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各自具有优异的防起泡性能和优异的高温应力缓和性能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背景技术
最近,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以及与显示装置组合使用的输入装置如接触面板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中。在这种显示装置或输入装置的制造等中,将压敏胶粘片(压敏胶粘带)用于将光学构件层压在一起。例如,在接触面板的制造中,使用了透明压敏胶粘片(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至3)。其中,用于层压例如构成接触面板的玻璃盖板(cover lens)、透明电极膜或其他构件的压敏胶粘片,除了高透明性之外,还需要具有优异的胶粘可靠性如在高温下不引起起泡或剥离的性能(防起泡剥离性能)。
对于作为接触面板构件之一的玻璃盖板来说,迄今为止使用了在表面上形成有硬质涂层的透明塑料基材,具体地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酯(PC)制成并进行了硬质涂层处理的塑料基材。然而,近年来,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已经将不具有硬质涂层的塑料基材用作玻璃盖板。
就此而言,当通过使用常规压敏胶粘片来层压玻璃盖板(不具有硬质涂层的塑料基材)和其他构件时,出现了缺少硬质涂层容易使玻璃盖板中的水、杂质等转移到压敏胶粘片中,以及水等在高温条件下引起起泡或剥离的问题。因此,用于层压至这种玻璃盖板的压敏胶粘片需要较高的防起泡剥离性能。
此外,当玻璃盖板与其他构件的线性膨胀系数不同时,通过层压玻璃盖板和其他构件而获得的层压体在高温条件下引起由产生的应力而导致在层压体中发生翘曲或扭曲的问题。因此,在这种应用中使用的压敏胶粘片,除了防起泡剥离性能之外,还需要具有能够缓和引起翘曲或扭曲的应力的特性(有时称为“高温应力缓和性能”)。
此外,在将压敏胶粘片层压至金属薄膜(包括金属氧化物薄膜)如透明电极膜的情况下,还需要不腐蚀金属薄膜的特性(有时称为“耐腐蚀性”)。
专利文献1:JP 2003-238915 A
专利文献2:JP 2003-342542 A
专利文献3:JP 2004-231723 A
发明内容
因此,进行了本发明以试图提供各自具有优异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此外,进行了本发明以试图提供各自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作为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当使用由包含特定单体的单体成分形成并具有特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来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并对其进行控制以在85℃下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法测得具有特定范围内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能够获得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两者都优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成分形成并具 有-4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其中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85℃下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法测得具有1×104至3×105Pa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
在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基于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优选为1至30重量%。
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具有40%至95%的凝胶分数。
在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基于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100重量%),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65重量%以上。
在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优选的是,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
在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基于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优选包含0.5至20重量%的量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
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由用于形成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所述溶液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其中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交联剂的含量为0.05至1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敏胶粘片,其包含由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敏胶粘片,其包含由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并用于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上的应用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敏胶粘片,其包含由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并用于层压至金属薄膜。
在所述压敏胶粘片中,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0至250μm。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具有所述构造,因此在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方面优异。因此,当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用于层压光学构件等时,可以防止或抑制在高温条件下从被粘物上翘起或剥离。特别地,在被粘物是不具有硬质涂层的由PMMA或PC制塑料基材构成的玻璃盖板的情况下,发挥了高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对于通过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层压光学构件等而获得的层压体(特别是玻璃盖板与其他构件的层压体),即使当构件的线性膨胀系数彼此不同时,也将产生的应力成功缓和,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在层压体中不产生翘曲或扭曲。因此,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适合用于需要高水平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两者的应用中,并能合适地用于例如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上的应用中(特别是用于层压至玻璃盖板)。此外,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的单体成分形成的情况下,即使当层压至金属薄膜(包括金属氧化物薄膜)时,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也不引起金属薄膜的腐蚀,因此能够合适地用于对在透明导电膜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薄膜如ITO(铟锡氧化物)的层压等。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以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的制造期间合适地用于层压至玻璃盖板和层压至透明电极膜,因此具有高通用性,这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在恒定负荷剥离试验中试验板、压敏胶粘片和重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透视图)。
图2是显示在恒定负荷剥离试验中,在测量开始时试验板、压敏 胶粘片和重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侧视图)。
图3是显示在恒定负荷剥离试验中,在从测量开始起经过6小时后压敏胶粘片的剥离状态和剥离距离的示意图(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是由后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成分形成并具有-4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由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溶液(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或者由含有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的混合物(有时称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产物作为必要成分的溶液(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单体混合物”是指仅由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此外,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部分聚合产物”是指其中单体混合物的构成成分中的一种成分或两种以上成分发生部分聚合的组合物。
尤其是,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由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除了丙烯酸类聚合物之外,如果需要,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诸如添加剂)。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基于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的固体物质(100重量%),优选为65重量%以上(例如65至100重量%),更优选为70至99.999重量%。即,考虑到压敏胶粘特性,基于压敏胶粘剂组合物(100重量%),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65重量%以上(例如65至100重量%),更优选为70至99.999重量%。
[丙烯酸类聚合物]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是由包含甲基丙 烯酸甲酯作为必要单体成分的单体成分形成的聚合物。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增强了高温下的压敏胶粘性能,尤其是在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酯(PC)制成的被粘物上,能够带来显著优异的压敏胶粘性能。因此,当被粘物是由PMMA或PC构成的玻璃盖板时,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发挥高的防起泡剥离性能。
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优选为1至30重量%,更优选为5至25重量%,还更优选为5至20重量%,还更优选为10至20重量%。如果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低于1重量%,则高温下的压敏胶粘性能可能降低,从而损害特别是在PMMA或PC制成的被粘物上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另一方面,如果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超过30重量%,则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能变得过硬,从而导致压敏胶粘性能降低。
关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优选包含具有碳数为2至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下文中有时称为“(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作为主要单体成分。就此而言,“(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在下文中也是如此。
(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其中,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是优选的。(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从调节胶粘性能和剪切储存弹性模量的观点来看,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的含量优选为10至85重量%,更优选为20至80重量%,还更优选为40至80重量%。
此外,关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在含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作为单体成分的情况下,有利地提高了胶粘性能。
作为(甲基)丙烯酸的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其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基酯和(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基酯。其中,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是优选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是更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从胶粘性能的观点来看,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的含量优选为0至85重量%,更优选为20至70重量%,还更优选为40至70重量%。
此外,关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优选包含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包含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作为单体成分是优选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提高胶粘力或者可以增加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内聚力。
作为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其实例包括含羟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和(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基酯,乙烯醇和烯丙醇;含酰胺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 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乙基丙烯酰胺;含氨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基酯;含环氧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含氰基的单体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含杂环的乙烯基单体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N-(甲基)丙烯酰基吗啉、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和乙烯基 唑;含磺酸酯基的单体如乙烯基磺酸钠;含磷酸酯基的单体如2-羟基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含酰亚胺基的单体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和异丙基马来酰亚胺;以及含异氰酸酯基的单体如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其中,从提高胶粘性能和通过增加交联点进行有效交联以提高耐热性的观点来看,含羟基的单体是优选的。此外,从高交联率和生产率优势的观点来看,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2HEA)和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是更优选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0.5至20重量%,更优选为1至15重量%,还更优选为1至13重量%。如果含量超过20重量%,则例如可能导致过度致密的交联,或者耐湿热性可能降低(例如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容易导致起泡或剥离)。此外,如果含量低于0.5重量%,则胶粘性能可能降低,或者交联反应可能以极低的速率进行或可能进行得不够,结果可能损害防起泡剥离性能。
关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除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之外,还可以包含多官能单体或其他可共聚单体作为共聚单体成分。
作为多官能单体,其实例包括二(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 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环氧基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多官能单体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以下(例如0至0.5重量%),更优选为0至0.1重量%。如果含量超过0.5重量%,则内聚力可能变得过高,从而降低压敏胶粘性能。在使用交联剂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多官能单体,但是在不使用交联剂的情况下,多官能单体的含量优选为0.001至0.5重量%,更优选为0.002至0.1重量%。
所述其他可共聚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C13-20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含有非芳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含有芳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甲基酯];基于乙烯基酯的单体如乙酸乙烯酯和丙酸乙烯酯;基于烯烃的单体如乙烯、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以及基于乙烯基醚的单体如乙烯基醚。
从增强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应力缓和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降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含羧基单体的含量。如果含羧基单体的含量高,则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应力缓和性能可能降低。具体来说,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在含羧 基单体的含量为2重量%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例如经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将两个构件层压而获得的层压体倾向于容易在高温下造成翘曲。
此外,为了对金属薄膜带来优异的耐腐蚀性,优选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即,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为包含由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的单体成分形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高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方面优异,并因此可以合适地用于例如层压至接触面板的玻璃盖板。此外,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耐腐蚀性方面也优异,并因此能够合适地用于例如层压至透明电极膜的金属薄膜如ITO。因此,特别是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的制造期间,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也可以合适地用于层压至玻璃盖板和层压至透明电极膜,因此具有高通用性,这从增加生产率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顺便提及,表述“基本上不含有/包含”是指除了不可避免的混合之外没有将单体进行主动共混。具体来说,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含羧基单体的含量优选低于1重量%,更优选低于0.1重量%。在单体成分中含有含羧基单体的情况下,例如,当直接层压至金属薄膜如ITO时,金属薄膜可能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下被腐蚀,从而导致电阻值增加。含羧基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延胡索酸、巴豆酸和异巴豆酸。此外,该含羧基单体包括含羧基单体的酸酐(例如含酸酐单体如马来酸酐和衣康酸酐)。
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使用已知/常见的聚合方法将单体成分聚合来制备。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其实例包括溶液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方法和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的聚合方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方法)。其中,从透明性、防水性和成本的观点来说,溶液聚合方法和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方法是优选的,溶液聚合是更优选的。
作为在聚合丙烯酸类聚合物时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其实例包括偶氮引发剂、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和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和氧化还原聚合引发剂。在引发剂中,在JP 2002-69411 A中公开的偶氮引发剂是特别优选的。偶氮引发剂是优选的,因为该引发剂的分解产物几乎不作为导致因加热产生气体(逸出气体)的部分而残留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作为偶氮引发剂,其实例包括2,2’-偶氮双异丁腈(在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称为AIBN)、2,2’-偶氮双-2-甲基丁腈(在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称为AMBN)、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酯和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使用的偶氮引发剂的含量优选为0.05至0.5重量份,更优选为0.1至0.3重量份。
在溶液聚合中,可以使用各种普通溶剂。这种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如:酯类如乙酸乙酯和乙酸正丁酯;芳族烃类如甲苯和苯;脂族烃类如正己烷和正庚烷;脂环族烃类如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以及酮类如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溶剂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00至1,200,000,更优选为600,000至1,100,000,还更优选为600,000至1,000,000。如果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低于500,000,则不能发挥良好的压敏胶粘特性,并且可能损害防起泡剥离性能。另一方面,如果重均分子量超过1,200,000,则可能在涂布性中引起问题。可以通过例如聚合引发剂的种类或用量、聚合期间的温度和时间等、单体浓度或单体滴加速率来控制重均分子量。
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量。更具体来说,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使用由东曹株式会社(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商品名为“HLC-8120GPC”的GPC 测量装置,在下述GPC测量条件下来测量并由聚苯乙烯换算来确定。
GPC测量条件:
样品浓度:0.2重量%(四氢呋喃溶液)
进样量:10μl
洗脱液:四氢呋喃(THF)
流速(流动速度):0.6mL/分钟
柱温(测量温度):40℃
柱:商品名“TSKgel Super HM-H/H4000/H3000/H2000(由东曹株式会社制造)
检测器:折射率计(RI)
从显现高温下的耐热性(防起泡剥离性能)的观点来看,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以上(例如-40至-20℃),优选为-35至-25℃,更优选为-33至-28℃。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40℃,则高温下的压敏胶粘性能可能降低,由此可能损害防起泡剥离性能。另一方面,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超过-20℃,则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能变得过硬,从而导致压敏胶粘性能降低或应力缓和性能降低。可以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或者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其他单体的种类或含量来控制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由以下等式表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理论值)。
1/Tg=W1/Tg1+W2/Tg2+...+Wn/Tgn
在以上等式中,Tg表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Tgi表示当单体i形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Wi表示单体i(i=1,2,...n)在全部单体成分中的重量分数。当丙烯酸类聚合物由n种单体成分如单体1、单体2、……、单体n构成时使用该等式。
[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
除了丙烯酸类聚合物之外,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优选还含有交联剂。即,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优选由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溶液形成。通过含有交联剂,可以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内聚力。此外,还可以调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或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溶胶物的重均分子量。
作为交联剂,其实例包括基于异氰酸酯的交联剂、基于环氧基的交联剂、基于三聚氰胺的交联剂、基于过氧化物的交联剂、基于脲的交联剂、基于金属醇盐的交联剂、基于金属螯合物的交联剂、基于金属盐的交联剂、基于碳化二亚胺的交联剂、基于 唑啉的交联剂、基于氮丙啶的交联剂和基于胺的交联剂。优选使用基于异氰酸酯的交联剂,但是不限于此。交联剂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基于异氰酸酯的交联剂,其实例包括低级脂族多异氰酸酯如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和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如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氢化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芳族多异氰酸酯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其中,从胶粘性能的观点来看,HDI或多官能化的HDI(在下文中有时称为“基于HDI的交联剂”)和XDI或XDI与多元醇的加合物(在下文中有时称为“基于XDI的交联剂”)是优选的。基于异氰酸酯的交联剂可以是,例如市售产品如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合物(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造,商品名为“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合物(由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为“CORONATE HL”),多官能化的HDI(商品名为“Duranate MFA-75X”,由旭化成株式会社(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造)。
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交联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例如0.05至1重量份,更优选为0.1至0.7重量份。如果交联剂的含量低于0.05重量份,则交联反应可能进行得不充分,从而在高温下容易引起起泡或剥离。另一方面,如果交联剂的含量超过1重量份,则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能变得太硬,从而导致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剥离。在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交联剂的情况下,只要这两种以上交联剂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之内就行。
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优选还含有交联助剂(交联促进剂)。通过包含交联助剂,可以促进交联反应。
作为交联助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或常用的交联助剂,对此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合适地使用的交联助剂的实例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和含有多个羟基的基于胺的化合物。交联助剂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有机锡化合物如二氯二丁基锡、氧化二丁基锡、二溴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硫化二丁基锡、三丁基甲氧基锡、乙酸三丁基锡、三丁基乙氧基锡、氧化二辛基锡、氯化三丁基锡、三氯乙酸三丁基锡和2-乙基己酸锡;有机钛化合物如二氯二丁基钛、钛酸四丁基酯和三氯丁氧基钛;有机铅化合物如油酸铅、2-乙基己酸铅、苯甲酸铅和环烷酸铅;有机铁化合物如2-乙基己酸铁和乙酰丙酮合铁;有机钴化合物如2-乙基己酸钴和苯甲酸钴;有机锌化合物如环烷酸锌和2-乙基己酸锌;以及有机锆化合物如环烷酸锆。其中,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是优选的。
金属螯合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实例包括铝螯合化合物、锆 螯合化合物、钛螯合化合物、铬螯合化合物、钴螯合化合物、铜螯合化合物、铁螯合化合物、镍螯合化合物、钒螯合化合物、锌螯合化合物、铟螯合化合物、钙螯合化合物、镁螯合化合物、锰螯合化合物、钇螯合化合物、铈螯合化合物、锶螯合化合物、钡螯合化合物、钼螯合化合物、镧螯合化合物、锡螯合化合物、铋螯合化合物和铂螯合化合物。其中,可以优选使用铝螯合化合物、锆螯合化合物和钛螯合化合物,并且铝螯合化合物是更优选的。
铝螯合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实例包括三(酰基丙酮合)铝如三(乙酰丙酮合)铝和三(丙酰丙酮合)铝;三(乙酰乙酸烷基酯)铝如三(乙酰乙酸乙酯)铝和三(乙酰乙酸叔丁酯)铝;[(单或双)(乙酰丙酮合)][(双或单)(乙酰乙酸烷基酯)]铝如单(乙酰丙酮合)双(乙酰乙酸乙酯)铝、单(乙酰丙酮合)双(乙酰乙酸异丁酯)铝、单(乙酰丙酮合)双(乙酰乙酸-2-乙基己酯)铝和单(乙酰丙酮合)双(乙酰乙酸十二烷基酯)铝;[(单或双)(酰基丙酮合)]铝[(二或单)醇化物]如(乙酰丙酮合)铝二异丙醇化物和双(乙酰丙酮合)铝单异丙醇化物;以及[(单或双)(乙酰乙酸烷基酯)]铝[(二或单)醇化物]如(乙酰乙酸乙酯)铝二异丙醇化物和双(乙酰乙酸乙酯)铝单异丙醇化物。其中,三(乙酰丙酮合)铝和三(乙酰乙酸乙酯)铝是优选的。
含有多个羟基的基于胺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是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羟基(醇羟基)的基于胺的化合物即可,但可以优选使用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含有多个羟基的基于胺的化合物,如在JP2009-079203 A中公开的N,N,N’,N’-四(2-羟基乙基)乙二胺和N,N,N’,N’-四(2-羟基丙基)乙二胺;乙二胺多元醇如乙二胺的聚氧乙烯缩合物、乙二胺的聚氧丙烯缩合物和乙二胺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缩合物。此外,作为这种胺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产品如商品名“EDP-300”、商品名“EDP-450”、商品名“EDP-1100”和商品名“Pluronic”(由艾迪科株式会社(ADEKA Corporation)制造)。
在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交联助剂的含量没有特别 限制,但是例如,基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0.01至3.0重量份,更优选为0.05至1.0重量份。如果交联助剂的含量低于0.01重量份,则交联反应可能进行得不充分,从而使得在高温下发生起泡。另一方面,如果交联助剂的含量超过3.0重量份,则由于过量,可能发生由未反应成分引发的高温下的起泡。当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交联助剂时,只要这两种以上交联助剂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就行。
如果需要,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可以包含已知添加剂如增粘树脂(松香衍生物、多萜树脂(polyterphen resin)、石油树脂和油溶性酚)、抗老化剂、填料、着色剂(染料或颜料)、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塑剂、软化剂、表面活性剂和抗静电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性能即可。当形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时,可使用各种普通溶剂。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在上述溶液聚合方法中使用的任何溶剂。
[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通过将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干燥和/或固化来形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如下来形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将基于丙烯酸类的聚合物(或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与必要时的交联剂、溶剂和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以制备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然后将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涂布(涂覆)在基材、隔片等上,并将涂层干燥和/或固化。
当对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进行涂布时,可以使用已知的涂布方法,并可以使用普通的涂布机如凹版辊式涂布机、逆转辊式涂布机、辊舐涂布机、浸入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缺角轮涂布机和直接涂布机。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法测得的85℃下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在下文中有时称为“剪切储存弹性模量 (85℃)”或“G’(85℃)”)为1×104至3×105Pa,优选为1.2×104至2.5×105Pa,更优选为1.35×104至2.3×105Pa。如果剪切储存弹性模量(85℃)超过3×105Pa,则高温应力缓和性能不良,并且通过使用压敏胶粘剂组合物进行层压而获得的层压体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出现翘曲或扭曲。另一方面,如果剪切储存弹性模量(85℃)低于1×104Pa,则由于例如高温下的胶粘力不足或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出现起泡或剥离而导致缺少耐久性。剪切储存弹性模量(85℃)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法来测量。例如,可以在将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形成的多个压敏胶粘剂层层压而使得厚度为约1.5mm之后,在剪切模式下,在频率为1Hz、温度为-70℃至200℃、升温速率为5℃/分钟的条件下,通过由流变科学公司(Rheometric Scientific Co.,Ltd.)制造的高级流变测量扩展系统(ARES)来测量剪切储存弹性模量。
可以通过例如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的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或交联剂的用量(添加量)来控制剪切储存弹性模量(85℃)。
从在高温下发挥良好防起泡剥离性能的观点来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优选为40至95%(重量%),更优选为50至90%。凝胶分数可以以乙酸乙酯不溶物的形式来测量,具体来说,以在23℃下在乙酸乙酯中浸渍7天后的不溶物基于浸渍前样品的重量百分比(单位:重量%)来测量。如果凝胶分数低于40%,则特别地,可能容易造成起泡,而如果其超过95%,则特别地,可能易于发生剥离。此外,应力缓和性能可能降低。可以通过例如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的组成、重均分子量或交联剂的用量(添加量)来控制凝胶分数。
具体来说,凝胶分数(溶剂不溶物的比率)是例如通过以下“凝胶分数测量方法”计算的值。
(凝胶分数测量方法)
取样约0.1g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多孔四氟乙烯片(商品名为“NTF1122”,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制造)包裹,将其用风筝线捆住,并在此时测量其重量,将测得的重量指定为浸渍前重量。浸渍前重量是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还测量了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并将该重量指定为包装物重量。
随后,将用四氟乙烯片包裹并用风筝线捆住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下文中称为“样品”)置于装有乙酸乙酯的50ml容积的容器中,然后将其在23℃下静置7天。然后从容器中取出(乙酸乙酯处理后的)样品,将其转移到铝制杯中,然后在干燥器中在130℃下干燥2小时以除去乙酸乙酯,测量其重量,并将该重量指定为浸渍后重量。
按照下式计算凝胶分数:
凝胶分数(重量%)=((A-B)/(C-B))×100
(其中A是浸渍后重量,B是包装物重量,C是浸渍前重量)。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具体构造的实例包括由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单体成分和交联剂形成,所述单体成分包含基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为1至3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0至8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和0至8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由于这种构造,可以以平衡的方式发挥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此外,通过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作为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可以提供金属薄膜或金属氧化物薄膜上的耐腐蚀性。此外,通过引入0.5至20重量%的含羟基单体作为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可以获得更优异的胶粘可靠性。
从以更平衡的方式提供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的观 点来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构造的特别优选实例包括下列压敏胶粘剂组合物(1)和(2):
(1)由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所述溶液包含: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含有5至20重量%的MMA、5至40重量%的EA、35至60重量%的2MEA和0.5至5重量%的4HBA的单体成分形成;作为交联剂的0.1至2.0重量份的基于HDI的交联剂;和0.05至0.5重量份的有机锡化合物(优选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及
(2)由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所述溶液包含: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含有5至20重量%的MMA、30至70重量%的BA、10至50重量%的EA和0.5至15重量%的2HEA的单体成分形成;作为交联剂的0.1至2.0重量份的基于XDI的交联剂;和0.1至1.0重量份的乙二胺多元醇。
[压敏胶粘片]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组合物制成片状来用作压敏胶粘剂层。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可以用作压敏胶粘片本身,或者可以用作具有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片。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至少具有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具有或者可以不具有基材,只要其具有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即可。因此,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的具体构造包括例如(1)具有仅通过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形成的构造的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和(2)具有其中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形成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构造的具有基材的压敏胶粘片(带基材压敏胶粘片)。其中,(1)具有仅通过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形成的构造的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具有基材的情况下,只要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形成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就行,且可以将已知的压敏胶粘剂层、胶粘剂层等形成在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
压敏胶粘片也可以以卷绕形式或以层压片形式构成。即,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具有诸如片或带的形式。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具有卷绕形式的情况下,压敏胶粘片可以具有例如以如下状态缠绕成卷的形式: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受形成在基材背面上的隔片(剥离衬垫)或剥离处理层保护。
(压敏胶粘剂层)
如上所述,构成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的压敏胶粘剂层是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因此,所述压敏胶粘剂层具有优异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和优异的高温应力缓和性能。此外,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是由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的单体成分形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情况下,所述压敏胶粘剂层在金属薄膜上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压敏胶粘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10至250μm,更优选为10至100μm,还更优选为10至75μm。如果厚度超过250μm,则当在涂布期间拿起片时可能形成卷曲。如果厚度小于10μm,则不能分散应力,并且可能容易引起剥离。
压敏胶粘剂层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的总透光率(按照JIS K7361-1)为例如优选90%以上,更优选为91%以上。此外,压敏胶粘剂层的雾度(按照JIS K7136)为例如优选1.0%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如果总透光率和雾度在上述范围之外,则层压有所述压敏胶粘片的光学产品在透明度或外观方面可能发生劣化。总透光率和雾度可以通过在将压 敏胶粘剂层层压至载玻片(例如具有91.8%的总透光率和0.4%的雾度)之后,使用雾度计(商品名“HM-150”,由日本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制造)来测量。
(基材)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包含基材的情况下,基材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是各种光学膜如塑性膜、抗反射(AR)膜、起偏振片和延迟膜。塑性膜的材料可以是例如塑性材料如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酸类树脂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三乙酰基纤维素(TAC);聚砜;聚芳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以及环烯烃聚合物如商品名“ARTON(环烯烃聚合物;由JSR制造)”、商品名“ZEONOR(环烯烃聚合物;由日本瑞翁株式会社(Nippon Zeon Co.,Ltd.)制造)”。塑性材料可以单独或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基材”是当将压敏胶粘片用于(层压至)被粘物(如光学构件)时与压敏胶粘剂层一起层压至被粘物的部分。在压敏胶粘片的使用(层压)中剥离的隔片(剥离衬垫)不包括在“基材”中。
最重要的是,基材优选为透明基材。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透明基材”是指例如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的总透光率(按照JIS K7361-1)为85%以上(优选为88%以上)的基材。此外,基材的雾度(按照JIS K7136)为例如优选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透明基材的实例包括PET膜和非取向膜如商品名“ARTON”和商品名“Zeonoa”。
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12至75μm。基材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形状。在基材的表面上,可以合适地进行已知/常见的表面处理如物理处理如电晕放电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以及化学处理如底涂层处理。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具有基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各种功能膜 用作基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用作压敏胶粘功能膜,其包含功能膜和在功能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所述功能膜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实例包括具有光学功能(例如偏振、光折射、光反射、光透射、光吸收、光衍射、旋光性和可见性)的膜、具有导电性的膜(例如ITO膜)、具有紫外线阻挡性能的膜和具有硬质涂层性能(防划性)的膜。更具体来说,功能膜的实例包括硬质涂膜(通过对塑性膜如PET膜的至少一个表面进行硬质涂层处理而获得的膜)、起偏振膜、波长板、延迟膜、光学补偿膜、亮度增强膜、导光板、反射膜、抗反射膜、透明导电膜(例如ITO膜)、设计膜、装饰膜、表面保护膜、棱镜和滤色片。“板”和“膜”各自包括诸如板、膜和片的形式。例如,“起偏振膜”包括“起偏振板”和“起偏振片”。此外,“功能膜”包括“功能板”和“功能片”。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的总透光率(按照JISK7361-1)为例如优选90%以上,更优选91%以上。此外,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的雾度(按照JIS K7136)为例如优选1.0%以下,更优选0.8%以下。如果总透光率和雾度在上述范围之外,则层压有所述压敏胶粘片的光学产品在透明度或外观方面可能发生劣化。总透光率和雾度可以在将压敏胶粘片层压至载玻片(例如具有91%的总透光率和0.4%的雾度)之后,使用雾度计(商品名“HM-150”,由日本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来测量。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的85℃下的180°压敏胶粘剂剥离力[称为“压敏胶粘剂剥离力(对PET,85℃,180°剥离)”]优选为5.0N/20mm以上,更优选为6.0N/20mm至20.0N/20mm,还更优选为7.2N/20mm至16.0N/20mm。如果压敏胶粘剂剥离力(对PET,85℃,180°剥离)小于5.0N/20mm,则防起泡剥离性能可能不足,并且高温下的胶粘可靠性可能降低。
压敏胶粘剂剥离力(对PET,85℃,180°剥离)可以通过在85℃下 使用PET膜作为被粘物进行180°剥离试验来测量。具体来说,按照JISZ0237(2000),使用PET膜(例如商品名“Lumirror T-60”,由东丽工业株式会社(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厚度:0.125mm)作为被粘物(试验板),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中的压敏胶粘剂层(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层压至被粘物,然后在85℃和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的条件下以180°剥离压敏胶粘片,由此可以测量上述压敏胶粘剂剥离力。在双面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可以在将背衬材料(例如厚度为25μm的PET膜)层压至与待测量表面相反的侧上的压敏胶粘剂层表面(压敏胶粘表面)之后进行测量。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在85℃下通过恒定负荷剥离试验测得的剥离速率优选为35mm/6小时以下(例如0至35mm/6小时),更优选为0至25mm/6小时。剥离速率指示了在高温条件下以低速剥离的胶粘性能,特别是对起泡或剥离的敏感性。如果剥离速率超过35mm/6小时,则防起泡剥离性能可能降低。
如下进行85℃下的恒定负荷剥离试验。
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中的压敏胶粘剂层(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层压至试验板(例如PMMA板或PET板)的一个表面,在50℃和5atm的条件下在高压釜中处理15分钟之后,在压敏胶粘片的纵向末端处以与试验板表面垂直的方向(以离开PET板的方向)施加50gf的负荷。将压敏胶粘片在85℃的条件下静置6小时,并测量在6小时后将压敏胶粘片从试验板上剥离的长度(剥离距离),由此计算剥离速率(mm/6小时)。
更具体来说,试验方法例如如下所述(参见图1至3)。
[85℃下的恒定负荷剥离试验]
将压敏胶粘片中的压敏胶粘剂层(由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宽度:10mm,长度:100mm)层压至试验板[例如PMMA板(商品名“ACRYLITE MR-200”,由三菱人造丝株式会社(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长度:100mm,宽度:30mm,厚度:1.5mm)或PET板(商品名“A4100”,由东洋纺织株式会社(Toyobo Co.,Ltd.)制造,长度:100mm,宽度:30mm,厚度:1.5mm)]的一个表面,并在50℃和5atm的条件下在高压釜中将该层压体处理15分钟。
随后,如图1和2中所述,将试验板11水平放置,使得与压敏胶粘片12层压的表面为底面。将压敏胶粘片12在长度方向上从末端(一个末端)纵向剥离5mm,并从长度方向上的末端(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用线悬挂50g的重物13,以与试验板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向压敏胶粘片12的长度方向上的末端施加50gf的负荷。
随后,将体系在85℃的条件下静置6小时,并通过测量压敏胶粘片12的剥离距离16来计算“剥离速率(mm/6小时)”。
就此而言,剥离距离是开始测量后经过6小时所剥离的压敏胶粘片的长度(纵向距离),并指示在测量开始时压敏胶粘片和试验板紧密接触的末端位置14与经过6小时后压敏胶粘片和试验板紧密接触的末端位置15之间的距离16(参见图2和3)。
在压敏胶粘片是双面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内衬材料(例如厚度为25μm的PET膜)粘贴至与试验膜相反一侧上的压敏胶粘表面上之后来进行测量。
(隔片)
在使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之前,可以用隔片(剥离衬垫)来保护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压敏胶粘表面)。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是双面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每个压敏胶粘表面可以分别使用隔片来保护,或者通过使用双面都是剥离表面的一个隔片以将表面绕成卷形的方式进行 保护。将隔片用作压敏胶粘剂层的保护材料,并在将压敏胶粘剂层层压至被粘物时将其剥离。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是无基材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隔片充当压敏胶粘剂层的载体。可以不设置隔片。可以将任何已知的剥离纸用作隔片。隔片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具有剥离处理层的基材、由氟聚合物构成的低胶粘性基材或由非极性聚合物构成的低胶粘性基材。作为具有剥离处理层的基材,其实例包括表面用剥离剂如聚硅氧烷型剥离剂、长链烷基型剥离剂、氟型剥离剂和硫化钼处理了的塑料膜或纸。作为由氟聚合物构成的低胶粘性基材中的氟基聚合物,其实例包括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作为非极性聚合物,其实例包括基于烯烃的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隔片可以使用已知/普通的方法来形成。隔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按照用于压敏胶粘片的正常制造方法来制造。例如,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是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以按照干燥后的厚度计具有预定的厚度的方式,将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涂布在剥离衬垫的剥离表面上,并进行干燥和/或固化而形成压敏胶粘剂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由此可以制造压敏胶粘片。
在涂布(涂覆)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时,可以使用上述已知涂布方法。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具有上述构造,因此具有优异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和高温应力缓和性能。由此,当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用于层压光学构件等时,可以防止或抑制在高温条件下从被粘物翘起或剥离。特别地,当使用没有硬质涂层的由PMMA或PC制塑料基材构成的玻璃盖板作为被粘物时,发挥了高的防起泡剥离性能。此外,在通过将构件彼此层压来形成层压体的情形中,即使当层压在一起的构 件具有不同的线性膨胀系数时,由于使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应力缓和的性能优异,因此层压体能够保持不翘曲或扭曲。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将所述压敏胶粘片用于层压光学构件或制造光学产品。光学构件是指具有光学特性(例如偏振性质、光折射性质、光散射性质、光反射性质、光透射性质、光吸收性质、光衍射性质、旋光性质和可见性)的构件。光学构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所述光学构件是具有光学特性的构件即可,可以例示的有构成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或输入装置的构件或用于这些装置的构件。其实例包括偏振板、波板、延迟板、光学补偿膜、亮度增强膜、导光板、反射膜、抗反射膜、透明导电膜(例如ITO膜)、设计膜、装饰膜、表面保护膜、棱镜、透镜、滤色片、透明基材以及将这些层压在一起的构件(功能膜等)。“板”和“膜”各自包括板状、膜状和片状,例如“偏振膜”包括“偏振板”和“偏振片”。“功能膜”包括“功能板”和“功能片”。
显示装置的实例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电子纸。输入装置的实例包括接触面板。
光学构件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实例包括由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玻璃或金属薄膜构成的构件(如片状、膜状或板状构件)。就此而言,本发明中使用的“光学构件”包括在保持作为被粘物的显示装置或输入装置的可见性的同时,实现装饰或保护作用的膜(如设计膜、装饰膜和表面保护膜)。
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优选可以用于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上的应用中,特别是用于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的制造中层压至设置在接触面板表面上的玻璃盖板(特别是由PMMA或PC制成的玻璃盖板),具体来说,压敏胶粘片优选可以用于层压玻璃盖板和其他构件(例如PET膜),从而将它们堆叠。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作为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在耐腐蚀性方面也优异,因此可以优选用于特别是层压至金属薄膜(包括金属氧化物薄膜)。金属薄膜是由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其混合物构成的薄膜,并且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实例包括ITO(铟锡氧化物)、ZnO、SnO和CTO(镉锡氧化物)的薄膜。金属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100至 金属薄膜如ITO设置在例如PET膜上并用作透明导电膜。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作为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可以合适地用于层压至玻璃盖板和层压至透明导电膜两者。因此,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具有高通用性,特别是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的制造中,并且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来看,这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是双面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通过将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附着并层压至各种功能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获得压敏胶粘功能膜,其包含功能膜和在功能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由本发明压敏胶粘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所述功能膜如上所述。用于压敏胶粘功能膜的本发明压敏胶粘片(双面压敏胶粘片)可以是无基材压敏胶粘片或带基材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
下面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和表1中,每种“Duranate MFA-75X”(基于HDI的交联剂)和“TAKENATE D110N”(基于XDI的交联剂)的共混量(添加量)指示以固体物计的添加量(重量份)。
实施例1:
将作为单体成分的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重量份 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40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54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25重量份的2,2’-偶氮双异丁腈,以及作为聚合溶剂的185.7重量份乙酸乙酯添加到可拆式烧瓶中,并在向其中引入氮气的同时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以这种方式除去聚合体系中的氧,然后通过将温度升高至65℃使反应进行5小时,然后通过将温度升高至70℃使反应继续进行2小时。然后添加甲苯以获得固体物质浓度为30重量%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800,000,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5℃。
如表1中所示,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向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添加作为交联剂的0.3重量份的基于HDI的交联剂(商品名“Duranate MFA-75X”,由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和作为交联助剂的0.2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混合,从而制备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
将上面获得的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流延涂布在隔片(剥离衬垫)(商品名“A-43”,由帝人杜邦膜日本株式会社(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制造,厚度:38μm)的剥离表面(剥离处理过的表面)上以提供在干燥后厚度为25μm的压敏胶粘剂层,然后在常压下在130℃下干燥2分钟,并在50℃下进一步进行48小时的老化,并将隔片(商品名“A-31”,由帝人杜邦膜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厚度:38μm)设置在经干燥的压敏胶粘剂层的表面上,从而获得具有如下构造的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仅由压敏胶粘剂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由上述用于形成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 甲酯(MMA)、3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40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42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单体成分,并使用0.3重量份的基于XDI的交联剂(商品名“TAKENATE D110N”,由三井化学株式会社(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代替基于HDI的交联剂。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5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65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25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单体成分。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24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65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单体成分,并且将基于HDI的交联剂(商品名“Duranate MFA-75X”,由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共混量改为0.2重量份,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共混量改为0.15重量份。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5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40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45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单体成分,并且将基于HDI的交联剂(商品名“Duranate MFA-75X”,由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共混量改为0.5重量份,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共混量改为0.3重量份。
实施例6: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23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66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单体成分。
实施例7: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2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5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38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45重量份的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2MEA)作为单体成分,并且将基于HDI的交联剂(商品名“Duranate MFA-75X”,由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共混量改为0.35重量份,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共混量改为0.25重量份。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59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和40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2EHA)作为单体成分,并使用0.3重量份的基于XDI的交联剂(商品名“TAKENATE D110N”,由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基于HDI的交联剂,并且不使用交联助剂。
比较例2: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50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和49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2EHA)作为单体成分,并使用0.2重量份的基于XDI的交联剂(商品名 “TAKENATE D110N”,由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基于HDI的交联剂,并且使用0.2重量份的乙酰丙酮铝代替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比较例3: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2重量份的丙烯酸(AA)和98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2EHA)作为单体成分,并使用0.4重量份的基于环氧基的交联剂(商品名“TETRAD-C”,由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制造)代替基于HDI的交联剂,并且使用0.2重量份的乙酰丙酮铝代替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比较例4:
以与比较例3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5重量份的丙烯酸(AA)和95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BA)作为单体成分,并且将基于环氧基的交联剂(商品名“TETRAD-C”,由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共混量改为0.2重量份。
比较例5: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双面压敏胶粘片(无基材双面压敏胶粘片),不同之处在于,如表1中所示,使用1重量份的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4HBA)和99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2EHA)作为单体成分,并使用0.1重量份的其中将环氧丙烷加成至乙二胺得到的多元醇(商品名“EDP-300”,由艾迪科株式会社制造)代替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评价)
对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双面压敏胶粘片进行下列评价。压敏胶粘剂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按照上面的“凝胶分数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且将测量结果显示在表1中的“凝胶分数”栏中。
(1)85℃下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
在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每个双面压敏胶粘片上剥离隔片之后,对压敏胶粘剂层进行层压以制造厚度为约1.5mm的层压体,并将该层压体用作测量样品。
通过使用由流变科学公司制造的“高级流变测量扩展系统(ARES)”,在频率为1Hz、温度范围为-70℃至200℃、升温速率为5℃/分钟的条件下对测量样品进行测量以确定85℃下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将测量结果显示在表1中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85℃)”栏中。
(2)防起泡剥离性能(防起泡性能和抗剥离性能)
在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每个双面压敏胶粘片的一侧上的压敏胶粘表面上剥离隔片之后,将压敏胶粘表面层压至透明导电膜(商品名“ELECRYSTA V270L-TFMP”,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70μm)的导电膜表面侧,并将所得层压体切割成宽度为100mm且长度为100mm以制造片材件。
从上面制造的片材件上剥离剩余的隔片,并在50N/cm的压力(线性压力)下利用辊式层压机将露出的压敏胶粘表面层压至PMMA板(丙烯酸类板,商品名“ACRYLITE L”,由三菱人造丝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mm)的一个表面,从而制造具有“透明导电膜/压敏胶粘剂层(双面压敏胶粘片)/PMMA板”的层结构的评价样品。
在烘箱中在80℃下将该评价样品热处理5小时(耐热性试验)。在耐热性试验之后,用眼观察评价样品的胶粘界面(压敏胶粘剂层与PMMA板之间的界面),并通过确认是否存在起泡或者是否存在剥离或翘起,按照以下标准来评价防起泡剥离性能(防起泡性能和抗剥离性能)。将评价结果分别显示在表1中的“防起泡性能”和“抗剥离性能”栏中。
[防起泡性能]
A(良好):在层压部分中未确认起泡。
B(不良):在层压部分中确认起泡。
[抗剥离性能]
A(良好):在层压部分中未确认翘起或剥离。
B(不良):在层压部分中确认翘起或剥离。
(3)层压体的翘曲
在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每个双面压敏胶粘片的一侧上的压敏胶粘表面上剥离隔片之后,将透明导电膜(商品名“ELECRYSTA V270L-TFMP”,由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70μm)的导电膜表面侧层压至压敏胶粘表面,并将所得层压体切割成宽度为100mm且长度为100mm以制造片材件。
从上面制造的片材件上剥离剩余的隔片,并在50N/cm的压力(线性压力)下利用辊式层压机将露出的压敏胶粘表面层压至PMMA板(丙烯酸类板,商品名“ACRYLITE L”,由三菱人造丝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mm)的一个表面,从而制造具有“透明导电膜/压敏胶粘剂层(双面压敏胶粘片)/PMMA板”的层结构的评价样品。
在烘箱中在80℃下将该评价样品热处理50小时。在从烘箱中取出样品后立即用眼确认评价样品中是否存在翘曲,并且当未确认翘曲时将其评定为A(无翘曲,良好的应力缓和性能),且当确认翘曲时将其评定为B(存在翘曲,不良的应力缓和性能)。将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的“层压体的翘曲”栏中。
(4)85℃下的恒定负荷剥离试验(参见图1至3)
将在每个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双面压敏胶粘片切割成10mm的宽度和100mm的长度,并在从一个压敏胶粘表面上剥离隔片之后, 将PET膜(商品名“Lumirror S-10”,由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厚度:25μm)层压(背衬)至压敏胶粘表面,从而制造测量样品12(双面压敏胶粘片/PET的层压)。
在测量样品12中,从双面压敏胶粘片上剥离剩余的隔片,并通过将2-kg的滚筒前后移动一次而将露出的压敏胶粘表面加压结合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11[PET板,商品名“A4100”,由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造,长度:100mm,宽度:30mm,厚度:0.125mm]的一个表面(中心部分)。
随后,在高压釜中,在50℃和5atm的条件下将层压有测量样品12的PET板11处理15分钟。
在处理后,将层压有测量样品12的PET板11从高压釜中取出,并通过使用夹具而将PET板11水平放置,使得层压有测量样品12的表面朝下层压(图1和2)。
如图1和2中所示,将测量样品12在长度方向上从样品的纵向末端起从PET板11上剥离5mm。此外,从测量样品12的纵向末端(剥离部分)用线悬挂50g的重物13,并且以与PET板11的表面垂直(向下)的方向,向其施加50gf的负荷。将重物13固定至线的远端,所述线穿过在测量样品12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处、距纵向末端距离为5mm的部分中钻出的孔。
在施加负荷之后,将样品在85℃的条件下静置6小时。测量在开始测量后经过6小时(在6小时的静置期间)测量样品12被剥离的距离(剥离距离16),并计算剥离速率(mm/6小时)。将测量结果显示在表1中“剥离速率(对PET,恒定负荷)”栏中。就此而言,当从测量开始后经过6小时测量样品12从PET板11上完全剥离并掉落时,将这在表1中显示为“掉落”。
剥离距离16是测量样品12在长度方向上的剥离距离,并指示从在测量开始时双面压敏胶粘片和PET板11紧密接触的末端位置14到经过6小时后双面压敏胶粘片和PET板11紧密接触的末端位置15的距离16(参见图2和3)。在测量样品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对剥离距离16进行测量。
如从表1的结果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实施例)具有优异的防起泡剥离性能。此外,通过层压本发明的压敏胶粘片(本发明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而获得的层压体即使在加热时也不引起翘曲,从而显示优异的高温应力缓和性能。另一方面,比较例的压敏胶粘片(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显示不良的防起泡剥离性能,并且通过层压所述压敏胶粘片而获得的层压体在加热后引起翘曲,因此具有不良的高温应力缓和性能。
表1中的缩写如下。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4HBA:丙烯酸-4-羟基丁基酯
EA:丙烯酸乙酯
AA:丙烯酸
2EHA: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
BA: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
2MEA: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
HDI:基于HDI的交联剂(多官能化的HDI)(商品名“Duranate MFA-75X”,由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
XDI:基于XDI的交联剂(商品名“TAKENATE D110N”,由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T/C:基于环氧基的交联剂(商品名“TETRAD-C”,由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Tin: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AL:乙酰丙酮铝
EDP:其中环氧丙烷加成至乙二胺所得的多元醇(商品名“EDP-300”,由艾迪科株式会社制造)
尽管已经参考其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1年4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099841,通过参考将其全部主旨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提供了下列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压敏胶粘片。
(1)一种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成分形成并具有-4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其中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85℃下通过动态粘弹性测量法测得具有1×104至3×105Pa的剪切储存弹性模量。
(2)根据(1)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中基于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1至30重量%。
(3)根据(1)或(2)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具有40至95%的凝胶分数。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中基于所述压敏胶粘剂组合物(100重量%),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为65重量%以上。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中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基本上不包含含羧基单体。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中基于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包含0.5至20重量%的量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由用于形成所述 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溶液形成,所述溶液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其中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交联剂的含量为0.05至1重量份。
(8)一种压敏胶粘片,其包含由(1)至(7)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
(9)一种压敏胶粘片,其包含由(1)至(7)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并用于在静电容量型接触面板上的应用中。
(10)一种压敏胶粘片,其包含由(1)至(7)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构成的压敏胶粘剂层,并用于层压至金属膜。
(11)根据(8)至(10)中任一项的压敏胶粘片,其中所述压敏胶粘剂层的厚度为10至250μm。
附图标记
11:试验板(PET板)
12:双面压敏胶粘片(或测量样品(双面压敏胶粘片/PET膜))
13:重物
14:在测量开始时双面压敏胶粘片(或测量样品)与试验板紧密接触的末端位置
15:在经过6小时后双面压敏胶粘片(或测量样品)与试验板紧密接触的末端位置
16:剥离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