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9823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5747.9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号:

CN104123367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30申请日:20140724|||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30

主分类号:

G06F17/30

申请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谭智勇; 李宽

地址:

100005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宝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依据产品数据,获取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依据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以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所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所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
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合并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包括:
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
将所述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组合成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
解析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和产品信息及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包括:
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在处于在线的状态下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6.
  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产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映射关系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特征数据抽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所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产品对象生成模块,用于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所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
产品对象移植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数据合并模块包括:
欠缺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合并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合并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
数据组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组合成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包括:
架构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
信息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及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对象移植模块包括:
在线移植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处于在线的状态下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说明书

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工厂是IT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形成的新型的银行产品组织架构。银行产品工厂模式借鉴制造业工厂化的思路,通过产品建模,从银行整体视角形成产品分类结构、产品组件和产品条件。产品工厂中处理的是产品数据,根据产品工厂的逻辑数据模型,产品数据的组织层级方式为:产品对象、业务对象、数据表、记录。一个产品对象可以包含多个层次不同的业务对象,业务对象下由不同的数据表来实现,而数据表最终由包含0行或多行的记录构成。
由于产品工厂是全新的产品架构,在银行的产品体系从传统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进行升级的过程中,原有系统中还存在大量需要存续的产品数据,因此,亟需一种方案,能够将产品数据由传统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产品数据由传统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包括:
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所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所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
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合并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包括:
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
将所述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组合成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
解析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和产品信息及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包括:
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在处于在线的状态下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包括:
产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映射关系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特征数据抽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所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产品对象生成模块,用于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所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
产品对象移植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特征数据合并模块包括:
欠缺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合并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合并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
数据组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组合成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包括:
架构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
信息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及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上述系统,优选的,所述产品对象移植模块包括:
在线移植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处于在线的状态下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到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之后,依据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抽取产品数据中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并将非工厂模式下源环境中所欠缺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合并,再依据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合并的核心特征数据进行封装,以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进而以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实现将传统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产品数据以产品对象为移植对象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的目的。本发明中将产品数据从非产品工厂模式下源环境迁移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的过程中,其操作对象为产品对象,该产品对象是由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源环境中产品数据进行抽取出来的特征数据及该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特征数据进行对象封装得到,因此,本发明在实现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的同时,以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的移植方式有效的规避了采用业务对象、数据表、记录等底层数据的移植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名称冲突导致移植失败的情况,提高数据移植的可靠性及数据移植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二的部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三的部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四的部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九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 植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所述方法用以实现在传统的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的产品数据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中,其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其中,所述产品数据是指所述源环境中所需要进行数据移植的产品的产品数据,所述产品数据可以为所述源环境下所述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案信息及具体数据信息等。在本实施例中,将需要进行数据移植的产品所在环境(即处于传统的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数据环境)定义为所述源环境。
步骤102: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步骤102中,可以通过分析所述产品数据中的数据信息及处于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产品工厂架构,进而利用该产品数据,获取到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步骤103: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所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区别于所述目标产品中业务对象、数据表、记录等数据库记录数据,其本质为由所述目标产品中的产品数据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进行特征提取之后,得到的核心特征数据。
步骤104: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由所述源环境中相对于所述目标环境所欠缺的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
步骤105: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所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
其中,所述目标产品对象按照所述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封装获得,因此,所述目标产品对象能够满足产品工厂模式下所述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要求。
步骤106: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其中,所述步骤106中是指,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最小操作对象,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整体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区别于将业务对象、数据表或记录等底层数据进行移植的方案,不会出现数据名称冲突,导致数据移植失败的情况。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一,通过获取到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之后,依据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抽取产品数据中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并将非工厂模式下源环境中所欠缺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合并,再依据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合并的核心特征数据进行封装,以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进而以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实现将传统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产品数据以产品对象为移植对象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将产品数据从非产品工厂模式下源环境迁移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的过程中,其操作对象为产品对象,该产品对象是由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源环境中产品数据进行抽取出来的特征数据及该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特征数据进行对象封装得到,因此,本实施例在实现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的同时,以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的移植方式有效的规避了采用业务对象、数据表、记录等底层数据的移植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名称冲突导致移植失败的情况,提高数据移植的可靠性及数据移植的成功率。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对象相对于目标环境中原有的产品数据都是完全可复用的,减少了数据库冗余数据的生成,提高了目标环境中数据库应用的效率。
参考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二中所述步骤104的实现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41:获取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可以理解为所述产品数据中没有的,所述产品数据在所述源环境中相对于所述目标环境所缺少的数据。
步骤142: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合并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步骤142是指,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将得到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源环境中相对于所述目标环境所欠缺的特征数据进行获取并合并至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进而再对得到的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以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使得该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后能够完全满足目标环境中对产品工厂架构的要求。
参考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三中所述步骤101的实现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11: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目标产品的具体数据信息,如该目标产品的产品对象、业务对象、数据表及记录等细节数据。
步骤112:将所述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组合成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参考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四中所述步骤102的实现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21:获取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
步骤122:解析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和产品信息及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步骤122中,通过解析所述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进而对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 数据映射关系。
参考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6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61: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在处于在线的状态下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其中,本实施例中采用在线的自动数据移植方式,能够减少移植流程,并且适应源环境和目标环境的最新产品数据变化,提高数据移植流程的可控性。
参考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用以实现在传统的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的产品数据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中,所述系统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产品数据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其中,所述产品数据是指所述源环境中所需要进行数据移植的产品的产品数据,所述产品数据可以为所述源环境下所述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案信息及具体数据信息等。在本实施例中,将需要进行数据移植的产品所在环境(即处于传统的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数据环境)定义为所述源环境。
映射关系获取模块602,用于依据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602可以通过分析所述产品数据中的数据信息及处于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产品工厂架构,进而利用该产品数据,获取到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特征数据抽取模块603,用于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所述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所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区别于所述目标产品中业务对象、数据表、记录等数据库记录数据,其本质为由所述目标产品中的产品数据依据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进行特征提取之后,得到的核心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合并模块604,用于将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由所述源环境中相对于所述目标环境所欠缺的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
产品对象生成模块605,用于依据产品工厂模式下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
其中,所述目标产品对象按照所述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封装获得,因此,所述目标产品对象能够满足产品工厂模式下所述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要求。
产品对象移植模块606,用于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其中,所述产品对象移植模块606是指,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最小操作对象,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整体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区别于将业务对象、数据表或记录等底层数据进行移植的方案,不会出现数据名称冲突,导致数据移植失败的情况。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六,通过获取到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之后,依据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抽取产品数据中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并将非工厂模式下源环境中所欠缺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合并,再依据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对合并的核心特征数据进行封装,以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进而以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实现将传统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产品数据以产品对象为移植对象移植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将产品数据从非产品工厂模式下源环境迁移到产品工厂模式下的目标环境的过程中,其操作对象为产品对 象,该产品对象是由非产品工厂模式下的源环境中产品数据进行抽取出来的特征数据及该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特征数据进行对象封装得到,因此,本实施例在实现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的同时,以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的移植方式有效的规避了采用业务对象、数据表、记录等底层数据的移植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名称冲突导致移植失败的情况,提高数据移植的可靠性及数据移植的成功率。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对象相对于目标环境中原有的产品数据都是完全可复用的,减少了数据库冗余数据的生成,提高了目标环境中数据库应用的效率。
参考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七中所述特征数据合并模块60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特征数据合并模块604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欠缺数据获取子模块641,用于获取所述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可以理解为所述产品数据中没有的,所述产品数据在所述源环境中相对于所述目标环境所缺少的数据。
特征数据合并子模块642,用于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合并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得到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特征数据合并子模块642是指,将所述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将得到的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源环境中相对于所述目标环境所欠缺的特征数据进行获取并合并至所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中,进而再对得到的第三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产品对象封装,以得到待移植的目标产品对象,使得该目标产品对象移植后能够完全满足目标环境中对产品工厂架构的要求。
参考图8,为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八中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模块60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产品数据获取模块601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信息获取子模块611,用于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目标产品的具体数据信息,如该目标产品的产品对象、业务对象、数据表及记录等细节数据。
数据组合子模块612,用于将所述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及产品信息组合成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
参考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九中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60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602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架构信息获取子模块621,用于获取产品工厂模式的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
信息解析子模块622,用于解析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和产品信息及所述目标环境中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信息解析子模块622中,通过解析所述目标环境的产品工厂架构信息,进而对所述产品数据中数据组织方式信息、数据设计方式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
参考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系统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产品对象移植模块606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在线移植子模块661,用于以所述目标产品对象为操作粒度,将所述目标产品对象处于在线的状态下移植到所述目标环境中。
其中,本实施例中采用在线的自动数据移植方式,能够减少移植流程,并且适应源环境和目标环境的最新产品数据变化,提高数据移植流程的可控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 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产品工厂模式到产品工厂模式的数据移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非产品工厂模式的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依据产品数据,获取目标产品在非产品工厂模式与产品工厂模式之间的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依据产品特征数据映射关系,对源环境中目标产品的产品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抽取,得到源环境中的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述第一产品核心特征数据与源环境中所欠缺的第二产品核心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