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976555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41266.0

申请日:

2007.05.25

公开号:

CN101069756A

公开日:

2007.11.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L29/06(2006.01)

主分类号:

A61L29/06

申请人:

东华大学;

发明人:

丁辛; 王文祖; 王璐; 李毓陵; 杨旭东

地址:

201620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区人民北路2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黄志达;谢文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包括渗水量为1000~3000ml/cm2·min·16kPa的外层经编结构(1)和渗水量为250~300ml/cm2·min·16kPa的内层经编结构(3),血管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血管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采用双梳丝盖棉组织将内外层结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管壁结构。本发明人造血管能防止手术时管壁渗血,有利于手术后细胞组织的顺利长入,并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满足卷曲加工和手术操作中对血管机械性能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包括外层经编结构(1)和内层经编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经编结构的渗水量为1000~3000ml/cm2·min·16kPa,所述的内层经编结构的渗水量为150~300ml/cm2·min·16kPa,血管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血管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采用双梳丝盖棉组织将内外层结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管壁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织丝选用110dtex/96f聚酯纤维长丝为经绒组织(3),管壁内层选用55dtex/24f的聚酯纤维长丝为经平组织(4)。

3.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其纵向密度为15根/cm,横向密度为10根/cm。

说明书

说明书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血管,尤其涉及一种管壁为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自从观察到细胞在浸入血液的丝线上生长的现象后,开始了纺织型人造血管的制造历史。从那以后,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和理想的织物结构成为人造血管研究的重点。50多年后的今天,纺织型人造血管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替换人体内已坏损的血管,临床上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然而,虽然纺织型人造血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要同时兼顾促进细胞组织长入和避免手术时管壁渗血的功能,寻找理想纺织结构以获得合适管壁孔隙的纺织型人造血管依然是近年来的替换型血管研发的课题。
理想的人造血管管壁应具有合适尺寸的孔隙,既利于细胞组织的长入,又不能因为孔隙的存在而导致手术过程中的大量渗血。现有的纺织型人造血管一般采用机织或针织的制造方法,血管管壁均为单层结构。为了避免管壁渗血,传统的方法是增加管壁纺织结构的紧密程度,该方法不利于手术后人体细胞组织的长入。现有的方法有两种:(1)通过预凝血的方法,既可避免手术过程管壁的渗血,又不妨碍手术后自身组织的长入,但是预凝血的过程将花费宝贵的手术时间;(2)采用胶原蛋白或丝素蛋白涂层的方法,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919355A,2007年2月和CN 1919356A,2007年2月)所描述的,用涂层材料封闭人造血管管壁的孔隙,避免手术中的渗血,且不影响手术后细胞组织的长入。但胶原蛋白涂层材料的选取将受到降解性能、人体相容性、产品储存周期等条件限制。
采用改变血管管壁纺织组织结构的方法是一种控制孔隙尺寸的方法,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565394A,2005年1月)所描述的通过采用加强缎纹的纺织结构制造人造血管的方法,这是一种单层结构的管壁,靠提高纺织结构的交织频率和紧密度来达到控制手术时管壁渗血的目的,该方法将可能影响细胞组织的顺利长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止手术时管壁渗血和不影响细胞组织的顺利长入无法同时实现的缺陷。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包括外层经编结构1和内层经编结构2,所述的外层经编结构的渗水量为1000~3000ml/cm2·min·16kPa,所述的内层经编结构的渗水量为150~300ml/cm2·min·16kPa,血管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血管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采用双梳丝盖棉组织将内外层结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管壁结构。
所述的外层织丝选用110dtex/96f聚酯纤维长丝为经绒组织3,管壁内层选用55dtex/24f的聚酯纤维长丝为经平组织4。
所述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其纵向密度为15根/cm,横向密度为10根/cm。
双层经编结构人造血管的管壁结构如图1所示。
有益效果
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的特征是组成管壁外层的纤维直径较粗、管壁孔隙较大,结构稀疏;管壁内层的纤维直径细小、管壁孔隙较小,结构紧密。孔隙较大的外层结构有利于细胞组织的长入,孔隙较小的内层结构避免了手术中的过量渗血。同时,由细小纤维组成的血管内层有利于细胞组织沿者内层表面生长。另外,粗实的外层纤维材料可使人造血管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满足随后的卷曲加工和手术操作中对血管机械性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双层经编结构人造血管。
图2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3前梳经绒垫纱运动图
图4后梳经平垫纱运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见图2a,使用55 dtex/24f的聚酯纤维长丝;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见图2b,使用110 dtex/96f聚酯纤维长丝。
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制织管状织物,其纵向密度为15根/cm,横向密度为10根/cm。前梳经绒组织,垫纱规律见图3;后梳经平组织,垫纱规律见图4。
所制造的双层经编组织纺织型人造血管,外层结构稀疏,渗水量为1100ml/cm2·min·16kPa;内层结构紧密,渗水量为280ml/cm2·min·16kPa。
实施例2
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见图2a,使用55dtex/24f的聚酯纤维长丝;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见图2b,使用110dtex/96f聚酯纤维长丝。
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制织管状织物,其纵向密度为15根/cm,横向密度为10根/cm。前梳经绒组织,垫纱规律见图3;后梳经平组织,垫纱规律见图4。
所制造的双层经编组织纺织型人造血管,外层结构稀疏,渗水量为1200ml/cm2·min·16kPa;内层结构紧密,渗水量为290ml/cm2·min·16kPa。
实施例3
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见图2a,使用55dtex/24f的聚酯纤维长丝;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见图2b,使用110dtex/96f聚酯纤维长丝。
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制织管状织物,其纵向密度为15根/cm,横向密度为10根/cm。前梳经绒组织,垫纱规律见图3;后梳经平组织,垫纱规律见图4。
所制造的双层经编组织纺织型人造血管,外层结构稀疏,渗水量为1300ml/cm2·min·16kPa;内层结构紧密,渗水量为200ml/cm2·min·16kPa。

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经编组织的纺织型人造血管,包括渗水量为10003000ml/cm2min16kPa的外层经编结构(1)和渗水量为250300ml/cm2min16kPa的内层经编结构(3),血管外层经编结构为经绒组织,血管内层经编结构为经平组织,采用双梳丝盖棉组织将内外层结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管壁结构。本发明人造血管能防止手术时管壁渗血,有利于手术后细胞组织的顺利长入,并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