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633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2.29 CN 102363319 A *CN102363319A* (21)申请号 201110183176.1 (22)申请日 2011.06.30 B28B 7/00(2006.01) (71)申请人 德清县建明坩埚厂 地址 313216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前 村村 (72)发明人 杨黎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李久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壳体、 模腔和模。
2、腔壁, 下模壳体 和模腔壁之间为下模内腔, 所述模腔壁上均匀分 布设置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本技术 方案可以在压制成型坩埚胚体的同时实施除气除 水处理, 可压制 50 立升 200 立升的坩埚。不仅 为坩埚制造行业降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还提高 了制品的质量, 减轻了劳动强度。正品率极高, 压 制质量、 均匀度、 密度、 气孔率、 标准尺度都远远超 过手工制作。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CN 102363337 A1/1 页 2 1. 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其特征在于, 。
3、包括下模壳体 (191)、 模腔 (192) 和模腔 壁 (193), 下模壳体 (191) 和模腔壁 (193) 之间为下模内腔 (194), 所述模腔壁 (193) 上均 匀分布设置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 (1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腔壁(193) 上的气孔直径为 2 5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模腔 (192) 内设有一层覆盖模腔壁 (193) 的滤布 (19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布(197)为 丙纶 75。
4、0 滤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下模壳体 (191) 上设有与下模内腔 (194) 连通的排水口 (196)。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1/4 页 3 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坩埚成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背景技术 0002 坩埚是用极耐火的材料 ( 如粘土、 石墨、 瓷土、 石英或较难熔化的金属铁等 ) 所制 的器皿或熔化罐。坩埚为一陶瓷深底的碗状容器。当有固体要以大火加热时, 就必须使用 坩埚, 因为它比玻璃器皿更能。
5、承受高温。 粘土坩埚是融化玻璃的容器, 耐高温, 抗侵蚀, 其他 容器无法取代。现有技术中, 粘土坩埚制造均为手工成型, 质量大起大落难于掌控, 客观上 受气候制约, 主观上受人为因素影响, 其内在质量问题如 : 穿孔、 脱节等, 至今也没有现代仪 器测试, 正品率难以提高, 并且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 经济效益差, 对于体积较大的粘土坩 埚生产尤为明显。 因此, 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坩埚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本发明涉及其中的下 模。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可 以在压制成型坩埚胚体的同时实施除气除水处理, 不仅可以保证制品质量, 。
6、而且可以提高 生产效率。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包括下模壳体、 模腔和模腔壁, 下模壳体和模腔壁之 间为下模内腔, 所述模腔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模腔壁上的气孔直径为 2 5mm。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下模模腔内设有一层覆盖模腔壁的滤布。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滤布为丙纶 750 滤布。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下模壳体上设有与下模内腔连通的排水口。 0010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 可以在压制成型坩埚胚体的同时实施除气除 水处理, 可压制 。
7、50 立升 200 立升的坩埚。不仅为坩埚制造行业降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还提高了制品的质量, 减轻了劳动强度。从原料注入到产品脱模, 仅需 5 分钟左右每只, 正 品率极高, 压制质量、 均匀度、 密度、 气孔率、 标准尺度都远远超过手工制作。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实施例 1 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2 是图 1 的俯视图 ; 0013 图 3 是图 1 的左视图 ; 0014 图 4 是实施例 1 成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5 是实施例 1 成型过程示意图 ( 一 ) ; 0016 图 6 是实施例 1 成型过程示意图 ( 二 ) ; 说 明 书 CN。
8、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2/4 页 4 0017 图 7 是实施例 1 成型过程示意图 ( 三 ) ; 0018 图 8 是实施例 1 成型过程示意图 ( 四 ) ; 0019 图 9 是实施例 1 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10 是实施例 2 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11 是实施例 3 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23 实施例 1 : 0024 如图 1、 图 2、 图 3 所示的一种坩埚成型机, 用于粘土坩埚的制作成型, 包括机架, 机架上竖直滑动连接设置有上模 1。
9、7, 上模 17 与设在机架上的油缸 11 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从 而其能够在油缸 11 的驱动下实现上下移动和模压成型, 机架上水平滑动连接设置有能够 在驱动机构驱动下做水平往复运动的托板 16, 托板 16 一半边设置与上模 17 相匹配的下模 19, 托板 16 另一半边为用于搁置坩埚胚体 6 的底板位, 其中, 所述下模 19 为阴模, 所述上模 17为阳模, 上模17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 这些气孔通过上模17内 腔、 气管与真空泵 4 连通。 0025 本实施例中, 所述机架包括底座15和立架18, 托板16通过水平轨道滑动设置在底 座 15 上, 托板 16 的驱。
10、动机构为转动设置在底座 15 内的丝杆 10 和与丝杆 10 传动连接的电 机 14, 丝杆 10 与托板 16 底部螺纹连接 ; 上模 17 通过滚轮轨道竖直滑动设置在立架 18 上, 油缸 11 固定于立架 18 顶部 ; 立架 18 采用 16# 工字钢焊接形成, 立架 18 一侧安装有能够摆 动的机械臂 12, 机械臂 12 上安装有能够沿机械臂滑动的起重葫芦。为了避免抽真空时, 泥 料颗粒进入上模内腔或者坩埚胚体表面粗糙, 上模 17 壁上的气孔直径优选为 2 5mm。为 了便于更换和调整, 优选所述下模 19 放置在托板 16 上面。为了保证上模的抽真空除水效 果, 上模 17 内。
11、腔填充有吸水海绵。 0026 如图4所述的坩埚成型系统, 包括如上所述的成型机1、 练泥机3、 输送带2、 真空泵 4 和油压泵 5, 输送带 2 位于练泥机 3 的输出口与成型机 1 的输入端之间, 真空泵 4 与成型 机 1 的上模 17 连接, 油压泵 5 与成型机 1 的油缸 11 连接。 0027 如图 5 至图 8 所示, 本实施例的成型方法, 步骤如下 : 0028 1) 将经过练泥的泥料放入下模 19 的模腔 192 内 ; 0029 2) 上模 17 压入下模 19 的模腔 192 内压制成型坩埚胚体, 压制同时通过设置在上 模 17 壁上的气孔对泥料抽真空 ; 0030 3。
12、) 压制成型坩埚胚体后, 通过设置在上模 17 壁上的气孔对坩埚胚体排气脱模 ; 0031 4) 将脱模后的坩埚胚体干燥制得坩埚成品。 0032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 成型机 1 的托板 16 左侧放置下模 19, 右侧放置底板 20, 托板 16移位将其上的下模19移至成型机的输入端, 即下模19移出上模17的下方, 如图5所示 ; 练泥机 3 挤出棒状泥料, 截取长度合适的多段泥料放入下模 19 的模腔 192 内, 放置泥料时, 优选将泥料紧贴下模 19 的模腔壁 193 摆放以便于均匀压制成型 ; 将下模 19 移入上模 17 的 下方, 油缸 11 动作, 上模 17 压入下模 19。
13、 的模腔 192 内压制成型坩埚胚体 6, 如图 6 所示, 压制同时真空泵 4 通过气管、 上模 17 内腔、 上模 17 壁上的气孔对泥料抽真空, 这样可以排 说 明 书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3/4 页 5 除泥料中的气体和水, 提高了制品的致密度和均匀度从而提高制品质量 ; 压制成型坩埚胚 体 6 后, 真空泵 4 保持对坩埚胚体 6 抽真空, 油缸 11 复位, 则坩埚胚体 6 与下模 19 脱离并 被吸附于上模 17 上一并提升, 托板 16 移位将下模 19 移出上模 17 的下方, 油缸 11 动作, 上 模 17 下降至坩埚胚体 6 与底板。
14、 20 接触, 真空泵 4 通过气管、 上模 17 内腔、 上模 17 壁上的 气孔对坩埚胚体 6 排气实现脱模, 坩埚胚体 6 搁置在底板 20 上, 油缸 11 复位, 如图 7 所示 ; 同时, 将经过练泥的泥料放入下模 19 的模腔 192 内 ; 托板 16 移位将下模 19 移入至上模 17 的下方, 用于压制成型下一个制品, 同时, 之前压制成型的、 搁置在托板 16 上的坩埚胚体 6 移至成型机 1 的输出端, 如图 8 所示, 通过机械臂 12 和起重葫芦 13 将坩埚胚体 6 连同底板 20 一起移出并送至烘干车间干燥, 在托板 16 的底板位上放置另一块底板。如此往复, 。
15、连续 压制成型坩埚胚体,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0033 本实施例的下模, 如图 9 所示, 包括下模壳体 191、 模腔 192 和模腔壁 193, 下模壳 体 191 和模腔壁 193 之间为下模内腔 194, 所述模腔壁 193 由光滑的、 没有设置气孔的金属 板制成。所述下模壳体 191 为金属板焊接成型。 0034 实施例 2 : 0035 如图 10 所示的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包括下模壳体 191、 模腔 192 和模腔 壁 193, 下模壳体 191 和模腔壁 193 之间为下模内腔 194, 所述模腔壁 193 上均匀分布设置 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 195。这样在。
16、压制过程中, 从泥料中挤压出来的气体和水 可以通过气孔195排入下模内腔194中, 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坩埚胚体的致密度和均匀度, 进 一步避免穿孔、 开裂等质量问题, 同时节省干燥时间。为了避免压制时, 泥料颗粒进入上模 内腔或者坩埚胚体表面粗糙, 下模模腔壁 193 上的气孔直径优选为 2 5mm。下模壳体 191 上设有与下模内腔 194 连通的排水口 196, 用于将积聚在下模内腔 194 内的水排出。 0036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成型方法, 同实施例 1。 0037 实施例 3 : 0038 如图 11 所示的一种用于坩埚成型机的下模, 包括下模壳体 191、 模腔 192 和模腔 壁。
17、 193, 下模壳体 191 和模腔壁 193 之间为下模内腔 194, 所述模腔壁 193 上均匀分布设置 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195, 所述下模模腔192内设有一层覆盖模腔壁193的滤布 197, 所述下模内腔 194 通过接气管 198 与真空泵 4 连通。这样, 在压制过程中, 从泥料中的 气体和水由于挤压作用和抽真空效应, 就会通过滤布197、 气孔195排入下模内腔194中, 这 样上模和下模分别从坩埚胚体的内外抽除其中的气体和水分, 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坩埚胚 体的致密度和均匀度, 进一步提高制品质量, 同时节省干燥时间 ; 并且在下模脱模过程中, 真空泵还可以通过下模内腔。
18、 194、 气孔 195 对坩埚胚体排气, 有助于提高脱模效率和脱模质 量。滤布 197 具有较好的均匀透气透水性, 可以保证泥料的均匀挤压和排气排水, 进一步保 证坩埚品质, 并且设置滤布还有助于脱模, 滤布 197 优选为丙纶 750 滤布。下模壳体 191 上 设有排水口 196, 用于将积聚在下模内腔 194 内的水排出。 0039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 同实施例 1。 0040 本实施例的成型方法, 步骤如下 : 0041 1) 将经过练泥的泥料放入下模 19 的模腔 192 内 ; 0042 2) 上模 17 压入下模 19 的模腔 192 内压制成型坩埚胚体, 压制同时分别通过设。
19、置 在上模 17 壁上的气孔和下模 19 模腔壁 193 上的气孔 195 对泥料抽真空 ; 说 明 书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4/4 页 6 0043 3) 压制成型坩埚胚体后, 通过设置在上模 17 壁上的气孔对坩埚胚体排气脱模 ; 0044 4) 将脱模后的坩埚胚体干燥制得坩埚成品。 说 明 书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1/7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2/7 页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3/7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4/7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5/7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6/7 页 12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CN 102363337 A7/7 页 13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6331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