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98637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19272.9

申请日:

2006.12.07

公开号:

CN101194618A

公开日:

2008.06.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01N47/18; A01P3/00; A01N47/10(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47/18

申请人:

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向明; 陈 斌

地址:

200137上海市浦东北路30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 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由下列物质组成: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40~60重量%;所述载体包括木质素磺酸盐4.5~5.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本发明的组合物采用特定的配方而使得防治效果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有效成 分,所述有效成分由下列物质组成: 多菌灵20~30重量份、 乙霉威20~30重量份, 且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40~60重量%; 所述载体包括木质素磺酸盐4.5~5.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
2: 3重量 份和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50~51%的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中多菌灵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例为0.6- 1.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组合物是农用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是固体剂型 或液体剂型; 更优选地是,所述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还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 稀释剂、粘结剂或其组合。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4.5~5.5 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以及 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27~90份,进行混合后得到所述组合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施用剂量为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时, 在开花期施用700~8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量, 在开花期7~10天以及14~20天后施用1000~12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 量。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经 济作物的病害,所述病害包括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棉花苗期立枯病,黑根霉引起 的棉花烂铃病,花生黑斑病,小麦网鑫黑粉病,小麦散黑粉病、燕麦散黑粉病, 小麦颖枯病,谷类胫腐病,麦类白粉病,苹果、梨、葡萄、桃的白粉病,烟草 炭疽病,番茄褐斑病、灰霉病,葡萄灰霉病,甘蔗凤梨病,甜菜褐斑病,水稻 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为番茄的灰霉病。 10.一种防治番茄的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防治的场合施用如 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4: 5~
5: 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 份和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50~51%的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中多菌灵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例为0.6- 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组合物是农用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是固体剂型 或液体剂型; 更优选地是,所述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还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 稀释剂、粘结剂或其组合。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4.5~5.5 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以及 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27~90份,进行混合后得到所述组合物。
6: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施用剂量为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时, 在开花期施用700~8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量, 在开花期7~10天以及14~20天后施用1000~12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 量。
8: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经 济作物的病害,所述病害包括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棉花苗期立枯病,黑根霉引起 的棉花烂铃病,花生黑斑病,小麦网鑫黑粉病,小麦散黑粉病、燕麦散黑粉病, 小麦颖枯病,谷类胫腐病,麦类白粉病,苹果、梨、葡萄、桃的白粉病,烟草 炭疽病,番茄褐斑病、灰霉病,葡萄灰霉病,甘蔗凤梨病,甜菜褐斑病,水稻 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或其组合。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为番茄的灰霉病。
10: 一种防治番茄的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防治的场合施用如 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说明书


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产品,具体地涉及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多菌灵的化学名称为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它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真菌剂,对子囊菌纲的某些病原菌和的半知菌类中的大多数病原真菌有效。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而乙霉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可防治对于多菌灵产生抗性的葡萄和蔬菜病害。

    现有的多菌灵和乙霉威组合物中,采用的是拉开粉或是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分散剂和润湿剂。但这种表面活性剂的缺点是,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防治初期至后期都需要施用较高农药用量,从而使得环境受到污染,同时抗药性也增加了。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可以降低喷施剂量、延缓抗药性、更为环保的农用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可以降低喷施剂量、延缓抗药性、更为环保的农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地在于获得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降低喷施剂量、延缓抗药性、更为环保的施用方法。

    本发明再有一个目的在于获得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另有一个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降低喷施剂量、延缓抗药性、更为环保的防治番茄的灰霉病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由下列物质组成: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且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40~60重量%;所述载体包括木质素磺酸盐4.5~5.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

    优选地是,所述有效成分为:多菌灵25~25.5重量份、乙霉威25~25.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烷基选自C10~C2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包括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陶土,其重量比例为5∶2∶2∶4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包括:50~51%的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中多菌灵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例为0.6-1.5。

    优选地是,菌灵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例为1∶0.95~1∶1.0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组合物是农用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的剂型是固体剂型或液体剂型。

    更佳地,所述的剂型是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粉剂。

    更优选地是,所述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还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稀释剂、粘结剂或其组合。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4.5~5.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以及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27~90份,进行混合后得到所述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本发明的农用组合物的施用剂量为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

    优选地是,番茄灰霉病发生初期或尚未发病时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

    优选地是,在番茄为8至9叶期,第一塔花序开花期进行喷雾。较佳地在叶面上下及花和果均匀喷雾。

    优选地是,间隔7-10天用药,连续施药2-3次。

    优选地是,施用在叶片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时,

    在开花期施用700~8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量,

    在开花期7~10天以及14~20天后施用1000~12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量。

    本发明再有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的农用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的病害,所述病害包括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棉花苗期立枯病,黑根霉引起的棉花烂铃病,花生黑斑病,小麦网鑫黑粉病,小麦散黑粉病、燕麦散黑粉病,小麦颖枯病,谷类胫腐病,麦类白粉病,苹果、梨、葡萄、桃的白粉病,烟草炭疽病,番茄褐斑病、灰霉病,葡萄灰霉病,甘蔗凤梨病,甜菜褐斑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其中所述经济作物包括番茄等各种经济作物,例如蔬菜、果树、粮食,具体地包括棉花、花生、小麦、燕麦、谷类(例如水稻)、苹果、梨、葡萄、桃、烟草、番茄、葡萄、甘蔗、甜菜等。

    优选地是,所述经济作物为番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病害为番茄的灰霉病。

    本发明再有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治番茄的灰霉病的方法,在需要防治的场合施用多菌灵与乙霉威。

    在另一优选例中,多菌灵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例为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制备工艺,获得了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物,并发现由于采用特定组合的分散剂和润湿剂的组合,也即木质素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的组合而使得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分散加湿润作用,易溶于水,在硬水中稳定,并在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上具有直接的体现。特别是,意外地发现本发明的施用方法使得农药的防治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有效成分是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

    本发明的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用量为: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优选地是,多菌灵25~25.5重量份、乙霉威25~25.5重量份;更优选地是,多菌灵和乙霉威的重量比例为1∶1。

    其中,且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40~60重量%;优选地是,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0~51重量%,最优选地是,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0重量%。余量为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采用的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稀释剂、粘结剂、渗透剂、填料、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稳定剂、消泡剂等各种助剂。“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含义是,它们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活性成分,且施用后没有过分的毒性。

    本发明的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具体地例如是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0重量%。

    润湿剂

    本发明的润湿剂选自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烷基硫酸钠、烷基磷酸钠、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硫酸钠或其组合。优选地是,所述润湿剂选自双烷基萘磺酸盐。所述的烷基包括C1~C24直链或支链烷烃基团。优选地是,所述烷基为C10~C24。

    本发明的润湿剂的含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7~2.3重量%。

    分散剂

    本发明的分散剂可以选自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钠、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聚羧酸钠、烷基萘磺酸盐或其组合。优选地是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是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的组合。所述的烷基包括C1~C22直链或支链烷烃基团,优选地是,C10~C18。所述的脂肪酰胺包括C1~C22脂肪族酰胺,优选地是,C10~C18。

    本发明的分散剂例如是占组合物总重量的6.2~7.8重量%。

    润湿剂+分散剂

    较佳地,本发明采用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兼润湿剂,双烷基萘磺酸盐作为润湿剂。三者的特定组合使得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分散加湿润作用,易溶于水,在硬水中稳定,并在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上具有直接的体现。

    三者的用量为木质素磺酸盐4.5~5.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此时有效成分的份数为50~51重量份)。也即,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的重量比例为4.5~5.5∶1.7~2.3∶1.7~2.3。

    崩解剂

    本发明的崩解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例如膨润土、凹棒土、淀粉、无机钠盐、白炭黑、硅胶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崩解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本发明中的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也可以不含有崩解剂。

    稀释剂

    本发明的稀释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例如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陶土、白云锡土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稀释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具体地例如是占组合物总重量的41±5重量%。

    粘结剂

    本发明的粘结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例如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木质素、聚丙烯酸钠、上述物质的改性化合物、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粘结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农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农用组合物的剂型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制备成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是粉剂。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例如具体是将有效成分与润湿剂、稀释剂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可湿性粉剂还可以视需要加入分散剂、渗透剂、填料等各种组分。

    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例如具体是将有效成分与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等在水中进行粉碎搅拌,使之均匀分散和悬浮,并视需要加入增稠剂、防冻剂、稳定剂、渗透剂、消泡剂等。

    粉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例如具体是将有效成分、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颗粒状(例如通过粉碎的方法),混合得到粉剂。

    较佳地,采用可湿性粉剂剂型。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农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常规方法,例如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需份数的多菌灵、乙霉威、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农用组合物。

    具体地例如是:提供多菌灵25重量份、乙霉威25重量份、湿润及分散剂9重量份、其它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41重量份,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农用组合物。

    施用方法

    本发明的农用组合物的施用剂量为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

    优选地是,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初期或尚未发病时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

    优选地是,在番茄为8至9叶期,第一塔花序开花期间进行施用。

    优选地是,叶面上下及花和果均匀喷雾。

    优选地是,间隔7-10天用药,连续施药2-3次。

    在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时,

    在开花期施用700~8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量,

    在开花期7~10天以及14~20天后施用1000~120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剂量。

    应用

    本发明的农药产品适用于各种经济作物,例如蔬菜、果树、粮食,具体地包括棉花、花生、小麦、燕麦、谷类(例如水稻)、苹果、梨、葡萄、桃、烟草、番茄、葡萄、甘蔗、甜菜等。

    具体地,本发明的农药产品能防治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棉花苗期立枯病,黑根霉引起的棉花烂铃病,花生黑斑病,小麦网鑫黑粉病,小麦散黑粉病、燕麦散黑粉病,小麦颖枯病,谷类胫腐病,麦类白粉病,苹果、梨、葡萄、桃的白粉病,烟草炭疽病,番茄褐斑病、灰霉病,葡萄灰霉病,甘蔗凤梨病,甜菜褐斑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

    优选地是,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特定组合的分散剂和润湿剂的组合,也即木质素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的组合而使得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分散加湿润作用,易溶于水,在硬水中稳定,并在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上具有直接的体现。

    (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由于采用了特定组合的分散剂和润湿剂,使得在防治初级的剂量降低,而降低了农药用量,从而使得环境得到保护。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比例和百分比基于重量,除非特别说明。

    实施例1

    原料:多菌灵25重量份、乙霉威25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份、十二烷基萘磺酸钠2重量份、双己基萘磺酸钠2重量份、陶土41重量份。

    将以上原料混合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原料:多菌灵20重量份、乙霉威2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钾5.5重量份、壬基萘磺酸盐2.3重量份、双辛基萘磺酸钾2.3重量份、高岭土49.9重量份。

    将以上原料混合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原料:多菌灵30重量份、乙霉威20重量份,所述载体包括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份、壬基萘磺酸钠2重量份、双壬基萘磺酸钾2重量份、轻质碳酸钙41重量份。

    将以上原料混合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原料:多菌灵30重量份、乙霉威3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份、十八烷基萘磺酸钠2重量份、双十二烷基萘磺酸钠2重量份、硅藻土31重量份。

    将以上原料混合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1.试验条件

    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灰霉病。

    供试作物为番茄,品种为浙粉202番茄。

    1.2环境条件

    本试验的试验田番茄为保护地栽培,试验田总面积约360m2(即2只标准大棚),试验大棚采用2道天膜取暖。

    2.试验设计和安排

    2.1药剂

    2.1.1试验药剂及处理剂量

    试验药剂为实施例1得到的样品。

    2.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为:

    (1)50%多菌灵·乙霉威WP,江苏新沂农化有限公司;

    (2)50%多菌灵WP,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

    2.2

    2.2.1小区安排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随机区组排列,四周留出作报告保护行。

    2.2.2小区面积和重复

    试验小区面积3m×4.5m即13.5m3,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共24个小区。

    2.3施药方式

    2.3.1处理方式

    叶面上下及花和果均匀喷雾。

    2.3.2使用器械的类型

    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S-16背负式喷雾器。

    2.3.3施药时间和次数

    第一次施药日期为11月7日,此时番茄为8至9叶期,第一塔花序开花初期,11月14日、11月21日又连续施药2次。共施药3次。

    2.3.4使用的剂量和容量

    试验药剂的处理剂量为:

    (1)试验药剂:50%多菌灵·乙霉威WP,亩用制剂50、100、150克(375、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其中多菌灵25重量份、乙霉威25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2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2重量份、陶土41重量份。

    (2)对照药剂:50%多菌灵·乙霉威WP,亩用制剂100克(750克有效成分/公顷);

    (3)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亩用制剂100克(750克有效成分/公顷);喷雾量50公斤水/亩。

    2.3.5防治其它病虫害药的资料

    从试验前10天及试验期间没有进行过其它病害的化学防治。

    3.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3.1气象及土壤资料

    3.1.1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11月1日至11月28日平均温度为7.6℃,平均最高温度为16.4℃,平均最低温度为8.5℃,雨日为14天,雨量70.1mm。

    3.1.2土壤资料

    该地区土壤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3.8%。

    3.2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3.2.1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五点调查,每点调查4株,每株调查上中下5片叶片及第一塔5个果子。

    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分级方法(以果为单位)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50%以上;

    3.2.2调查时间和次数

    第一次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为零,第二次药前(11月14日),第三次药前(11月21日)及药后7天(11月28日)进行叶片病级调查,在三次药后7天(11月28日)进行果子病级调查从而计算出药效。

    3.3调查数据计算

    调查数据见附表。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试验数据用SPP10.0法进行统计分析。

    4.试验结果

    4.1药效

    4.2安全性

    50%多菌灵·乙霉威WP防治番茄灰霉病不同剂量在番茄花期喷雾防治番茄灰霉病,对番茄的花、叶片和果实没有任何药害。

    4.3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由于在试验期间,其它病虫害很轻,没有观察到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5.试验评价

    5.1试验药剂

    每亩用50%多菌灵·乙霉威WP50、100、150克/亩(375、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第一次药后对叶片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4.23%、88.66%、85.57%;第二次药后对叶片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5.66%、80.22%、83.24%;第三次药后对叶片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2.80%、79.76%、83.93%。第三次药后对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56.18%、76.49%、80.45%。方差分析表明,试验药剂第一、二次药后对叶片灰霉病防效各剂量间差异不显著;第三次药后试验药剂的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处理对叶片、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均有极显著差异。该药剂前期低剂量能保证防治效果,而后期防治适用中、高剂量处理。

    显然,本发明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

    5.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50%多菌灵·乙霉威WP每亩用100克(750克有效成分/公顷),第一、二、三次药后对番茄叶片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5.57%,77.20%,76.49%,第三次药后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6.37%。第一次药后对叶片灰霉病的防效与试验药剂高剂量的防效相当,低于试验药剂中剂量的防效,第二次药后和第三次药后对叶片灰霉病的防效低于中剂量的试验药剂。第二次药后和第三次药后对果实灰霉病的防效与中剂量的试验药剂的防效相当。

    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每亩用100克(750克有效成分/公顷),防效低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乙霉威WP,介于试验药剂50%多菌灵·乙霉威WP的低、中剂量处理的防效之间。该对照药剂第一、二、三次药后对番茄叶片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2.47%、72.53%、69.05%,第三次药后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2.32%。方差分析表明,在防治番茄叶片灰霉病上,第一、二次药后该对照试剂与试验药剂各剂量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而第三次药后对叶片、果实的防效均显著低于试验药剂高剂量处理的防效,但与试验药剂最低剂量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5.3

    建议亩用50%多菌灵·乙霉威WP制剂100~150克/亩(750~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初期或尚未发病时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间隔7~10天用药,连续施药2~3次。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农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由下列物质组成:多菌灵2030重量份、乙霉威2030重量份,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4060重量;所述载体包括木质素磺酸盐4.55.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双烷基萘磺酸盐1.72.3重量份。本发明的组合物采用特定的配方而使得防治效果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