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分泌物吸出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016664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5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36786.1

申请日:

2005.11.07

公开号:

CN101048184A

公开日:

2007.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M 1/00公开日:2007100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M1/00(2006.01)

主分类号:

A61M1/00

申请人:

尤比麦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哲·邦苏桑

地址:

美国佛罗里达州

优先权:

2004.11.09 FR 041191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葛强;张一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分泌物吸出装置。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装置包括:中空体(3),它限定出一能够连接到真空源(10)的真空腔(9),所述真空腔(9)包括开口(13);以及鼻端件(2),它包括适用于鼻孔、并用于插入到人的鼻子中的第一开口端(5),和第二开口端(7),所述第二开口端设有用于以不漏气、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中空体(3)的开口(13)中的装置。根据本发明,这个第二端(7)通过不渗透元件(8)加以密封,在由真空源(10)在真空腔(9)中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这个不渗透元件可发生变形或移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中空体(3),它限定出一能够连接到真空源(10)的真空腔(9),所述真空腔(9)包括开口(13);
以及鼻端件(2),它包括适于鼻孔、并用于插入到人的鼻子中的第一开口端(5),和第二开口端(7,27),所述第二开口端设有用于以不漏气、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中空体(3)的开口(13)中的装置,所述第二端(7,27)通过不渗透元件(8,21,23)加以密封,在由真空源(10)在真空腔(9)中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所述不渗透元件可发生变形或移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密封所述鼻端件(2)的第二端(7,27)的元件包括诸如乳胶或聚氯乙烯的可弹性变形的不渗透膜(8)。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密封所述鼻端件(2)的第二端(7)的元件由能够以褶皱的方式加以叠置的诸如涂料纸的不渗透材料(21)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端件(2)的第二端(7)设有柱形的轴向管状延伸部分(22),所述延伸部分的内部容纳有活塞(23),所述活塞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在位于第二端(7)的区域中的位置和远离该处的位置之间移动。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端件(2)包括通过嵌套的方式相互接合的两个部件(26,27),并且所述不渗透膜(8)通过被夹紧在以嵌套方式接合的两个部件(26,27)之间而固定到鼻端件(2)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渗透膜(8)包括用于保持在槽沟中的围缘(32),所述槽沟形成在通过嵌套方式接合的两个部件(26,27)之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缘(32)与保持元件(33)配合作用,所述保持元件(33)形成于构成鼻端件(2)的两个部件(26,27)之一的外壁上。

8.  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构成鼻端件(2)的所述两个部件(26,27)包括用于实现相互嵌套的装置,所述嵌套装置包括具有相应形状的棘爪(30)和槽沟(31),以便形成可不被拆开的连接。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端件(2)的第一端部(5)包括逆止阀,当负压停止施加到用于密封第二端(7,27)的可变形或可移位元件(8,21,23)上时,所述逆止阀避免排空鼻端件(2)。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包括球(16),当在真空腔(9)中没有形成负压时,所述球在弹簧(17)的作用下抵靠在第一端(5)的孔口(6)上,以保持其接靠状态。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鼻端件(2)安装到中空体(3)的装置通过螺接方式实现。

12.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鼻端件(2)安装到中空体(3)的装置为棘爪、嵌套或卡口型的装置。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体(3)包含由电动马达(11)驱动的电动泵(10),所述电动泵用于在真空腔(9)中产生真空。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11)由容纳在中空体(3)中的电池(12)或蓄电池供电。

15.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9)设有用于安装诸如嘴吸管的吸管的吸取端元件。

16.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9)由壁面(20)限定出,所述壁面能够限制密封鼻端件(2)的第二端(7,27)的可变形元件(8,21)的变形。

说明书

说明书鼻分泌物吸出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分泌物吸出装置。
这种装置可用于任何擤鼻涕有困难的人。
但是,本装置更特别地用于为婴幼儿擤鼻涕,这些婴幼儿除了打喷嚏或者通过后部通道吞下他们的鼻分泌物之外,不知道如何自己擤鼻涕。
若这些婴幼儿本能地通过鼻子进行呼吸,在产生过量鼻分泌物的情况下,鼻分泌物会阻塞住鼻孔,那么会对婴幼儿造成很大的呼吸困难。
此外,由于婴儿的用来隔离中耳腔的欧氏管非常短,因此鼻塞使患急性中耳炎的可能性倍增,在鼻通道慢性阻塞的情况下,急性中耳炎能够变成带有积液的慢性中耳炎,并伴有淋巴组织的第二期肥大。
此外,鼻咽炎可通过吸入作用转入到气管-支气管树。
因此,主要从卫生学和医学观点来说,作为利用盐水清洗鼻通道必不可少的补充,疏通婴幼儿的鼻通道是必需的。
将抗生素类鼻溶液用于婴幼儿是强烈反对的,这样可以避免增加细菌抗药性。
因此对于婴幼儿来说,使用鼻分泌物吸出装置是公知的。
有多种类型的这样的装置都是公知的,并且它们通常包括连接到真空源上的鼻端件。
第一类公知的装置包括连接到鼻端件上的橡胶抽吸器。
这种装置是通过按压橡胶抽吸器,以便挤出它内部的空气,而后,将鼻端件放在人的鼻腔中。再通过释放施加在抽吸器上的压力,所述抽吸器重新恢复其原始的形状,并由此产生真空以使得鼻分泌物能够被吸出。
这种系统会产生强烈且非常短暂的真空,它对于婴幼儿来说是不舒服的。
出于卫生的目的,在每次使用完这种装置后,有必要对抽吸器和鼻端件进行清洁和消毒,这种装置并不是一次性的。
更具体的说,抽吸器的形状使得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是很困难的。
第二类型的公知装置包括通过软管连接到储存器的嘴端件,该储存器连接到鼻端件上。
这种装置的特点在于,它将鼻端件放在人的鼻腔中,而后通过嘴端件将鼻分泌物吸出。
由于此类装置对于具有挣扎倾向的婴幼儿实施起来很慢,因此它难以使用。
此外,由于鼻分泌物常常会逆流(remontent)至嘴端件中,因此会污染吸气的人。
如前所述,这种装置在每次使用后也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三种类型的公知装置包括带有连接到电动泵上的储存器的鼻端件。
这种装置的特点在于,它将鼻端件放置在人的鼻腔中,并借助电动泵在储存器中产生真空,从而将鼻分泌物吸出。
如前所述,这种装置在每次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所述装置并不是一次性的。
另外,在此类装置中,储存器并未与电动泵隔离开,这会导致鼻分泌物常常被吸入到电动泵中,由此可能污染并阻塞电动泵。
因此,本发明旨在补救这些缺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造一种在每次使用后无需清洁和消毒的鼻分泌物吸出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分泌物吸出装置,它的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体,它限定出一能够连接到真空源的真空腔,该真空腔包括开口,
以及鼻端件,它包括适用于鼻孔、并用于插入到人的鼻子中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设有用于以不漏气、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中空体的开口中的装置,这个第二端通过不渗透元件加以密封,在由真空源于真空腔中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这个不渗透元件可发生变形或移位。
因此,在形成在真空腔中的负压的作用下,负压通过不渗透可变形或可移位元件的变形或移位形成在鼻端件中。鼻端件中的该负压确保了鼻分泌物的吸入。
结果,在使用这种装置的过程中,鼻分泌物保持在形成储存器的鼻端件中,出于卫生的原因,在每次使用后,将这个储存器拆卸下来并抛弃掉。
因此,中空体和真空源并不被鼻分泌物所污染,也不必再每次使用装置后对其加以清洁和消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鼻端件的第二端的元件包括诸如乳胶或聚氯乙烯的可弹性变形的不渗透膜。
有利地是,密封鼻端件的第二端的元件由能够以褶皱的方式加以叠置的诸如涂料纸的不渗透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鼻端件的第二端设有柱形的轴向管状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的内部容纳有活塞,该活塞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在位于第二端的区域中的位置和远离该处的位置之间移动。
有利地是,鼻端件包括通过嵌套的方式相互接合的两个部件,并且不渗透膜通过被夹紧在以嵌套方式接合的两个部件之间固定到鼻端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不渗透膜包括用于保持在槽沟中的围缘,该槽沟形成在通过嵌套方式接合的两个部件之间。
有利地是,围缘与保持元件配合作用,该保持元件形成于构成鼻端件的两个部件之一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构成鼻端件的两个部件包括用于实现相互嵌套的装置,该嵌套装置包括具有相应形状的棘爪和槽沟,以便形成可不被拆开的连接。
有利地是,鼻端件的第一端部包括逆止阀,当负压停止施加到用于密封第二端的可变形或可移位元件上时,该逆止阀避免排空鼻端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逆止阀包括球,当在真空腔中没有形成负压时,该球在弹簧的作用下抵靠在第一端的孔口上,以保持其接靠状态。
有利地是,将鼻端件安装到中空体的装置通过螺接方式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将鼻端件安装到中空体的装置,是棘爪、嵌套或卡口型的装置。
有利地是,中空体包含了由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泵,该电动泵用于在真空腔中产生真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动马达由容纳在中空体中的电池或蓄电池加以供电。
有利地是,真空腔设有用于安装诸如嘴吸管的吸管的吸入终端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真空腔由壁面限定出,该壁面能够限制密封鼻端件的第二端的可变形元件的变形。
在任何情况下,本发明将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下述说明而变得易于理解,这些附图通过非限定性的示例方式示出了上述鼻分泌物吸出装置的多个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鼻分泌物吸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组装前的纵剖图;
图2是按照图1中的II-II线得到的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纵剖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
该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包括鼻端件2和中空体3。
鼻端件2包括呈截头形的中央中空部分4,该部分在其较小部分的端部上包括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二中空截头部分5。该截头部分5在其较小部分的端部上包括孔口6,并且截头部分5适用于插入到人的鼻子中。
中央截头部分4在其较大部分的端部上包括环状体(couronne)7,该环状体的外表面由带有柱形表面的部分限定出,这个环状体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这个环状体7由可发生弹性变形的不渗透膜8封口密封,不渗透膜8优选地由乳胶或聚氯乙烯制成。
不渗透膜8固定到鼻端件2上是通过其形状的互补而得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不渗透膜8固定到鼻端件2上有利地可通过粘合或熔接得以实现,或者这两个部件甚至可以模制或注模成一体。
中空体3限定出连接到电动泵10的真空腔9,该电动泵用于在真空腔9中产生真空。
电动泵10由电动马达11驱动,马达由容纳在中空体3中的电池12供电。
电动马达11与用来确保使马达11具有延时工作性能的控制装置连接在一起,因此,马达11仅可以连续工作一段特定的持续时间,这是为了限制所产生的真空,从而防止损坏马达11。
超过这个持续时间,马达11就被控制装置停止,并可仅在第二特定持续时间之后再重新启动。
真空腔9的内部包括设有内螺纹的开口13,该开口与鼻端件2的环状体7具有互补的形状,从而用于将其旋拧在该鼻端件2上。
中空体3的开口13在其设有内螺纹的部分的延伸部分处限定出周边挡块14,该挡块用于在将鼻端件2旋拧入开口13中时将该鼻端件2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因此,鼻端件2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中空体3上。
按钮15设置在中空体3上,当它处于按下位置时,电动马达11将获得电池12的供电。
因此,当按下按钮15时,电动泵10在真空腔9中形成真空,从而导致不渗透膜8发生变形。
不渗透膜8的变形将负压传递到鼻端件2中,从而将鼻分泌物吸出。
在截头部分5中,鼻端件2包括具有球16的逆止阀,当在真空腔9中未形成真空时,该球16在弹簧17的作用下抵靠在截头部分5的孔口6上,从而保持其接靠状态。
如图2所示,弹簧17的固定区域由一个单独的部件24构成,它强制安装在鼻端件2的截头部分5中。该单独的部件24由柱形轴向部分18形成,部分18通过四个具有相同长度的整合腿19连接到具有较大直径的柱形部分25上。
图3示出了在工作过程中的根据图1所示的装置。
当在真空腔9中形成真空时,不渗透膜8发生变形,并将负压传递到鼻端件2。
由此导致弹簧17压缩,并进而使球16不再密封鼻端件2的截头部分5的孔口6,从而能够将鼻分泌物吸出。
当停止将负压施加在不渗透膜8上时,球16在弹簧17的作用下再次密封截头部分5的孔口6,从而避免排空鼻端件2。
出于卫生的目的,鼻端件2优选地是一次性使用的。
因此,在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使用完后,可以将用过的鼻端件2从中空体3上旋下来,而后替换上新的鼻端件2。
因此,中空体和真空源不会被鼻分泌物污染,并且不需要每次使用过这个装置后再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
真空腔9由壁面20限定出,它使得真空腔9和电动泵10之间能够连接,并能够限制不渗透膜8的变形。
图4示出了用于密封鼻端件2的环状体7的元件的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环状体7通过可变形元件21封口密封,该元件21由能够以褶皱的方式加以叠置的不渗透材料(例如涂料纸(papier enduit))构成。
可变形元件21固定到鼻端件2上是通过粘合方式实现的。
图5示出了用于密封鼻端件2的环状体7的元件的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环状体7设有柱形的轴向管状延伸部分22,该延伸部分22的内部容纳有活塞23,活塞23可以在负压作用下在位于环状体7的区域中的位置和远离该处的位置之间发生移动。
图6示出了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的第四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鼻端件2具有两个部件26,27而不是一个部件。
第一部件26以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方式包括呈截头形的中央中空部分4、第二中空截头部分5、孔口6、球16和强制安装在截头部分5中的部分24。
在该实施例中,特别地是,呈截头形的中央中空部分4在其较大部分的端部上具有一柱形的轴向管状延伸部分28,该部分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至第二部件27的装置。
管状延伸部分28的外径小于中央部分4在其较大部分的端部上的外径。其结果是形成一个围缘29,在将第一部件26嵌套在第二部件27中时,该围缘29起到了挡板的作用。
第二部件27是中空的,并且大致呈截头形。第二部件27包括第一开口端以及第二端,第一开口端配有用于以不漏气、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中空体3的开口13中的装置,第二端与管状延伸部分28具有互补的形状以用于与第一部件26相互嵌套。
在管状延伸部分28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槽沟(logement)30,并且在部件27的内表面上形成具有与槽沟30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的棘爪(cliquet)31,棘爪31用于卡入槽沟30中,这两种元件形成嵌套方式,以便在部件26和27之间建立可不被拆开的连接。
不渗透膜8包括围缘32,这些围缘32将被保持在形成于两个部件26,27之间的槽沟中,这两个部件26,27通过嵌套在管状延伸部分28的区域中加以固定。
因此,不渗透膜8通过被夹紧在两个部件26,27之间而固定在鼻端件2上,并确保两个部件26,27之间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在截头部分5中,鼻端件2包括仅具有球16的逆止阀。
当负压停止施加到不渗透膜8上时,在倾向于恢复至其初始形状的不渗透膜8所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球16密封住截头部分5的孔口6,由此避免排空鼻端件2。
因此,在使用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过后,可以将用过的鼻端件2从中空体3上拆下,而后替换上新的鼻端件2。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在使用鼻分泌物吸出装置的过程中,膜8发生变形,并扁平地抵靠在第二部件27的内表面上。由此,在拆卸鼻端件2的过程中,膜8不发生压缩,并且鼻分泌物不会离开鼻端件2,由此避免了部分排出鼻分泌物。
图7示出了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的第五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不渗透膜8的围缘32与保持元件33配合作用,该元件33形成在第一部件26的外壁上,位于其中央部分4的较大部分的端部区域中。
两个部件26,27并非以可不拆除的方式,而是以简单强制安装的方式相互固定。
结果,在使用鼻分泌物吸出装置1过后,可以将用过的鼻端件2从中空体3上拆卸下来,而后将第一部件26从第二部件27上拆下,以便从部件26上拆下不渗透膜8,并将其丢弃掉。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只有不渗透膜8是一次性使用的,在每次使用完鼻分泌物吸出装置后,必须对鼻端件2进行清洁和消毒。
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借助示例的方式披露的实施例,而是仍然涵盖了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内部的所有变型。

鼻分泌物吸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鼻分泌物吸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鼻分泌物吸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分泌物吸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分泌物吸出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分泌物吸出装置。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装置包括:中空体(3),它限定出一能够连接到真空源(10)的真空腔(9),所述真空腔(9)包括开口(13);以及鼻端件(2),它包括适用于鼻孔、并用于插入到人的鼻子中的第一开口端(5),和第二开口端(7),所述第二开口端设有用于以不漏气、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中空体(3)的开口(13)中的装置。根据本发明,这个第二端(7)通过不渗透元件(8)加以密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