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98736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60434.3

申请日:

2006.11.17

公开号:

CN101185805A

公开日:

2008.05.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3B59/04(2006.01)

主分类号:

A63B59/04

申请人:

黄守正;

发明人:

黄守正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乒乓球拍,为一种直拍横打的专用球拍,包括一具有两面的拍本体、一设于拍本体其中一端的握柄部、以及至少一贴附于拍本体表面的胶皮,其中,握柄部的延伸线是偏置于拍本体中心的一侧,使正反拍抽球时可以快速反应击球,于该拍本体邻近该握柄部处,设有分别位于握柄部两侧并且可分别供姆指与食指扣设的姆指扣部、食指扣部,该姆指扣部为一突出于拍本体周缘的块体,于姆指扣部及食指扣部设为方便手指扣设的倾斜面,整个球拍是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以方便握持并且可快速反应到达击球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乒乓球拍,包括一拍本体、一突设于拍本体周缘的握柄部、以 及至少一贴附于拍本体表面的胶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柄部是与拍本 体的中心线呈一夹角,并且借由握柄部的延伸线将拍本体表面区隔成二个 大小不同区域,该较小区域是相应设于执拍者的姆指扣设该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部与拍本体 相接处是位于拍本体端部中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本体邻近 该握柄部处设有分别位于握柄部两侧并且可分别供姆指与食指扣设的姆指 扣部、食指扣部,该姆指扣部是为一突出于拍本体周缘的块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扣部是为一 周缘设为较低的倾斜面,且该食指扣部位于拍本体该侧是延伸至握柄部朝 向拍本体该侧,以供食指弯曲扣设。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姆指扣部是为朝 向拍本体的相对端下降的倾斜状。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姆指扣部是为朝 向拍本体的相对端下降的倾斜状。

说明书


乒乓球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球类运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乒乓球拍。

    背景技术

    传统乒乓球拍的形式,依握法的不同有有两种型态,第一种为横拍(俗称刀板),第二种为直拍(俗称握笔拍),然而,此二种球拍在攻击及防守各有其优缺点,说明如下:

    1)因为可以手指控制球拍方向,因此直拍在正手拍控制发球、抽拉球、扣杀的变化均优于横拍。

    2)然而,就反手拍而言,横拍较符合人体功学,因此横拍在反手拍时,无论在发球、攻击及防御范围均优于直拍。

    3)不论是直拍或横拍,在正常执拍的情况下正拍时,手肘的延伸线均未通过球拍轴心,因此正常执拍时,直拍需要将手腕往上提,而横拍则需要将手腕往下压,不仅不符合人体功学,亦致使需要反应之间较长。

    4)横拍及直拍在正手扣杀时均要将手肘抬高,再将手腕往下压,方能将球拍控制在杀球的倾斜角度,所需连续动作多,需要反应时间长,如图8所示即是球员手执直拍式球拍50欲杀球时,抬高手肘的动作示意图。

    5)就击球区域而言,如图9所示的横拍式乒乓球拍60可正、反手拍攻击,其击球区域的宽度大约130CM,且高度可达鼻尖,但在腰腹侧(约有30CM宽)无法击球(除非侧身移动身体),故在不移动身体的情况下,以身高170CM的球员而言,横拍的击球区域(图式中的链线所围成的范围)宽度大约为130CM-30CM=100CM宽,高度范围为桌面至鼻尖。

    另如图10所示是手执直拍式乒乓球拍50的击球区域(图式中的链线所围成的范围),在不移动身体的状况下宽度为正手拍至腰腹前侧,共约100CM宽,高度则仅达腋下高度。

    由上述可知,现有乒乓球拍不论是横拍或者直拍,在正常执拍、扣杀、以及防守区域的情况下均有各自的缺失,而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乒乓球拍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乒乓球拍,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乒乓球拍,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乒乓球拍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乒乓球拍,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符合人体工学的可直拍横打乒乓球拍,可以改善二种传统横拍及直拍的缺失,兼具二种球拍优点且更进一步加速反应,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乒乓球拍,包括一拍本体、一突设于拍本体周缘的握柄部、以及至少一贴附于拍本体表面的胶皮,其中,该握柄部是与拍本体的中心线呈一夹角,并且借由握柄部的延伸线将拍本体表面区隔成二个大小不同区域,该较小区域是相应设于执拍者的姆指扣设该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乒乓球拍,其中所述的握柄部与拍本体相接处是位于拍本体端部中间。

    前述的乒乓球拍,其中所述的拍本体邻近该握柄部处设有分别位于握柄部两侧并且可分别供姆指与食指扣设的姆指扣部、食指扣部,该姆指扣部是为一突出于拍本体周缘的块体。

    前述的乒乓球拍,其中所述的食指扣部是为一周缘设为较低的倾斜面,且该食指扣部位于拍本体该侧是延伸至握柄部朝向拍本体该侧,以供食指弯曲扣设。

    前述的乒乓球拍,其中所述的姆指扣部是为朝向拍本体的相对端下降的倾斜状。

    前述的乒乓球拍,其中所述的姆指扣部是为朝向拍本体的相对端下降的倾斜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包括一拍本体、一突设于拍本体周缘的握柄部,其中,该握柄部是与拍本体的中心线呈一夹角,并且借由握柄部的延伸线将拍本体表面区隔成二个大小不同区域,该较小区域是相应设于执拍者的姆指扣设该侧。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乒乓球拍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发明可获得的具体效益为:

    1)由于本发明将握柄部设为偏置状态,该握柄部的延伸线可将拍本体的表面区分成二个大小不同的区域,并且姆指是扣设于较小区域该侧,当正手拍或者反手拍时,举起手,手肘的延伸线即已通过球拍中心,手腕均不需要弯曲角度即可以到达击球点挥拍,故可以缩短反应时间而及早准备击球。

    2)本发明如直拍一样可以正手拍以及在腰腹侧推挡,而反手拍时则与横拍一样,以拍本体的背面击球,并且可挥拍的距离大而具有攻击力,故本发明是集合二种传统拍的优点,而攻击力强。

    3)由于本发明同时集合直拍及横拍的击球区域,因此,在不移动身体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击球区域大于传统的直拍及横拍。

    此外,本发明可以进一步将拍本体邻近该握柄部处,设有分别位于握柄部两侧并且可分别供姆指与食指扣设的姆指扣部、食指扣部,该姆指扣部是为一突出于拍本体周缘的块体,并且将姆指扣部及食指扣部设为倾斜面,以方便供姆指、食指扣设,不论是在腰腹侧推挡或者反手拍均可方便扣压而挥拍。并且,当欲变换正拍与反拍时,压制该姆指扣部即可以快速翻转球拍至适当角度,提前准备击球动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乒乓球拍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与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的实施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反手拍时的实施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腰腹侧执拍的实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欲杀球时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8是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杀球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现有横拍式乒乓球拍的击球区域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横拍式乒乓球拍的击球区域示意图。

    10:拍本体              11:姆指扣部

    12:食指扣部            20:握柄部

    30:胶皮                50:直拍式乒乓球拍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乒乓球拍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乒乓球拍仍包括一具有两面的拍本体10、一设于拍本体10其中一端的握柄部20、以及贴附于拍本体10两表面的胶皮30,其中,握柄部20的延伸线是偏置于拍本体10中心的一侧,而与拍本体10中心至握柄部20的连线成一夹角,使拍本体10借由握柄部20的延伸线区隔成两个面积不同的区块,其较佳是将握柄部20与拍本体10相交处设于拍本体10端部中间,又于该拍本体10邻近该握柄部20处,设有分别位于握柄部20两侧并且供姆指与食指扣设的姆指扣部11、食指扣部12,所述握柄部20的自由端是朝向食指扣部12该侧偏置,亦即,供姆指扣设的姆指扣部11是位于被握柄部20的延伸线所分隔的拍本体10面积较小该侧。

    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所述姆指扣部11是为一突出于拍本体10的周缘而与一握柄部20侧边连接的凸块,进一步于姆指扣部11上设一可供姆指扣设的倾斜凹弧部,其倾斜方向是为位于拍本体10的相对侧设为较低,以符合人体的姆指形状,方便姆指扣设施力。

    复由图1~3所示,所述的食指扣部12位于拍本体10该端是延伸至握柄部20朝向拍本体10该侧,以供弯曲的食指扣设,并且食指扣部12设为倾斜面,其倾斜方向是周缘低而位于拍本体10板面该侧较高。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与现有直拍式乒乓球拍50在正手拍时的比较示意图,由于本发明的握柄部20是设为偏置状态,当正常执拍时,手一举起,手肘的延伸线即可通过球拍中心;而传统直拍式乒乓球拍50在举起手时,需要将手腕再往上提方方可以使手肘延伸线通过球拍中心,因此在相同的击球高度之下,使用本发明的执拍者的手腕不太需要弯即可以直接挥拍;反之,手执现有的直拍式乒乓球拍50的手腕需要弯较大的角度方能挥拍。此一设计,是可供使用本发明的执拍者可以更早到达预定位置,等待挥拍。

    由图5是本发明反手拍时的执拍示意图,其执拍方式与直拍不同而接近横拍,仍以球拍的拍本体10背面为击球面,配合手指的压扣,反手抽球时可先往后拉,再拉动手腕、手臂,故抽球距离大、产生的球速快,甚至于,相较于传统横拍而言,本发明举起手肘时,手肘的延伸线通过球拍中心,手腕不用再往下压,而传统横拍反手拍时,则需要将手腕往下压,故本发明的反应速度较快。

    由图6所示,是本发明在腰腹侧推挡时的执拍情形,其是以拍本体10的正面朝前击球,因为姆指及食指可以紧扣住姆指扣部及食指扣部,而方便施力推挡。

    由图5和图6所示可知,本发明可以反拍抽球,亦可以在腰腹侧推挡,故在不移动身体的情况下,其可击球的区域是由正拍至反拍的距离,以身高170CM(公分)高的球员而言大约为130CM(公分)宽,而高度则与横拍一样可到达鼻尖。

    图7是本发明准备杀球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举起手肘以后翻转手肘及手腕,并且施压于姆指扣部,即可以使球拍倾斜一角度。相较于前述图8所示的直拍杀球时,还要抬高手肘而言,本发明显然较符合人体工学,并且所需动作少而可以及早反应。进一步言,本发明借由突出的姆指扣部设计,可快速变换正手拍及反手拍,以缩短时间,提前准备击球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乒乓球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乒乓球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乒乓球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乒乓球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拍.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乒乓球拍,为一种直拍横打的专用球拍,包括一具有两面的拍本体、一设于拍本体其中一端的握柄部、以及至少一贴附于拍本体表面的胶皮,其中,握柄部的延伸线是偏置于拍本体中心的一侧,使正反拍抽球时可以快速反应击球,于该拍本体邻近该握柄部处,设有分别位于握柄部两侧并且可分别供姆指与食指扣设的姆指扣部、食指扣部,该姆指扣部为一突出于拍本体周缘的块体,于姆指扣部及食指扣部设为方便手指扣设的倾斜面,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