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0211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89875.7

申请日:

2015.08.11

公开号:

CN104989192A

公开日:

2015.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5B 81/5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孙涛 叶金飞 牟亮变更后:孙涛 叶金飞 严刚 李卫兵 刘江波|||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5B 81/5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变更后: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81/56申请日:20150811|||公开

IPC分类号:

E05B81/56(2014.01)I; E05B81/04(2014.01)I

主分类号:

E05B81/56

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涛; 叶金飞; 牟亮

地址:

230601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代理人:

刘路尧; 逢京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相连的尾门开启开关与驾驶员锁、用于遥控车身控制器的遥控钥匙、尾门控制器、与尾门控制器相连的尾门锁电机装置;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尾门控制器通过L IN总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与所述驾驶员锁信号;所述尾门控制器获取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尾门上锁或解锁。本发明实现了对尾门的单独解锁,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控制器(12)、与车身控制器(12)相连的尾门开启开关(16)与驾驶员锁(14)、用于遥控车身控制器(12)的遥控钥匙(11)、尾门控制器(13)、与尾门控制器(13)相连的尾门锁电机装置(15);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12)与尾门控制器(13)通过L IN总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12)用于采集所述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与所述驾驶员锁(14)信号;所述尾门控制器(13)获取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尾门上锁或解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钥匙(11)具有单独尾门解锁按键,并且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车身控制器(12)通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控制器(12)通过获取所述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所述驾驶员锁(14)信号以及所述遥控钥匙(11)的尾门解锁按键信号实现对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控制器(13)包括:
降压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
所述降压模块分别与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电连接,分别为所述信号输入模块、所述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控制器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输入模块连接在所述信号控制器与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之间,用于获取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状态信号,并将所述状态信号传送给所述信号控制器;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连接在所述信号控制器与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之间,为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传送的状态信号,并根 据所述状态信号向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控制器(13)还包括:
报警器,与所述信号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信号控制器在尾门解锁或者上锁时,未接收到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传送的状态信号,驱动所述报警器报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包括:
双向电机(17)、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
所述双向电机(17)与电机控制机械总成相接,所述尾门控制器(13)通过控制所述双向电机(17)运动控制所述电机控制机械总成运动;
所述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分别与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相连,控制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用于标识所述双向电机(17)是否处于初始位置;
所述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用于标识尾门处于全开—半/开关—全关三种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为微动开关,所述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为扇形开关(7)。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组合仪表,与车身控制器(12)通过CAN总线连接,用于显示尾门上锁或者解锁的状态。

9.
  一种尾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整车设防状态下,车身控制器接收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实现整车解防,在整车解防后第一设定时间内,如果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若整车解防后超过 第一设定时间,车身控制器未接收到由尾门控制器发出的确认尾门解锁信号,车身控制器进入设防状态;
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解锁状态时,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闭锁状态时,在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后第一设定时间内,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尾门关至半关时,半关位置开关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规定时间后,尾门控制器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上锁;其中,半关位置开关信号是由尾门控制器获取的半关位置开关发出的信号。

说明书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的开启一般是通过遥控钥匙控制车身控制器实现锁电机解锁尾门锁动作后,通过拉丝手动开门的。
尾门锁,是二道锁,它包括:门闩,及插在门闩孔内的锁销;解锁尾门锁,首先拔出锁销,再推动门闩。
现有技术中尾门控制系统,首先整车解锁,使尾门锁电机动作将尾门锁“锁销”拔掉,然后操作人员再通过机械力(外把手或手动拉丝开关)推动尾门锁门闩。如图1所示,尾门控制系统包括:遥控钥匙KEY、车身控制器BCM、门锁继电器、MIN保险(20A)、蓄电池、尾门开关、尾门锁电机以及与尾门锁电机通过机械结构连接的尾门锁(图中未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解锁尾门锁过程:在整车设防状态下,按下遥控钥匙KEY按钮,整车解锁,车身控制器BCM控制门锁继电器开锁端吸合,尾门锁电机正转拔出尾门锁“锁销”,操作人员通过尾门的手动拉丝开关操作尾门锁门闩,如图2所示,手动拉丝开关由回位弹簧1、把手2、卡扣3等组成,拉丝接在卡扣与尾门锁门闩之间,操作人员拉动把手时,带动拉丝,推动门闩,尾门锁解锁,尾门打开。
2.上锁尾门锁过程:操作人员用力将门关上(此时,车身控制器BCM检测到尾门开关信号),当操作人员外力撤除后,手动拉丝开关在回位弹簧的带动下,尾门锁门闩回到原来的位置。按下遥控钥匙KEY整车上锁按钮,车身控制器BCM控制门锁继电器闭锁端吸合,尾门锁电机反转,尾门锁“锁销”上锁,尾门关闭。
图1所示的尾门控制系统有如下几方面缺点:
1、尾门解锁时,需要整车同时解锁,尾门不能单独控制,整车安全性低。
2、尾门解锁后,打开后尾门需要通过手动拉丝开关,将尾门打开,不利于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3、尾门上锁时,需要将尾门用力关上,并且只有等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关信号后,通过按下整车按钮才能实现上锁,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人性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与尾门操作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12、与车身控制器12相连的尾门开启开关16与驾驶员锁14、用于遥控车身控制器12的遥控钥匙11、尾门控制器13、与尾门控制器13相连的尾门锁电机装置15;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12与尾门控制器13通过L IN总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12用于采集所述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与所述驾驶员锁14信号;所述尾门控制器13获取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尾门上锁或解锁。
优选地,所述遥控钥匙11具有单独尾门解锁按键,并且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车身控制器12通讯。
优选地,所述车身控制器12通过获取所述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所述驾驶员锁14信号以及所述遥控钥匙11的尾门解锁按键信号实现对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尾门控制器13包括:
降压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
所述降压模块分别与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电连接,分别为所述信号输入模块、所述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控制器提供 电源;
所述信号输入模块连接在所述信号控制器与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之间,用于获取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状态信号,并将所述状态信号传送给所述信号控制器;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连接在所述信号控制器与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之间,为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传送的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状态信号向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尾门控制器13还包括:
报警器,与所述信号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信号控制器在尾门解锁或者上锁时,未接收到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传送的状态信号,驱动所述报警器报警。
优选地,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15包括:
双向电机17、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
所述双向电机17与电机控制机械总成相接,所述尾门控制器13通过控制所述双向电机17运动控制所述电机控制机械总成运动;
所述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分别与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相连,控制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用于标识所述双向电机17是否处于初始位置;
所述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用于标识尾门处于全开—半/开关—全关三种状态。
优选地,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为微动开关,所述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为扇形开关7。
优选地,还包括:
组合仪表,与车身控制器12通过CAN总线连接,用于显示尾门上锁或者解锁的状态。
一种尾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整车设防状态下,车身控制器接收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实现整车解防,在整车解防后第一设定时间内,如果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若整车解防后超过第一设定时间,车身控制器未接收到由尾门控制器发出的确认尾门解锁信号,车身控制器进入设防状态;
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解锁状态时,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闭锁状态时,在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后第一设定时间内,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尾门关至半关时,半关位置开关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规定时间后,尾门控制器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上锁;其中,半关位置开关信号是由尾门控制器获取的半关位置开关发出的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车身控制器12通过获取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驾驶员锁14信号以及遥控钥匙11的尾门解锁按键信号通过尾门控制器13对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控制实现对所述尾门的解锁;操作员将尾门关至半关,半关位置开关状态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规定时间后,尾门控制器13向尾门锁电机装置15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尾门的上锁;本发明实现了对尾门的单独解锁,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尾门在操作员关至半关后自动上锁,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尾门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手动拉丝开关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的一种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信号输入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尾门锁电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形开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尾门锁电机装置上锁执行动作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执行动作时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回位弹簧 2、把手 3、卡扣 4、初始位置开关 5、开关拨动臂轴 6、开关推动臂轴 7、扇形开关 8、全开位置 9、半开/关位置 10、全关位置 11、遥控钥匙 12、车身控制器 13、尾门控制器 14、驾驶员锁 15、尾门锁电机装置 16、尾门开启开关 17、双向电机 18、中心齿轮 19、滑环 20、上盖 I、第一继电器 II、第二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针对目前尾门控制系统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门控制系统,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与尾门操作的便利性。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12、与车身控制器12相连的尾门开启开关16与驾驶员锁14、用于遥控车身控制器12的遥控钥匙11、尾门控制器13、与尾门控制器13相连的尾门锁电机装置15。
其中,车身控制器12与尾门控制器13通过LIN总线连接;车身控制器12用于采集所述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与所述驾驶员锁14信号;尾门控制器13获取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尾门上锁或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遥控钥匙11具有单独尾门解锁按键,并且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车身控制器12通讯,可以通过遥控钥匙上的尾门解锁按键,单独实现尾门的解锁。
进一步地,车身控制器12通过获取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驾驶员锁14信号以及所述遥控钥匙11的尾门解锁按键信号实现对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控制,以实现对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上锁与解锁控制,并最终实现尾门上锁与解锁,本实施例中尾门通过机械构件同尾门所电机装置连接。
具体地,尾门开启开关16布置在尾门后牌照灯中间,为触点开关,与车身控制器12的一个I/O口连接,当尾门开启开关16按下后,车身控制器12的I/O口将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此低电平信号表示操作员需要打开尾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此尾门开启开关16代替了传统的手动拉丝开关。
驾驶员锁14信号,是由集成在锁体里面的锁状态开关发出的,锁状态开关为微动开关,与车身控制器12的另一个I/O口连接。当驾驶员锁14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状态开关闭合,车身控制器12的I/O口将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当驾驶员锁14处于闭锁状态时,锁状态开关断开,车身控制器12的I/O口将会接收到悬空高阻状态信号。
如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的一种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图示的方式详细将尾门控制器13内部的部件表述出来。
具体地,该系统中尾门控制器13布置在车辆C柱或D柱左后方,包括:降压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
尾门控制器13中降压模块分别与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电连接,分别为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提供电源;此降压模块实现为常用技术手段,比如,通过芯片NCV8518BPDR2G,将车载12V直流电源降为5V或3.3V,从而为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控制器提供供电电源,图4中所示KL30,KL31分别为车载蓄电池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图4中MIN保险(10A)与MIN保险(10A)分别为额定电流为20A、10A的保险丝。
尾门控制器13中信号输入模块连接在信号控制器与尾门锁电机装置15之间,用于获取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状态信号,并将所述状态信号传送给信号控制器;此信号输入模块由一路或多路开关信号输入电路组成,可以将尾门锁电机装置15中的开关信号转换为信号控制器可以识别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如图5是一种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当开关断开时,通过100K的电阻分压,输入信号控制器中的电压为6V,信号控制器识别为高电平;当开关闭合时,12V电源直接通过开关接地,输入信号控制中的电压为0V,信号控制器识别为低电平。尾门锁电机装置15中有三个开关,它们分别为初始位置开关、全关位置开关以及半关位置开关,因此信号输入模块中包括三路图5所示的信号输入电路,分别为初始位置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全关位置开关信号输入电路以及半关位置开关信号输入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由信号控制器获取的初始位置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发出出的信号为初始位置开关信号;由信号控制器获取的全关位置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发出的信号为全关位置开关信号;由信号控制器获取的半关位置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发出的信号为半关位置开关信号。
尾门控制器13中信号输出模块连接在信号控制器与尾门锁电机装置15之间,为尾门锁电机装置15输出控制信号;此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输出电路与内置双路继电器等,比如,内置双路继电器型号为BTS5120-2EKA,它是双通道高边驱动,驱动能力可达2A,并且它具备电流诊断、过热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当内置双路继电器未工作时,所有输出引脚是接地的;当信号控制器控制内置双路继电器解锁时,内置双路继电器中第一继电器I工作,第二继电器II不工作,此时双向电机17的输入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a至b;当信号控制器控制内置双路继电器上锁时,内置双路继电器中第二继电器II工作,第一继电器I不工作,此时双向电机17的输入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b至a。
尾门控制器13中信号控制器,用于获取信号输入模块传送的状态信号,并根据状态信号向信号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尾门的上锁;尾门控制器还具有LIN总线收发功能,可以通过LIN总线获取车身控制器12的信号,并将车身控制器12的信号进行分析,以实现尾门的解锁。
图4所示实施例中,尾门控制器13中还包括3个二极管D1、D2、D3,其中二极管D1位于半关位置开关输入电路中,防止其他模块硬线同半关开关输入电路连接时可能会引起的干扰,当然其他开关比如全关位置开关等也可以将二极管增加到电路中,此处不做限定;二极管D2、二极管D3位于内置双路继电器双路线圈端供电处,防止电源的干扰。
而该系统中尾门锁电机装置15如图6所示,包括:双向电机17、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
其中,双向电机17与电机控制机械总成相接,尾门控制器13通过控制双向电机17运动控制电机控制机械总成运动。
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分别与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相连,控制所述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初始位置开关4为微动开关,用于标识双向电机17是否处于初始位置。比如,当双向电机17处在初始位置时,该初始位置开关4闭合,此时为低电平导通,初始位置开关信号为ON;当双向电机17运动的过程中,离开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开关4断开,此时初始位置开关4悬空,初始位置开关信号为OFF。比如,上述双向电机17的初始位置,是指双向电机17与中心齿轮18的中立位置,当然此双向电机17的初始位置可以通过标定确定。
所述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为扇形开关7,如图7所示,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用于标识尾门处于全开—半/开关—全关三种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该尾门锁电机装置15中扇形开关7由一个可以运动的上盖20与3个固定的滑环19组成,其中,3个滑环19中一个与搭铁接通,另外两个分别标识为全关位置开关、半关位置开关,如表1所示为尾门在不同的状态下,全关位置开关与半关位置开关不同的信号情况。
表1


当尾门处于全开状态时,扇形开关7的上盖20处在全开位置8,根据图8的时序图与表1可知,此时半关位置开关信号与全关位置开关信号均为ON,即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均导通;
当尾门处于半关状态时,扇形开关7的上盖20处在半开/关位置9,根据图9的时序图与表1可知,此时半关位置开关信号为OFF,即半关位置开关断开;全关位置开关信号为ON,即全关位置开关导通。
当尾门处于全关状态时,扇形开关7的上盖20处在全关位置10,由表1可知,此时半关位置开关信号与全关位置开关信号均为OFF,即半关位置开关与全关位置开关均断开。
电机控制机械总成包含开关拨动臂轴5、开关推动臂轴6、中心齿轮18等主要部件,通过这些部件的互相配合运动实现控制初始位置开关4、半关位置开关及全关位置开关的目的。所述中心齿轮18通过双向电机17带动可以转到初始位置(中心齿轮18的中立位置)、解锁位置止点、上锁位置止点。
当尾门控制器13执行解锁动作时,信号控制器通过信号输出模块控制双向电机17运动,双向电机17带动中心齿轮18向尾门解锁方向转动,而中心齿轮18上的开关拨动臂轴5运动,从而带动开关推动臂轴6运动,扇形开关7中初始位置开关信号由ON变成OFF,全关位置开关信号由OFF变成ON,当半关位置开关信号由OFF变成ON时,中心齿轮18运动到解锁位置止点,双向电机17停止100ms后反向运动,双向电机17反向运动时,只有开关拨动臂轴5运动,中心齿轮18回到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开关信号由OFF变成ON。
当尾门控制器13执行上锁动作时,首先需要操作员将尾门关至半关状态,半关位置开关信号由ON变成OFF,此时约1s后,信号控制器通过信号输出模块控制双向电机17运动,双向电机17带动中心齿轮18向尾门上锁方向运动,而中心齿轮18上的开关拨动臂轴5运动,从而带动开关推动 臂轴6运动,初始位置开关信号由ON变成OFF,扇形开关7中全关位置开关信号由ON变成OFF,当半关位置开关信号由OFF变为ON时,中心齿轮18运动到上锁位置止点,双向电机17停止100ms后反向运动,双向电机17反向运动时,只有开关拨动臂轴5运动,中心齿轮18回到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开关由OFF变成ON。
进一步地,尾门控制器13还包括:与信号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
信号控制器在尾门解锁或者上锁时,未接收到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传送的状态信号,驱动报警器报警。
具体的,当尾门关至半关位置时(如图8所示时序图中时间段B—C)或者尾门的解锁动作(如图9所示时序图中时间段G—H)开始时,尾门控制器13未检测到初始位置开关信号变化,则尾门控制系统停止工作,尾门控制器13驱动报警器进行3秒的报警,重新上电后,尾门控制系统恢复。
如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与图3所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包括:车身控制器12还通过CAN总线连接有组合仪表。
具体的,所述组合仪表用于显示尾门上锁或者解锁的状态,尾门控制器13将尾门开启状态通过LIN总线发送给车身控制器12,车身控制器12通过CAN总线将获取的尾门开启状态发送给组合仪表,从而组合仪表可以显示尾门上锁或者解锁的状态;
进一步地,组合仪表还可以充当网关作用,将车速信号及挡位信号发送给车身控制器12,其中,车速信号是由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刹车系统)根据四轮轮速传感器计算得出,并发送到CAN总线;挡位信号是由变速箱控制单元TCU发送到CAN总线。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具备自行修正功能,所谓自行修正功能是指:当双向电机17由初始位置开始运动,运动时间超过3s后,到达解锁位置止点或者上锁位置止点,尾门控制器13强制双向电机17向反方向运动,直到检测到初始位置开关由OFF到ON变化时,尾门控制器13恢复正常的通讯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可以扩展为动力尾门系统, 即通过增加尾门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尾门的自动升降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尾门控制系统也可以通过增压超声波传感器等实现智能尾门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尾门控制系统,车身控制器12与尾门控制器13通过LIN总线连接实现通信,车身控制器12用于采集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驾驶员锁14信号以及遥控钥匙11的尾门解锁按键信号,而尾门控制器13获取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尾门上锁或解锁。本发明实现了对尾门的单独解锁,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尾门在操作员关至半关后自动上锁,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尾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整车设防状态下,车身控制器接收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实现整车解防,在整车解防后第一设定时间内,如果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若整车解防后超过第一设定时间,车身控制器未接收到由尾门控制器发出的确认尾门解锁信号,车身控制器进入设防状态;
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解锁状态时,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闭锁状态时,在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后第一设定时间内,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则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向尾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中控锁开关或者车速自动上锁功能实现驾驶员锁为闭锁状态;中控锁开关布置在驾驶员侧门板上,按下中控锁开关,就会向车身控制器发送信号,车身控制器控制整车四门解锁或上锁;而车速自动上锁功能是车身控制器的独有功能,比如当车速大于40km/h时,车身控制器控制整车四门上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整车设防状态是指:整车所有车门关闭,使用遥控钥匙闭锁或驾驶员侧钥匙闭锁成功后,车身控制器的状态;在设防状态下,若车身控制器检测到整车任意门(包括整车四门、引擎盖、尾门)打开或钥匙插入信号有效后,会触发声光报警,喇叭鸣叫、双闪灯点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整车设防状态是指:整车解防是相对于整车设防而言,通过遥控开锁或驾驶员侧钥匙开锁或者尾门遥控解锁之后车身控制器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如设定整车解防后30s内,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50ms,则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若整车解防后超过30s,尾门未解锁,车身控制器进入设防状态;如在整车解防状态下,当驾驶员锁为闭锁状态,在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遥控钥匙解锁信号后30s内,车身控制器检测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有效并且持续时间大于50ms,则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解锁。
进一步地,当尾门关至半关时,半关位置开关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规定时间后,尾门控制器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上锁;其中,半关位置开关信号是由尾门控制器获取的半关位置开关发出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中的尾门上锁,需要操作员将尾门关至半关状态,即只有具备半关位置开关信号变化时,尾门控制器才能实现对尾门的自动上锁。半关位置开关信号变化持续规定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如设定半关位置开关信号变化持续1s后,尾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尾门锁电机装置上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尾门控制方法,车身控制器12采集尾门开启开关16信号,驾驶员锁14信号以及遥控钥匙11的尾门解锁按键信号,在整车设防和解防的情况下,分别实现尾门解锁;尾门控制器13获取尾门锁电机装置15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的尾门的上锁。本发明实现了在整车设防和解防状态下,对尾门单独解锁,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尾门在操作员关至半关后自动上锁,节省了人力, 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尾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相连的尾门开启开关与驾驶员锁、用于遥控车身控制器的遥控钥匙、尾门控制器、与尾门控制器相连的尾门锁电机装置;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尾门控制器通过L IN总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尾门开启开关信号与所述驾驶员锁信号;所述尾门控制器获取所述尾门锁电机装置的输入信号并向尾门锁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