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卡盘.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0282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6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97081.2

申请日:

2015.09.18

公开号:

CN105114013A

公开日:

2015.12.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19/10申请日:20150918|||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9/10

主分类号:

E21B19/10

申请人:

克拉玛依市万盛佳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路志武

地址:

834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门户路1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代理人:

周星莹; 汤建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钻井卡盘,其包括底座、连接盘和活门;底座的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卡瓦体;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底座上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升降压力缸;连接盘与卡瓦体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端与连接盘铰接,连接板的内端与卡瓦体铰接;底座下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行走压力缸,行走压力缸的运动部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放置在转盘的表面,可以根据井口的偏斜情况,在转盘面进行工作中心调整,不受转盘方瓦的限制,适应任何型号的转盘,行走压力缸下方的行走轮将底座支撑起来,通过人工可以很轻松地移动该钻井卡盘,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盘和活门,底座呈环形,底座上设有沿轴向的开口,活门的左侧能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左侧,活门的右侧能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右侧;底座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底座的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卡瓦体,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底座上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升降压力缸,升降压力缸的固定部位于底座内,升降压力缸的运动部与连接盘固定连接;连接盘与卡瓦体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端与连接盘铰接,连接板的内端与卡瓦体铰接;底座下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行走压力缸,行走压力缸的固定部位于底座内,行走压力缸的运动部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外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和内卡瓦片,外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外卡瓦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安装槽,内卡瓦片座落在第一弧形安装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中间卡瓦体和内卡瓦片,外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外卡瓦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安装槽,中间卡瓦体座落在第一弧形安装槽内,中间卡瓦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安装槽,内卡瓦片座落在第二弧形安装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卡瓦体;或/和,底座上部沿周向均布有三个升降压力缸;或/和,底座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三个行走压力缸。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钻井卡盘还包括刮泥器,底座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刮泥器固定安装在环形安装槽内;刮泥器包括第一刮泥组件和第二刮泥组件,第一刮泥组件包括第一扇形骨架和第二扇形骨架,第一扇形骨架和第二扇形骨架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第二刮泥组件包括第三扇形骨架和第四扇形骨架,第三扇形骨架和第四扇形骨架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第一扇形骨架的后端与第三扇形骨架的后端铰接,第二扇形骨架的后端与第四扇形骨架的后端铰接,第三扇形骨架的后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四扇形骨架的后端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后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对应地设有一个锁紧销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锁紧板,第一支撑板的后端和第二支撑板的后端设有夹紧钳。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钻井卡盘还包括刮泥器,底座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刮泥器固定安装在环形安装槽内;刮泥器包括第一刮泥组件和第二刮泥组件,第一刮泥组件包括第一扇形骨架和第二扇形骨架,第一扇形骨架和第二扇形骨架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第二刮泥组件包括第三扇形骨架和第四扇形骨架,第三扇形骨架和第四扇形骨架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第一扇形骨架的后端与第三扇形骨架的后端铰接,第二扇形骨架的后端与第四扇形骨架的后端铰接,第三扇形骨架的后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四扇形骨架的后端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后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对应地设有一个锁紧销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锁紧板,第一支撑板的后端和第二支撑板的后端设有夹紧钳。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钻井卡盘还包括环形护罩,底座的上部、连接盘均位于环形护罩的内部;或/和,底座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台阶,卡瓦体的外壁形状与底座的内壁形状相适应。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钻井卡盘还包括环形护罩,底座的上部、连接盘均位于环形护罩的内部;或/和,底座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台阶,卡瓦体的外壁形状与底座的内壁形状相适应。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钻井卡盘,其特征在于钻井卡盘还包括环形护罩,底座的上部、连接盘均位于环形护罩的内部;或/和,底座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台阶,卡瓦体的外壁形状与底座的内壁形状相适应。

说明书

钻井卡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钻井卡盘。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过程中,为了更换钻头、测井或者下套管通井,需要将井内数千米的钻具提出,更换钻头、测井后再下入井内。作业过程中,司钻站在钻机绞车旁边,一手扶刹车把,一手推离合器开关,控制游动滑车上提、下放钻具,两名钻井工守在井口旁边进行上扣、卸扣、搬吊卡操作。下钻时,司钻提起刹车把,将游动滑车下面悬挂钻具的吊卡连同钻具下放至井口,坐于转盘,两名钻井工将吊卡两侧的锁销拔出,拉出吊环,推入转盘旁边的另一只吊卡的吊耳内,插入锁销,司钻上提游动滑车至二层台,架工拉开吊卡活门,扣在另一柱钻具上,提起,与井口钻具对扣,上扣后,提起钻具,打开转盘面上的吊卡活门,搬到转盘旁边,下放钻具至井口,坐于转盘,如此循环往复,提下另一柱钻具。在此环节中,吊卡的吊耳开口不到100mm,司钻不可能刚好在转盘面刹死刹车,如果早刹,不到位,需要继续下放;如果晚刹,吊环会顶住吊卡下耳,必须重新提起、下放。最好的配合结果是在吊卡到达转盘面时,拔出锁销,拉出吊环,推入转盘旁边的另一只吊卡的吊耳内,插入锁销,提另一柱钻具。长期的作业,已经使井队员工习惯于这种作业方式。但是这种作业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吊卡重量大,如额定负荷500t的吊卡重357kg,搬动时对人体肌腱、脊椎有伤害,甚至无法搬动,必须有器械辅助作业;2、拔锁销,拉吊环,推入另一只吊卡,插锁销的过程,很容易碰撞、损伤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3、反复拔锁销,拉推吊环,插锁销,难免出现吊环没有推到位,上提时滑脱,形成单耳环事故(吊环没有挂好,单边受力,折断钻具);4、在游动滑车下放至井口转盘,锁销拔出的瞬间,稍有迟缓,吊环在10t左右的游动滑车、大钩的重力及惯性的作用下,飞蹦出吊环吊耳,容易形成人身伤害。
部分油田使用手动三片卡瓦,放入转盘内卡持钻具,虽然消除了拔锁销,拉推吊环,插锁销的过程,但是增加了钻井工的重体力劳动;转盘方瓦长期使用,大部分存在变形的情况,容易卡住卡瓦;另有部分厂家生产出转盘大方瓦式的气动卡瓦,使用时,提出大方瓦,放入气动卡瓦,作业过程中可以减轻作业的劳动强度,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但当井口偏斜,钻具下放过快,或者刹车失灵时,钻具接箍与卡瓦片互相刮擦,导致恶性事故;每套卡瓦只能卡持一种尺寸的钻具,需要准备各种尺寸的卡瓦,并且要有备用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卡盘,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吊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转盘方瓦容易卡住卡瓦、钻具接箍与卡瓦相互刮擦、导致恶性事故、损害人体健康、需要准备各种尺寸的卡瓦、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钻井卡盘,包括底座、连接盘和活门,底座呈环形,底座上设有沿轴向的开口,活门的左侧能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左侧,活门的右侧能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右侧;底座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底座的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卡瓦体,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底座上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升降压力缸,升降压力缸的固定部位于底座内,升降压力缸的运动部与连接盘固定连接;连接盘与卡瓦体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端与连接盘铰接,连接板的内端与卡瓦体铰接;底座下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行走压力缸,行走压力缸的固定部位于底座内,行走压力缸的运动部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外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
上述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和内卡瓦片,外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外卡瓦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安装槽,内卡瓦片座落在第一弧形安装槽内。
上述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中间卡瓦体和内卡瓦片,外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的内壁上,外卡瓦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安装槽,中间卡瓦体座落在第一弧形安装槽内,中间卡瓦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安装槽,内卡瓦片座落在第二弧形安装槽内。
上述底座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卡瓦体;或/和,底座上部沿周向均布有三个升降压力缸;或/和,底座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三个行走压力缸。
上述钻井卡盘还包括刮泥器,底座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刮泥器固定安装在环形安装槽内;刮泥器包括第一刮泥组件和第二刮泥组件,第一刮泥组件包括第一扇形骨架和第二扇形骨架,第一扇形骨架和第二扇形骨架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第二刮泥组件包括第三扇形骨架和第四扇形骨架,第三扇形骨架和第四扇形骨架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第一扇形骨架的后端与第三扇形骨架的后端铰接,第二扇形骨架的后端与第四扇形骨架的后端铰接,第三扇形骨架的后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四扇形骨架的后端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后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对应地设有一个锁紧销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锁紧板,第一支撑板的后端和第二支撑板的后端设有夹紧钳。
上述钻井卡盘还包括环形护罩,底座的上部、连接盘均位于环形护罩的内部;或/和,底座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台阶,卡瓦体的外壁形状与底座的内壁形状相适应。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放置在转盘的表面,可以根据井口的偏斜情况,在转盘面进行工作中心调整,不受转盘方瓦的限制,适应任何型号的转盘,移动该钻井卡盘时,驱动行走压力缸伸出,行走压力缸下方的行走轮将底座支撑起来,通过人工可以很轻松地移动该钻井卡盘,工作中心调整完毕后,行走压力缸收缩,行走轮进入底座内部,该钻井卡盘座落在转盘面上。在钻具下放到位时,司钻启动动力开关,该钻井卡盘的卡瓦体卡住钻具,钻井工打开吊卡活门,将吊卡推向一边,司钻提升吊卡吊另一根钻具,提至井口后,对扣、上扣、紧扣,然后上提钻具、打开该钻井卡盘的卡瓦体,下放钻具至转盘面,用该钻井卡盘的卡瓦体卡住钻具,该钻井卡盘座落在转盘上使用,而不必随大钩上下运动,不用人工搬动吊卡,避免了将吊卡两侧的锁销拔出、拉出吊环、推入吊耳、插入锁销等操作过程,重体力劳动、人身伤害、作业安全风险均可以避免,并且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刮泥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活门销,2为活门,3为钻具,4为内卡瓦片,5为中间卡瓦体,6为外卡瓦体,7为连接板销,8为连接板,9为连接板座,10为固定螺栓,11为螺帽,12为连接盘,13为升降压力缸的活塞杆,14为环形护罩,15为升降压力缸的缸盖15,16为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及接头,17为底座,18为行走压力缸的缸盖,19为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及接头,20为行走压力缸的活塞杆,21为行走轮,22为环形安装槽,23为第四扇形骨架,24为橡胶板,25为升降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快速接头,26为行走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快速接头,27为升降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快速接头,28为行走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快速接头,29为第一扇形骨架,30为第二扇形骨架,31为第三扇形骨架,32为夹紧钳,33为锁紧板,34为第一支撑板,35为第二支撑板,36为锁紧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钻井卡盘包括底座17、连接盘12和活门2,底座17呈环形,底座17上设有沿轴向的开口,活门2的左侧能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左侧,活门2的右侧能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右侧;底座17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底座17的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卡瓦体,卡瓦体的外壁座落在底座17的内壁上;底座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12;底座17上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升降压力缸,升降压力缸的固定部位于底座17内,升降压力缸的运动部与连接盘12固定连接;连接盘12与卡瓦体之间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外端与连接盘12铰接,连接板8的内端与卡瓦体铰接;底座17下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行走压力缸,行走压力缸的固定部位于底座17内,行走压力缸的运动部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21。行走轮21为万向轮,活门2通过活门销1安装在开口上。连接板8的外端通过连接板销7安装在连接板座9上,连接板座9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安装在连接盘12上,连接板8的内端通过连接板销7与卡瓦体铰接。升降压力缸的活塞杆13通过螺帽11固定安装在连接盘12上,升降压力缸的缸盖15固定安装在底座17内,行走压力缸的缸盖18固定安装在底座17内部,行走压力缸的活塞杆20上安装有行走轮21。行走压力缸、升降压力缸均为气动压力缸,底座的侧壁上部设有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及接头16,底座的侧壁下部设有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及接头19,其中,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及接头16包括升降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快速接头27、行走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快速接头28,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及接头19包括升降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快速接头25、行走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快速接头26。
本发明提供的钻井卡盘放置在转盘的表面,可以根据井口的偏斜情况,在转盘面进行工作中心调整,不受转盘方瓦的限制,适应任何型号的转盘,移动该钻井卡盘时,驱动行走压力缸伸出,行走压力缸下方的行走轮21将底座17支撑起来,通过人工可以很轻松地移动该钻井卡盘,工作中心调整完毕后,行走压力缸收缩,行走轮21进入底座17内部,该钻井卡盘座落在转盘面上。在钻具3下放到位时,司钻启动动力开关,该钻井卡盘的卡瓦体卡住钻具3,钻井工打开吊卡活门,将吊卡推向一边,司钻提升吊卡吊另一根钻具,提至井口后,对扣、上扣、紧扣,然后上提钻具3、打开该钻井卡盘的卡瓦体,下放钻具3至转盘面,用该钻井卡盘的卡瓦体卡住钻具3,该钻井卡盘座落在转盘上使用,而不必随大钩上下运动,不用人工搬动吊卡,避免了将吊卡两侧的锁销拔出、拉出吊环、推入吊耳、插入锁销等操作过程,重体力劳动、人身伤害、作业安全风险均可以避免,并且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作业效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钻井卡盘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在一种情况下,如附图1、2所示,上述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6,外卡瓦体6的外壁座落在底座17的内壁上。使用时,在底座17的内壁上安装与钻具3尺寸吻合的高硬度外卡瓦体6,升降压力缸伸缩,带动连接板8,连接板8带动外卡瓦体6实现升降、进退,形成卡持钻具3、脱离钻具3等功能。
在第二种情况下,如附图1、2所示,上述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6和内卡瓦片4,外卡瓦体6的外壁座落在底座17的内壁上,外卡瓦体6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安装槽,内卡瓦片4座落在第一弧形安装槽内。使用时,在底座17的内壁上安装外卡瓦体6,外卡瓦体6的内壁上安装与钻具3尺寸吻合的高硬度内卡瓦片4,可以卡持尺寸相对较小的钻具3,升降压力缸伸缩,带动连接板8,连接板8带动外卡瓦体6、内卡瓦片4实现升降、进退,形成卡持钻具3、脱离钻具3等功能。
在第三种情况下,如附图1、2所示,上述卡瓦体包括外卡瓦体6、中间卡瓦体5和内卡瓦片4,外卡瓦体6的外壁座落在底座17的内壁上,外卡瓦体6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安装槽,中间卡瓦体5座落在第一弧形安装槽内,中间卡瓦体5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安装槽,内卡瓦片4座落在第二弧形安装槽内。使用时,在底座17的内壁上安装外卡瓦体6,外卡瓦体6的内壁上安装中间卡瓦体5,在中间卡瓦体5的内壁上安装与钻具3尺寸吻合的高硬度内卡瓦片4,可以卡持小尺寸的钻具3,升降压力缸伸缩,带动连接板8,连接板8带动外卡瓦体6、内卡瓦片4实现升降、进退,形成卡持钻具3、脱离钻具3等功能。
如附图1、2所示,上述底座17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卡瓦体,底座17上部沿周向均布有三个升降压力缸,底座17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三个行走压力缸。均布的三个卡瓦体可以很好地卡持钻具3,性能稳定可靠;均布的三个升降压力缸可以对连接盘12形成面支撑,能够使连接盘12的受理更加均匀,运行更加平稳;均布的三个行走压力缸可以对底座17形成面支撑,能够使底座17在转盘面上平稳地移动,安全可靠。
如附图1、2、3所示,上述钻井卡盘还包括刮泥器,底座17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22,刮泥器固定安装在环形安装槽22内;刮泥器包括第一刮泥组件和第二刮泥组件,第一刮泥组件包括第一扇形骨架29和第二扇形骨架30,第一扇形骨架29和第二扇形骨架30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24,第二刮泥组件包括第三扇形骨架31和第四扇形骨架23,第三扇形骨架31和第四扇形骨架23的内壁上设有橡胶板24,第一扇形骨架29的后端与第三扇形骨架31的后端铰接,第二扇形骨架30的后端与第四扇形骨架23的后端铰接,第三扇形骨架31的后端设有第一支撑板34,第四扇形骨架23的后端设有第二支撑板35,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的后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上分别对应地设有一个锁紧销孔36,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之间设有锁紧板33,第一支撑板34的后端和第二支撑板35的后端设有夹紧钳32。箭头a所示的为刮泥器的安装位置,箭头b所示的为刮泥器安装入口,刮泥器能够自动将钻具3表面的泥浆刮入井内。
如附图1、2所示,上述钻井卡盘还包括环形护罩14,底座17的上部、连接盘12均位于环形护罩14的内部。这样,可以防止连接盘12压住手脚,避免工人受伤,提高作业安全性。
如附图1、2所示,底座17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台阶,卡瓦体的外壁形状与底座17的内壁形状相适应。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1、提钻时,用吊环及吊卡提起一柱钻具;
2、从司钻操作箱的一个气动开关上接两根气管线,与行走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快速接头26、行走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快速接头28连接,接通气源,万向行走轮21着地,将该钻井卡盘推至井口,使钻具3处于该钻井卡盘的中心,从活门2下方插入刮泥器,放入锁紧销,关闭活门2,关闭气源,该钻井卡盘坐于转盘面上;
3、拆卸快速接头,并且安装在升降压力缸的下进气管快速接头25、升降压力缸的上进气管快速接头27上;
4、安装与钻具3直径相同的内卡瓦片4,旋转气门开关,下放吊卡,卡住钻具3;
5、使用液气大钳,卸扣,并且将钻具3提至钻杆盒,打开钻具3上面的吊卡,下放游动滑车,用吊卡扣住井口钻具3,升起吊卡,上提钻具3,刮泥器自动将钻具3表面的泥浆刮入井内;
6、提出一柱钻具3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陆续提出多柱钻具3;
7、刮泥器安装时,需要握住刮泥器夹紧钳32,缩小扇形骨架的宽度,便于进入。当刮泥器前端进入卡盘底座17的环形槽后,会自动向内收缩,围住钻具3,刮泥浆。安装到位后,松开夹紧钳32,扇形骨架与环形槽吻合,形成支撑,不易脱落,再将锁紧板33上的孔推至锁紧孔,插入锁紧销,刮泥器便可形成固定的整体。

钻井卡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钻井卡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钻井卡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井卡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卡盘.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钻井卡盘,其包括底座、连接盘和活门;底座的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卡瓦体;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底座上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升降压力缸;连接盘与卡瓦体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端与连接盘铰接,连接板的内端与卡瓦体铰接;底座下部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三个的行走压力缸,行走压力缸的运动部上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放置在转盘的表面,可以根据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