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01232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302058.1

申请日:

2007.12.21

公开号:

CN101199477A

公开日:

2008.06.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K 9/08收件人:北京佳诚医药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恢复权利请求审批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K 9/08收件人:北京佳诚医药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恢复权利请求审批通知书|||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9/08申请日:20071221授权公告日:20100113终止日期:20141221|||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K 9/08收件人:北京佳诚医药有限公司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K 9/08收件人:北京佳诚医药有限公司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08合同备案号:2011990000511让与人:北京佳诚医药有限公司受让人:北京中康卓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申请日:20071221公开日:20080618授权公告日:20100113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106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9/08; A61K31/195; G01N30/02

主分类号:

A61K9/08

申请人:

北京佳诚医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立新; 祁 静; 金 珠

地址:

100011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B座01G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通过控制注射用水的电导率以最终有效减少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中各杂质的增加,控制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质量,并在质量标准中将杂质种类及其量进行了限度控制,明显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提升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减少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制剂中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在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在20℃时不得超过1.0μS.cm-1;大容量注射剂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在20℃不得超过0.6μS.cm-1。

2.  一种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制剂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质量标准中设置的杂质检测方法是: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作填充剂,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将11.0g无水磷酸二氢钠溶解在500ml水中,加入5ml三乙胺与1.4g十二烷基硫酸钠,用磷酸调节pH至2.0~3.0后加水至700ml得到)(20~39)∶(61~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25℃~30℃,氨甲环酸与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的分离度应不低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氨甲环酸对照品,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对照品、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对照品、对氨甲基苯甲酸对照品和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对照品,置同一100ml量瓶中,加水制成每1ml含氨甲环酸5.0mg、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5μg、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4μg、对氨甲基苯甲酸5μg和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5μg的溶液,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小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大容量注射剂,
用水制成每1ml中含氨甲环酸5.0mg的溶液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加水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对氨甲基苯甲酸、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和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按照外标一点法计算,其中对氨甲基苯甲酸峰面积的校正因子为0.006,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峰面积的校正因子为0.005,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峰面积的校正因子为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质量标准中设置的杂质包括杂质A: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其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质量标准中设置的杂质包括杂质B: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其峰面积小于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08%。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质量标准中设置的杂质包括杂质C: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其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1%。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质量标准中设置的杂质包括杂质D:对氨甲基苯甲酸,其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1%。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其他单个杂质的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2%,单个杂质的含量相加不得超过1.0%。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氨甲环酸注射制剂杂质总量不得超过1.2%。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标准,其特征在于氨甲环酸原料药中各种类杂质控制的限度为不得超过制剂中各种类杂质控制限度80%。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通过控制注射用水的电导率以最终有效控制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质量,并在质量标准中将杂质种类及其量进行了有效控制,明显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提升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质量,属于化学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离子往往是药物自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其中以Cu2+、Fe3+、Pb2+、Mn2+、Pt2+、Au2+为最常见。比如对离子敏感的药物,噻嗪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具有儿茶酚胺结构的拟肾上腺素药物以及抗坏血酸、盐酸普鲁卡因、水杨酸钠、盐酸多巴胺等,在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下,可加速变色或分解,从而导致注射剂杂质的增加。可见离子数量愈少愈有利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所以,在实际注射液生产中,为了避免溶剂中金属离子对药物的催化作用,减缓氧化,通常在小容量注射液、冻干制剂中常被允许加入一定浓度的依地酸二钠或依地酸钙钠,但是,对于大容量注射液则由于给药体积较大,其他药用添加剂则不被允许。考虑依地酸二钠等毕竟是外来引入的物质,对人体属于异物,很可能导致外源性的感染或引发不良反应,因此,我们最好地控制注射剂产品质量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离子敏感型药物制剂中金属离子的数目。
氨甲环酸亦属于这类离子敏感型药物,其注射制剂在生产中往往由于金属离子的存在,造成氨甲环酸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及其它杂质增加,导致制剂的杂质在三年内增高至2.5%左右,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给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地安全性担忧。
那么,对于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剂型而言,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制剂中的金属离子,将配制氨甲环酸注射剂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控制在何种限度才能有效提高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稳定性,减少杂质的总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呢?
发明概述
众所周知,降低电导率的实质是减少水中的离子浓度。考虑到注射剂型中,水源是引入金属离子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本发明重点考虑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对氨甲环酸注射剂型的影响。
由水的离子积为10-14可推算出理论上的高纯水的极限电导为0.0547μS.cm-1,目前,我国制药行业对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并未做一明确的要求。本发明可采用弱电离的方法、离子交换方法、蒸馏等方式控制注射用水的电导率,且可依据不同水质情况反复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实现对电导率的控制。现举例说明一种降低电导率的方法,但是并不限于所述的水预处理方法。
举例如下: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水预处理方法,采用两级反渗透纯化水系统,流程为原水箱--沙滤--碳滤--一级反渗透--中间水箱--二级反渗透--纯水箱,得到一级出水电导率为3.5μS.cm-1左右,二级出水电导率为1.3μS.cm-1左右,将二级水进行蒸馏,使最终所得注射用水其电导率控制在0.6μS.cm-1(20℃)。
通过对由不同水质配制的氨甲环酸输液剂的对比研究发现,水中离子越多,即水的电导率越大的,其制剂中杂质增加就越多,而且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的越明显,结果见表1:不同电导率注射用水所配制氨甲环酸氯化钠输液剂的稳定性试验中杂质考察结果。
正是发现了输液制剂中,虽然采用同一批次原料,但由于对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加以控制,结果使得制剂中杂质总量由原来的2.5%左右降至1.0%左右,有效控制了产品质量,本发明人又继续对氨甲环酸注射剂及冻干粉针剂(包括自制与市售样品)进行了相应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本发明正是通过仔细的对比研究发现,氨甲环酸注射液的产品质量与其配液时所用的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有着紧密地联系,只要将注射用水电导率控制在20℃时不超过1.0μS.cm-1,那么该方法所能控制的氨甲环酸小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剂的杂质总量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结果见表2。
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大容量注射剂由于制备工艺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灭菌,所以更容易导致杂质增加,因此,在配制大容量注射剂时,将注射用水电导率更严格地控制在20℃时不超过0.6μS.cm-1。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少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剂中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小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控制在不超过1.0μS.cm-1(20℃);大容量注射剂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控制在不超过0.6μS.cm-1(20℃)。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制剂其质量标准中杂质项的分析方法,上述实施例与比较例制剂中杂质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检测,具体如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研究: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作填充剂,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1.0g无水磷酸二氢钠溶解在500ml水中,加入5ml三乙胺与1.4g十二烷基硫酸钠,用磷酸调节pH至2.5后加水至700ml)30∶7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氨甲环酸与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的分离度应不低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氨甲环酸对照品,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对氨甲基苯甲酸和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置同一100ml量瓶中,加水制成每1ml含氨甲环酸5.0mg、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5μg、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4μg、对氨甲基苯甲酸5μg和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5μg,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小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大容量注射剂制剂,用水制成每1ml中含氨甲环酸5.0mg的溶液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加水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u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测定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氨甲环酸)保留时间的3倍,对氨甲基苯甲酸、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和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按照外标一点法计算,其中,对氨甲基苯甲酸峰面积的校正因子为0.006,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峰面积的校正因子为0.005,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峰面积的校正因子为1.2;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和其他未知杂质的含量计算采用面积归一化法。
根据如上方法对氨甲环酸注射剂中杂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氨甲环酸注射剂配液时,一定要控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配制小容量注射剂或冻干粉针时其注射用水电导率不超过1.0μS.cm-1(20℃),而大容量注射剂不超过0.6μS.cm-1(20℃),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注射剂中杂质含量,从而提高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剂的质量。因此,通过本发明研究成果,发明人对氨甲环酸注射剂型的质量标准关于杂质检查项进行修订,对杂质限度具体规定为:质量标准中设置的杂质包括杂质A:双反式-4-羧基环己烷甲基胺,其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1%;杂质B: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其峰面积小于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08%;杂质C: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其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1%;杂质D:对氨甲基苯甲酸,其峰面积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1%;含其他单个杂质不得超过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0.2%,且单个杂质含量相加不得超过1.0%;制剂中总杂质量限度控制在不超过1.2%。同时,将氨甲环酸原料药中各类杂质控制的限度定为不得超过制剂中各种类杂质控制限度的80%。
正是因为对注射制剂中工艺用水的指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提升了制剂的质量标准,最终有效避免了制剂中乳光出现,重要的是有效降低临床中因杂质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发明陈述了一种减少以氨甲环酸作为活性组分的注射剂中杂质的方法,其所控制的杂质限度可以有效、稳定地控制产品质量,但对于氨甲环酸注射剂的杂质检测方法而言,并不限于上述一种方法。
通过对原料与制剂质量标准的控制,本发明人又对标准中的涉及的两个已知杂质: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及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的毒性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以更大程度地获取药物临床应用中关于安全性方面的信息。
(一)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
给健康二级小鼠(体重20g±2.5g)一次灌胃给予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分别给予10mg/kg、20mg/kg、40mg/kg,用药后即可观察小鼠的一般行为和体征,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剂量组小鼠在灌胃0.5小时后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呕吐、流涎,小鼠走路步态不稳。
健康二级大鼠24只(体重100g±9.8g),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各剂量组均为6只,分三个剂量灌胃给予4-氨甲基-1-环己烯甲酸。高剂量组20mg/kg,中剂量组10mg/kg,低剂量组5mg/kg。空白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为期20天。观察一般行为和体征:高剂量组在灌胃后10分钟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呕吐、流涎、摄食量减少甚至拒食,体重出现负增长,大鼠走路步态不稳;中剂量组中毒症状与高剂量组相似,但程度明显减轻;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肝脏相对重量比对照组有轻度增加。死亡大鼠肝细胞出现轻度水肿,少量空泡变性;高剂量组大鼠胃肠粘膜及粘膜上皮脱落,死亡大鼠部分有胃肠粘膜改变及渗出性出血;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尸检结果显示高剂量组1只大鼠死亡,原因多为肝脏变性所致。
(二)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刺激性试验
新西兰兔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只。其中A组是用从原料中提取的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经和氨甲环酸混合制成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其中含氯化钠0.9%,每100毫升含氨甲环酸0.5g,含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为氨甲环酸的5%;B组是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含量(含量:0.6%)较高的某公司提供的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C组是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含量(含量:0.07%)较低的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左耳缘静脉推注A、B、C三组供试液2ml/Kg,右耳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日,连续3天,共3次。于第3次注射后30分钟肉眼观察注射部位的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取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固定24小时后,常规取注射处耳廓,经脱水,石蜡制片,染色,镜检。结果表明:A组对兔静脉血管有很明显的刺激性反应;B组和C组的试验结果表明,氨甲环酸中的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含量的高低对血管有无刺激性有直接影响,当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中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的含量超过0.5%时,对兔静脉血管呈轻度刺激反应。当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中顺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的含量低于0.5%时,对兔静脉血管几乎没有刺激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
以上实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对氨甲环酸注射剂质量指标控制限度的合理性,从而为本药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
氨甲环酸                                 5.0g
氯化钠                                   8.5g
注射用水(20℃时:电导率0.4μS.cm-1)加至  1000ml
实施例2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
处方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注射剂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是0.5μS.cm-1(20℃)
实施例3氨甲环酸注射液(5ml∶0.5g)
氨甲环酸                                 100g
依地酸二钠                               0.01g
注射用水(20℃时:电导率0.8μS.cm-1)加至  1000ml
实施例4注射用氨甲环酸(0.5g)
氨甲环酸                                 250g
甘露醇                                   500g
注射用水(20℃时:电导率0.8μS.cm-1)加至  1000ml
比较例1: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
处方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注射剂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是1.9μS.cm-1(20℃)
比较例2: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
处方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注射剂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是1.2μS.cm-1(20℃)
比较例3: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
处方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注射剂配液时所用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是2.5μS.cm-1(20℃)
比较例4市售氨甲环酸注射液(5ml∶0.5g)
比较例5市售注射用氨甲环酸(0.5g)
表1  不同电导率注射用水所配制氨甲环酸氯化钠输液剂的稳定性试验中杂质考察结果
  长期试验  电导率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实施例1  实施例2  1.9μS.cm-1  1.2μS.cm-1  2.5μS.cm-1  0.4μS.cm-1  0.5μS.cm-1  0m  A  0.420%  0.311%  0.480%  0.028%  0.031%  B  0.051%  0.024%  0.090%  0.006%  0.008%  C  0.092%  0.081%  0.101%  0.006%  0.006%  D  0.093%  0.086%  0.106%  0.011%  0.014%  其他  0.230%  0.180%  0.450%  0.010%  0.010%  总量  0.886%  0.682%  1.227%  0.061%  0.069%  6m  A  0.53%  0.400%  0.56%  0.039%  0.039%  B  0.073%  0.045%  0.117%  0.011%  0.013%  C  0.107%  0.087%  0.113%  0.010%  0.010%  D  0.108%  0.099%  0.120%  0.017%  0.019%  其他  0.33%  0.31%  0.710%  0.040%  0.060%  总量  1.148%  0.941%  1.620%  0.117%  0.141%  12m  A  0.590%  0.510%  0.63%  0.045%  0.047%  B  0.094%  0.057%  0.131%  0.016%  0.021%  C  0.111%  0.092%  0.117%  0.018%  0.022%  D  0.114%  0.107%  0.125%  0.023%  0.027%  其他  0.590%  0.470%  0.850%  0.070%  0.109%  总量  1.499%  1.236%  1.853%  0.172%  0.226%  24m  A  0.700%  0.630%  0.790%  0.052%  0.054%  B  0.110%  0.076%  0.154%  0.028%  0.027%  C  0.116%  0.107%  0.126%  0.024%  0.027%  D  0.123%  0.114%  0.139%  0.029%  0.032%  其他  1.170%  1.030%  1.360%  0.110%  0.170%  总量  2.219%  1.957%  2.569%  0.243%  0.310%  36m  A  0.770%  0.760%  0.870%  0.061%  0.067%  B  0.140%  0.083%  0.179%  0.041%  0.035%  C  0.129%  0.112%  0.135%  0.030%  0.033%  D  0.142%  0.128%  0.148%  0.034%  0.038%  其他  1.330%  1.130%  1.410%  0.220%  0.280%  总量  2.511%  2.213%  2.742%  0.386%  0.453%
注:1、本专利说明书所指的稳定性试验是参照中国药典进行的,表格中的0m、3m等中的m代表月。
    2、其他:代表其他杂质总量
表2  不同电导率注射用水所配制氨甲环酸小容量和冻干制剂的杂质稳定性考察结果
  长期试验  电导率  比较例4  比较例5  实施例3  实施例4  未知  未知  0.8μS.cm-1  0.8μS.cm-1  0m  A  ------  ------  0.027%  0.031%  B  0.011%  0.014%  C  0.010%  0.012%  D  0.010%  0.008%  其他  0.020%  0.030%  总量  0.078%  0.095%  6m  A  ------  ------  0.033%  0.039%  B  0.027%  0.032%  C  0.016%  0.022%  D  0.014%  0.015%  其他  0.040%  0.070%  总量  0.130%  0.176%  12m  A  0.493%  0.442%  0.045%  0.045%  B  0.061%  0.058%  0.032%  0.041%  C  0.114%  0.095%  0.022%  0.031%  D  0.102%  0.092%  0.023%  0.029%  其他  0.630%  0.510%  0.110%  0.170%  总量  1.401%  1.197%  0.232%  0.316%  24m  A  0.680%  0.580%  0.054%  0.057%  B  0.084%  0.080%  0.048%  0.054%  C  0.126%  0.103%  0.031%  0.036%  D  0.122%  0.109%  0.031%  0.038%  其他  1.070%  0.840%  0.190%  0.250%  总量  2.082%  1.712%  0.354%  0.427%  36m  A  0.790%  0.660%  0.063%  0.069%  B  0.097%  0.097%  0.052%  0.057%  C  0.138%  0.125%  0.037%  0.042%  D  0.146%  0.114%  0.046%  0.049%  其他  1.332%  1.120%  0.370%  0.422%  总量  2.504%  2.116%  0.568%  0.639%

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纯度氨甲环酸注射剂的获得及其质量标准.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通过控制注射用水的电导率以最终有效减少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中各杂质的增加,控制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质量,并在质量标准中将杂质种类及其量进行了限度控制,明显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提升了氨甲环酸注射制剂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