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发光式门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发光式门把手.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73021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2CN103573021A21申请号201210257128722申请日20120724E05B1/00200601F21S9/03200601F21V23/00200601B44F1/06200601F21Y101/0220060171申请人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地址201707上海市青浦区北青公路8228号三区8号A1栋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54发明名称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发光式门把手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便能正常工作的可发光式门把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发光式门把。
2、手,元件包括门把手金属组件,蓄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发光二极管,透光玻璃,其特征是由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作为供给电源,将蓄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和发光二极管相连接,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外部表面,蓄电池和电源控制器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壳体内,光源从壳体上安装的透光材质的玻璃发射出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绿色环保等优点,不仅可作照明用,还可起到装饰的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73021AC。
3、N103573021A1/1页2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发光式门把手,元件包括门把手金属组件,蓄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发光二极管,透光玻璃,其特征是由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作为供给电源,将蓄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和发光二极管相连接,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外部表面,蓄电池和电源控制器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壳体内,光源从壳体上安装的透光材质的玻璃发射出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绿色环保等优点,不仅可作照明用,还可起到装饰的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发光式门把手,元件包括门把手金属组件,蓄。
4、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发光二极管,透光玻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发光式门把手,其特征是由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作为供给电源,将蓄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和发光二极管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发光式门把手,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外部表面,蓄电池和电源控制器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壳体内,光源从壳体上安装的透光材质的玻璃发射出来。权利要求书CN103573021A1/1页3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发光式门把手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一种薄膜太阳能装置,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输给电源,驱动发。
5、光二极管发光,用于门把手的照明和装饰。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世界各地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人类的经济发展必将围绕能源经济而展开。清洁、绿色、低碳将成为人来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力推动新能源生产方式,积极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0003日前我们常见的门把手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金属组合件,经常存在因照明不足而不能快速找到门把手的问题,特别是当发生断电,火灾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需要一种足够照亮门口附近区域的光源。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便能正常工作的可发光式门把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薄。
6、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发光式门把手,元件包括门把手金属组件,蓄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发光二极管,透光玻璃,其特征是由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作为供给电源,将蓄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源控制器和发光二极管相连接,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外部表面,蓄电池和电源控制器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壳体内,光源从壳体上安装的透光材质的玻璃发射出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绿色环保等优点,不仅可作照明用,还可起到装饰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05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光线转化为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内,打开电源控制开关,即可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0006附图作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供能的可发光式门把手示意图1门把手金属组件,本发明之发明主体2蓄电池,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下侧,存储电能用3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外部表面,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作为供给电源4电源控制器,设置在门把手壳体的下侧,控制电源开关5透光材质的玻璃,设置在门把手壳体表面,光线从壳体内的发光二极管透出。说明书CN103573021A1/1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35730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