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501384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17648.X

申请日:

2007.03.31

公开号:

CN101273689A

公开日:

2008.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070331授权公告日:20101222终止日期:201303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2006.01); A01C1/00(2006.01)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

韩发

地址:

810008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正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富含γ-亚麻酸的珍贵油源植物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用低落粒率品种;在海拔2000-2300m的灌溉区繁育良种提供种源;在微孔草原产区,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地、退耕还草地或退化草地,建立仿生栽培基地。春播前用0.1%-0.2%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并拌沙在3℃-5℃低温下处理3-5天,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70%以上。实行种子与块根套种,先条播上述处理过的种子,播种量为400-500g/亩;秋季在8月下旬-9月上旬进行,播种量为600-700g/亩,行距40cm,根距10cm,栽培块根量为1.7万条/亩。利用微孔草的落粒特性,一次播种可连续3-5年内,每年夏收一茬种子,秋收一茬块根。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微孔草规模化栽培不易收获种子的技术难题,为微孔草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科学先进的实用技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微孔草植物的仿生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从野生微孔草群体中选择低落利率类型作为栽培用种;
(2)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0.1%-0.2%浓度的甲基黄酸乙酯水溶液浸泡微孔草干种子5-10小时,拌入3倍于种子干重的细河沙,放进冰箱或冷库3℃-5℃下处理3-5天;或用10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5-10小时,再在15℃-25℃变温条件下沙培2天,将处理过的微孔草种子直接进行春季播种或秋季播种;
(3)将用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直接播种在海拔2000-2300M,水热条件较好的繁种基地,春季在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播种量为600-700g/亩;秋季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播种量为700-800g/亩,播种深度为1.5-2.5cm;
(4)在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微孔草原产区,建立微孔草仿生栽培基地,实行春季播种或秋季播种,播种前10-15天,用0.6%浓度的氟乐灵水溶液处理土壤灭草;春季播种,在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实行种子与块根套种的方式播种,先条播上述处理过的种子,春季播种量400-500g/亩,秋季在8月下旬-9月上旬进行,播种量600-700g/亩,播种深度1.5-2.5cm,行距40cm;随后在条播种子的行间开沟栽培块根,根距10cm,行距40cm,栽培深度以根顶覆土3-4CM为宜,亩栽培块根量1.7万条;
(5)播种后的当年及其以后的4-5年内,栽培基地必须进行除草、匀苗、疏苗、补苗,防治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并加强田间管理;
(6)每年秋季,以微孔草中部果序种子变为淡褐色时为最佳收获期,随熟随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拔2000-2300M,具有一年两熟的高效繁种基地,自播种的第二年起,依靠微孔草落粒的自然播种,在每年收获块根时按40×20cm左右的株行距留种,在连续3-5年内,每年夏季收获一茬种种子,秋季收获一茬种用块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拔2000-2300M,水热条件较好的灌区,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足墒播种,按上述步骤(3)将成熟的微孔草干种子以条播的方式直播于繁种田,播种量700-800g/亩,播深1.5-2.5cm,行距20cm,播后耱地保墒,让种子在田间顺利越冬;次年3月中旬-下旬浅灌一次,灌后用无纺布覆盖提高出苗率,当年10月即可收获一茬种用块根。

说明书

说明书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野生植物仿生栽培技术,尤其是一种青藏高原特有珍贵油源(γ-亚麻酸)植物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微孔草[Microula skki mensis(c.b.clarke)He ms]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高海拔地区特有的两年生珍贵野生油料植物,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等多种重要用途。研究发现,微孔草种子含油率高达40%以上,特别是微孔草油中含6.37%-8.33%的γ-亚麻酸,与月见草相近,它还有月见草所不含的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经药理试验证明,γ-亚麻酸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清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中胆固醇的比值,具有防止血脂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此外,γ-亚麻酸在治疗人体内酶系统严重缺陷、减肥、改善皮肤干燥、延缓皮肤老化、抗脂质过氧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α-亚麻酸可作为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与海洋鱼油相比,它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食用2.1克α-亚麻酸的植物油,约与食用30克海洋鱼类有相似的生物效应,鉴于α-亚麻酸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特有的药用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1978年就宣布将其作为人类食物的必需成分。
γ-亚麻酸只存在于极少植物种子脂质中,故寻找含γ-亚麻酸的绿色植物成为世界上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自1983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月见草油中含有γ-亚麻酸后,在欧美掀起了γ-亚麻酸营养保健品的消费热。至今一直经久不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微孔草是继月见草后发现的另一种更富有γ-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的珍稀油料植物资源。微孔草种子中还有丰富的矿物质营养元素和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6.08%,鲜味氨基酸含量4.28%,甜味氨基酸含量2.97%。微孔草俗称野菠菜,苗期茎叶是幼稚绿色的保健蔬菜。其块根种含有大量淀粉,糖类和多种氨基酸,也具有防治心血管病,高血脂和护发护肤等多种功效。
微孔草饼渣中含粗蛋白23.96%,秸秆含粗蛋白10.37%,干物质消化率65.69%,粗能14.59MJ/KG,将微孔草秸秆粉碎与禾草混合,可调制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新型饲料。由于它特有的保健功能、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很高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深受世人的高度关注和科学家的重视。
经多年开发利用研究,现已研制出一些微孔草保健品,如γ-亚麻酸胶囊,微孔草油化妆品,微孔草保健蔬菜等。此外还有微孔草新型饲料等,以微孔草油为原料还可开发出多种市场前景广阔的药品和保健品,但由于受到原料的限制,至今未能进行规模化生产。微孔草植物虽然在我国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高寒地区均有较广泛的分布,但因微孔草是单歧聚伞性无限花序,具有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期不一致的特性,而且成熟时包裹种子(小坚果)的萼片干缩,种子容易脱落,不易储存种子,这不仅给采集微孔草种子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严重影响收获量的提高。近年来,微孔草易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高海拔地区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次生裸地或次生植被中的生态适宜种植,但随着植被的顺向演替而衰竭,同时除草剂等化学药品的使用也使它受到抑制,现已处在濒危状态。因而,要进行微孔草的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必须以微孔草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成果为前提。才能提高产量,扩大生产,解决微孔草资源的持续高效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思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以此解决微孔草资源的持续高效开发利用问题,为高原特有珍贵野生植物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野生微孔草群体中选择低落利率类型作为栽培用种;
(2)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0.1%-0.2%浓度的甲基黄酸乙酯水溶液浸泡微孔草干种子5-10小时,拌入3倍于种子干重的细河沙,放进冰箱或冷库3℃-5℃下处理3-5天;或用10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5-10小时,再在15℃-25℃变温条件下沙培2天,将处理过的微孔草种子直接进行春季播种或秋季播种;
(3)将用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直接播种在海拔2000-2300M,水热条件较好的繁种基地,春季在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播种量为600-700g/亩;秋季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播种量为700-800g/亩,播种深度为1.5-2.5cm;
(4)在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微孔草原产区,建立微孔草仿生栽培基地,实行春季播种或秋季播种,播种前10-15天,用0.6%浓度的氟乐灵水溶液处理土壤灭草;春季播种,在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实行种子与块根套种的方式播种,先条播上述处理过的种子,春季播种量400-500g/亩,秋季在8月下旬-9月上旬进行,播种量600-700g/亩,播种深度1.5-2.5cm,行距40cm;随后在条播种子的行间开沟栽培块根,根距10cm,行距40cm,栽培深度以根顶覆土3-4CM为宜,亩栽培块根量1.7万条;
(5)播种后的当年及其以后的4-5年内,栽培基地必须进行除草、匀苗、疏苗、补苗,防治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并加强田间管理;
(6)每年秋季,以微孔草中部果序种子变为淡褐色时为最佳收获期,随熟随收。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海拔2000-2300M,具有一年两熟的高效繁种基地,自播种的第二年起,依靠微孔草落粒的自然播种,在每年收获块根时按40×20cm左右的株行距留种,在连续3-5年内,每年夏季收获一茬种种子,秋季收获一茬种用块根。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海拔2000-2300M,水热条件较好的灌区,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足墒播种,按上述步骤(3)将成熟的微孔草干种子以条播的方式直播于繁种田,播种量700-800g/亩,播深1.5-2.5cm,行距20cm,播后耱地保墒,让种子在田间顺利越冬;次年3月中旬-下旬浅灌一次,灌后用无纺布覆盖提高出苗率,当年10月即可收获一茬种用块根。
本发明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从野生微孔草群居中选择低落粒率类型的优良品种为栽培用种,有效地解决了微孔草规模化栽培不易收获种子的难题,使微孔草这一珍贵植物资源有望得到持续高效开发利用。
(2)仿生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种,便于操作,容易推广,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并在保证提高产量的同时,收获年限可达到连续5年以上。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特有珍贵野生植物栽培浪费资源,管理不便,产量低,受生态环境影响大等的缺点。在青藏高原仿生栽培区,首次为微孔草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科学先进高效的使用技术。
(3)通过在海拔2200-4200M高寒地区的规模化仿生栽培,可快速恢复高寒地区野生微孔草植物的资源量,大大提高产量和持续利用率,并能有效地保证高原特有珍贵经济植物微孔草的优良品质和有效成分。
(4)由于微孔草具有明显的抗干旱耐低温等的抗逆特性,以及生长不需要特别肥沃的土壤条件,适宜海拔2200-4200M的高寒旱作区包括退耕还草地和退化草地,建立微孔草仿生栽培基地。因此,免耕立体栽培,加强田间管理,一年播种多年收获,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西部高原地区大面积贫瘠的国土资源和高原非常丰富的光能资源,这对建设和实现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促进西部高原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加快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高原野生植物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1)从野生微孔草群体中选择低落利率类型作为栽培用种;(2)在海拔2000-2300M的水热条件较好的灌溉区,建立一年两熟的高效繁种基地。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用0.2%浓度的EMS(甲基黄酸乙酯)水溶液浸种10小时,拌入3倍于种子干重的细河沙,置冰箱或冷库5℃下处理5天,使种子发芽率达到70%以上。条播量700g/亩,行距20cm,播深2.5cm,一次播种多年收获。自播种后第二年起,依靠微孔草成株落粒的自然播种,在每年收获块根时按40×20cm左右的株行距留种,做好田管工作,可在连续3-5年内,每年夏季可收获一茬种子,秋季能再收获一茬种用块根;(3)在微孔草原产区,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区包括退耕还草地或退化草地,建立微孔草仿生栽培基地,实行春季播种,播前10-15天,用0.6%的氟乐灵水溶液处理土壤灭草;(4)在4月中旬-5月上旬采取种子与块根套种的方式播种,先条播上述处理过的种子,种量为500g/亩,播深2.5cm,行距40cm。随后在条播种子的行间开沟栽培块根,株距10cm,行距40cm,播深以根顶覆土4cm为宜,亩栽培量1.7万条/亩。当年秋季由块根生成的植株结实成熟供收获,并利用微孔草的落粒性,将一部分成熟种子落入田间,以后只收不种;(5)播种后几年内,主要栽培任务是除草、匀苗、疏苗或补苗,防止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防护和人畜破坏;(6)每年秋季,以微孔草中部果序种子变为淡褐色时为最佳收获期,随熟随收,保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收获年限可达连续5年以上。
实施例2:一种高原野生植物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1)从野生微孔草群体中选择低落利率类型作为栽培用种;(2)在海拔2000-2300M,水热条件较好的灌溉区,建立一年两熟的高效繁种基地,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播前用10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5小时,再在15℃-25℃变温条件下沙陪2天,使种子发芽率到70%以上,条播600g/亩种子,播深1.5cm。一次播种多年收获,自播种第二年起,依靠微孔草落粒的自然播种,在每年收获块根时按40×20cm左右的株行距留种,做好田管工作,可在连续3-5年内,每年夏季收获一茬种种子,秋季收获一茬种用块根;(3)在微孔草原产区,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区包括退耕还草地,建立微孔草仿生栽培基地,实行春季播种,播种前10天,用0.6%的氟乐灵水溶液处理土壤灭草;(4)4月中旬-5月上旬,采取种子与块根套种的方式播种,先条播上述处理过的种子,播种量为400g/亩,播种深度为1.5cm,行距为40cm。随后在条播种子的行间开沟栽培块根,株距10cm,行距40cm,播种深度以根顶覆土3cm为宜,栽培量1.7万条/亩。当年秋季由块根生成的植株结实成熟供收获,并利用微孔草的落粒特性,将一部分成熟种子落入田间,以后只收不种;(5)播种后的几年内,主要栽培任务是除草、匀苗、疏苗或补苗;防治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并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预防人畜的破坏;(6)每年秋季,以微孔草中部果序种子变为淡褐色时为最适收获期,随熟随收,保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可收获年限为连续5年以上。
实施例3:一种高原野生植物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1)从野生微孔草群体中选择低落利率类型作为栽培用种;(2)在海拔2000-2300M,水热条件较好的灌溉区,建立一年两熟的高效繁种基地。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足进行墒播种,将成熟的微孔草干种子以条播的方式直播于繁种田,播种量800g/亩,播深2.0cm,行距20cm,播后耱地保墒,让种子在田间顺利越冬。次年3月中旬-下旬浅灌一次,灌后用无纺布覆盖提高出苗率,当年10月即可收获一茬种用块根,收获时按40×20cm左右的株行距留种。第二年即可夏收一茬种子,秋收一茬块根,以后依靠微孔草落粒的自然播种,在收获块根时适当留种,做好田管工作,可连续3-5年内,一年收获两次;(3)在微孔草原产区,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区包括退耕还草地,建立微孔草仿生栽培基地,实行秋季播种,播种前15天,用0.6%的氟乐灵水溶液处理土壤灭草;(4)在8月下旬-9月上旬,采取种子与块根套种的方式播种,先条播种子,播种量750/亩,播深2.0cm,行距40cm,随后在条播种子的行间开沟栽培块根,株距10cm,行距40cm,播种深度以根顶覆土4cm为宜,栽培量1.7万条/亩,让种子和块根在田间顺利越冬,次年春种子、块根出苗,秋季由块根生成的植株结实成熟供收获,并利用微孔草的落粒性,有一部分成熟的种子落入田间,以后只收不种;(5)播种后几年内,主要栽培任务是除草、匀苗、疏苗或补苗;防止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并加强田间管理;(6)每年秋季,以微孔草中部果序种子变为淡褐色时为最佳收获期,随熟随收,保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可收获年限为连续5年以上。

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孔草仿生栽培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富含亚麻酸的珍贵油源植物微孔草的仿生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用低落粒率品种;在海拔20002300m的灌溉区繁育良种提供种源;在微孔草原产区,海拔22004200m的适宜旱作地、退耕还草地或退化草地,建立仿生栽培基地。春播前用0.10.2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并拌沙在35低温下处理35天,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70以上。实行种子与块根套种,先条播上述处理过的种子,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