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牛蒡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蒡根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牛蒡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二)、技术背景
牛蒡(Arctium lappa L.)又名“白肌人参”,亦称“东洋人参”是菊科(Compositae)牛蒡属直根系二年生或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牛蒡的根及嫩叶可供食用,根、茎、叶及果实、种子均可药用,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植物。已有的资料和我们的研究表明,牛蒡的种子、果实、叶和根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
近年来牛蒡在我国大面积栽培,成为世界上牛蒡生产大国之一。牛蒡的肉质根主要作为一种新、特蔬菜,出口日本和欧洲等国,但国际市场对出口牛蒡根的规格要求较高,产生了很多等外品的牛蒡根;由于我国人民还不习惯食用牛蒡,致使这部分等外牛蒡根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目前,牛蒡的经济价值还仅限于作为出口蔬菜,但仅将牛蒡作为蔬菜种植,不会产生附加值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牛蒡种植者的种植效益。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牛蒡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通过新的工艺和加工方法对牛蒡根进行深加工,提取高附加值、高活性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一种利用牛蒡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1)、取鲜牛蒡根,匀浆,过滤;
(2)、取第(1)步滤渣,用盐酸进行水解,调节pH值1--2,水解10--14小时,然后过滤;
(3)收集第(2)步滤渣,用清水清洗至中性;
(4)、碱水解,用碱调节pH=12-14,水解10--14小时;
(5)、随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渣,用水清洗至中性,进行二次酸水解,条件同第一次酸水解;
(6)、过滤,收集滤渣,清洗至中性后;
(7)、用过氧化氢进行脱色;
(8)、脱色完全后用水进行清洗;
(9)、干燥至恒重,然后进行粉碎,得不溶性膳食纤维。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资源量大、价廉质优的普通或者等外品牛蒡根作原材料,综合加工提取高附加值、高活性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用该方法加工的牛蒡根,没有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牛蒡根作为蔬菜使用的十多倍。
该加工方法,不仅能满足医药、保健食品、饮料、饲料等行业对果寡糖、膳食纤维等的巨大需求,还将推进中药行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及环保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生产方法实施例1
(1)、取鲜牛蒡根,匀浆,过滤;
(2)、取第(1)步滤渣,用盐酸进行水解,调节pH=2,水解14小时,然后过滤;
(3)收集第(2)步滤渣,用清水清洗至中性;
(4)、碱水解,用碱调节pH=12,水解14小时;
(5)、随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渣,用水清洗至中性,进行二次酸水解,条件同第一次酸水解;
(6)、过滤,收集滤渣,清洗至中性后;
(7)、用过氧化氢进行脱色;
(8)、脱色完全后用水进行清洗;
(9)、干燥至恒重,然后进行粉碎,得不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生产方法实施例2
(1)、取鲜牛蒡根,匀浆,过滤;
(2)、取第(1)步滤渣,用盐酸进行水解,调节pH值=1,水解10小时,然后过滤;
(3)收集第(2)步滤渣,用清水清洗至中性;
(4)、碱水解,用碱调节pH=14,水解10小时;
(5)、随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渣,用水清洗至中性,进行二次酸水解,条件同第一次酸水解;
(6)、过滤,收集滤渣,清洗至中性后;
(7)、用过氧化氢进行脱色;
(8)、脱色完全后用水进行清洗;
(9)、干燥至恒重,然后进行粉碎,得不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生产方法实施例3
(1)、取鲜牛蒡根,匀浆,过滤;
(2)、取第(1)步滤渣,用盐酸进行水解,调节pH值=1.5,水解12小时,然后过滤;
(3)收集第(2)步滤渣,用清水清洗至中性;
(4)、碱水解,用碱调节pH=13,水解12小时;
(5)、随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渣,用水清洗至中性,进行二次酸水解,条件同第一次酸水解;
(6)、过滤,收集滤渣,清洗至中性后;
(7)、用过氧化氢进行脱色;
(8)、脱色完全后用水进行清洗;
(9)、干燥至恒重,然后进行粉碎,得不溶性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