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涉及中药术领域;特别涉及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用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就应用于头痛的药品来说,有西药、中药,可说是多种多样,具体到应用于头痛的中药来说,有需要经过熬制而应用的水剂,还有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水丸剂、蜜丸剂......等各种各样的中成药品;但是,就以上所述的已有公知技术而言,虽然各有各自的技术特征,其共同的特点是均与本发明不同;因为,已有公知技术所存在的共同不足、缺陷与弊端是:应用效果欠显著、应用药品的时间长、应用药品的剂量大、支付的费用相对高、广告的宣传大于实际效果。本发明是荣式祖传的秘方,至今已传至第三十七代的本申请人手中,本申请人自幼从事中医事业至今,始终遵循认真负责的严密态度、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不计报酬的无私贡献、体贴入微的行医风格,应用本发明对众多患者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本发明对正头痛、偏头痛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广谱性、且效果显著而突出,在当地与附近地区获得了良好的评价与强烈的反响;基于本中请人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多年经验以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尤其基于本发明涉及的该秘方只掌握在本申请人手中、不能发挥其应有而广泛且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本发明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从挖掘祖先中药传统文明文化出发、以献出祖传秘方而公著于天下的方式、使其更好的为广大人民服务而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其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白芷40-100克、川芎20-50克、羌活20-55克、防风25-55克、甘草20-65克、薄荷20-45克构成。
其制作方法以所述配方为原料,经混合、粉碎为100-300目的中药粉剂:
在所述中药粉剂中加入重量为中药粉剂二分之一的蜂蜜、混匀获中药粉蜜膏,对中药粉蜜膏制成9克/丸的中药蜜丸成品;
在所述中药粉剂中加入适量的水、混匀获中药粉水膏,对中药粉水膏制成中药水丸半成品,对中药水丸半成品烘干而制成4.5克/丸的中药水丸成品。
所述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用途是针对患有正头痛、偏头痛的病人而使用的,选择中药蜜丸成品、中药水丸成品中的一种应用、每日早饭前及晚饭前各口服一丸。
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
(1)、挖掘、继承、发扬祖先中医药的传统文明文化,公示祖传秘方,使其发挥应有而广泛且更大的社会效益。
(2)、提供一种“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的祖传秘方。
(3)、提供一种由祖传秘方延伸而来的“应用于头痛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4)、以所述“应用于头痛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针对正头痛、偏头痛者进行应用,使其解脱病患折磨。
(5)、以所述“应用于头痛中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弥补、克服、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共同存在的应用效果欠显著、应用药品时间长、应用药品剂量大、支付费用相对高、广告宣传大于实际效果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
(6)、使本发明的“配方”明了、“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与应用、成本低而利推广。
本发明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白芷40-100克、川芎20-50克、羌活20-55克、防风25-55克、甘草20-65克、薄荷20-45克构成。
一种应用于头痛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按如下操作步骤:
(1)、原料:
原料为以上所述的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即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白芷40-100克、川芎20-50克、羌活20-55克、防风25-55克、甘草20-65克、薄荷20-45克的各味中药共同构成待用原料;
(2)、混合:
将所述由各味中药所构成的待用原料放在一起混合均匀而获得混合原料待用;
(3)、粉碎:
将由各味中药经混合获得的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粉碎的粗细度为100-300目,从而制作成中药粉剂待用;
(4)、制丸:
(4).①、制蜜丸:
在所述中药粉剂中加入重量为中药粉剂二分之一的蜂蜜,将中药粉剂与蜂蜜混合均匀获得中药粉蜜膏,对中药粉蜜膏制作成9克/丸的中药蜜丸成品;
(4).②、制水丸:
在所述中药粉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中药粉剂与水混合均匀获得中药粉水膏,对中药粉水膏制作成中药水丸半成品,对中药水丸半成品进行烘干而制作成4.5克/丸的中药水丸成品。
所述的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所述白芷、川芎、羌活、防风、甘草、薄荷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8-18%。
所述的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所述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用途是针对患有正头痛、偏头痛的病人而使用的,应用时以选择中药蜜丸成品、中药水丸成品中的一种而进行应用,应用的方式为每日早饭前及晚饭前各口服一丸。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本发明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获得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白芷,白芷性温、味辛,鉴于它的固有特性,从而获得了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有益效果。
2、由于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川芎,川芎性温、味辛,鉴于它的固有特性,从而获得了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有益效果。
3、由于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羌活,羌活性温、味辛、苦,鉴于它的固有特性,从而获得了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有益效果。
4、由于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防风,防风性温、味辛、甘,鉴于它的固有特性,从而获得了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有益效果。
5、由于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甘草,甘草性平、味甘,鉴于它的固有特性,从而获得了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有益效果;以及如应用灸甘草还可获得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有益效果。
6、由于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薄荷,薄荷性凉、味辛,鉴于它的固有特性,从而获得了宜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有益效果。
7、由于本发明上述各条所述,由于本发明所设置的每一味中药以及各味中药的有机配合,从而获得了以辨证施治为指导思想、在全面施治的过程中、对应用于正头痛及偏头痛时、达到妙手回春的有益效果。
8、由于本发明上述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具有广泛的广谱性的有益效果。
9、由于本发明上述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在祖传秘方前提下提供“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
10、由于本发明上述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弥补、克服、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共同存在的应用效果欠显著、应用药品时间长、应用药品剂量大、支付费用相对高、广告宣传大于实际效果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等有益效果。
11、由于本发明上述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使本发明的“配方”明了、“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与应用、成本低而利推广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发明制作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窗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所示:
一种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白芷40克、川芎50克、羌活20克、防风55克、甘草20克、薄荷45克构成。
一种应用于头痛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按如下操作步骤:
(1)、原料:
原料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白芷40克、川芎50克、羌活20克、防风55克、甘草20克、薄荷45克的各味中药共同构成待用原料;
(2)、混合:
将所述由各味中药所构成的待用原料放在一起混合均匀而获得混合原料待用;
(3)、粉碎:
将由各味中药经混合获得的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粉碎的粗细度为100目,从而制作成中药粉剂待用;
(4)、制丸:
(4).①、制蜜丸:
在所述中药粉剂中加入重量为中药粉剂二分之一的蜂蜜,将中药粉剂与蜂蜜混合均匀获得中药粉蜜膏,对中药粉蜜膏制作成9克/丸的中药蜜丸成品;
(4).②、制水丸:
在所述中药粉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中药粉剂与水混合均匀获得中药粉水膏,对中药粉水膏制作成中药水丸半成品,对中药水丸半成品进行烘干而制作成4.5克/丸的中药水丸成品。
所述的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所述白芷、川芎、羌活、防风、甘草、薄荷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8%。
所述的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所述应用于头痛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用途是针对患有正头痛、偏头痛的病人而使用的,应用时以选择中药蜜丸成品、中药水丸成品中的一种而进行应用,应用的方式为每日早饭前及晚饭前各口服一丸。
具体实施方式二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45克、川芎45克、羌活25克、防风50克、甘草25克、薄荷40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15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0%。
具体实施方式三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50克、川芎40克、羌活30克、防风45克、甘草30克、薄荷35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2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2%。
具体实施方式四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55克、川芎35克、羌活35克、防风40克、甘草35克、薄荷30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25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4%。
具体实施方式五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60克、川芎30克、羌活40克、防风35克、甘草40克、薄荷25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3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6%。
具体实施方式六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65克、川芎25克、羌活45克、防风30克、甘草45克、薄荷20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1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8%。
具体实施方式七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70克、川芎20克、羌活50克、防风25克、甘草50克、薄荷25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15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9%。
具体实施方式八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75克、川芎25克、羌活55克、防风30克、甘草55克、薄荷30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2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1%。
具体实施方式九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80克、川芎30克、羌活20克、防风35克、甘草60克、薄荷35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25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3%。
具体实施方式十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85克、川芎35克、羌活25克、防风40克、甘草65克、薄荷40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3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5%。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90克、川芎40克、羌活30克、防风45克、甘草20克、薄荷45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1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7%。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95克、川芎45克、羌活35克、防风50克、甘草25克、薄荷40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15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8%。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
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
以重量为单位所构成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配方用量均为白芷100克、川芎50克、羌活40克、防风55克、甘草30克、薄荷35克;混合原料进行粉碎的粗细度为200目;各味中药的水分含量均为18%。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
分别按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进行实施,只是:白芷、川芎、羌活、防风、甘草、薄荷的用量均分别在其原有用量基础上均分别以增加1、2、5、10、15、20、25、30、40、50、80、100、150、200、300倍进行了实施;从而在基础试验实施前提下、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扩大试验实施、不同规模的中型试验实施、不同规模的生产型试验实施;使本发明的试验实施扎实、稳定、可靠;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本发明实施中与实施完毕后,先后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核性应用试验,分别对不同生活环境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不同人群中患有正头痛或偏头痛者进行了应用,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