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964779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2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1556.6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102380844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25B27/14; G01L1/00

主分类号:

B25B27/14

申请人:

翔元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樊孝义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配置于机台上,包含有扭力感测机构及承架,该扭力感测机构于机台上固设有机座,并于机座的上方设有活动座,该活动座上则具有可启闭的夹具组,用来夹持镜座,又于机座内设有感测器,用来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另该承架固设于机台上,并于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凸设有承置部,用来承置镜座,以供输送装置驱动镜筒下降及旋入于镜座内而执行组装作业;如此,当镜座承受镜筒的下压力及旋转扭力时,可将下压力直接传导至承架的承置部,而使夹具组仅承受旋转扭力,以令感测器可精确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配置于机台上,其特征在于,
包含:
扭力感测机构:在机台上固设有机座,机座的上方设有活动座,活动
座上设有能够启闭的夹具组,用来夹持镜座,另设有感测器,用来感测夹
具组的扭力值;
承架:装设于机台上,并在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设有用来承置镜
座的承置部,以承受镜座组装镜筒时的下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旋合装置在机台上设有台座,用来装配承架及扭力感测机构的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扭力感测机构在机座的内部装设有感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夹具组设有第一夹具及第二夹具,该第一夹具在端部开设有夹口,并固
设在活动座上,该第二夹具在相对应第一夹具夹口的位置开设有夹口,并
装配在一移载器上,该移载器固设于活动座上,用来驱动第二夹具相对第
一夹具作线性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移载器是线性压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承架设有横向面板,并于横向面板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凸设有承置
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承架在横向面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侧板,并于侧板相对应活动座侧面的
位置设有用来限位活动座作过大转动的限位件。

说明书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扭力感测机构的感测器精确感测夹具组的扭力
值,使中央控制单元可准确监控镜座承受的旋转扭力,进而提升监控精准
性及作业便利性的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手机、PDA、数码相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大多配置
有摄像镜头,以提供照相、录影等功能,该摄像镜头随着电子产品的轻巧
化,其体积也日趋微小。请参阅图1,该摄影镜头10包含有镜筒11及镜
座12,该镜筒11的内部装配有镜片,并于外环面设有外螺纹111,而镜座
12则开设有螺孔121,以供镜筒11的外螺纹111螺合,进而组装成一镜头
10。请参阅图2、图3,目前业者以一种镜筒与镜座的旋合装置20,用来
组装镜筒11与镜座12,该旋合装置20于一台座21上设有扭力感测机构,
该扭力感测机构于台座21上固设有机座22,并于机座22的上方装配有可
微调旋转的活动座23,该活动座23的上方则设有第一夹具24及第二夹具
25,该第一夹具24固设于活动座23上,第二夹具25则由一线性压缸26
驱动作直线位移,使第一夹具24及第二夹具25可夹持镜座12定位,另于
机座22内设有感测器27,用来感测第一、二夹具24、25夹持镜座12时
所承受的扭力值,因此,移料臂30的取放器31可带动镜筒11下降及旋入
于镜座12内组装,然为防止镜座12承受不当的旋转扭力,可利用感测器
27经活动座23而感测第一、二夹具24、25夹持镜座12时所承受的扭力
值,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图未示出),由中央控制单元监
控镜座12所承受的扭力,若镜座12承受不当的旋转扭力时,中央控制单
元即控制取放器31停止作动,以防止镜座12受损;然而,由于第一夹具
24及第二夹具25夹持镜座12定位,当移料臂30带动镜筒11下降及旋入
组装于镜座12内时,第一夹具24及第二夹具25同时将下压力及旋转扭力
传导至活动座23,而此一下压力即会影响感测器27感测到的扭力值,导
致中央控制单元误判而无法精确监控镜座12所承受的扭力,并误发警示
声,致使工作人员必须将旋入机停机而检查机器,造成监控精准性不佳及
组装作业不便的缺失。

请参阅图4,是另一型式的旋合装置,该旋合装置于固定台座上设有
第一、二夹具28、29,用来夹持镜座12,又由于移料器30的取放器31
由伺服马达(图未示出)驱动旋转,而可于伺服马达上用来感测镜筒11
的旋合扭力,该移料器30的取放器31可带动镜筒11下降及旋入组装于镜
座12内,并以伺服马达感测镜筒11的旋合扭力值,且将感测信号传输至
中央控制单元(图未示出),由中央控制单元监控镜筒11的旋合扭力,以
防止镜座12承受不当的旋转扭力;然而,由于第一夹具28及第二夹具29
夹持镜座12定位,当移料臂30的取放器31带动镜筒11下降及旋入组装
于镜座12内时,第一夹具28及第二夹具29同时承受下压力及旋转扭力,
而此一下压力即会影响伺服马达感测到的扭力值,导致中央控制单元误判
而无法精确监控镜座12所承受的扭力,并误发警示声,致使工作人员必须
将旋入机停机而检查机器,造成监控精准性不佳及组装作业不便的缺失。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精确监控镜座所承受的旋转扭力,以提升监控
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的旋合装置,即为业者研发的标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
机的旋合装置,提升监控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配置于机台上,其特征在于,包
含:

扭力感测机构:在机台上固设有机座,机座的上方设有活动座,活动
座上设有能够启闭的夹具组,用来夹持镜座,另设有感测器,用来感测夹
具组的扭力值;

承架:装设于机台上,并在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设有用来承置镜
座的承置部,以承受镜座组装镜筒时的下压力。

其中:该旋合装置在机台上设有台座,用来装配承架及扭力感测机构
的机座。

其中:该扭力感测机构在机座的内部装设有感测器。

其中:该夹具组设有第一夹具及第二夹具,该第一夹具在端部开设有
夹口,并固设在活动座上,该第二夹具在相对应第一夹具夹口的位置开设
有夹口,并装配在一移载器上,该移载器固设于活动座上,用来驱动第二
夹具相对第一夹具作线性位移。

其中:该移载器是线性压缸。

其中:该承架设有横向面板,并于横向面板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
凸设有承置部。

其中:该承架在横向面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侧板,并于侧板相对应活
动座侧面的位置设有用来限位活动座作过大转动的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当镜座承受镜筒的下压力及旋转扭力时,可将下压力直接传导至承架
的承置部,而使夹具组仅承受旋转扭力,以令感测器可精确感测夹具组的
扭力值,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使中央控制单元可准确监控
镜座承受的旋转扭力,达到提升监控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的实用效益。

该扭力感测机构的夹具组装配于活动座上,该承架于两侧板相对应活
动座侧面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当夹具组承受不当扭力或活动座受外力
碰撞时,二限位件可限位活动座不当的转动,达到防止扭力感测机构损坏
的实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镜筒与镜座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旋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旋合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现有另一旋合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旋合装置配置于旋入机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旋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三);

图10A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四);

图12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说明:镜头10;镜筒11;外螺纹111;镜座12;螺孔121;
旋合装置20;台座21;机座22;活动座23;第一夹具24;第二夹具25;
线性压缸26;感测器27;第一夹具28;第二夹具29;移料臂30;取放器
31;机台40;输送装置50;第一移料机构51;取放器511;光学尺512;
第二移料机构52;交换臂521;取放器522、523;第一载台53;第二载台
54;取像装置60;CCD61;旋合装置70;台座71;机座72;活动座73;
第一夹具74;夹口741;第二夹具75;夹口751;线性压缸76;感测器77;
承架78;横向面板781;承置部782;侧板783;限位件784;镜筒81;外
螺纹811;镜座82;螺孔8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
合图式,详述如后:

请参阅图5、图6,该镜筒与镜座旋入机于机台40上配置有输送装置
50、取像装置60及旋合装置70,该输送装置50设有第一移料机构51、第
二移料机构52、第一载台53及第二载台54,其中,该第一移料机构51
设有可作X-Z轴向位移及角度旋转的取放器511,用来在第一载台53及
旋合装置70间移载镜筒,另该第一移料机构51设有光学尺512,用来控
制镜筒的组装深度,该第二移料机构52设有可旋转作动的交换臂521,并
于交换臂521的两侧分别设有可作Z轴向位移的取放器522、523,该交换
臂521可带动二取放器522、523旋转交换位置,用来在旋合装置70及第
二载台54间移载取放镜座及已组装镜筒的镜座,该第一载台53可作X-
Y轴向位移,用来承载镜筒,并载送至第一移料机构51及取像装置60处,
该第二载台54可作X-Y轴向位移,用来承载镜座,并供第二移料机构
52取放镜座及已组装镜筒的镜座,该取像装置60设有可为CCD61的取像
器,用来取像第一载台53上的镜筒的角位,并将取像资料传输至中央控制
单元(图未示出),使中央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移料机构51的取放器511
角位旋转对位于镜筒的角位,该旋合装置70于机台40上装配有扭力感测
机构,于本实施例中,于机台40上固设有台座71,并于台座71上装配有
扭力感测机构,该扭力感测机构于台座71上固设有机座72,该机座72的
上方则装设有一可微调转动的活动座73,该活动座73的上方设有夹具组,
该夹具组设有第一夹具74及第二夹具75,该第一夹具74于端部开设有夹
口741,并固设于活动座73上,该第二夹具75于相对应第一夹具74夹口
741的位置开设有夹口751,并装配于一移载器上,该移载器固设于活动座
73上,于本实施例中,该移载器可为线性压缸76,而可驱动第二夹具75
相对第一夹具74作线性位移,使第一夹具74及第二夹具75可夹持镜座定
位,另于机座72的内部设有感测器77,该感测器77可通过活动座73而
感测第一、二夹具74、75夹持镜座所承受的扭力值,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
中央控制单元,使中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移料机构51的取放器511旋合作
动,另该旋合装置70于机台40上设有承架78,于本实施例中,于台座71
的上方固设有承架78,该承架78于相对应第一、二夹具74、75下方的位
置凸设有承置部,用来承置镜座,于本实施例中,该承架78设有横向面板
781,并于横向面板781相对应第一、二夹具74、75下方的位置凸设有承
置部782,另于横向面板781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侧板,并于侧板相对应活
动座73侧面的位置设有至少一限位件,于本实施例中,于横向面板781
的底面两侧各设有侧板783,并于各侧板783相对应活动座73侧面的位置
分别设有限位件784,用来限位活动座73作过大转动,以防止扭力感测机
构损坏。

请参阅图7,该输送装置50的第一载台53可承载复数个镜筒81至取
像装置60处,取像装置60即以CCD61对镜筒81取像,并将取像资料传
输至中央控制单元,使中央控制单元可调整第一移料机构51的取放器511
的角位对位于镜筒81的角位,之后,该第一载台53再承载复数个镜筒81
至第一移料机构51处,以供取放器511准确于第一载台53上取出镜筒81;
请参阅图8、图9,该第二移料机构52的取放器522可于第二载台54上取
出镜座82,并由交换臂521驱动旋转,而与另一取放器523交换位置,而
将镜座82移载至旋合装置70处,并放置于承架78的承置部782上,由于
第一夹具74固设于活动座73上,而可作为基准件,使镜座82靠置于第一
夹具74的夹口741内面,接着线性压缸76即驱动第二夹具75相对第一夹
具74作线性位移,使第二夹具75的夹口751夹持镜座82,进而该第一夹
具74及第二夹具75可夹持镜座82定位;请参阅图10、图10A,该第一
移料机构51的取放器511将镜筒81移载至旋合装置70处,并带动镜筒
81作Z轴向下降位移,取放器511先反向旋转,使镜筒81的外螺纹811
的牙位对合于镜座82的螺孔821的牙位,于对位后,该取放器511再带动
镜筒81作正向旋转,使镜筒81的外螺纹811旋入于镜座82的螺孔821
中,并以光学尺512控制镜筒81的组装深度,由于取放器511带动镜筒
81下降位移及旋转作动,而会使镜座82承受下压力及旋转扭力,然因镜
座82放置于承架78的承置部782上,该镜座82即可将承受的下压力直接
传导至承架78的承置部782上,使得第一、二夹具74、75仅承受旋转扭
力,而可使感测器77通过活动座73精确感测到第一、二夹具74、75所承
受的扭力值,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使中央控制单元可精确
监控镜座82所承受的旋转扭力,若镜座82所承受的旋转扭力超过预设的
扭力值,则中央控制单元会控制取放器511停止作动,反之,若镜座82
所承受的旋转扭力保持于预设扭力值的范围内,则中央控制单元会控制取
放器511正常作动,进而完成镜筒81与镜座82的组装作业;请参阅图11、
图12,于组装作业完毕后,该线性压缸76即带动第二夹具75反向位移复
位,使第二夹具75脱离镜座82,而解除镜座82的定位,该第二移料机构
52的取放器522即于承架78的承置部782上取出已组装镜筒81的镜座82,
接着该第二移料机构52的交换臂521即驱动二取放器522、523作旋转交
换位置,使取放器522将已组装镜筒81的镜座82置入于第二载台54上收
置,而另一取放器523则将下一镜座82放置于旋合装置70处,以接续执
行组装作业。

据此,本发明的旋合装置可使扭力感测机构的感测器精确感测夹具组
的扭力值,使中央控制单元可准确监控镜座承受的旋转扭力,而提升监控
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08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0844 A *CN102380844A* (21)申请号 201010271556.6 (22)申请日 2010.09.03 B25B 27/14(2006.01) G01L 1/00(2006.01) (71)申请人 翔元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72)发明人 樊孝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54) 发明名称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57) 摘要 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配置于 机台。

2、上, 包含有扭力感测机构及承架, 该扭力感测 机构于机台上固设有机座, 并于机座的上方设有 活动座, 该活动座上则具有可启闭的夹具组, 用来 夹持镜座, 又于机座内设有感测器, 用来感测夹具 组的扭力值, 另该承架固设于机台上, 并于相对应 夹具组下方的位置凸设有承置部, 用来承置镜座, 以供输送装置驱动镜筒下降及旋入于镜座内而执 行组装作业 ; 如此, 当镜座承受镜筒的下压力及 旋转扭力时, 可将下压力直接传导至承架的承置 部, 而使夹具组仅承受旋转扭力, 以令感测器可精 确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 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中 央控制单元, 使中央控制单元可准确监控镜座承 受的旋转扭力, 提升监控精准。

3、性及作业便利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2 页 CN 102380859 A1/1 页 2 1. 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配置于机台上,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扭力感测机构 : 在机台上固设有机座, 机座的上方设有活动座, 活动座上设有能够启闭 的夹具组, 用来夹持镜座, 另设有感测器, 用来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 ; 承架 : 装设于机台上, 并在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设有用来承置镜座的承置部, 以承 受镜座组装镜筒时的下压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

4、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旋合装置在 机台上设有台座, 用来装配承架及扭力感测机构的机座。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扭力感测机 构在机座的内部装设有感测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夹具组设有 第一夹具及第二夹具, 该第一夹具在端部开设有夹口, 并固设在活动座上, 该第二夹具在相 对应第一夹具夹口的位置开设有夹口, 并装配在一移载器上, 该移载器固设于活动座上, 用 来驱动第二夹具相对第一夹具作线性位移。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移。

5、载器是线 性压缸。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承架设有横 向面板, 并于横向面板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凸设有承置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承架在横向 面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侧板, 并于侧板相对应活动座侧面的位置设有用来限位活动座作过 大转动的限位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1/4 页 3 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扭力感测机构的感测器精确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 使中央控 制单元可准确监控镜座承受。

6、的旋转扭力, 进而提升监控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的旋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今, 手机、 PDA、 数码相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大多配置有摄像镜头, 以提 供照相、 录影等功能, 该摄像镜头随着电子产品的轻巧化, 其体积也日趋微小。请参阅图 1, 该摄影镜头 10 包含有镜筒 11 及镜座 12, 该镜筒 11 的内部装配有镜片, 并于外环面设有外 螺纹 111, 而镜座 12 则开设有螺孔 121, 以供镜筒 11 的外螺纹 111 螺合, 进而组装成一镜头 10。请参阅图 2、 图 3, 目前业者以一种镜筒与镜座的旋合装置 20, 用来组装镜筒 11 与镜座 12, 该旋合装置 2。

7、0 于一台座 21 上设有扭力感测机构, 该扭力感测机构于台座 21 上固设有 机座 22, 并于机座 22 的上方装配有可微调旋转的活动座 23, 该活动座 23 的上方则设有第 一夹具 24 及第二夹具 25, 该第一夹具 24 固设于活动座 23 上, 第二夹具 25 则由一线性压 缸 26 驱动作直线位移, 使第一夹具 24 及第二夹具 25 可夹持镜座 12 定位, 另于机座 22 内 设有感测器 27, 用来感测第一、 二夹具 24、 25 夹持镜座 12 时所承受的扭力值, 因此, 移料臂 30 的取放器 31 可带动镜筒 11 下降及旋入于镜座 12 内组装, 然为防止镜座 1。

8、2 承受不当的 旋转扭力, 可利用感测器 27 经活动座 23 而感测第一、 二夹具 24、 25 夹持镜座 12 时所承受 的扭力值, 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图未示出), 由中央控制单元监控镜座12所 承受的扭力, 若镜座 12 承受不当的旋转扭力时, 中央控制单元即控制取放器 31 停止作动, 以防止镜座 12 受损 ; 然而, 由于第一夹具 24 及第二夹具 25 夹持镜座 12 定位, 当移料臂 30 带动镜筒 11 下降及旋入组装于镜座 12 内时, 第一夹具 24 及第二夹具 25 同时将下压力及 旋转扭力传导至活动座 23, 而此一下压力即会影响感测器 27 感测到的扭。

9、力值, 导致中央控 制单元误判而无法精确监控镜座 12 所承受的扭力, 并误发警示声, 致使工作人员必须将旋 入机停机而检查机器, 造成监控精准性不佳及组装作业不便的缺失。 0003 请参阅图 4, 是另一型式的旋合装置, 该旋合装置于固定台座上设有第一、 二夹具 28、 29, 用来夹持镜座12, 又由于移料器30的取放器31由伺服马达(图未示出)驱动旋转, 而可于伺服马达上用来感测镜筒 11 的旋合扭力, 该移料器 30 的取放器 31 可带动镜筒 11 下降及旋入组装于镜座12内, 并以伺服马达感测镜筒11的旋合扭力值, 且将感测信号传输 至中央控制单元 ( 图未示出 ), 由中央控制单。

10、元监控镜筒 11 的旋合扭力, 以防止镜座 12 承 受不当的旋转扭力 ; 然而, 由于第一夹具 28 及第二夹具 29 夹持镜座 12 定位, 当移料臂 30 的取放器 31 带动镜筒 11 下降及旋入组装于镜座 12 内时, 第一夹具 28 及第二夹具 29 同时 承受下压力及旋转扭力, 而此一下压力即会影响伺服马达感测到的扭力值, 导致中央控制 单元误判而无法精确监控镜座 12 所承受的扭力, 并误发警示声, 致使工作人员必须将旋入 机停机而检查机器, 造成监控精准性不佳及组装作业不便的缺失。 0004 因此, 如何设计一种可精确监控镜座所承受的旋转扭力, 以提升监控精准性及作 业便利性。

11、的旋合装置, 即为业者研发的标的。 说 明 书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2/4 页 4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 置, 提升监控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一种镜筒与镜座旋入机的旋合装置, 配置于机台上,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0008 扭力感测机构 : 在机台上固设有机座, 机座的上方设有活动座, 活动座上设有能够 启闭的夹具组, 用来夹持镜座, 另设有感测器, 用来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 ; 0009 承架 : 装设于机台上, 。

12、并在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设有用来承置镜座的承置部, 以承受镜座组装镜筒时的下压力。 0010 其中 : 该旋合装置在机台上设有台座, 用来装配承架及扭力感测机构的机座。 0011 其中 : 该扭力感测机构在机座的内部装设有感测器。 0012 其中 : 该夹具组设有第一夹具及第二夹具, 该第一夹具在端部开设有夹口, 并固设 在活动座上, 该第二夹具在相对应第一夹具夹口的位置开设有夹口, 并装配在一移载器上, 该移载器固设于活动座上, 用来驱动第二夹具相对第一夹具作线性位移。 0013 其中 : 该移载器是线性压缸。 0014 其中 : 该承架设有横向面板, 并于横向面板相对应夹具组下方的位置凸。

13、设有承置 部。 0015 其中 : 该承架在横向面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侧板, 并于侧板相对应活动座侧面的 位置设有用来限位活动座作过大转动的限位件。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 0017 当镜座承受镜筒的下压力及旋转扭力时, 可将下压力直接传导至承架的承置部, 而使夹具组仅承受旋转扭力, 以令感测器可精确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 并将感测信号传输 至中央控制单元, 使中央控制单元可准确监控镜座承受的旋转扭力, 达到提升监控精准性 及作业便利性的实用效益。 0018 该扭力感测机构的夹具组装配于活动座上, 该承架于两侧板相对应活动座侧面的 位置分别设有限位。

14、件, 当夹具组承受不当扭力或活动座受外力碰撞时, 二限位件可限位活 动座不当的转动, 达到防止扭力感测机构损坏的实用效益。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镜筒与镜座的示意图 ; 0020 图 2 是现有旋合装置的示意图 ; 0021 图 3 是现有旋合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 0022 图 4 是现有另一旋合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 0023 图 5 是本发明旋合装置配置于旋入机的示意图 ; 0024 图 6 是本发明旋合装置的示意图 ; 0025 图 7 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 一 ) ; 0026 图 8 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 二 ) ; 0027 图 9 是图 8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 说。

15、 明 书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3/4 页 5 0028 图 10 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 三 ) ; 0029 图 10A 是图 10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 0030 图 11 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 四 ) ; 0031 图 12 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 五 )。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 镜头 10 ; 镜筒 11 ; 外螺纹 111 ; 镜座 12 ; 螺孔 121 ; 旋合装置 20 ; 台 座 21 ; 机座 22 ; 活动座 23 ; 第一夹具 24 ; 第二夹具 25 ; 线性压缸 26 ; 感测器 27 ; 第一夹具 28 ; 第二。

16、夹具 29 ; 移料臂 30 ; 取放器 31 ; 机台 40 ; 输送装置 50 ; 第一移料机构 51 ; 取放器 511 ; 光学尺 512 ; 第二移料机构 52 ; 交换臂 521 ; 取放器 522、 523 ; 第一载台 53 ; 第二载台 54 ; 取像装置60 ; CCD61 ; 旋合装置70 ; 台座71 ; 机座72 ; 活动座73 ; 第一夹具74 ; 夹口741 ; 第二夹具 75 ; 夹口 751 ; 线性压缸 76 ; 感测器 77 ; 承架 78 ; 横向面板 781 ; 承置部 782 ; 侧板 783 ; 限位件 784 ; 镜筒 81 ; 外螺纹 811 。

17、; 镜座 82 ; 螺孔 8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 详 述如后 : 0034 请参阅图 5、 图 6, 该镜筒与镜座旋入机于机台 40 上配置有输送装置 50、 取像装置 60 及旋合装置 70, 该输送装置 50 设有第一移料机构 51、 第二移料机构 52、 第一载台 53 及 第二载台 54, 其中, 该第一移料机构 51 设有可作 X-Z 轴向位移及角度旋转的取放器 511, 用 来在第一载台53及旋合装置70间移载镜筒, 另该第一移料机构51设有光学尺512, 用来控 制镜筒的组装深度, 该第二移料机构5。

18、2设有可旋转作动的交换臂521, 并于交换臂521的两 侧分别设有可作 Z 轴向位移的取放器 522、 523, 该交换臂 521 可带动二取放器 522、 523 旋 转交换位置, 用来在旋合装置70及第二载台54间移载取放镜座及已组装镜筒的镜座, 该第 一载台 53 可作 X-Y 轴向位移, 用来承载镜筒, 并载送至第一移料机构 51 及取像装置 60 处, 该第二载台 54 可作 X-Y 轴向位移, 用来承载镜座, 并供第二移料机构 52 取放镜座及已组装 镜筒的镜座, 该取像装置 60 设有可为 CCD61 的取像器, 用来取像第一载台 53 上的镜筒的角 位, 并将取像资料传输至中央。

19、控制单元 ( 图未示出 ), 使中央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移料机构 51 的取放器 511 角位旋转对位于镜筒的角位, 该旋合装置 70 于机台 40 上装配有扭力感测 机构, 于本实施例中, 于机台 40 上固设有台座 71, 并于台座 71 上装配有扭力感测机构, 该 扭力感测机构于台座 71 上固设有机座 72, 该机座 72 的上方则装设有一可微调转动的活动 座 73, 该活动座 73 的上方设有夹具组, 该夹具组设有第一夹具 74 及第二夹具 75, 该第一夹 具 74 于端部开设有夹口 741, 并固设于活动座 73 上, 该第二夹具 75 于相对应第一夹具 74 夹口 741 的位置。

20、开设有夹口 751, 并装配于一移载器上, 该移载器固设于活动座 73 上, 于本 实施例中, 该移载器可为线性压缸 76, 而可驱动第二夹具 75 相对第一夹具 74 作线性位移, 使第一夹具 74 及第二夹具 75 可夹持镜座定位, 另于机座 72 的内部设有感测器 77, 该感测 器 77 可通过活动座 73 而感测第一、 二夹具 74、 75 夹持镜座所承受的扭力值, 并将感测信号 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 使中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移料机构 51 的取放器 511 旋合作动, 另该 旋合装置 70 于机台 40 上设有承架 78, 于本实施例中, 于台座 71 的上方固设有承架 78, 该 。

21、承架78于相对应第一、 二夹具74、 75下方的位置凸设有承置部, 用来承置镜座, 于本实施例 中, 该承架 78 设有横向面板 781, 并于横向面板 781 相对应第一、 二夹具 74、 75 下方的位置 说 明 书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4/4 页 6 凸设有承置部782, 另于横向面板781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侧板, 并于侧板相对应活动座73侧 面的位置设有至少一限位件, 于本实施例中, 于横向面板 781 的底面两侧各设有侧板 783, 并于各侧板783相对应活动座73侧面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784, 用来限位活动座73作过 大转动, 以防止扭力感测机。

22、构损坏。 0035 请参阅图 7, 该输送装置 50 的第一载台 53 可承载复数个镜筒 81 至取像装置 60 处, 取像装置 60 即以 CCD61 对镜筒 81 取像, 并将取像资料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 使中央控 制单元可调整第一移料机构 51 的取放器 511 的角位对位于镜筒 81 的角位, 之后, 该第一载 台 53 再承载复数个镜筒 81 至第一移料机构 51 处, 以供取放器 511 准确于第一载台 53 上 取出镜筒81 ; 请参阅图8、 图9, 该第二移料机构52的取放器522可于第二载台54上取出镜 座82, 并由交换臂521驱动旋转, 而与另一取放器523交换位置, 而。

23、将镜座82移载至旋合装 置 70 处, 并放置于承架 78 的承置部 782 上, 由于第一夹具 74 固设于活动座 73 上, 而可作 为基准件, 使镜座 82 靠置于第一夹具 74 的夹口 741 内面, 接着线性压缸 76 即驱动第二夹 具 75 相对第一夹具 74 作线性位移, 使第二夹具 75 的夹口 751 夹持镜座 82, 进而该第一夹 具 74 及第二夹具 75 可夹持镜座 82 定位 ; 请参阅图 10、 图 10A, 该第一移料机构 51 的取放 器 511 将镜筒 81 移载至旋合装置 70 处, 并带动镜筒 81 作 Z 轴向下降位移, 取放器 511 先 反向旋转, 。

24、使镜筒 81 的外螺纹 811 的牙位对合于镜座 82 的螺孔 821 的牙位, 于对位后, 该 取放器 511 再带动镜筒 81 作正向旋转, 使镜筒 81 的外螺纹 811 旋入于镜座 82 的螺孔 821 中, 并以光学尺 512 控制镜筒 81 的组装深度, 由于取放器 511 带动镜筒 81 下降位移及旋转 作动, 而会使镜座 82 承受下压力及旋转扭力, 然因镜座 82 放置于承架 78 的承置部 782 上, 该镜座 82 即可将承受的下压力直接传导至承架 78 的承置部 782 上, 使得第一、 二夹具 74、 75仅承受旋转扭力, 而可使感测器77通过活动座73精确感测到第一。

25、、 二夹具74、 75所承受 的扭力值, 并将感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 使中央控制单元可精确监控镜座 82 所承受 的旋转扭力, 若镜座 82 所承受的旋转扭力超过预设的扭力值, 则中央控制单元会控制取放 器511停止作动, 反之, 若镜座82所承受的旋转扭力保持于预设扭力值的范围内, 则中央控 制单元会控制取放器 511 正常作动, 进而完成镜筒 81 与镜座 82 的组装作业 ; 请参阅图 11、 图 12, 于组装作业完毕后, 该线性压缸 76 即带动第二夹具 75 反向位移复位, 使第二夹具 75 脱离镜座 82, 而解除镜座 82 的定位, 该第二移料机构 52 的取放器 522。

26、 即于承架 78 的承置 部 782 上取出已组装镜筒 81 的镜座 82, 接着该第二移料机构 52 的交换臂 521 即驱动二取 放器 522、 523 作旋转交换位置, 使取放器 522 将已组装镜筒 81 的镜座 82 置入于第二载台 54 上收置, 而另一取放器 523 则将下一镜座 82 放置于旋合装置 70 处, 以接续执行组装作 业。 0036 据此, 本发明的旋合装置可使扭力感测机构的感测器精确感测夹具组的扭力值, 使中央控制单元可准确监控镜座承受的旋转扭力, 而提升监控精准性及作业便利性。 说 明 书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1/12 页 。

27、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2/1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3/12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4/12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5/12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6/12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

28、380859 A7/12 页 13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8/12 页 14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9/12 页 15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10/12 页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11/12 页 17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CN 102380859 A12/12 页 18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084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