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
背景技术
颈椎病、胳膊腿痛等是伤骨科常见病症,目前虽然有一些外用药,但各有优缺点,因此研制一种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的外用新药,实属临床医疗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它系一种外用中药新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通络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所述喷雾剂由麻黄9g;干姜15g;黄芪20g;乳香9g;冰片15g;没药12g;血竭12g;威灵仙12g;海马10g;雄黄3g;白芥子15g和续断9g,用黄酒3-5斤或60度以上的高梁酒3-5斤泡制10天制备而成。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喷雾剂由麻黄9g;干姜15g;黄芪20g;乳香9g;冰片15g;没药12g;血竭12g;威灵仙12g;海马10g;雄黄3g;白芥子15g和续断9g,用黄酒4斤或60度以上的高梁酒4斤泡制10天制备而成。
本发明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咳嗽气喘,水肿,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可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冰片用以治疗外科感染,疥癣疮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没药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效与乳香相似;血竭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可用于外伤瘀痛,筋骨伤痛,血瘀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血瘀心腹诸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威灵仙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海马有温肾壮阳,调气活血地作用;雄黄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散结。用于痰饮喘咳,胸满胁痛;痰注肢体,关节酸痛、麻木及阴疽流注等症。续断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黄酒是传统的保健养生佳品,其保健养生功能历来倍受行家推崇。《本草纲目》详载了69种药酒可以治疗疾病,均以黄酒制成,就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许多中药仍以黄酒泡制,借以提高药效。上述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散结、清热解毒之功,加之黄酒的作用,故取之奏效。
本发明具有清热止痛,温中祛寒,回阳通脉,调气活血,消肿生肌,祛风除湿,活血散结,跌打瘀肿的作用驱邪利病。主治:颈椎病、胳膊腿痛、杀菌祛脚气、局部消炎症。
本发明的禁忌为孕妇、皮肤溃烂及皮肤过敏者禁止使用。眼睛及口中禁止使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对患处直接喷洒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所述喷雾剂由麻黄9g;干姜15g;黄芪20g;乳香9g;冰片15g;没药12g;血竭12g;威灵仙12g;海马10g;雄黄3g;白芥子15g和续断9g,用黄酒3斤泡制10天制备而成。
实施例2
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所述喷雾剂由麻黄9g;干姜15g;黄芪20g;乳香9g;冰片15g;没药12g;血竭12g;威灵仙12g;海马10g;雄黄3g;白芥子15g和续断9g,用60度以上的高梁酒2斤泡制10天制备而成。
实施例3
一种清热止痛的喷雾剂,所述喷雾剂由麻黄9g;干姜15g;黄芪20g;乳香9g;冰片15g;没药12g;血竭12g;威灵仙12g;海马10g;雄黄3g;白芥子15g和续断9g,用黄酒5斤泡制10制备而成。
实施例4治疗例
共收治病例163例,其中男86例,女77例。平均年龄39.52岁。病程<2天。X线摄片未见骨折脱位。经随机分组后,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药物治疗组88例,其中男46例,女42例;平均年龄38.74岁;治疗前症状评分=10.760±1.536。普通治疗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81岁;治疗前症状评分=10.631±1.621。空白对照组32例,其中男、女各16例;平均年龄40.02岁;治疗前症状评分=11.031±1.724。三组性别、年龄及治疗前症状评分基本相同,可比性强(P<0.05)。西医诊断标准:外伤史,局部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受伤部位皮肤完整。辨证标准为:气滞血瘀、瘀热互结、痹阻脉络。有近日跌仆闪挫史,伤处疼痛,局部肿胀,皮色青紫或红热,受伤部位活动受限,舌边瘀紫,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微数。根据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轻重程度分级评分(自拟):轻(+)、中(++)、重(+++)、严重(++++),每个+计1分,符合辨证标准的舌象、脉象各计1分,证候积分总分14分,评分均在5分以上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者。
2治疗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药物治疗组: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喷雾剂喷洒患处,每日2-3次。
普通治疗组:以扭伤散(大黄、乳香、没药、当归、牡丹皮、赤芍、延胡索各等分,共为细末,用时以醋调和)外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
空白对照组:不外用任何药物。
3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无效: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
4治疗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药物治疗组有效70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9.55%;普通治疗组有效25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8.14%;空白对照组有效7例,无效25例,有效率为21.88%。三组病例临床疗效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证明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喷雾剂有显著疗效。
5讨论
外来暴力、强力扭转、牵拉压迫、跌仆闪挫等均可导致筋伤,而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患肢症状和体征,以及舌边瘀紫、脉弦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说明筋伤与气滞血瘀的密切联系,而瘀热互结、痹阻脉络则为主要病理过程。故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通络。中药外用敷贴疗法,通过皮肤渗透进入肌肤发挥疗效,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与外国学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膏剂局部使用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异曲同工之妙。本发明中,大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为君;乳香、没药化瘀止痛为臣;牡丹皮、赤芍、当归凉血活血为佐;延胡索理气通络止痛,引诸药至病所为使。诸药配伍合理,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通络之功。
从临床观察结果可见,本发明药物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证属气滞血瘀、瘀热互结、痹阻脉络者,疗效显著。88例患者外用本发明药物,除个别病人局部皮肤有轻微刺激痛外,其他均未见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具体的典型病例如下:
1、广州市:
黄秋珍,440103194910164528,女;罗伙荣,4401021944012522312,男;莫受梁,440882741005301,男;钟连芳,442829621126222,女;叶春元,440223197403124710,男;吴振好,440106194211270021,女;成金仙,4418271988020126426,男;陈三发,440106195912270037,男;陈煜,440102194711143218,男;杨桂珍,440105194908080344,女。
2、湖北:
邓荣芳,420103194812030821,女;
张志军,422326800621569,男。
3、深圳:
罗丽鸿,52222096503100024,女。
4、陕西:
杨英,612321197101100066,女;杨国继,61232519650526325,男;张浩,61032219720117581,男。
5、江西:
吴少红,362201700503006,女。
6、辽宁:
于晓莉,21132363103002,女;
孙桂珠,211323421107042,女。
7、河北:
金玉华,1308215409203165,女。李振海,130228640826241,男;董桂兰,130228480420004,女;杨振江,130228550411353,男;杨福海,130226410307001,男;马悦然,130226480808003,男。
8、河南:
王永志,410901550209271,男;安慧荣,女;陈丽芳,女;张玉梅,女;王传修,男;胡黑齐,男;杨喜英,女;张亚丽,女;田玉娥,女;程永开,女;陈保华,男。
9、山东:
孙士珍,女;陈亮,女;白玉华,女;李丛起,男;王玉连女。
10、山西:
梁福英,女。
以上人员经实施例1所制备的药物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风湿、脚气等一些经络不通、肿痛、气血不活、面部痤疮的疾病通过十天左右全部痊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