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轮毂及其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用轮毂及其加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11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1132 A *CN102381132A* (21)申请号 201010269577.4 (22)申请日 2010.08.31 B60B 27/00(2006.01) B23B 5/02(2006.01) B23P 15/00(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南路 1493 号 (72)发明人 蒋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 司 31100 代理人 喻学兵 (54) 发明名称 汽车用轮毂及其加工工艺 (57)。
2、 摘要 汽车用轮毂及其加工工艺, 该轮毂易于加工 因此其工艺具有废品率低的特点, 轮毂的一侧面 为台阶面, 该台阶面包括第一面、 第二面以及第三 面, 该第一面、 第二面和第三面沿轮毂径向由外向 内依次布置, 第二面上有钻孔, 该钻孔内压装有轮 胎螺栓, 第一面既是与制动盘相配合的配合面又 是跳动检测面, 该台阶面中只有第一面是与制动 盘贴合的面, 第二面、 第三面低于第一面, 第一面 与轮胎螺栓在轴向和径向均存在间隙。该工艺在 压装轮胎螺栓后新增了精车第一面这一道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1 页 CN 102381147 A1/1 页 2 1. 汽车用轮毂, 其特征在于, 一侧面为台阶面, 该台阶面包括第一面、 第二面以及第三 面, 该第一面、 第二面和第三面沿轮毂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 第二面上有钻孔, 该钻孔内 压装有轮胎螺栓, 第一面既是与制动盘相配合的配合面又是跳动检测面, 该台阶面中只有 第一面是与制动盘贴合的面, 第二面、 第三面低于第一面, 第一面与轮胎螺栓在轴向和径向 均存在间隙。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用轮毂, 其特征在于, 第二面比第一面低 1mm 到 2mm, 径向 宽度大于螺栓直径。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用轮毂, 其特征在于, 第。
4、三面比第一面低第一面平面度和 第三面平面度的总和。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用轮毂的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对坯料进行机加工, 形成第一面、 第二面和第三面 ; 在第二面上钻孔 ; 往该孔内压轮胎螺栓 ; 以及 精车面第一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1132 A CN 102381147 A1/2 页 3 汽车用轮毂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制动抖动为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影响制动抖动的关键因素是盘毂的跳 动值, 盘毂的跳动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轮毂总成的跳动值。 0003 目前轮毂的。
5、加工过程为机加工钻孔压装轮胎螺栓全检跳动, 由于机床 精度的限制, 机加工完成时轮毂跳动值最多能控制在 0.01mm 内 ; 而由于钻孔和压装轮 胎螺栓的过程中轮毂与制动盘的配合面面会发生变形, 从而使跳动从 0.01mm 增加到 0.025-0.035mm。 0004 目前通常控制方法是通过全检跳动的方式来控制轮毂总成的跳动值, 一般控制在 0.03mm 以内, 废品率通常在 8 -10。 0005 目前常用的轮毂总成结构如图1所示, 若干个轮胎螺栓20采用压装方式压入轮毂 10, 面 30 即是与制动盘的配合面又是跳动检测面。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轮毂, 其具。
6、有易于加工的特点。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轮毂的加工工艺, 其具有废品率低的特 点。 0008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汽车用轮毂, 其特点是, 一侧面为台阶面, 该台阶面包括第一 面、 第二面以及第三面, 该第一面、 第二面和第三面沿轮毂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 第二面 上有钻孔, 该钻孔内压装有轮胎螺栓, 第一面既是与制动盘相配合的配合面又是跳动检测 面, 该台阶面中只有第一面是与制动盘贴合的面, 第二面、 第三面低于第一面, 第一面与轮 胎螺栓在轴向和径向均存在间隙。 0009 所述的汽车用轮毂, 其进一步的特点是, 第二面比第一面低 1mm 到 2mm, 径向宽度 大于螺栓。
7、直径。 0010 所述的汽车用轮毂, 其进一步的特点是, 第三面比第一面低第一面平面度和第三 面平面度的总和。 0011 所述的汽车用轮毂的加工工艺, 其特点是, 包括以下步骤 : 0012 对坯料进行机加工, 形成第一面、 第二面和第三面 ; 0013 在第二面上钻孔 ; 0014 往该孔内压轮胎螺栓 ; 以及 0015 精车面第一面。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7 由于原单一的配合平面改进为台阶面, 该台阶面中只有第一面是与制动盘贴合的 面, 第二面上有钻孔, 该钻孔内压装有轮胎螺栓, 并由此新增了精车第一面这一道序, 使得 说 明 书 CN 102381132 A CN 1。
8、02381147 A2/2 页 4 钻孔和压装轮胎螺栓所产生的变形对第一面的影响被消除 ; 在采用相同的机床加工时轮毂 总成的跳动值能控制在 0.01mm 以内, 精度比传统设计和工艺方案提高了 60左右 ; 由于跳 动值的大幅提高使得全检跳动的道序可以去除, 成品跳动的合格率提高至 100。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现有的汽车用轮毂的构造图。 0019 图 2 是本发明的汽车用轮毂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 2 所示的轮毂 100, 其制动盘配合面包括由面 11、 面 12 以及面 15 构成的台阶 面。其中面 11 既是配合面又是跳动检测面, 只有面 11 与制动盘贴合。
9、。面 15 比面 11 略低, 具体落差为略大于制动盘上与轮毂贴合面即面 11 的平面度和面 15 本身平面度的总和, 这 样能确保装车时受传动轴安装螺母的拧紧力矩变形后, 面 15 与制动盘之间始终有一定间 隙, 彼此并不接触。面 12 一般比面 11 低 1mm 到 2mm, 宽度为适当大于轮胎螺栓 13 的直径, 在装配过程中与制动盘不接触。 0021 面 11 与轮胎螺栓 13 在轴向和径向均存在间隙, 使得原加工过程可以优化为机加 工 ( 对坯料进行机加工, 形成面 11、 12、 15) 在面 12 上钻孔往孔内压轮胎螺栓 13 精 车面 11。由于新增了精车面 11 这一道序, 使得钻孔和压装轮胎螺栓 13 所产生的变形对面 11的影响被消除。 在采用相同的机床加工时轮毂总成的跳动值能控制在0.01mm以内, 精度 比传统设计和工艺方案提高了 60左右。 0022 由于跳动值的大幅提高使得全检跳动的道序可以去除, 成品跳动的合格率提高至 100。 说 明 书 CN 102381132 A CN 102381147 A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113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