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988029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16192.2

申请日:

2007.12.19

公开号:

CN101199658A

公开日:

2008.06.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04; A61P9/14

主分类号:

A61K36/804

申请人:

牟清霞

发明人:

牟清霞

地址:

265701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黄城环城北路27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当归20-30克,鸡血藤10-20克,丹参15-25克,乳香5-15克,细辛3-8克,川芎15-25克,牛膝5-15克,红花3-8克,生地10-20克,黄芪20-30克配制而成。先将上述组分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水分,饭后服,日服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连服30天为一疗程。本发明能够起到补血和血,利水退肿,清热凉血,去瘀止痛的作用。且原料来源广,廉价易得,而又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0-30克,鸡血藤10-20克,丹参15-25克,乳香5-15克,细辛3-8克,川芎15-25克,牛膝5-15克,红花3-8克,生地10-20克,黄芪20-3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5克,鸡血藤15克,丹参20克,乳香10克,细辛6克,川芎20克,牛膝10克,红花8克,生地15克,黄芪25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脉管炎是因血管出现了管壁的堵塞、狭窄或者是扩张、增宽,最终引起血管破裂,从而导致身体的诸多不适。脉管炎常致肢体发生缺血或瘀血病损,甚者肢体溃烂脱落,是一种残损率极高的疾病。脉管炎传统的疗法是年复一年的吃药,重症患者则要打针、输液和住院手术的办法,治愈率较低,容易复发,近年来出现在治疗中以激光、介入、血管内注射药物、血管搭桥、支架置入等手术,但疗后均易复发,且毒副作用大,多有并发症和后遗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治疗的不足,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针对脉管炎辨证施治,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麻木,疗效显著。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0-30克,鸡血藤10-20克,丹参15-25克,乳香5-15克,细辛3-8克,川芎15-25克,牛膝5-15克,红花3-8克,生地10-20克,黄芪20-30克。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5克,鸡血藤15克,丹参20克,乳香10克,细辛6克,川芎20克,牛膝10克,红花8克,生地15克,黄芪25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
先将上述组分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水分,饭后服,日服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连服30天为一疗程。
药理作用:
1、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2、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经。补血活血,通经活络。本品气味柔和,走守兼备,能化阴生血,温通经脉,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有润而不燥、补而不滞,行而补破之特点,对血虚所致之风湿痹痛,淤滞疼痛及妇科诸证,均有良效。
3、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淤,凉血宁心。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经脉、化淤滞、清心火、凉血热,安神志、除悸烦,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疮疡肿痛,失眠及淤血肿痛等症。
4、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5、细辛:辛,温。入肺、肾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治风冷头痛,鼻渊,齿冷,风湿痹痛。
6、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7、牛膝:甘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8、红花:辛,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9、生地: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10、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
现代医学认为,脉管炎是因血管出现了管壁的堵塞、狭窄或者是扩张、增宽,最终引起血管破裂,从而导致身体的诸多不适。中医认为脉管炎是由于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气滞血瘀等因素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其治病方案的指导思想应从,补血和血,温经散寒,利水退肿,清热凉血,去瘀止痛为主,本方以当归、鸡血藤、丹参、乳香、川芎补血和血,行气开郁;黄芪利水退肿、托毒生肌;生地清热凉血,燥湿和中;牛膝、红花、细辛活血通经,散寒解表,去瘀止痛。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祛湿通脉,活血化瘀,温通经络之功效。
典型病例
例1:王孟勇,男,58岁。患者右足小趾发冷、疼痛,患者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接受多家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但都不见疗效。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溃疡四周黑痂向内缩小,治疗6月后,坏死趾节相继脱落,溃疡愈合。电话随访,未复发。
例2:王江涛,男,42岁,工人。左下肢患脉管炎十余年,左下肢明显萎缩,小腿周径比右小腿细,诊断为两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服用本发明中药方剂治疗三个月后,创面全部愈合,血流图明显好转。此后又巩固治疗一个月,达临床治愈,随访至尽,二年无复发,参加正常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当归25克,鸡血藤15克,丹参20克,乳香10克,细辛6克,川芎20克,牛膝10克,红花8克,生地15克,黄芪25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将上述组分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水分,饭后服,日服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连服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二: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当归20克,鸡血藤20克,丹参20克,乳香15克,细辛6克,川芎20克,牛膝15克,红花6克,生地15克,黄芪25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当归20克,鸡血藤15克,丹参20克,乳香10克,细辛6克,川芎20克,牛膝10克,红花5克,生地10克,黄芪20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当归22克,鸡血藤16克,丹参18克,乳香10克,细辛5克,川芎22克,牛膝10克,红花4克,生地15克,黄芪25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一。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该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当归20-30克,鸡血藤10-20克,丹参15-25克,乳香5-15克,细辛3-8克,川芎15-25克,牛膝5-15克,红花3-8克,生地10-20克,黄芪20-30克配制而成。先将上述组分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水分,饭后服,日服一剂,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