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音采集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心音采集装置及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836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21 CN 102283671 A *CN102283671A* (21)申请号 201110190883.3 (22)申请日 2011.07.08 A61B 7/02(2006.01) (71)申请人 西华大学 地址 610039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 路 999 号 (72)发明人 刘锦群 王海滨 刘武昌 房玉 张近宝 马杨林 陶婷 郭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逯长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心音采集装置及方法 (57)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心音。
2、采集装置及方法, 该 装置包括 : 听诊服和固定在所述听诊服上的四个 听诊头, 其中 : 所述听诊服包括第一弹性带、 弹性 衬布、 第二弹性带和固定件, 四个所述听诊头分别 为第一听诊头、 第二听诊头、 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 诊头, 并且所述第一听诊头和第二听诊头固定在 所述第一弹性带上, 所述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诊 头固定在第二弹性带上。该心音采集装置在采集 心音信号时, 可以直接将听诊头固定在患者的心 前区, 无需医生手持听诊头进行听诊, 不仅可以避 免由于医生手的抖动以及患者身体晃动等因素而 对听诊带来的干扰, 得到比较纯净的心音信号, 还 可以同步采集四个临床听诊位置的心音信号, 提 供更。
3、加丰富的临床信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CN 102283679 A1/1 页 2 1. 一种心音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听诊服和固定在所述听诊服上的四个听诊 头, 其中 : 所述听诊服包括第一弹性带、 弹性衬布、 第二弹性带和固定件, 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 弹性带分别位于所述弹性衬布的两个侧边, 在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两端分别相 固定, 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听诊服的两端, 并且可将所述听诊服环形连接 ; 四个所述听诊头分别为第一听诊头、 第二听诊头、 第三听诊。
4、头和第四听诊头, 其中 : 所 述第一听诊头和第二听诊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弹性带上, 所述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诊头固定 在第二弹性带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听诊头和所述第二听诊头分别 位于所述听诊服的中心线的两侧, 所述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诊头位于所述听诊服的中心线 的同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通过缝合 或粘合固定在所述弹性衬布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为搭扣或粘链。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听诊头包括 : 碗型振动腔、 振动。
5、膜、 密 封环、 引导管和麦克风, 其中 : 所述振动膜包覆在所述碗型振动腔的边沿上, 并且所述密封环将所述振动膜与所述碗 型振动腔边沿相密封固定 ; 所述引导管固定在所述碗型振动腔的底部, 并且位于所述碗型振动腔的外侧, 所述引 导管与所述碗型振动腔内部相连通, 所述引导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听诊服且与所述听诊服相 固定, 并且四个所述听诊头的碗型振动腔均位于所述听诊服的同一个侧面上 ; 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引导管内, 用于放大和采集所述碗型振动腔内的心音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管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并且所 述引导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听诊服后与螺帽相固定。。
6、 7. 一种心音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分别在人体体表上对应于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三尖瓣和二尖瓣的四个临床听诊位置 固定四个听诊头 ; 同时采集四个所述听诊头收集到的心音信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1/5 页 3 一种心音采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心音采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据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08 2009) 显示 : 我国心血管病 ( 冠心病、 脑卒中、 心 衰、 高血压 ) 发病和死亡率均呈增长态势, 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 2.3 。
7、亿, 成为中 国人健康的 “头号杀手” 。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全球化、 都市化和老龄化的发展, 心血管疾病问 题日益突出。因此, 如何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病变的征兆, 及时了解其发展状况, 对心血管 疾病的预防和及时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 心音是由于心脏瓣膜的开关、 肌腱和肌肉的舒张收缩、 血流的冲击及心血管壁振 动而产生的一种复合音。它包含的关于心脏各个部分如心房、 心室、 大血管、 心血管及各个 瓣膜功能状态的大量病理信息, 是临床评估心脏功能状态的最基本参数。当心血管疾病尚 未发展到足以产生临床及病理改变 ( 如心电图变化 ) 以前, 心音中出现的杂音和畸变就是 重要的诊断信息。因此。
8、, 心音具有心电不可替代的重要临床诊断优势。同时, 心音信号的检 测方便、 无创、 花费极小, 可作为心血管病检测、 预防的常规手段。 0004 目前在临床上对心脏进行听诊时, 医生通常需要手持听诊器在听诊部位来回移动 以确定声音最强部位及其传导方向。 由于心脏听诊效果受听诊器灵敏度、 人耳听力状态、 医 生临床经验及听诊技术的直接影响, 即便是熟练的医生也需要通过一边改变接触听诊器的 部位, 一边在声音最强部位进行反复听诊来辨识心音, 这往往很难将心脏活动过程中产生 的转瞬即逝的声音检测到。 另外, 长时间听诊还容易造成听力疲劳, 并且医生手持听诊头进 行听诊, 还会由于医生手的抖动以及患者。
9、身体晃动等因素而对听诊带来的干扰。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心音采集装置及方法, 该心音采集装置在采集 心音信号时, 可以固定在患者身上, 并且其上设置的四个听诊头可以同步采集心音信号, 以 解决采用手持听诊器和单导听诊所带来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7 一种心音采集装置, 包括 : 听诊服和固定在所述听诊服上的四个听诊头, 其中 : 0008 所述听诊服包括第一弹性带、 弹性衬布、 第二弹性带和固定件, 所述第一弹性带和 第二弹性带分别位于所述弹性衬布的两个侧边, 在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两端分 别相固。
10、定, 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听诊服的两端, 并且可将所述听诊服环形连接 ; 0009 四个所述听诊头分别为第一听诊头、 第二听诊头、 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诊头, 其 中 : 所述第一听诊头和第二听诊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弹性带上, 所述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诊 头固定在第二弹性带上。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一听诊头和所述第二听诊头分别位于所述听诊服的中心线的两 侧, 所述第三听诊头和第四听诊头位于所述听诊服的中心线的同一侧。 说 明 书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2/5 页 4 0011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通过缝合或粘合固定在所述弹性衬布上。 0012 。
11、优选地, 所述固定件为搭扣或粘链。 0013 优选地, 所述听诊头包括 : 碗型振动腔、 振动膜、 密封环、 引导管和麦克风, 其中 : 0014 所述振动膜包覆在所述碗型振动腔的边沿上, 并且所述密封环将所述振动膜与所 述碗型振动腔边沿相密封固定 ; 0015 所述引导管固定在所述碗型振动腔的底部, 并且位于所述碗型振动腔的外侧, 所 述引导管与所述碗型振动腔内部相连通, 所述引导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听诊服且与所述听诊 服相固定, 并且四个所述听诊头的碗型振动腔均位于所述听诊服的同一个侧面上 ; 0016 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引导管内, 用于放大和采集所述碗型振动腔内的心音信 号。 0017 优。
12、选地, 所述引导管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并且所述引导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听诊 服后与螺帽相固定。 0018 一种心音采集方法, 包括 : 0019 分别在人体体表上对应于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三尖瓣和二尖瓣的四个临床听诊 位置固定四个听诊头 ; 0020 同时采集四个所述听诊头收集到的心音信号。 0021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心音采集装置, 在听诊服上设置有 四个听诊头, 在使用时, 可以通过设置在听诊服两端的固定件, 将听诊服环形固定在患者胸 部, 并且使得听诊服上的第一听诊头与主动脉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 第二听诊头与肺动 脉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 第三听诊头与三尖瓣临。
13、床听诊位置相对应以及第四听诊头与二 尖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使用该心音采集装置在采集心音信号时, 可以直接将听诊头固 定在患者的心前区, 无需医生手持听诊头进行听诊, 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医生手的抖动以及 患者身体晃动等因素而对听诊带来的干扰, 得到比较纯净的心音信号, 还可以同步采集四 个临床听诊位置的心音信号, 提供更加丰富的临床信息。 0023 在实际听诊时, 由于人体心脏各听诊位置间的间距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性, 以及由于患者健康状况或个体差异, 听诊位置略有变化。 该心音采集装置的听诊服采用 弹性材料制成, 可以较好的适用于高矮胖瘦个体, 并且听诊服。
14、的弹性衬布采用褶皱蓬松缝 制方法, 使得男女皆可使用。在听诊时, 当将听诊服固定在患者胸部后, 医生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 灵活、 自由调整听诊头, 将听诊头的位置移动到心音最强的位置进行听诊, 以获得最 佳听诊效果。因此该听诊服的适用范围较大, 可以用于大面积人群心功能健康普查。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 1 。
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2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装置在临床测试时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3/5 页 5 0027 图 3 为图 2 中沿 AP 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4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 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
16、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 的范围。 0030 图 1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如图1所示, 该心音采集装置包括 : 听诊服100和固定在听诊服100上的第一听诊 头 11、 第二听诊头 12、 第三听诊头 13、 第四听诊头 14。 0032 如图 1 所示, 听诊服 100 包括 : 第一弹性带 101、 弹性衬布 102 和第二弹性带 102, 其中 : 第一弹性带 101 固定在弹性衬布 102 的上侧, 第二弹性带 101 固定在弹性衬布 102 的 下侧, 并且第一弹性带 。
17、101 和第二弹性带 102 的两端相固定。 003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第一弹性带101和第二弹性带103的材料为弹性绷带, 弹性衬 布102的材料为弹性PVC材料, 并且第一弹性带101和第二弹性带103通过缝合或粘合的方 式固定在弹性衬布 102 上。在听诊服 100 的两端还设置有固定件 104, 用于将该听诊服 100 环形固定起来, 这样在使用该听诊服听诊时, 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患者胸部, 固定件 104 可以 为搭扣或粘连等。如图 1 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固定件 104 优选为粘链。 0034 由于第一弹性带 101、 第二弹性带 103 和弹性衬布 102 均为弹性材料。
18、, 并且弹性衬 布 102 缝合后为褶皱蓬松状, 所以使得该听诊服可以较好的适用于高矮胖瘦个体, 并且男 女皆可使用, 即该听诊服的适用范围较大, 可以用于大面积人群心功能健康普查。另外, 由 于人体心脏各听诊位置间的间距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以及由于患者健康状况 或个体差异, 听诊位置略有变化, 导致患者的心音听诊位置可能略有变化, 当将该听诊服固 定在患者胸部后, 由于该听诊服具有一定弹性, 所以医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移动听诊 头, 将听诊头的位置移动到心音最强的位置进行听诊, 以获得最佳听诊效果。 0035 图 2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装置在临床测试时的结构示意图。
19、。 0036 图中300为患者, 200为听诊服的中心线。 如图2所示, 第一听诊头11、 第二听诊头 12 固定在第一弹性带 101 上, 第三听诊头 13 和第四听诊头 14 固定在第二弹性带 103 上。 003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第一听诊头 11 主要用于采集患者主动脉瓣临床听诊位置的 心音信号, 第二听诊头 12 主要用于采集患者肺动脉瓣临床听诊位置的心音信号, 所以第一 听诊头 11 和第二听诊头 12 的固定位置分别位于中心线 200 的两侧, 并且优选地, 第一听诊 头 11 和第二听诊头 12 可以关于中心线 200 相对称, 并且第一听诊头 11 和第二听诊头 12 水。
20、平对齐。另外, 第三听诊头 13 主要用于采集患者三尖瓣临床听诊位置的心音信号, 第四 听诊头 14 主要用于采集患者二尖瓣临床听诊位置的心音信号, 所以第三听诊头 13 和第四 听诊头均位于听诊服 100 中心线 200 的同一侧, 并且第四听诊头 14 略低于第三听诊头 13。 0038 在现有技术中, 医生通常需要手持听诊器在听诊部位来回移动以确定声音最强部 位及其传导方向, 这种单导心音采集方式, 在采集时, 受试者可能因为紧张、 身体状况、 周围 说 明 书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4/5 页 6 环境影响等原因, 使其心脏活动状态不一样, 导致各部。
21、位间心音数据的对比性减弱, 而本申 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装置, 采用四导同步采集心音数据, 首先, 可以排除各部位心音采 集时的时间差, 增强相同条件下的数据对比性, 其次, 该心音采集装置可以同时记录两个以 上部位的心音, 可以正确鉴定 S1 及 S2 的成分, 找出杂音和心音的关系, 并可估计声音最强 部位及其传导方向, 并且在进行心音采集时, 医生无需对不同部位进行重复操作、 反复听诊 以确定心脏瓣膜受损部位, 使得诊断效率提高。 0039 图 3 为图 2 中沿 AP 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0 如图 3 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听诊头包括 : 碗型振动腔 20、 振动膜 。
22、21、 密封环 22、 引导管 23 和麦克风 24, 其中 : 0041 碗型振动腔 20 的形状为碗型, 在碗型振动腔 20 的底部设置通孔 ; 振动膜 21 包覆 在碗型振动腔 20 的边沿上, 振动膜 21 通过密封环 22 与碗型振动腔 20 的边沿相密封固定, 振动膜 21 用于收集患者的心音信号 ; 引导管 23 固定在碗型振动腔 20 的通孔上, 并且位于 碗型振动膜 20 的外侧, 这样就使得引导管 23 与碗型振动腔 20 的内部相连通, 即可以将碗 型振动腔 20 内的声音传导到引导管 23 中。麦克风 24 固定在引导管 23 内, 优选地, 位于引 导管 23 的端部。
23、, 麦克风 24 用于放大和采集心音信号。导音线 26 可以将麦克风 24 采集到 的心音信号传输到存储装置或处理器中, 以便对采集到的心音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004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在引导管 23 的端部设置外螺纹, 在固定听诊头时, 如图 3 所 示, 将引导管23的端部穿过听诊服100(包括弹性衬布102和弹性带), 并且在引导管23的 端部拧上螺帽 25, 就可以将听诊头固定在听诊服 100 上。另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四个听 诊头的碗型振动腔 20 均位于听诊服 100 的同一个侧面上。 0043 图 4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音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4 如图 4 。
24、所示, 该心音采集方法包括 : 0045 步骤 S100 : 分别在人体体表上对应于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三尖瓣和二尖瓣的四 个临床听诊位置固定四个听诊头。 0046 步骤 S200 : 同时采集四个所述听诊头收集到的心音信号。 0047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心音采集装置, 在听诊服上设置有 四个听诊头, 在使用时, 可以通过设置在听诊服两端的固定件, 将听诊服环形固定在患者胸 部, 并且使得听诊服上的第一听诊头与主动脉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 第二听诊头与肺动 脉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 第三听诊头与三尖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以及第四听诊头与二 尖瓣临床听诊位置相对应。 0。
25、048 与现有技术相比, 使用该心音采集装置在采集心音信号时, 可以直接将听诊头固 定在患者的心前区, 无需医生手持听诊头进行听诊, 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医生手的抖动以及 患者身体晃动等因素而对听诊带来的干扰, 得到比较纯净的心音信号, 还可以同步采集四 个临床听诊位置的心音信号, 提供更加丰富的临床信息。 0049 在实际听诊时, 由于人体心脏各听诊位置间的间距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性, 以及由于患者健康状况或个体差异, 听诊位置略有变化。 该心音采集装置的听诊服采用 弹性材料制成, 可以较好的适用于高矮胖瘦个体, 并且听诊服的弹性衬布采用褶皱蓬松缝 制方法, 使得男女皆可使用。在听诊时,。
26、 当将听诊服固定在患者胸部后, 医生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 灵活、 自由调整听诊头, 将听诊头的位置移动到心音最强的位置进行听诊, 以获得最 说 明 书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5/5 页 7 佳听诊效果。因此该听诊服的适用范围较大, 可以用于大面积人群心功能健康普查。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 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 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申请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1/2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3671 A CN 102283679 A2/2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367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