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011080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15934.0

申请日:

2012.04.20

公开号:

CN102659337A

公开日:

2012.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4B 24/12登记生效日:201701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洋浦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70228 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木棠大道东侧变更后权利人:570000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普瑞豪苑5-2-402房|||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4/12申请日:20120420|||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4/12; C04B24/04; C04B7/28; C04B7/26; C04B7/24

主分类号:

C04B24/12

申请人:

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明旺; 陆平; 徐秉礼; 黄福旺; 敖灶鑫; 徐立; 范桂能; 杨君

地址:

570228 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木棠大道东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建筑领域,涉及一种建筑材料,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是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到含水率小于1%,将玄武岩尾矿破碎成粒径小于50毫米的碎石,然后将玄武岩碎石、绿泥、石膏、活化剂与水泥熟料混合后送入粉磨设备进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30m2/kg~350m2/kg,粉磨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0.5%,出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以量大易得的玄武岩石场的废弃边角石料、绿泥等工业废弃物为混合材料,成本低,有效地提高复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和施工性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特
征是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到含水率小于1%,将玄武岩尾矿破碎成
粒径小于50毫米的碎石,然后将玄武岩碎石、绿泥、石膏、活化剂
与水泥熟料混合后送入粉磨设备进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30m2/kg~
350m2/kg,粉磨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0.5%,出
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其中以干基计,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分别
为:玄武岩碎石5%~35%、水泥熟料50%~75%、绿泥3%~15%、石膏
3%~8%、活化剂0.5%~5%,各种组分重量百分数总和为百分之一百;
所述活化剂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其
中有机化合物包括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甲酸钠、甲酸钙、乙酸钙、
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无机化合物包括硅酸钠、硅酸
钾、硅酸钙、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铁、硫酸铵、碳酸钠、碳酸钾、
碳酸铵或氧化钙、活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在活化剂中,按重量比计,有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        0.02~0.1;
甲酸钠、甲酸钙、乙酸钙、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混合0.2~3.0;
无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钙、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铁、硫酸铵、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或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0.2~
3.0;
活性二氧化硅        10.0~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
粉磨设备是球磨、立式辊磨、振动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在玄
武岩碎石与绿泥混合的同时加入常用混合材,按重量百分比计,常用
混合材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35%以下;所述常用混合材是指粉煤灰或
炉底渣中的一种或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在出
磨粉料中加入比表面积为400m2/kg~450m2/kg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按
重量百分比计,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20%以下。

说明书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领域,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是一种使用绿泥和
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背景技术

复合硅酸盐水泥(代号P·C)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
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复合硅
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
应大于20%,不超过50%。目前复合硅酸盐水泥所用混合材以符合
GB203-2008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符合GB2847-1996规定的火山
灰质混合材料和符合GB1596-2005规定的粉煤灰,以及按照GB
175-2007附录A新开辟的活性混合材料,如化铁炉渣、精炼铬铁渣
等活性混合材料和活性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潜在水硬性或火山灰
性的水泥混合材料和石灰石、砂岩,以及按照GB 175-2007附录A
新开辟的非活性混合材料,如钛渣等。

绿泥是指造纸工艺中苛化工段碱回收后产生的废弃物,如果随意
倾倒、堆放或填埋,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1、占用大量土地;2、
污染空气;3、污染水系等。经检索,掺入绿泥作为复合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料还未见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硅酸盐水
泥,以量大易得的粉煤灰、炉底渣、玄武岩石场的废弃边角石料及绿
泥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混合材料,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所得的复
合硅酸盐水泥可满足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复合硅酸盐
水泥要求,能大量处理工业废渣,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同时
可提高复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改善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施工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是先将绿
泥进行脱水干燥到含水率小于1%,将玄武岩尾矿破碎成粒径小于50
毫米的碎石,然后将玄武岩碎石、绿泥、石膏、活化剂与水泥熟料混
合后送入粉磨设备进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30m2/kg~350m2/kg,粉磨
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0.5%,出磨得到复合硅
酸盐水泥,其中以干基计,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分别为:玄武岩碎
石5%~35%、水泥熟料50%~75%、绿泥3%~15%、石膏3%~8%、活化
剂0.5%~5%,各种组分重量百分数总和为百分之一百。

所述活化剂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机化合
物包括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甲酸钠、甲酸钙、乙酸钙、乙酸钠或
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无机化合物包括硅酸钠、硅酸钾、硅酸
钙、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铁、硫酸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或
氧化钙、活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在活化剂中,按重量比计,有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        0.02~0.1;

甲酸钠、甲酸钙、乙酸钙、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混合0.2~3.0;

无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钙、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铁、硫酸铵、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或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0.2~
3.0;

活性二氧化硅        10.0~100.0。

所述粉磨设备是球磨、立式辊磨、振动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玄武岩碎石与绿泥混合的同时加入常
用混合材,按重量百分比计,常用混合材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35%以
下。所述常用混合材是指粉煤灰或炉底渣中的一种或混合。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出磨粉料中加入比表面积为
400m2/kg~450m2/kg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按重量百分比计,粒化高炉
矿渣粉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20%以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流程是:先将绿泥进行脱
水干燥处理到含水率小于1%,将玄武岩边角石料破碎成50毫米以下
碎石,再按配方比例将玄武岩碎石、绿泥、石膏、活化剂与水泥熟料
混合(根据需要加入常用混合材【粉煤灰和/或炉底渣】),混合料进
入粉磨系统进行粉磨加工,出磨粉体细度控制在比表面积为
330m2/kg~350m2/kg,在粉磨过程中,采用沸腾炉输送热风对进磨物
料进行烘干,为保证出磨水泥质量及仓储和运输正常需保证出磨水泥
含水率小于0.5%(优选小于0.3%),出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可以
根据需要在出磨粉料中加入比表面积为400m2/kg~450m2/kg的粒化
高炉矿渣粉)。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以量大易得的玄武岩石场的废弃边角石
料、绿泥等工业废弃物为混合材料,成本低,所得复合硅酸盐水泥可
满足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要求,有
效地提高复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和施工性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有
利于工业化生产,能大量处理工业废渣,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生产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成分如
表1:

表1 各组分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生产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2:

表2                    单位:kg


其中活化剂组成如下(按重量计):

三乙醇胺0.05kg、硅酸钠1kg、碳酸钾0.5kg。

生产工艺如下:

按表2配比,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至含水率小于1%,备用,
再将玄武岩破碎成50毫米以下碎石,备用。将玄武岩碎石(50毫米
以下)与绿泥(已干燥)、粉煤灰、石膏、水泥熟料、活化剂混合后
进入球磨系统进行粉磨加工,出磨粉料控制在比表面积为330m2/kg
到350m2/kg,在粉磨过程中,采用沸腾炉输送热风对进磨物料进行烘
干,同时为保证出磨水泥质量及仓储和运输正常需保证出磨粉料含水
率小于0.3%,出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P·C 32.5R。

实施例二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生产工艺同实施例一。

生产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3:

表3                        单位:kg


实施例三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生产工艺同实施例一。

活化剂组成如下(按重量计):

三异丙醇胺0.05kg、硅酸钠1kg、活性二氧化硅10kg。

生产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4:

表4                        单位:kg


实施例四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同
实施例一。活化剂组成同实施例三。

生产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5:

表5                        单位:kg


生产工艺如下:

按表5配比,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至含水率小于1%,备用,
再将玄武岩破碎成50毫米以下碎石,备用。将玄武岩碎石(50毫米
以下)与绿泥(已干燥)、石膏、水泥熟料、活化剂混合后进入球磨
系统进行粉磨加工,出磨粉料控制在比表面积为330m2/kg到
350m2/kg,在粉磨过程中,采用沸腾炉输送热风对进磨物料进行烘干,
同时为保证出磨水泥质量及仓储和运输正常需保证出磨粉料含水率
小于0.3%,出磨后经混料机加入S95粒化高炉矿渣粉(比表面积为
400m2/kg到450m2/kg),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P·C 32.5R。

实施例五

生产P·C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水泥熟料的
化学成分如表6:

表6 各组分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活化剂组成如下(按重量计):

三乙醇胺0.05kg、甲酸钙0.5kg、硅酸钠1kg。

生产P·C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7:

表7                   单位:kg


生产工艺同实施例四。

实施例六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生产工艺同实施例五。

生产P·C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8:

表8                   单位:kg


实施例七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生产工艺同实施例五。

生产P·C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9:

表9                   单位:kg


实施例八

玄武岩、粉煤灰、炉底渣、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生产工艺同实施例五。

生产P·C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10:

表10                   单位:kg


检测:

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按照GB/T
17671-1999的标准进行检测,各种性能如表11。

表11


表11结果表明,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
泥3天和28天抗折抗压强度完全符合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标准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可满足P·C42.5R和P·C32.5R指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93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2 CN 102659337 A *CN102659337A* (21)申请号 201210115934.0 (22)申请日 2012.04.20 C04B 24/12(2006.01) C04B 24/04(2006.01) C04B 7/28(2006.01) C04B 7/26(2006.01) C04B 7/24(2006.01) (71)申请人 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70228 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木棠大道 东侧 (72)发明人 刘明旺 陆平 徐秉礼 黄福旺 敖灶鑫 徐立 范桂能 杨。

2、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54) 发明名称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 水泥 (57) 摘要 本发明属建筑领域, 涉及一种建筑材料, 使用 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是 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到含水率小于 1, 将玄 武岩尾矿破碎成粒径小于 50 毫米的碎石, 然后将 玄武岩碎石、 绿泥、 石膏、 活化剂与水泥熟料混合 后送入粉磨设备进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 330m2/ kg 350m2/kg, 粉磨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出磨 粉料含水率小于 0.5, 出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 泥。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 以量大易得的玄武岩。

3、 石场的废弃边角石料、 绿泥等工业废弃物为混合 材料, 成本低, 有效地提高复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 度和施工性能, 节约资源和能源, 有利于工业化生 产,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1 页 2 1. 一种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其特征是先将绿泥进行脱 水干燥到含水率小于 1, 将玄武岩尾矿破碎成粒径小于 50 毫米的碎石, 然后将玄武岩 碎石、 绿泥、 石膏、 活化剂与水泥熟料混合后送入粉磨设备进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

4、 330m2/ kg350m2/kg, 粉磨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0.5, 出磨得到复合硅酸 盐水泥, 其中以干基计, 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分别为 : 玄武岩碎石 5 35、 水泥熟料 5075、 绿泥315、 石膏38、 活化剂0.55, 各种组分重量百分数总 和为百分之一百 ; 所述活化剂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其中 有机化合物包括三乙醇胺、 三异丙醇胺、 甲酸钠、 甲酸钙、 乙酸钙、 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 或二种以上, 无机化合物包括硅酸钠、 硅酸钾、 硅酸钙、 硫酸钠、 硫酸钾、 硫酸铁、 硫酸铵、 碳 酸钠、 碳酸钾、 碳酸铵或氧化钙、 活。

5、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 在活化剂中, 按重量比计, 有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 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 0.02 0.1 ; 甲酸钠、 甲酸钙、 乙酸钙、 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0.2 3.0 ; 无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 硅酸钠、 硅酸钾、 硅酸钙、 硫酸钠、 硫酸钾、 硫酸铁、 硫酸铵、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铵或氧 化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0.2 3.0 ; 活性二氧化硅 10.0 100.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粉磨设备是球磨、 立式辊 磨、 振动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1。

6、 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其特征在于 : 在玄武岩碎石与绿泥混合的 同时加入常用混合材, 按重量百分比计, 常用混合材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 35以下 ; 所述 常用混合材是指粉煤灰或炉底渣中的一种或混合。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其特征在于 : 在出磨粉料中加入比表面积 为 400m2/kg 450m2/kg 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按重量百分比计,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加入量为 总物料的 20以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59337 A 2 1/7 页 3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建筑领域, 涉及一种建筑材料, 具体是。

7、一种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 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背景技术 0002 复合硅酸盐水泥 ( 代号 PC) 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 材料、 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 复合硅酸盐水泥 【简称复合水泥】 ), 水泥中混 合材料总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应大于 20, 不超过 50。目前复合硅酸盐水泥所用混合材 以符合GB203-2008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 符合GB2847-1996规定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符 合 GB1596-2005 规定的粉煤灰, 以及按照 GB175-2007 附录 A 新开辟的活性混合材料, 如化 铁炉渣、 精炼铬铁渣等活性混合材料和活性指标不。

8、符合标准要求的潜在水硬性或火山灰性 的水泥混合材料和石灰石、 砂岩, 以及按照 GB 175-2007 附录 A 新开辟的非活性混合材料, 如钛渣等。 0003 绿泥是指造纸工艺中苛化工段碱回收后产生的废弃物, 如果随意倾倒、 堆放或填 埋, 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 1、 占用大量土地 ; 2、 污染空气 ; 3、 污染水系等。经检索, 掺入 绿泥作为复合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还未见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 以量大易得的 粉煤灰、 炉底渣、 玄武岩石场的废弃边角石料及绿泥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混合材料, 成本 低, 生产工艺简单, 。

9、所得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可满足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复 合硅酸盐水泥要求, 能大量处理工业废渣,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同时可提高复合硅 酸盐水泥早期强度, 改善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施工性能。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是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 燥到含水率小于 1, 将玄武岩尾矿破碎成粒径小于 50 毫米的碎石, 然后将玄武岩碎石、 绿泥、 石膏、 活化剂与水泥熟料混合后送入粉磨设备进行粉磨至比表面积为 330m2/kg 350m2/kg, 粉磨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 0.5, 出磨得到复。

10、合硅酸盐 水泥, 其中以干基计, 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分别为 : 玄武岩碎石 5 35、 水泥熟料 5075、 绿泥315、 石膏38、 活化剂0.55, 各种组分重量百分数总 和为百分之一百。 0007 所述活化剂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其中有机化合物包括三乙醇 胺、 三异丙醇胺、 甲酸钠、 甲酸钙、 乙酸钙、 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无机化合 物包括硅酸钠、 硅酸钾、 硅酸钙、 硫酸钠、 硫酸钾、 硫酸铁、 硫酸铵、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铵或 氧化钙、 活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0008 在活化剂中, 按重量比计, 有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 说 。

11、明 书 CN 102659337 A 3 2/7 页 4 0009 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 0.02 0.1 ; 0010 甲酸钠、 甲酸钙、 乙酸钙、 乙酸钠或乙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0.2 3.0 ; 0011 无机化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为 : 0012 硅酸钠、 硅酸钾、 硅酸钙、 硫酸钠、 硫酸钾、 硫酸铁、 硫酸铵、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铵 或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0.2 3.0 ; 0013 活性二氧化硅 10.0 100.0。 0014 所述粉磨设备是球磨、 立式辊磨、 振动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0015 本发明中, 可以根据需要在玄武岩碎石与绿泥混合的同时加入。

12、常用混合材, 按重 量百分比计, 常用混合材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 35以下。所述常用混合材是指粉煤灰或炉 底渣中的一种或混合。 0016 本发明中, 可以根据需要在出磨粉料中加入比表面积为400m2/kg450m2/kg的粒 化高炉矿渣粉, 按重量百分比计,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加入量为总物料的 20以下。 0017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流程是 : 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到含 水率小于 1, 将玄武岩边角石料破碎成 50 毫米以下碎石, 再按配方比例将玄武岩碎石、 绿 泥、 石膏、 活化剂与水泥熟料混合 ( 根据需要加入常用混合材 【粉煤灰和 / 或炉底渣】 ), 混 合料进入粉磨系。

13、统进行粉磨加工, 出磨粉体细度控制在比表面积为 330m2/kg 350m2/kg, 在粉磨过程中, 采用沸腾炉输送热风对进磨物料进行烘干, 为保证出磨水泥质量及仓储和 运输正常需保证出磨水泥含水率小于 0.5 ( 优选小于 0.3 ), 出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 ( 可以根据需要在出磨粉料中加入比表面积为 400m2/kg 450m2/kg 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 0018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 以量大易得的玄武岩石场的废弃边角石料、 绿泥等工业废 弃物为混合材料, 成本低, 所得复合硅酸盐水泥可满足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有效地提高复合硅酸盐水。

14、泥早期强度和施工性能, 节约资源和 能源,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能大量处理工业废渣,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 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0 实施例一 0021 生产 PC3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 0022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成分如表 1 : 0023 表 1 各组分的化学成分 ( 质量百分比 ) 0024 说 明 书 CN 102659337 A 4 3/7 页 5 0025 生产 PC3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

15、2 : 0026 表 2 单位 : kg 0027 0028 其中活化剂组成如下 ( 按重量计 ) : 0029 三乙醇胺 0.05kg、 硅酸钠 1kg、 碳酸钾 0.5kg。 0030 生产工艺如下 : 0031 按表 2 配比, 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至含水率小于 1, 备用, 再将玄武岩破碎成 50 毫米以下碎石, 备用。将玄武岩碎石 (50 毫米以下 ) 与绿泥 ( 已干燥 )、 粉煤灰、 石膏、 水泥熟料、 活化剂混合后进入球磨系统进行粉磨加工, 出磨粉料控制在比表面积为 330m2/ kg 到 350m2/kg, 在粉磨过程中, 采用沸腾炉输送热风对进磨物料进行烘干, 同时为保证出。

16、磨 水泥质量及仓储和运输正常需保证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 0.3, 出磨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32.5R。 0032 实施例二 0033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 生产工 艺同实施例一。 0034 生产 PC3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3 : 0035 表 3 单位 : kg 0036 说 明 书 CN 102659337 A 5 4/7 页 6 0037 实施例三 0038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生产工艺同实施例 一。 0039 活化剂组成如下 ( 按重量计 ) : 0040 三异。

17、丙醇胺 0.05kg、 硅酸钠 1kg、 活性二氧化硅 10kg。 0041 生产 PC3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4 : 0042 表 4 单位 : kg 0043 0044 实施例四 0045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同实施例一。活化剂 组成同实施例三。 0046 生产 PC3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5 : 0047 表 5 单位 : kg 0048 0049 生产工艺如下 : 0050 按表 5 配比, 先将绿泥进行脱水干燥至含水率小于 1, 备用, 再将玄武岩破碎成 50 毫米以下碎石, 备用。将玄武岩碎石 (5。

18、0 毫米以下 ) 与绿泥 ( 已干燥 )、 石膏、 水泥熟料、 活化剂混合后进入球磨系统进行粉磨加工, 出磨粉料控制在比表面积为 330m2/kg 到 350m2/ kg, 在粉磨过程中, 采用沸腾炉输送热风对进磨物料进行烘干, 同时为保证出磨水泥质量及 仓储和运输正常需保证出磨粉料含水率小于 0.3, 出磨后经混料机加入 S95 粒化高炉矿 渣粉 ( 比表面积为 400m2/kg 到 450m2/kg), 得到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32.5R。 0051 实施例五 0052 生产 PC4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 0053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 水泥熟料的化学成。

19、分如表 6 : 说 明 书 CN 102659337 A 6 5/7 页 7 0054 表 6 各组分的化学成分 ( 质量百分比 ) 0055 0056 活化剂组成如下 ( 按重量计 ) : 0057 三乙醇胺 0.05kg、 甲酸钙 0.5kg、 硅酸钠 1kg。 0058 生产 PC4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7 : 0059 表 7 单位 : kg 0060 0061 生产工艺同实施例四。 0062 实施例六 0063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 生产工 艺同实施例五。 0064 生产 PC4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

20、组分的配比如表 8 : 0065 表 8 单位 : kg 0066 说 明 书 CN 102659337 A 7 6/7 页 8 0067 实施例七 0068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 生产工 艺同实施例五。 0069 生产 PC4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9 : 0070 表 9 单位 : kg 0071 0072 实施例八 0073 玄武岩、 粉煤灰、 炉底渣、 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绿泥的化学组成、 活化剂组成、 生产工 艺同实施例五。 0074 生产 PC4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各组分的配比如表 10 : 0075 表。

21、 10 单位 : kg 0076 0077 检测 : 0078 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按照 GB/T17671-1999 的标准进行检 测, 各种性能如表 11。 0079 表 11 0080 说 明 书 CN 102659337 A 8 7/7 页 9 0081 表 11 结果表明, 使用绿泥和玄武岩作混合材料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3 天和 28 天抗 折抗压强度完全符合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可满足 PC42.5R 和 PC32.5R 指标。 008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659337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