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985193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9289.0

申请日:

2008.02.29

公开号:

CN101233843A

公开日:

2008.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01N25/00; A01N25/34; A01N57/00; A01N53/00; A01P7/00

主分类号:

A01N25/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发明人:

陈汉杰; 张金勇; 郭小辉

地址:

450009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大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由其制成的药膏带。所述药膏含有机磷类农药40~100份、菊酯类农药3~20份、有机溶剂100~200份、凡士林500~1500份。所述药膏带包括基带层和药膏层,所述药膏层是由上述药膏在基带中部均涂而成,药膏层宽度为1.5~3cm,质量密度为0.025~0.05g/cm2。本发明对爬干性害虫的防控效果好,且耐雨水冲涮,持效期长;将膏状农药涂在塑料带上制成杀虫药带,绑在树干光滑处即可长期防控爬干性害虫,省工省时且防控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它含有机磷类农药40~100份、菊酯类农药3~20份、有机溶剂100~200份、凡士林500~150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还含有机油100~20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含有机磷类农药50~80份、菊酯类农药8~18份、有机溶剂120~180份、凡士林800~1200份、机油120~18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磷类农药为毒死蜱、丙溴磷、喹硫磷中的至少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菊酯类农药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中的至少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
(2)将凡士林加热至80~100℃,在其熔化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农药,并保温;
(3)搅拌均匀后,冷却至45~55℃时,分装即可。

8.  一种防止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带,它包括基带层和药膏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层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膏在基带中部均涂而成,药膏层宽度为1.5~3cm,质量密度为0.025~0.05g/cm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带,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将药膏带缠绕于树干光滑处,药膏层外露,基带下缘内折。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爬干性害虫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由其制成的药膏带。
背景技术
草履蚧、枣尺蠖等爬干性害虫对林果及花卉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而目前防治这类通过树干爬行上树的害虫的主要方法是:向树上喷洒药剂;使用药剂土处理壤;在树干上利用粘胶、或者通过在树干上涂抹杀虫药膏等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树上喷药对于树体高大的林木非常困难,有时需要利用飞机进行喷洒,防控成本高昂且不说,而对于一些害虫即使能喷到药,其防治效果也不甚理想,如对于防治草履蚧采用树上喷药的效果就很差;在树干上涂粘胶防治害虫,在虫量小的情况下有一定作用,但当害虫数量多时,往往后面虫子可以通过前面虫尸爬过去,并且还需要多次涂抹才能有些效果,无疑此种防治方法不但费工费时,而且防控成本较高;利用机油和沥青加上农药制成药膏涂在树干上能起一定的防控效果,但容易对树体造成伤害,并且所制的药膏持效期短,也得多次涂抹。基于以上所述原因,生产中仍然需要一种简便、高效、省力、价格低廉的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省力、成本低的可有效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由其制成的药膏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以重量份为单位,它含有机磷类农药40~100份、菊酯类农药3~20份、有机溶剂100~200份、凡士林500~1500份。
所述膏药还含有机油100~200份。
所述膏药含有机磷类农药50~80份、菊酯类农药8~18份、有机溶剂120~180份、凡士林800~1200份、机油120~180份。
上述有机磷类农药为毒死蜱、丙溴磷、喹硫磷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菊酯类农药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有机溶剂为丙酮、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
(2)将凡士林加热至80~100℃,在其熔化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农药,并保温;
(3)搅拌均匀后,冷却至45~55℃时,分装即可。
一种防止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带,它包括基带层和药膏层,所述药膏层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膏在基带中部均涂而成,药膏层宽度为1.5~3cm,质量密度为0.025~0.05g/cm2。
上述药膏带在使用时,将药膏带缠绕于树干光滑处,药膏层外露,基带下缘内折。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耐雨水冲涮  产品为膏状农药,为脂溶性膏体,对雨水有一定的耐冲刷性能。
2.防控效果好,持效期长  经过触杀试验,对草履蚧上树1龄若虫,在50天内杀死率达100%;田间测试,对草履蚧1次处理可以控制生长期危害,田间防治效果达到98%。对枣尺蠖上树雌成虫控制有效期达到45天,田间防效达到95%。
①杀虫药膏带对草履蚧持效期的现察  分别于1月10日和2月10日在田间基带上涂抹药膏,制成不同涂药剂量杀虫药膏带,1月10日处理的药带在田间暴露35天、45天后,2月10日处理的药带在田间暴露5天、15天后,取回实验室,并收集田间出土的草履蛤1龄若虫,分别放在各处理的杀虫药带上,让其在药膜上爬行2分钟,每个处理放虫数量根据可收集到的数量确定,然后把爬过的小若虫用毛笔挑到培养皿中盖好,在室温16℃左右放置5小时和24小时后观察死亡率。从表1、表2看出,当药带在田间暴露15天后,接触药膏5小时后,各处理死亡率均在90%以上,24小时后死亡率均达100%,说明药膏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当药带在田间暴露35天、45天后,再进行接虫试验,而每米涂药6克、9克处理在接触药膏5小时后,死亡率在80%以上,24小时后死亡率在94%以上。
②利用杀虫药膏带田间防治草履蚧  在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桐树王村果园,用杀虫药膏带处理9年生大樱桃树250株。每株树上调查直径1厘米左右的枝条5枝,从枝条基部查到30厘米的长度,记录每株树调查枝条上的草履蚧总数。经过杀虫药膏带处理后,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在处理后的几次观察中,发现每株树杀虫药膏带下死亡的小幼虫不计其数,多的树干基部可见约半厘米厚的死虫,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日期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防效均在98%以上。
3.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  将膏状农药涂在塑料带上制成杀虫药带,绑在树干光滑处即可长期防控爬干性害虫,省工省时且防控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含有毒死蜱农药70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12克、丙酮溶剂150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50克。其制备方法为:
(1)将毒死蜱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分别溶解于丙酮溶剂中;
(2)加热凡士林至80~100℃,待其熔化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农药,并保温;
(3)搅拌均匀后,冷却至45~55℃时,分装即可。
一种防止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带,包括8cm宽的基带层(塑料薄膜)和药膏层,在基带中部均匀涂布上述药膏而形成所述药膏层,药膏层宽度为2cm,质量密度为0.03g/cm2。应避免将药膏涂在树皮上,影响效果。
使用时,将药膏带缠绕于树干光滑处,药膏层外露,基带下缘内折,防止小幼虫从塑料带下面爬上树干。果园所有的树木要全部处理,包括周围的杂树,因为小若虫上树后可通过风力传播,据观察传播距离在50米以上。在处理后出现大的降雨时,雨后可少量补充药膏,当风沙覆盖药膜表面时,要及时用小刷搅拌涂在塑料带上的药膏,保持药膏不被灰土覆盖。
该杀虫药膏带的防治效果试验见表1、表2、表3。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含有毒死蜱农药45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18克、甲苯溶剂110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0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防止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带,包括9cm宽的基带层(不透油薄膜层)和药膏层,在基带中部均匀涂布药膏层,其宽度为1.5cm,质量密度为0.045g/cm2。其制作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其防治效果试验见表1、表2、表3。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丙溴磷农药95克、甲氰菊酯农药5克、二甲苯溶剂180克、凡士林9000克。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喹硫磷农药50克、溴氰菊酯农药15克、丙酮溶剂120克、凡士林1100克、机油120克。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农药40克、丙溴磷农药50克、高效氯氰菊酯农药10克、甲苯溶剂180克、凡士林800克、机油190克。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喹硫磷农药55克、丙溴磷农药40克、溴氰菊酯农药8克、二甲苯溶剂50克、丙酮溶剂140克、凡士林1000克。
实施例7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农药45克、喹硫磷农药35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6克、丙酮溶剂160克、凡士林600克、机油110克。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喹硫磷农药60克、丙溴磷农药40克、溴氰菊酯农药3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6克、丙酮溶剂100克、甲苯溶剂70克、凡士林1300克、机油130克。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20克、喹硫磷农药55克、丙溴磷农药45克、甲氰菊酯农药4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10克、丙酮溶剂125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55克。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农药95克、甲氰菊酯农药16克、二甲苯溶剂115克、凡士林700克、机油135克。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75克、高效氯氰菊酯农药17克、丙酮溶剂165克、凡士林1400克、机油100克。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42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9克、甲苯溶剂105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85克。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98克、溴氰菊酯农药19克、丙酮溶剂145克、凡士林1100克。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喹硫磷农药85克、甲氰菊酯农药7克、丙酮溶剂135克、凡士林950克、机油105克。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喹硫磷农药41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19克、丙酮溶剂198克、凡士林1000克。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丙溴磷农药50克、甲氰菊酯农药16克、丙酮溶剂100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65克。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丙溴磷农药99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6克、二甲苯溶剂140克、凡士林1500克、机油170克。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丙溴磷农药43克、甲氰菊酯农药7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5克、丙酮溶剂200克、凡士林1000克。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30克、丙溴磷农药45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13克、丙酮溶剂140克、凡士林680克、机油175克。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44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4克、丙酮溶剂118克、凡士林1250克、机油102克。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99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18克、丙酮溶剂145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78克。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48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5克、甲苯溶剂198克、凡士林800克。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55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8克、丙酮溶剂120克、凡士林800克、机油120克。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喹硫磷农药80克、甲氰菊酯农药18克、丙酮溶剂175克、凡士林1150克、机油180克。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膏含毒死蜱65克、高效氯氰菊酯农药13克、丙酮溶剂150克、凡士林1000克、机油150克。
表1初孵若虫接触药带5小时后的死亡结果
  处理  药膏剂量  (g/cm2)  暴露5D  暴露15D  暴露35D  暴露45D  虫数  (头)  死亡率  (%)  虫数  (头)  死亡率  (%)  虫数  (头)  死亡率  (%)  虫数  (头)  死亡率  (%)  0.030  0.045  空白CK  17  17  6  94.1  94.1  0.0  78  94  56  92.3  96.8  1.8  19  19  6  94.7  84.2  0.0  76  59  56  88.2  88.1  1.8
表2初孵若虫接触药带24小时后的死亡结果
  处理  药膏剂量  (g/cm2)  暴露5D  暴露15D  暴露35D  暴露45D  虫数  (头)  死亡率  (%)  虫数  (头)  死亡率  (%)  虫数  (头)  死亡率  (%)  虫数  (头)  死亡率  (%)  0.030  0.045  空白CK  17  17  6  100  100  0.0  78  94  56  100  100  1.8  19  19  6  100  94.74  0.0  76  59  56  100  100  1.8
表3杀虫药膏带田间防治草履蚧的效果(2004,郑州)
  处理  头/30cm  防效(%)  1月9日涂药  1月9日涂药  1月9日涂药  空白对照CK  1.45  1.65  2.55  175.5  98.8a*  99.0a  98.0a  0.0b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药膏带.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防治爬干性害虫的药膏及由其制成的药膏带。所述药膏含有机磷类农药40100份、菊酯类农药320份、有机溶剂100200份、凡士林5001500份。所述药膏带包括基带层和药膏层,所述药膏层是由上述药膏在基带中部均涂而成,药膏层宽度为1.53cm,质量密度为0.0250.05g/cm2。本发明对爬干性害虫的防控效果好,且耐雨水冲涮,持效期长;将膏状农药涂在塑料带上制成杀虫药带,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