的使用确保模块符合前面所述的已建立的
网格。
图17.1:固定装置、装配销和装配销位置
为了定位用于焊接的模块地板的构件,当组件放置在固定装置100中时,
其中固定装置100将块定位在与按钮102接触的定位件105中,按钮102接触
连接件的两个外垂直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则周界梁40和41越过连接件20
的臂并因此保持连接件的垂直度并且可有助于建立模块的外尺寸以防止误差
累积或保持可能是所需的任何其它几何关系。周界梁的外表面通过与不是台
阶状的销101的侧面接触来定位,而内表面通过与是台阶状的台阶状的销
101.1接触来定位,以允许在截面制造中出现的小变化并确保组件没有超过公
差包络(toleranceenvelope)的部分。中间地板梁42根据通过与台阶状的
销101.1接触所建立的预定网格放置,台阶状的销101.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
于如此定位的构件的两侧上。
地板组件通过将周界梁和中间梁焊接到角连接件并且彼此焊接完成。
图17.2:升降块
如果不方便以倒置位置组装框架,或如果地板高度需要分级,则构件使用
根据正确定向顶面所需的设置大小和选择的可变高度的间隔件103升降。在
另一实施例中,间隔件由具有104所示的形状的HSS切成并松弛地放置在销上
面。
图17.3:装配间隙
梁焊接就位形成间隙,该间隙通过销的位置提供、通过销的侧面水平定位
并且通过间隔件升降。
图19和20:可吊装连接件组件
图19披露了可用于具有如本文所述的上连接件10的组合式框架的连接和
吊装的可吊装连接件组件的实施例。
如前面所述,上角连接件10的顶面可具有T形孔(或开口)14,T形孔
14与升吊装置的本体15上的T形接合工具接合。在所示实施例中,升吊装
置的本体具有可插入连接件10中的T形开口的T形端。在另一实施例中,
如图所示,升吊装置设有联接到升吊装置的本体的块16。块16可从第一脱
开位置移动到第二接合位置。第一脱开位置(如图19所示)允许T形端插
入连接件10中的T形开口或从连接件10中的T形开口移除。而在第二接合
位置,块16滑入T形开口(参见示出块16的滑动方向的图19中的箭头),
并且防止T形端从连接件10移除并将连接锁定就位。
为了将升吊框架连接到待升吊的模块,块16上升以露出在本体15上的升
吊特征并且特征被引入到槽中接着侧向移动(参见存在于图19中的连接件内
的箭头)。一旦接合在孔14中,配件通过致使块16在导向件17之间向下滑
动以占据槽的较宽入口部分的重力的作用锁定就位,因此防止升吊配件的后退
运动和意外松开。块16通过在凹口18自由行进的保持器15.1保持到本体15
的表面,凹口18固定到在槽19.1中垂直移动的支架(standoff)19。块保
持器的相对易损特征因此与平面齐平,以防止在处理过程中被不经意接触损
坏。为了防止被上升的链条或缆绳弄脏,块16使用插入块表面中的凹陷20
的指状物操纵。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块不依赖重力作用而是通过插在支架
18的上表面与槽19的下侧之间的副弹簧压进到入口槽。在另一实施例中,传
感器定位成以便探测锁定块在升吊槽中的合适位置。因此产生的信号传到设
备的控制装置或操作者,以防止在升吊装置未完全正确接合时升吊荷载。
如图20所示,远端(远离T形端)可设有孔,该孔可用于联接和升吊
可吊装连接件组件。
图21和23.1:可升吊框架组件
提供升吊框架,来减小由升吊绳索的金字塔形位移引起的在模块框架构件
上的压缩荷载,并且提供在升吊的所有阶段期间且不管向上通到吊车的绳索长
度如何都精确对准模块的方式,以有助于放置模块而没有可能损害框架、密封、
绝缘(隔热)和光洁度的不经意接触。
梁80通过支杆81穿过凸缘82使用螺栓连结。提供了八个滑动吊装点
83,八个滑动吊装点83可在梁80上滑动并防止在使用锁定销84锁定就位在
多行孔85中时移动。承载缆绳86向上行进并会聚在图23所示的主吊装配件
87中。
在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梁80可以是具有上端和下端的工字梁。第一
组四个吊装块83设置在梁80的上端,而第二组吊装块83设置在梁80的下端。
吊装块83联接到梁并且可(例如,通过滑动吊装块)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
位置,如可以是升吊框架所需的。工字梁还可设有靠近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多
个孔,多个孔允许使用诸如螺栓和螺母的固定件将吊装块83固定就位在工字
梁上。
存在于工字梁上端(或第一端)的第一组吊装块83附连到承载缆绳86,
承载缆绳86附连到图23所示的主吊装配件87。升吊框架结构通过在工字梁
80上移动吊装块83并且将吊装块83固定在不同位置来平衡以减小在组合式框
架的任何具体部分上的荷载。
图22吊装索具
图22示出了图21的可升吊框架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可吊装连接件
组件15通过锁扣88连接到链条或缆索89,链条或缆索89通过另一锁扣连接
到位于升吊框架80的下端上的典型滑动吊装点83的下部。锁定销或多个锁
定销84防止滑动块移动。
图23:吊装几何形状
为吊装模块作准备,模块的重心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或者通过一次或多次
试验升吊来确定,该计算机程序能够根据包括如计算机模型所示的模块的各块
的记录的重量和位置计算重心。因此收集到的数据被记录并通过模块提供。
表格使用计算机程序或三角学制定,该表格指定用于调节模块和吊装框架系统
的组合重心的孔位置以对准待吊装的模块。在将吊装框架连接到模块之前,
查阅表格,并且将滑动块定位并锁定就位在指定位置上。
为了沿系统的长轴移动系统的重心,吊装点83作为组合向荷载的重心移
动,保持等距(四边形)布置。为了以与系统的长轴成直角侧向88移动重心,
在梁80的仅一侧上的吊装点83集合或分开以增大或减小它们之间的角度,因
此改变向上通到共同吊装点87的吊装绳索之间的角度关系。
在另一实施例中,独立地移动吊装点以实现诸如平衡在吊索上的荷载的其
它所需目标,或者以有意使荷载倾斜。
在另一实施例中,框架由单一梁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框架不是四边形
而是三角形、多边形或任何其它形状,如可以便于最佳支承和平衡荷载的。
图21.1:具有制造细节的单一滑动块的视图
图21.1披露了根据本发明的吊装块的实施例。吊装块可由具有从块的
一面延伸到另一面的T形通道并且具有在块的上端上的开口的块制成。在上
端上的开口延伸到在块中的T形开口。块还具有从块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第
一凸缘以及从块的下端延伸的第二凸缘。每个凸缘设有联接块的开口。在
具体实施例中,块由实心钢加工成或由另一合适材料铸造或制造成。在另一
具体实施例中,块由如所示的板焊接成。
图24:模块组装固定装置
为了组装完整模块框架,完成的地板被放置在两个相反向的且镜面成像的
通过动力可旋转固定装置120(图24、25、26)的压板上的止挡件中。塔121
在滚轮122上移动,滚轮122装有凸缘以精确地且直角地位于轨道122.1上。
穿过在塔121的基部上的支架的销接合邻近轨道122.1的一排孔,以确保与前
面所述的所定义的尺寸网格一致。旋转轴承124支承压板125并且允许压板
旋转以便以理想姿势定位组装和焊接的作业。相同结构位于同一轨道上并且
与所示结构相反向并支承框架的相反端。
图25:压板,以及图26:可移动止挡架
压板125具有安装到其垂直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动止挡架126,侧作业
支撑127和上/下作业支撑128(图26)安装到止挡架126,沿与在固定装置中
建造压板125的定向相同的定向定位到对应角连接件的外下表面以及外上表
面。作业支撑中的孔与对应连接件中的孔相匹配,因此确保建在固定装置中
的模块会与建在这个及其它固定装置中的对应部件互连。
如果存在,柱50套住在下角连接件20上的定位突起,如果不存在,柱
50近侧定向,并且受对柱支撑杆122作用的夹具121(未示出)限制。接着
位于上框架组件的角部处的角连接件放置在柱的顶端上面并且通过角块的上
下表面定位,接着中间垂直管51放置在中间夹紧接纳件(未示出)并通过额
外夹具130(未示出)限制。在与夹具结合的柱支撑杆的内外表面上的定位突
起防止框架部件在组装焊接过程中移动,组装焊接在由固定装置旋转促成的理
想位置进行。
固定装置装有多个框架宽度限定孔131和框架高度限定孔132以有助于精
确快速地调节用于制造不同形状的模块和进行逻辑增量的装配架,并且这确保
因此构造的部件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构造的其它部件相配合。
图27是分体柱的剖视图
图27披露了共用结构柱的具体实施例。跨越模块高度的组合“C”形截
面152在多个位置通过螺栓153栓接成形成两倍宽的柱的类似截面151,因此
提供对屈曲力的更大抗力。出现在顶部和底部的基板156视情况根据荷载形
成到更轻柱154或更重柱的过渡。对角支撑150按需连接到柱151的延伸网
状物。在结构的架设过程中,提供防火墙板155的可移除段以通向螺栓。
图28是可延伸匹配线垫片的剖视图。
示出了可延伸匹配线垫片的具体实施例。具有多个密封特征的模制或压
制弹性材料168固定到通道166,通道166在固定到通道内表面169的垫片167
中滑动并且通过外加螺钉164延伸,螺钉164在螺纹插座165中行进并通过旋
转头部163致动。组件安装到支撑通道160,支撑通道160可具有隔音和防火
材料170固定到的任何适当深度。通过盖161接近以操作垫片前进螺钉,在
具体实施例中,盖161可以是装饰的并且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
为了形成第一模块单元与第二模块单元之间的密封,模块单元各自设有通
道166。在所述实施例中,垫片167连同齿状连接件168存在于通道160中。
齿状连接件具有与第二模块单元中的通道中的齿状轮廓互补的轮廓。在具体
实施例中,垫片167允许齿状连接件168仅沿远离组合式框架的一个方向运动。
这可以通过例如提供从齿状连接件的表面延伸的有角度的凸片以及用于接纳
凸片的垫片167中的对应插孔来实现。一旦凸片插入插孔中,垫片就锁定就
位并且可防止齿状连接件向后移到通道160中。
最初,两个模块单元彼此接触并且通道对准。第二组合式框架中的齿状
连接件可存在于扩展位置上,在该扩展位置,齿状连接件延伸超过两个组合式
框架的匹配线并且也超过通道160的空腔。一旦就位,第一通道中的齿状连
接件可从齿状连接件位于通道空腔内的脱开位置延伸到啮合位置,在该啮合位
置,齿状连接件延伸到通道空腔外并且第一组合式框架中的齿状连接件的齿与
第二组合式框架中的齿状连接件的互补齿啮合和对准。
图29是外立面系统的分解图
示出了组合式建造的外立面系统连同相关联的结构框架的具体实施例。
具有抗弯块181的结构框架171用隔热板层172防火并用铺板182铺面,并且
示出由使用插入孔183的螺栓连接到相邻柱(未示出)的逐步加固的分体柱179
的一半支承。间隔件框架173与板层178是隔音和隔(防)火的并且设有接
近垫片延伸螺钉164(图28)的孔177。外立面填充和垫片安装框架175装有
垫片组件176并用外墙板174覆盖。示出了到具有防滑脱螺栓连接
(slip-criticalbolting)183的组合结构柱179的过渡。
图30是在共用结构柱的垂直过渡的分解图
示出了在到更轻柱的过渡点处的共用结构柱的两个半部的具体实施例。
组合“C”形截面152彼此栓接以形成“T”形截面。结构框架171的构件焊
接到“C”形通道,代替使用“C”形截面的框架中的抗弯块。抗弯块181搁
置在又固定到柱152的顶端的组合薄垫片和角撑板30(更详细的可以在图2
中找到)上。外立面框架173以类似于图29的方式固定到组件的表面。
图31是结构嵌板化外立面系统的水平截面
示出了组合式建筑物的结构外立面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组合截面152以
前面所述的方式通过集管顶部和底部连接以形成具有窗单元190的组件,但不
像前面所述的容积模块,外立面单元与地板和内墙分开装运和架设。梁191
支承厚板178。防火套178隔离钢结构。外墙板50提供隔离和外观。如本
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的,45度分开的角柱192执行在90度外角下的类似功能。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分开的角柱的角度大于或小于45度以有助于建造具有
可变几何形状的结构。
图32是一垂直模块叠层的简化分解图
如前面所述,上角连接件10通过螺栓穿过角撑板30连结到下角连接件
20。在具体实施例中,角撑板30以可以在建筑物组装过程中选择的各种厚度
提供,并且根据补偿模块的尺寸变化的需要插入连接中,使得模块叠层的总尺
寸符合如在195测得的正确值。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局部板192设有对应
孔图案和补偿相邻模块的尺寸差异的各种厚度。
图33是一水平排的模块的简化分解图
如前面所述,由两个半部152组成的组合“C”形截面柱栓接在一起以连
结相邻模块并且形成更大截面。在具体实施例中,薄垫片178以各种厚度提
供并且设有连接螺栓通过的预制孔。在建筑物的组装过程中,根据补偿如在
196测得的模块的累积水平尺寸变化的需要选择适当薄垫片并将其插在连接
中。
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某些调整和修改。因此,上述实施例被认为是说
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