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04160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0720.7

申请日:

2015.04.12

公开号:

CN104894938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C 7/10申请公布日:2015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7/10申请日:20150412|||公开

IPC分类号:

E01C7/10

主分类号:

E01C7/10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文; 王志刚; 陈胜亮; 易达; 林章虎

地址:

101102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景盛北三街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代理人:

刘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其技术特征是:按照现场到场4辆混合料运输车后开始摊铺作业,拌和、摊铺、碾压设备确定后,一个作业段的拌和时间和碾压时间也基本能够确定,水稳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前期已经确定,那么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主要由运输时间来控制了,运距远,运输时间长,允许摊铺时间就短,根据下层作业段有效作业时长T、混合料拌和时间T拌、运输时间T运、最后一段碾压时间等参数就可计算出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进一步计算出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本发明公式简单明了,操作性强,保证了施工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按照现场到场4辆混合料运输车后开始摊铺作业,
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和下层结构层最长作业段长度分25℃室内、35℃室外覆盖和35℃室外不覆盖三种情况来测算,三种情况的下层作业段长度都和混合料初始加水量有关系,具体如下:
25℃以下且包含25℃情况下,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2%之间时,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L单位为m,A单位为km以下同;
在25℃~35℃且包含35℃时,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室外覆盖情况下,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69有效时长为103min,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2%之间并且包括最佳含水量+2%时,室外覆盖情况下,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2%至最佳含水量+3%之间并且包括最佳含水量+3%时,室外覆盖情况下,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
35℃室外不覆盖,当初始加水量小于等于最佳含水量时,不适宜施工,当初始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1%且包含+1%之间时,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159,有效时长为163min,当初始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至最佳含水量+3%且包含+3%之间时,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

说明书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对于桥梁和通道相对密集,路基段落短,路基作业面提供不及时,基层与桥梁、通道频繁衔接而致摊铺作业不连续的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使用本发明技术经济最佳。
背景技术
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在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被广泛应用,虽然有些高速公路不同程度的采用两层连铺技术,但由于作业段长度和延迟时间控制不好,措施不到位,造成水稳基层压实度不够,上下层连接性不好,表面平整度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公司结合多年来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采用两层连铺技术的施工经验,以及在水泥稳定粒料延迟时间和两层连铺作业段长度确定及控制等方面做了的一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并确定出了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施工长度确定方法。
发明内容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技术特征是:按照现场到场4辆混合料运输车(160t)后开始摊铺作业,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和下层结构层最长作业段长度分三种情况来测算,拌和、摊铺、碾压设备确定后,一个作业段的拌和时间和碾压时间也基本能够确定,水稳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前期已经确定,那么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主要由运输时间来控制了,运距远,运输时间长,允许摊铺时间就短,根据下层作业段有效作业时长T、混合料拌和时间T拌、运输时间T运、最后一段碾压时间等参数就可计算出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进一步计算出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
其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型是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特征是: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和下层结构层最长作业段长度 分25℃室内、35℃室外覆盖和35℃室外不覆盖三种情况来测算,三种情况的下层作业段长度都和混合料初始加水量有关系。
所述的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特征是:25℃室内、35℃室外覆盖和35℃室外不覆盖三种情况及混合料初始加水量给出了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的的回归关系。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按照现场到场4辆混合料运输车后开始摊铺作业,
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和下层结构层最长作业段长度分25℃室内、35℃室外覆盖和35℃室外不覆盖三种情况来测算,三种情况的下层作业段长度都和混合料初始加水量有关系,具体如下:
25℃以下(包含25℃)情况下,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2%之间时,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单位m)和运距A(单位为km),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
在25℃~35℃(包含35℃)时,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室外覆盖情况下,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69,有效时长为103min,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2%之间并且包括最佳含水量+2%时,室外覆盖情况下,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当初始加水量为最佳含水量+2%至最佳含水量+3%之间并且包括最佳含水量+3%时,室外覆盖情况下,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此时要防止弹簧出现。
35℃室外不覆盖,当初始加水量小于等于最佳含水量时,不适宜施工,当初始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1%(包含)之间时,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159,有效时长为163min,当初始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至最佳含水量+3%(包含)之间时,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关系为L=-4.5A+249,有效时长为223min。根据规范要求,水稳混合料应该覆盖,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出现。所述的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按此方法进行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施工控制,保证了上下层的连接, 降低施工成本,而且保证了施工质量。
利用本发明型的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一、使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作业段长度的确定有了理论依据,避免了施工长度确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计算公式简单明了,操作性强。
三、保证了水稳层上下层的连接,提高了整体性,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通层取芯芯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其技术特征是:按照现场到场4辆混合料运输车(160t)后开始摊铺作业(一般一台车载重40t左右),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和下层结构层最长作业段长度分三种情况来测算,拌和、摊铺、碾压设备确定后,一个作业段的拌和时间和碾压时间也基本能够确定,水稳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前期已经确定,那么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主要由运输时间来控制了,运距远,运输时间长,允许摊铺时间就短,根据下层作业段有效作业时长T、混合料拌和时间T拌、运输时间T运、最后一段碾压时间等参数就可计算出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进一步计算出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
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和下层结构层最长作业段长度分25℃室内、35℃室外覆盖和35℃室外不覆盖三种情况来测算,三种情况的下层作业段长度都和混合料初始加水量有关系。
其特征是:25℃室内、35℃室外覆盖和35℃室外不覆盖三种情况及混合料初始加水量给出了下层作业段最长施工长度L和运距A的的回归关系。


公式运用说明:①根据规范要求,水稳施工应在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施工气温在25℃以下时,初始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到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含水量大于2%现场有可能会出现“弹簧”现象,所以公式均采用L=-4.5A+249;
②施工气温在25℃~35℃时,为保证施工质量,给出了最不利条件35℃时的计算公式,初始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最佳含水量+3%范围内,在35℃覆盖时,应选用公式L=-4.5A+249,所以在25℃~35℃范围均可选用该公式,35℃不覆盖已不符合规范要求,所以一般情况选用公式L=-4.5A+249;
③综上所述,两层连铺作业段长度均可选用公式L=-4.5A+249;
④公式中,L单位为米,A单位为公里,斜率为-4.5m/km。
按此方法进行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施工控制,保证了上下层的连接。施工效果如下:
检测结果汇总表

检测项目规定值检测点数平均值合格率压实度(%)9880099.398强度(MPa)41605.2100平整度(mm)880004.697取芯情况完整500 98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水泥稳定粒料结构层两层连铺下层作业段长度确定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其技术特征是:按照现场到场4辆混合料运输车后开始摊铺作业,拌和、摊铺、碾压设备确定后,一个作业段的拌和时间和碾压时间也基本能够确定,水稳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前期已经确定,那么下层一个作业段的允许摊铺时间主要由运输时间来控制了,运距远,运输时间长,允许摊铺时间就短,根据下层作业段有效作业时长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