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7030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81479.0

申请日:

2008.02.17

公开号:

CN101244125A

公开日:

2008.08.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634; A61P29/00;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634

申请人:

李 毅

发明人:

李 毅; 梁怡虹; 李冠群

地址:

276800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泰安路126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由金银花、蒲公英、柴胡、连翘、石膏、贯众按照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内服剂型,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退热之功效,其24小时治愈率为92.6%,48小时治愈率为99.8%。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7-12份、蒲公英7-12份、柴胡8-13份、连翘3-7份、石膏30-45份、贯众7-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用量为金银花9份、蒲公英9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石膏38份、贯众9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牡丹皮3-7份、赤芍药3-7份、板蓝根7-12份、甘草1-4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用量为金银花9份、蒲公英9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牡丹皮5份、赤芍药5份、石膏38份、贯众9份、板蓝根9份、甘草2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外感发热的征候特征是以发热为主,由于各脏腑感邪性质和病情轻重程度、病位以及传变不同,其发热特点也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发热恶寒、但发热不恶寒、寒热往来、潮热等。轻者热势不高,时间短暂,汗出而解;重者壮热持续不退,甚则神昏精语,或抽搐惊厥,后果严重。由于邪热疫毒较快由表入里,故临床上卫表证候出现时间短暂。再者热邪损伤津液,在发热同时表现口干烦渴等症。本证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和高热,伴有与原发病相关病证,或心悸胸闷头昏,或咳喘胸痛痰多,或泄泻呕恶腹痛,或口渴尿多易饥乏力,或小便淋沥急痛,或斑疹黄疸,或痰核瘰疬,或积聚出血,或项强神昏半身不遂等,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品大都是以解热、消炎为主的西药,副作用较大,也有一些中药制品,但是起效慢,疗效欠佳,治疗周期长,因此研制和生产一种可迅速治疗发热症状,有效缩短疗程而无毒副作用的药品乃是人们所期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问题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迅速治疗因外感引起的发热病症的药物,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退热之功效。
本发明药物选择金银花、蒲公英、柴胡、连翘、石膏、贯众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感冒发烧病症。其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清热解毒。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或用硫黄熏后干燥。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Herba Taraxaci。《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
柴胡:性味苦微寒,解表退热、疏肝解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连翘:性味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石膏:性味辛甘寒,清肺热、泻胃火,除烦止渴。石膏Gypsum Fibrosuum主要为化学沉积作用的产物,常形成巨大的矿层或透镜体,赋存于石灰岩、红色页岩和砂岩、泥灰岩及粘土岩系中,常与硬石膏、石盐等共生。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贯众:性味苦微有小毒,清热解毒。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Dryopterissetosa(Thunb.)Akasawa的根茎。
通过上述药物组合,相互作用,互补互利,具有清热解毒、退烧之功效。
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与牡丹皮、赤芍药、板蓝根、甘草进行组合,其中牡丹皮:性味苦甘微寒,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 Andr.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
赤芍药:性味酸苦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板蓝根:性味苦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中药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
甘草:性味甘平,补益心脾、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缓痉止痛。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Radix Glycyrrhizae。《日华子本草》记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本发明药物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数的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7-12份、蒲公英7-12份、柴胡8-13份、连翘3-7份、石膏30-45份、贯众7-12份。
其优选配比为:金银花9份、蒲公英9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石膏38份、贯众9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金银花7-12份、蒲公英7-12份、柴胡8-13份、连翘3-7份、石膏30-45份、贯众7-12份、牡丹皮3-7份、赤芍药3-7份、板蓝根7-12份、甘草1-4份。
其优选配比为:金银花9份、蒲公英9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牡丹皮5份、赤芍药5份、石膏38份、贯众9份、板蓝根9份、甘草2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制备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剂;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退烧等功效,疗程短,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据对临床120例患者观察统计,服用本发明药物24小时治愈率为92.6%,48小时治愈率为99.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金银花7份、蒲公英7份、柴胡8份、连翘3份、石膏30份、贯众7份。
实施例二、金银花9份、蒲公英9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石膏38份、贯众9份。
实施例三、金银花12份、蒲公英12份、柴胡13份、连翘7份、石膏38份、贯众9份。
实施例四、金银花7份、蒲公英7份、柴胡8份、连翘3份、牡丹皮3份、赤芍药3份、石膏30份、贯众7份、板蓝根7份、甘草1份。
实施例五、金银花9份、蒲公英9份、柴胡10份、连翘5份、牡丹皮5份、赤芍药5份、石膏38份、贯众9份、板蓝根9份、甘草2份。
实施例六、金银花12份、蒲公英12份、柴胡13份、连翘7份、牡丹皮7份、赤芍药7份、石膏45份、贯众12份、板蓝根12份、甘草4份。
下面是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
一、一般材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0例,男女之比0.7∶1。年龄8-20岁50例,21-30岁18例,31-40岁22例,41岁以上30例。
二、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五个系列症状:
(1)、卫表系列:恶寒发热或暂不发热,头痛,身困,有汗或无汗,脉浮,舌苔薄白;
(2)、肺卫系列: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咳嗽,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脉浮数,舌苔薄黄;
(3)、太阳经系列:恶寒发热,头痛,项背不适,身痛,无汗,腰背酸痛,脉浮紧,舌苔薄白;
(4)、胃肠系列:恶寒发热,恶心,口苦,呕吐,腹痛,腹泻,脉浮滑,舌苔偏腻,色白或黄;
(5)、混合系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咽痛,呕吐,腹痛,腹泻,脉浮滑数,舌苔白干。
2、西医诊断标准
人体正常体温为36.3-37.2度,高于这个温度就是发烧。临床上以感染性发热为主,其诊断标准为各种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真菌等)所致的急、慢性感染均可出现发热。其原因系由于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白细胞而产生致热原。
3、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比例,称取原料(一日剂量),依据通常煎药的方法得到药液,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体温降至37度以下,发热症状无反弹。
未愈:体温在37度以上,发热症状有反弹。
5、治疗结果统计
  治疗  时间  治愈  未愈  例数  治愈率%  例数  未愈率%  24小时  111  92.6  9  7.4  48小时  119  99.8  1  0.2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由金银花、蒲公英、柴胡、连翘、石膏、贯众按照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内服剂型,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退热之功效,其24小时治愈率为92.6,48小时治愈率为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