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干摩擦、过载、联轴器滑脱、转子卡磨保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力泵干摩擦、过载、联轴器滑脱、转子卡磨保护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40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4077 A *CN102384077A* (21)申请号 201010273578.6 (22)申请日 2010.08.31 F04B 49/00(2006.01) (71)申请人 杨燕 地址 213144 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新花园 24 幢甲单元 401 室 (72)发明人 杨燕 (54) 发明名称 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器滑脱、 转子卡磨 保护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 器滑脱、 转子卡磨保护装置。它包括隔离套 (4)、 内磁钢环 (2。
2、1) 和外磁钢环 (5), 所述的保护装置 由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以及一个以上的永磁联轴 器转角差传感器组成 ;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 感器由位于隔离套(4)与外磁钢环(5)之间、 固定 于隔离套 (4) 外表面与隔离套 (4) 轴向平行的两 根间隔角度为 的检测导线 (6) 组成, 所述的智 能信号处理电路板由传感器信号输入口 (1)、 关 机信号输出口(2)、 信号处理电路(3)和嵌入式单 片机智能系统(7)组成。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结构, 能够对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滑脱、 泵 内转子卡、 磨状况进行保护, 防止泵和电机损坏, 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51)Int.Cl.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102384095 A1/1 页 2 1. 一种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器滑脱、 转子卡磨保护装置, 包括隔离套、 分布在隔离 套两侧的内磁钢环和外磁钢环,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由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以及一 个以上的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组成 ;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由位于隔离套与外 磁钢环之间、 固定于隔离套外表面与隔离套轴向平行的两根间隔角度为 的检测导线组 成, 为 360 度与外磁钢数的比值, 检测导线用与隔离套轴向垂直的导线沿隔离套外表面 相连,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
4、角差传感器相串联并相隔角度为 的奇数倍, 相串联两个线端为 信号输出口 ; 所述的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由传感器信号输入口、 关机信号输出口、 信号处理 电路和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组成, 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传感器信号 输入口接入信号处理电路, 进行放大和整形后, 送入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 通过对该信号 进行占空比计算及智能分析, 判断磁力泵运行状况, 通过关机信号输出口发出关机信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4077 A CN 102384095 A1/3 页 3 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器滑脱、 转子卡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泵类保护器领域。。
5、特指一种对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器滑脱、 转子 卡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磁力泵在运转过程中泵入口液体介质突然减少甚至消失, 造成磁力泵滑动轴承发 生干摩擦状况, 干摩擦使滑动轴承与轴套的磨损加大加快, 而且还会导致轴承和轴套的局 部高温、 迅速膨胀, 此时若受到介质的迅速冷却, 轴承和轴套要快速收缩, 使得压力局部分 布不均最终使轴承和轴套因受到热冲击而炸裂, 造成停泵、 电动机损坏等严重后果。 0003 磁力泵负载超过设计范围, 电机会超载运行, 磁力泵长时间超载运行, 会损坏电 机, 严重超载时还会使永磁联轴器转角差过大而发生内外磁钢滑脱, 损坏磁力泵。 0004 当磁力。
6、泵在运转过程中, 内转子与隔离套之间被异物卡住, 电动机电流会迅速升 高, 损坏电动机, 隔离套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器滑脱、 转子卡磨保护装置, 能够实现对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滑脱、 泵内转子卡、 磨状况保护。 0006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 它包括隔离套、 分布在 隔离套两侧的内磁钢环和外磁钢环,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由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以 及一个以上的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组成 ;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由位于隔离套 与外磁钢环之间、 固定于隔离套外表面与隔离套轴向平。
7、行的两根间隔角度为 的检测导 线组成, 为 360 度与外磁钢数的比值, 检测导线用与隔离套轴向垂直的导线沿隔离套外 表面相连,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相串联并相隔角度为 的奇数倍, 相串联两个线 端为信号输出口 ; 所述的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由传感器信号输入口、 关机信号输出口、 信号 处理电路和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组成, 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传感器 信号输入口接入信号处理电路, 进行放大和整形后, 送入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 通过对该 信号进行占空比计算及智能分析, 判断磁力泵运行状况, 通过关机信号输出口发出关机信 号。 0007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结构, 能够对磁力泵干。
8、摩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滑脱、 泵内转子 卡、 磨状况进行保护, 防止泵和电机损坏, 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 0009 图 1 所示为本发明磁力泵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装置结构图 0010 图 2 所示为本发明磁力泵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布线示意图 0011 图 3 所示为本发明磁力泵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384077 A CN 102384095 A2/3 页 4 0012 图 4 所示为本发明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原理框图 0013 图 5 所示为本发明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图 0014。
9、 其中 1、 传感器信号输入 2、 关机信号输出口 3、 信号处理电路 4、 隔离套 5、 外 磁钢环 6、 检测导线 7、 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 21、 内磁钢环 24、 滑动轴承 25、 电机轴 26、 泵轴 34、 检测导线 35、 检测导线 38、 检测导线 39、 检测导线 42、 检测导线 43 检 测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由附图可以看出, 该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联轴器滑脱、 转子卡磨保护装置包括隔 离套 4、 分布在隔离套 4 两侧的内磁钢环 21 和外磁钢环 5, 所述的保护装置由智能信号处理 电路板以及一个以上的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组成 ;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
10、传感器由位 于隔离套 4 与外磁钢环 5 之间、 固定于隔离套 4 外表面与隔离套 4 轴向平行的两根间隔角 度为 的检测导线 6 组成, 为 360 度与外磁钢数的比值, 检测导线 6 用与隔离套 4 轴向 垂直的导线沿隔离套 4 外表面相连,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相串联并相隔角度为 的奇数倍, 相串联两个线端为信号输出口 ; 所述的智能信号处理电路板由传感器信号输入 口 1、 关机信号输出口 2、 信号处理电路 3 和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 7 组成, 永磁联轴器转角 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传感器信号输入口 1 接入信号处理电路 3, 进行放大和整形后, 输 出方波信号, 送入嵌入式单。
11、片机智能系统 7, 通过对该信号进行占空比计算及智能分析, 判 断磁力泵运行状况, 通过关机信号输出口 2 发出关机信号。 0016 实施例 0017 磁力泵外磁钢数为 14 个, 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共 3 个。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 差传感器由 2 根检测导线组成, 分别为 34、 35, 38、 39, 42、 43,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 检测导线间隔角度分别为360/14。 每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的各检测导线用与隔离套 轴向垂直的导线延隔离套外表面相连, 3 个永磁联轴器转角差传感器相隔角度为 360/14 的 奇数倍, 检测导线 35、 38 之间间隔角度为 5 倍的 36。
12、0/14, 检测导线 39、 42 之间间隔角度为 3 倍的 360/14。 0018 信号处理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 5 所示, 运算放大器 U3 和电阻 R3, R4, R5 对传 感器信号进行放大, 然后分别通过比较器U1A, U1B与可调电阻WR1, WR2上的电压比较, 比较 器的输出分别为传感器信号正电压整形信号和负电压整形信号, 两个整形信号通过 D1, R1, D2, R2 二极管和电阻网络, 去除信号的负电压部分。然后通过或非逻辑门 U2A, U2B 进行逻 辑运算, 得到一方波信号。 0019 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对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方波信号进行占空比计算及智能 分析, 可。
13、得到磁力泵永磁联轴器转角差的大小。由于磁力泵处于干摩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 滑脱、 泵内转子卡、 磨状态时, 转角差的大小不同, 因此可根据理论分析或实验确定的转角 差大小与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滑脱、 泵内转子卡、 磨状态的对应关系, 对磁力泵 的状态进行判断, 并根据需要输出关机信号, 实现磁力泵干摩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滑脱、 泵 内转子卡、 磨保护。 0020 嵌入式单片机智能系统通过关机信号输出口输出关机信号, 实现对磁力泵的干摩 擦、 过载、 永磁联轴器滑脱、 泵内转子卡、 磨保护。 说 明 书 CN 102384077 A CN 102384095 A3/3 页 。
14、5 0021 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 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这些属 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 明 书 CN 102384077 A CN 102384095 A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4077 A CN 102384095 A2/2 页 7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407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