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510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9CN103590510A21申请号201310613719822申请日20131127E04B2/00200601E04B2/84200601E04C5/16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33号5楼B座72发明人赵德峰方怡陈建华王甘球李少龙吴聪聪王水良54发明名称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涉及建筑物结构的连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预制剪力墙的连接方法中,采用钢套板定。
2、位钢筋不准确,使得套筒与钢筋对接错位较大,导致预制剪力墙与下层墙体无法准确对接的问题。方法一、提供一设有若干基孔的木套板,基孔能够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套管的位置相对应;二、在需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位置进行模板支护形成一腔室,在腔室顶端固定木套板,将若干预埋钢筋穿过木套板植入腔室内进行定位;三、向腔室内浇筑混凝土,待硬化后拆除木套板,制得现浇混凝土结构;四、对接并固定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五、封堵墙体连接处的缝隙完成拼装施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
3、510ACN103590510A1/1页21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提供一设有若干基孔的木套板,所述基孔能够与所述装配式结构内套管的位置相对应;步骤二在需现浇结构的位置进行模板支护形成一腔室,在所述腔室顶端固定所述木套板,将若干预埋钢筋穿过所述木套板植入所述腔室内进行定位;步骤三向所述腔室内浇筑混凝土,待所述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所述木套板,制得所述现浇结构;步骤四对接并固定所述装配式结构与所述现浇结构;步骤五封堵所述装配式结构与所述现浇结构连接处的缝隙,完成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木套板包括一纵向套板和若干横向套板,。
4、所述纵向套板上排列的多个基孔一的中心与所述装配式结构内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每个所述横向套板上的基孔二的中心与所述装配式结构内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基孔一和所述基孔二的内径与所述现浇结构内所述预埋钢筋的外径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按照所述套管的位置,先将所述横向套板固定在所述腔室的顶端,若干所述预埋钢筋穿过所述横向套板植入所述腔室内,再将所述纵向套板穿过所述预埋钢筋并固定在所述横向套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按照所述套管的位置,先将所述横向套板固定在所述腔室的顶端,再将所述纵向套板固定在所述横向套板上。
5、,并使得所述基孔二和基孔一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预埋钢筋穿过所述基孔二和基孔一植入所述腔室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所述木套板固定之前,按照所述套管的位置,在所述腔室的底部标记所述预埋钢筋末端的固定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的末端对准所述腔室底部的标记植入所述腔室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植入所述腔室内的所述预埋钢筋的末端与下层所述装配式结构内的钢筋固接。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预埋钢筋嵌入所述装配式结构的套管内并灌浆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
6、8所述的固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在灌浆之前,先用水泥砂浆密封所述装配式结构与所述现浇结构连接处的缝隙。权利要求书CN103590510A1/5页3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结构的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预埋钢筋之间的固定连接方法。背景技术000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或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其能够减少现场浇筑混凝土等湿作业,提高装配化程度,进而缩短工期。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为抵抗地震等外力作用,需要使相邻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便于。
7、传递竖向反力与水平剪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0003申请号为2012103783983,名称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拆分拼装结构和拼装连接方法的技术方案,其主要内容是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芯筋)的连接方法,具体的是在预制剪力墙下端预埋套筒,与下层墙伸出的钢筋突出段相嵌合,通过灌注砂浆与下层墙连接为一体。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常在下层墙上设置现浇带,并利用钢套板在现浇带中临时固定预埋钢筋,再将预制剪力墙拼装在现浇带上。但是,在施工现场使用钢套板时,没有适当的构件与钢套板连接,钢套板的位置不易固定,使得预埋钢筋定位不够准确。更为重要的是,相邻两根预埋钢筋的间距大约为350MM,一般一次性预埋数量不超过12。
8、根,而预制剪力墙下端套筒的直径较小,约为40MM,采用套筒对接方式连接预制剪力墙时,如此多的预埋钢筋,若套筒与预埋钢筋错位偏差大于5MM时,就不能一次性很好的吊装成功,同时预埋钢筋倾斜也将导致灌浆料无法灌入套筒内,可见,预埋钢筋定位不准确将导致预制剪力墙与下层墙体无法准确对接。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的预制剪力墙的连接方法中,采用钢套板定位预埋钢筋不准确,使得套筒与预埋钢筋对接错位较大,导致预制剪力墙与下层墙体无法准确对接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其采用木套板能够准确定位预埋钢筋,能够使装配式结构内的套筒与预埋钢筋准确对接,进而保证装配式结构连。
9、接的可靠性。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提供一设有若干基孔的木套板,所述基孔能够与所述装配式结构内套管的位置相对应;步骤二在需现浇结构的位置进行模板支护形成一腔室,在所述腔室顶端固定所述木套板,将若干预埋钢筋穿过所述木套板植入所述腔室内进行定位;步骤三向所述腔室内浇筑混凝土,待所述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所述木套板,制得所述现浇结构;步骤四对接并固定所述装配式结构与所述现浇结构;说明书CN103590510A2/5页4步骤五封堵所述装配式结构与所述现浇结构连接处的缝隙,完成施工。0006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木套板包括一纵向套板和。
10、若干横向套板,所述纵向套板上排列的多个基孔一的中心与所述装配式结构内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每个所述横向套板上的基孔二的中心与所述装配式结构内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基孔一和所述基孔二的内径与所述现浇结构内所述预埋钢筋的外径相适配。0007所述步骤二中,按照所述套管的位置,先将所述横向套板固定在所述腔室的顶端,若干所述预埋钢筋穿过所述横向套板植入所述腔室内,再将所述纵向套板穿过所述预埋钢筋并固定在所述横向套板上。0008所述步骤二中,按照所述套管的位置,先将所述横向套板固定在所述腔室的顶端,再将所述纵向套板固定在所述横向套板上,并使得所述基孔二和基孔一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预埋钢筋穿过所述基。
11、孔二和基孔一植入所述腔室内。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在所述木套板固定之前,按照所述套管的位置,在所述腔室的底部标记所述预埋钢筋末端的固定位置。0010所述预埋钢筋的末端对准所述腔室底部的标记植入所述腔室内。0011优选地,植入所述腔室内的所述预埋钢筋的末端与下层所述装配式结构内的钢筋固接。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预埋钢筋嵌入所述装配式结构的套管内并灌浆固定。0013所述套管在灌浆之前,先用水泥砂浆密封所述装配式结构与所述现浇结构连接处的缝隙。0014本发明的效果在于一、本发明的固定连接方法中,使用木套板定位预埋钢筋,与钢套板相比,木套板易于与其他构件固定连接,固定精确度高。
12、且施工方便;而且,木套板的制造材料取材方便、费用低廉,能够降低施工成本。采用木套板定位预埋钢筋,木套板上的基孔与装配式结构内套管的位置相对应,能够一次性将预埋钢筋与套管准确对接,保证装配式结构安装位置准确,且误差符合施工要求。0015二、本发明的固定连接方法中,采用横向套板与纵向套板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套板的设置能够对预埋钢筋的位置进行纠偏,使预埋钢筋的定位更为精确。0016三、本发明的固定连接方法中,预埋钢筋的下端面中心与腔室底部的标记点重合,能够更好地提高预埋精度,或者,将预埋钢筋的下端与下层装配式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进一步防止浇筑混凝土(振动棒振捣)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装配式结。
13、构的连接确保钢筋的受力连续性,以保证强度的充分发挥。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横向套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植入预埋钢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纵向套板后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590510A3/5页5图6为图5的CC剖面图;图7为现浇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的预埋钢筋固定连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
14、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0019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中预埋钢筋的固定连接方法,本实施例以一现浇混凝土墙(剪力墙、梁或柱)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相结合的高层建筑为例,7层以下为现浇混凝土墙,7层以上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则存在现浇混凝土墙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的连接,以及两个相邻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的连接的问题。如图8所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的下端设有若干连接有竖向钢筋71的套管72。本实施例的拼装方法。
15、具体步骤如下一、准备套板提供一设有若干基孔的木套板,上述基孔能够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内套管72的位置相对应;二、定位预埋钢筋如图1至图6所示,在需现浇混凝土墙60的位置搭设模板10,模板10支护形成一腔室20,接着,在腔室20的上端固定套板,将若干预埋钢筋50穿过木套板植入腔室20内进行定位;三、现浇混凝土墙的浇筑向腔室20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拆除套板,制得如图7所示的固定有预埋钢筋50的现浇混凝土墙60;四、墙体拼装对接并固定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与现浇混凝土墙60;五、封堵墙体缝隙封堵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与现浇混凝土墙60连接处的缝隙,完成拼装施工制得连接为一体的钢筋混凝土墙。
16、100。0020上述由木材制作套板,其易于钻孔,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并可反复使用。并且,由于木材制作的套板具有一定厚度,相比钢套板,木套板的定位精确度更高。0021下面将进一步具体描述每一步骤的施工方法,上述步骤一中,套板包括一纵向套板40和若干横向套板30。按照图纸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中套筒72的排列位置翻样到纵向套板40上,用墨汁做记号并钻孔得到若干基孔一41,使得基孔一41的中心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内套管72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基孔一41的内径与现浇混凝土墙60内预埋钢筋50的外径相适配,误差不超过2MM。根据回弹线将墨线反弹在横向套板30,用钻机在每个横向套板30上竖向打孔制得基孔。
17、二31。基孔二31的内径与现浇混凝土墙60内预埋钢筋50的外径相适配。横向套板30的数量等于或小于基孔一41的数量。0022上述步骤二中,如图1和图2所示,测量放线后按照墨线的位置将模板10支护在需现浇混凝土墙60的位置,同时固定牢固。在两翼模板10上端按照测量放线的位置依次排布横向套板30,使得基孔二31的排列位置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内套管72的位置相对应,且基孔二31的中心与套管72的中心轴线重合。在固定横向套板30时,可将横向套说明书CN103590510A4/5页6板30的一端钉牢在主体结构的木模板上,能够更好地保证套板系统的稳定性;为固定横向套板30的另一端,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焊。
18、接一个架设在地面上的钢筋三角架,钢筋三脚架上端再焊接一个钢套箍,将横向套板30的另一端嵌入上述钢套箍内加以固定,这样便按照图纸将横向套板30固定牢固。采用钢筋三角架的形式,稳定性比较好,优于其他形式的固定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上面只是横向套板30固定方法的一种示例,不应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0023接着,如图3和图4所示,将若干预埋钢筋50穿过横向套板30的基孔二31植入腔室20内。随后,按照测量放线的位置,将纵向套板40穿过预埋钢筋50并置于横向套板30之上,检查预埋钢筋50的位置是否合理和准确,调整预埋钢筋50使其垂直偏差小于5MM,横向套板30与纵向套板40上基孔的位置偏。
19、差为2MM。作为另一实施例,也可在横向套板30固定后,将纵向套板40直接固定在横向套板30之上,并使得基孔二31和基孔一41的中心线重合,再将预埋钢筋50穿过基孔二31和基孔一41植入腔室20内,也可实现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本发明的套板是在横向套板30的基础上增加纵向套板40,纵向套板40是根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上套筒72的位置钻孔,各基孔间距误差不超过3MM,基孔精度误差不超过2MM,在横向套板30和纵向套板40的共同作用下,预埋钢筋50的定位更加精确,因此,可将预埋钢筋50定位的误差控制在2MM之内,能够有效地使得套筒72与预埋钢筋50对接的误差控制在5MM之内。0024较佳的方案是,上。
20、述步骤二中,在安装套板之前,先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按照套管72横截面中心的位置,在腔室20的底部做标记,放线误差控制在2MM,将植入套板的预埋钢筋50下端面的中心置于标记上,预埋钢筋50对准标记,则其定位相对精确,反之则不精确。接着,按照设计图纸计算预埋钢筋50的预埋深度,优选地,植入腔室20内的预埋钢筋50的深度大于等于500MM,此时,预埋钢筋50相对比较笔直,便于通过预埋钢筋50的植入检测横向套板30的放置精度。预埋钢筋直径为16MM、18MM或22MM等。0025以上内容为现浇混凝土墙60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的连接,为解决两个相邻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的连接问题,可在下层的装配式。
21、钢筋混凝土墙70的上端设置现浇带,进行模板10支护及固定套板,在保证预埋钢筋50非常精确竖直的情况下,将预埋钢筋50的下端与下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中的钢筋焊接牢固,能够更好地提高预埋精度,防止浇筑混凝土(振动棒振捣)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按照翻样图纸尺寸复核预埋钢筋50的尺寸,将误差降低到最小,完成两个相邻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的稳固连接,使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的连接确保竖向钢筋的受力连续性,以保证强度的充分发挥。0026上述步骤四中,如图8所示,预埋钢筋50上端嵌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的套管72内并灌浆固定。即细石混凝土或高强度灌浆料75由灌浆机从套管72下端的进料口74压力灌入,待套。
22、管72上端的出料口73冒浆即说明套筒72内灌浆相对饱满,稳压一段时间后停止灌注。为防止漏浆,套管72在灌浆之前,先用水泥砂浆密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与现浇混凝土墙60连接处的缝隙,既避免了漏浆,又提高了施工速度。0027本发明的固定连接方法中,使用木套板定位预埋钢筋50,与钢套板相比,具有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固定精确度高及施工方便等优势;采用木套板定位预埋钢筋50,木套板上的基孔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内套管72的位置相对应,能够一次性将预埋钢筋50与套管72准确对接,保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70安装位置准确,且误差符合施工要求。而且,说明书CN103590510A5/5页7采用横向套板30与纵向套板40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套板40的设置能够对预埋钢筋50的位置进行纠偏,使预埋钢筋50的定位更为精确。0028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590510A1/4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590510A2/4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90510A3/4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590510A104/4页11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590510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