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75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7536 A *CN102387536A* (21)申请号 201010269598.6 (22)申请日 2010.08.30 H04W 28/08(2009.01) H04W 88/08(2009.01) H04B 1/38(2006.01) (71)申请人 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新竹工业区仁爱路 1 号 (72)发明人 赖仲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刘芳 (54) 发明名称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
2、末装 置 (57) 摘要 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 末装置。此无线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无线接取点 与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每一无线接取点广播包 括此无线接取点目前的负载状态内容的一信标。 每一无线端末装置接收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点 的信标, 并至少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 内容中的处理器使用率, 在一负载列表中排列所 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 另外, 当一无线端末装 置欲连线时, 此无线端末装置查询此负载列表以 选取处于一较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 此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信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
3、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5 页 CN 102387549 A1/4 页 2 1. 一种无线网络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至少一无线接取点, 每一无线接取点用以广播一信标, 该信标包括该无线接取点目前 的一负载状态内容 ; 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 每一无线端末装置用以接收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点的一或多 个信标, 并至少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的该负载状态内容中的一处理器使用率, 在该负载列 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 ; 以及 其中, 当一无线端末装置欲连线时, 该无线端末装置查询该负载列表以选取处于一较 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该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信息。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 还包括以下特征 : 每一无线接取点在本身的负载状态改变时, 广播该信标, 其中该负载状态内容包括该 无线接取点目前的该处理器使用率、 一网络使用率、 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以及 一负载平衡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 还包括以下特征 : 每一无线端末装置维持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该负载列表 ; 以及 每一无线端末装置还依序根据所有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 一网络使用率 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 在该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为 一高负载状态、 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态。 4. 根。
5、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 还包括以下特征 : 该低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 个数门槛值, 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 于等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 该中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 个数门槛值, 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 于等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 以及 该高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 门槛值, 或该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或该网络使用率大于一。
6、第二 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 还包括以下特征 : 该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探测请求封包、 一验证请求封包或一联结请求封包。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 还包括以下特征 : 若一无线接取点判断本身的一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 槛值, 则该无线接取点启动一负载平衡机制 ; 若一无线接取点判断本身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则该无 线接取点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 以及 若一无线接取点判断本身的一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则该无线接 取点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无。
7、线网络系统, 还包括以下特征 : 当一无线接取点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 该无线接取点将所广播的一信标中的一负载 平衡状态调整为一已启动负载平衡状态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2/4 页 3 当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 该些无线接取点利用一无线接取点间通 讯协定来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 并协同地判断是否接受新加入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 请求信息 ; 以及 当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且已确定接受该新加入无线端末装置的该 连线请求信息时, 指定一无线接取点广播一信标让新加入的该无线端末装置得知所发出的 该连线请求信息。
8、会被接受, 而新加入的该无线端末装置向该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该连线 请求信息, 其中该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识别信息的一探测请求封包。 8. 一种无线接取点, 适用于提供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的无线网络连线服务, 其特征在 于, 该无线接取点包括 : 一无线收发器模组, 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取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 置 ; 一记忆体模组, 包括 : 一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耦接至该无线收发器模组, 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 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 ; 以及 一负载管理模组, 耦接至该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用以广播一信标, 该信标包括该无线接 取点目前的一负载状态内容, 使得欲连线的一无线端末。
9、装置根据该负载状态内容来判断该 无线接取点的一负载状态 ; 以及 一处理器模组, 耦接至该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该记忆体模组, 用以执行该通讯协定处理 模组与该负载管理模组, 以及控制该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该记忆体模组。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无线接取点, 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负载管理模组确认该无线 接取点的该负载状态改变时, 该负载管理模组广播该信标, 其中该负载状态内容包括该无 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 一网络使用率、 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以及一 负载平衡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无线接取点, 还包括以下特征 : 该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探测请求封包、 一验证请求封包。
10、或一联结请求封包 ; 当该负载管理模组确认该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大于一预设 连线个数门槛值时, 该负载管理模组启动一负载平衡机制 ; 当该负载管理模组确认该无线接取点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 槛值时, 该负载管理模组启动一负载平衡机制 ; 以及 当该负载管理模组确认该无线接取点的一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时, 该负载管理模组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无线接取点, 还包括以下特征 : 当该负载管理模组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 该负载管理模组将广播的一信标中该负载 平衡状态调整为一已启动负载平衡状态 ; 当同区域中所有无。
11、线接取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 该负载管理模组利用一无线接 取点间通讯协定与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取点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 并协同地判断是否接受 新加入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 ; 以及 当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该负载管理模组通知该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广播一信标, 使得新加入的该无线端末装置得知所发出的该连线请求信息会被接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3/4 页 4 12. 一种无线端末装置, 适用于连线至一无线接取点, 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端末装置包 括 : 一无线收发器模组, 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取点 。
12、; 一记忆体模组, 包括 : 一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耦接至该无线收发器模组, 用以向一无线接取点发出一连线请 求信息 ; 以及 一连线管理模组, 耦接至该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用以维持同区域中多个无线接取点的 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 并至少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该负载列表中排 列该些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 ; 一处理器模组, 耦接至该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该记忆体模组, 用以执行该通讯协定处理 模组与该连线管理模组, 以及控制该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该记忆体模组 ; 以及 其中, 当该无线端末装置欲连线时, 该连线管理模组查询该负载列表以选取处于一较 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该已选取无线。
13、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连线管理模组接收同 区域中多个无线接取点的一或多个信标, 从该些信标中获得每一无线接取点的一负载状态 内容, 并利用该些负载状态内容以维持同区域中该些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 表。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 还包括以下特征 : 该负载状态内容包括一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 一网络使用率、 已连线无 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以及一负载平衡状态。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 还包括以下特征 : 该连线管理模组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
14、、 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 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 在该负载列表中分别排列该些无线接取点为一高负载状态、 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态。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 还包括以下特征 : 当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该 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网 络使用率门槛值时, 该连线管理模组判断该无线接取点为该低负载状态 ; 当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该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该 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网 络。
15、使用率门槛值时, 该连线管理模组判断该无线接取点为该中负载状态 ; 以及 当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该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或该处 理器使用率大于该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或该网络使用率大于该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 值, 该连线管理模组判断该无线接取点为该高负载状态。 17.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 探测请求封包、 一验证请求封包或一联结请求封包。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 其中当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一负载平 衡机制, 且已确定接受该无线端末装置的该连线请求信息时, 该无线端末装置包括以下特 征。
1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4/4 页 5 该连线管理模组接收一无线接取点所广播的一信标以获知所发出的该连线请求信息 会被接受 ; 以及 该连线管理模组向该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该连线请求信息, 其中该连线请求信息包 括一识别信息的一探测请求封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1/8 页 6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网络的负载平衡机制, 且特别涉及具有负载平衡机制的无线 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无。
17、线网络广泛应用在各种环境中, 在无线网络系统中, 通过无线接取点 (wireless AP) 可允许多位使用者通过无线端末装置连接至无线接取点来上网。目前现有 的无线网络技术 ( 例如 : 使用 IEEE 802.11a/b/g/n 标准的无线网络 ), 通常仅根据无线接 取点所发射的射频讯号强度, 由无线端末装置自行决定要连线的无线接取点。 然而, 此种建 立连线的机制相当容易造成无线网络系统中无线接取点的负载不平衡。 0003 举例说明, 假设目前有两台相邻近的无线接取点 A、 B 同时存在同一区域中, 而在 某一时段有较多无线端末装置靠近无线接取点 A。由于现有的连线建立机制是根据射频讯。
18、 号强度来选择无线接取点, 又因为较多无线端末装置靠近无线接取点 A, 则较多无线端末装 置所接收到无线接取点 A 的射频讯号也会较无线接取点 B 的射频讯号强, 以致于较多无线 端末装置会选择连线至无线接取点 A, 进而造成无线接取点 A 的负载状态过重。 0004 若过多无线端末装置同时连接至单一无线接取点时, 这些无线端末装置的网络连 线状态容易变得不流畅, 以致于操作这些无线端末装置的使用者感受到网络连线状况过慢 或不稳定。由上述可知, 有效平均分担无线网络系统中无线接取点的负载是当前的一个重 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5 承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
19、装置, 以分 散式的架构达成无线网络系统中的负载平衡机制。 0006 从一观点来看,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系统具有负载平衡机制, 而此无线网络 系统中的无线端末装置不定期地获得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点目前负载状态, 并自行维持 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负载列表。如此一来, 无线端末装置可根据所有无线接取点 的负载状态, 来选取处于一较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此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 一连线请求信息。 0007 从另一观点来看, 无线接取点还可根据本身的负载状态, 判断是否启动负载平衡 机制。 已启动负载平衡机制的多个无线接取点可共同决定是否再接受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 线请求信息, 并由一。
20、无线接取点告知此无线端末装置其连线请求信息可被接受。 如此, 此无 线端末装置可传送一连线请求信息到具有较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以实现无线网络 系统中的负载平衡。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系统。此无线网络系统包 括至少一无线接取点与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 每一无线接取点用以广播包括此无线接取点 目前负载状态内容的一信标。每一无线端末装置用以接收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点的信 说 明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2/8 页 7 标, 并至少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目前负载状态内容中的处理器使用率, 在一负载列表中排 列所有无线接取点。
21、的负载状态。 另外, 当一无线端末装置欲连线时, 此无线端末装置查询此 负载列表以选取处于一较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此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一连 线请求信息。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接取点, 适用于提供至少一无 线端末装置的无线网络连线服务。此无线接取点包括一无线收发器模组、 一记忆体模组与 一处理器模组。 无线收发器模组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取点或至少一无线 端末装置。记忆体模组包括一通讯协定处理模组与一负载管理模组。通讯协定处理模组耦 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 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负载管理 模组耦接至通讯协定处。
22、理模组, 用以广播一信标, 而此信标包括无线接取点目前的负载状 态内容, 使得欲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可根据此负载状态内容来判断此无线接取点的一负 载状态。处理器模组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记忆体模组, 用以执行通讯协定处理模组与 负载管理模组, 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记忆体模组。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端末装置, 适用于连线至一无 线接取点。此无线端末装置包括一无线收发器模组、 一记忆体模组与一处理器模组。无线 收发器模组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的至少一无线接取点。记忆体模组, 包括一通讯协定 处理模组与一连线管理模组。通讯协定处理模组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 用。
23、以向一无线接 取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连线管理模组耦接至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用以维持同区域中多 个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 并至少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 此负载列表中排列此些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处理器模组, 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记 忆体模组, 用以执行通讯协定处理模组与连线管理模组, 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组与记忆 体模组。 另外, 当此无线端末装置欲连线时, 此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管理模组查询此负载列 表以选取处于一较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此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 信息。 0011 基于上述, 通过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所提出的无线网络系统、 无线接取点与。
24、无线端 末装置, 可以减少无线端末装置在建立连线时轮徇 (poll) 每一无线接取点的时间, 减少不 必要的封包传输, 进而降低频宽的浪费, 并且可以实现无线网络的负载平衡。 0012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建立 连线的示意流程图。 0014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0015 图 3A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接取点的功能方块图。 0016 图 3B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
25、的一种无线端末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0017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无线网络负载平衡方法的流程图。 0018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判断启动负载平衡机制方法的流 程图。 说 明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3/8 页 8 0019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另一种无线网络负载平衡方法的流 程图。 0020 附图标记 : 0021 110、 30 : 无线接取点 330、 370 : 记忆体模组 0022 120、 35 : 无线端末装置 331 : 负载管理模组 0023 1101 1104、 .、 1。
26、10m : 无线接取点 332、 372 : 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0024 1201 1207、 .、 120n : 无线端末装置 371 : 连线管理模组 0025 20 : 无线网络系统 400、 600 : 无线网络负载平衡方法 0026 210 : 连线请求信息 500 : 判断启动负载平衡机制方法 0027 220 : 连线回应信息 320、 360 : 无线收发器模组 0028 310、 350 : 处理器模组 0029 S402 S408、 S502 S510、 S602 S610 :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
27、置建立 连线的示意流程图。请参照图 1, 无线接取点 (wireless access pointdevice)110 接到一 无线端末装置 ( 或称为无线终端设备 )120 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此连线请求信息可以为例 如 : 一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 或作Probe Req)、 一验证(Authentication, 或作Auth)与 一联结请求 (association request, 或作 Assoc Req)。而无线接取点 110 通过依据回复此 连线请求信息所需的回应信息, 例如 : 探测回应(probe response, 或Probe Rsp)、 一验证与 一联结。
28、回应 (association response, 或作 Assoc Rsp)。在上述连线的步骤完成后, 无线接 取点 110 与无线端末装置 120 之间即可以开始资料传输的动作。本发明则在上述的连线建 立机制中进一步加上对无线接取点 110 与无线端末装置 120 的控制方法, 以在无线网络系 统中达成分散式的负载平衡机制。 0031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网络系统 20 的示意图。此无 线网络系统 20 包括多个无线接取点 1101、 1102、 1103、 1104、 .、 110m 散布在同区域中, 其 中 m 为正整数。另外, 无线网络系统 20 还包括多。
29、个无线端末装置 ( 或无线终端装置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 120n 分别散布在上述多个无线接取点 1101、 1102、 1103、 1104、 .、 110m的邻近区域, 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可以为例如 : 一桌 上型电脑、 一笔记型电脑、 一智慧型手机、 一个人数位助理装置、 一电视、 一多媒体播放器或 一行动通讯装置。这些无线端末装置 1201 1207、 .、 120n 可分别向无线接取点 1101 1104、 .、 110m 的其中之一提出一连线请求, 并在完成图 1 所示的连线建立机制后, 开始与。
30、 所连线的无线接取点进行资料传输。 0032 请继续参照图 2, 在无线网络系统 20 中的每一无线接取点 ( 例如 : 无线接取点 1101 1104、 .、 110m), 都不定期地广播一信标, 而每一信标包括发射此信标的无线接 取点目前的一负载状态内容。更进一步说明, 每一无线接取点在本身的负载状态改变时广 播一信标, 而此信标中的负载状态内容包括发出此信标的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 率、 一网络使用率、 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以及一负载平衡状态。 所述的负载平衡 状态是用以让区域中的一或多个无线端末装置得知此无线接取点目前是否已启动负载平 说 明 书 CN 102387536。
31、 A CN 102387549 A4/8 页 9 衡机制。 0033 举例说明, 假设无线接取点1101原本已与无线端末装置1201建立连线, 此时已连 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为 1 且处理器使用率为 5。当尚未建立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 120n 向无线接取点 1101 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 210, 且无线接取点 1101 根据图 1 的连线建 立机制依序利用连线回应信息220(概略性代表上述的探测回应、 验证与联结回应)回应此 连线请求信息 210 后, 无线接取点 1101 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增加为 2 且处理器 使用率可能对应地增加为8。 此时, 无线接取点1101会广播一信标。
32、, 使得同区域中的一或 多个无线端末装置可获知此无线接取点 1101 更新后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以及 处理器使用率。 0034 请继续参照图 2, 在无线网络系统 20 中的每一无线端末装置 ( 例如 : 无线端末装 置 1201 1207、 .、 120n), 接收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点的一或多个信标, 维持同区域 中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 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 (CPU) 使用率, 以在此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举例说明, 无线端末装 置 1201 会搜集无线接取点 1102 1104、 .、 110m 的负载状态, 并分别根据所获。
33、得的所有 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内容, 在一负载列表中对这些无线接取点11021104、 .、 110m的 负载状态进行排序。 0035 更进一步说明, 每一无线端末装置还可依序根据所有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 器使用率、 一网络使用率 (bandwidth availability) 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 目, 在所述的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为一高负载状态、 一中负载状态 与一低负载状态。所述的网络使用率可以为例如 : IEEE 802.11b 标准的 11 每秒百万位元 (Mbps)、 IEEE 802.11g 标准的 54(Mbps) 与 IEEE 802.11n 。
34、标准的 450(Mbps)。 0036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当一无线端末装置欲连线时, 此无线端末装置查询一负载列 表以选取处于一较低负载状态的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此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 信息。举例说明, 当无线端末装置 120n 欲连线时, 无线端末装置 120n 查询目前维护的一负 载列表, 并经过比较后, 先选取处理器使用率最小的无线接取点。 若是有超过一个无线接取 点具有最小处理器使用率, 则无线端末装置 120n 进一步选取具有最小网络使用率的无线 接取点。假设仍有超过一个无线接取点同时具有最小处理器使用率与最小网络使用率, 则 无线端末装置 120n 进一步选取具有已连线。
35、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为最小的无线接取点 ( 例如 : 无线接取点 1104)。最后, 无线端末装置 120n 会传送一连线建立信息至此无线接取 点 1104 以建立连线。 0037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假设无线接取点 1101 已经启动负载平衡机制, 且一无线端末 装置 120n 向一无线接取点 1101 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 无线接取点 1101 可以不回复无 线端末装置 120n 的连线请求信息 ( 包括 : 探测请求、 验证与联结请求 ), 或是回传一停止联 结 (Disassociation) 信息至无线端末装置 120n, 其中此停止联结的理由识别码 (reason code) 。
36、为 5, 代表无线接取点 1101 因为无法同时处理所有已联结 (associated) 的无线端末 装置, 而停止与无线端末装置 120n 的联结。 0038 在无线网络系统 20 中, 每一无线接取点还可以根据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 目、 处理器使用率以及网络使用率来判断是否启动本身的负载平衡机制。若一无线接取点 判断本身的一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M, 则此无线接取点 说 明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5/8 页 10 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 若一无线接取点判断本身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大于第一处理器使 用率门槛值, 则此无线接。
37、取点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若一无线接取点判断本身的一网 络使用率大于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则此无线接取点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 另外, 当 一无线接取点启动负载平衡机制时, 此无线接取点将所广播的一信标中的负载平衡状态调 整为一已启动负载平衡状态。 0039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这些无线接取点 ( 例如 : 无线接取点 1101 1104、 .、 110m) 可利用一无线接取点间通讯协定(Inter Access Point Protocol, IAPP)来沟通, 以确定是 否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负载平衡机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 无线接取点之间还 可以利用其他通讯协定来进行负载状。
38、态的更新。另外, 当所有无线接取点都启动负载平衡 机制时, 这些无线接取点可利用一无线接取点间通讯协定来协同地 (collaboratively) 判 断是否接受新加入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 0040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当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负载平衡机制, 且已确定接受新加 入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时, 这些无线接取点指定一无线接取点广播一信标让新加 入的该无线端末装置得知所发出的该连线请求信息会被接受。此外, 新加入的无线端末装 置进一步向已选取无线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信息以建立连线, 而此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 识别信息的一探测请求封包, 已选取无线接取点通过所述的识别信息可。
39、确认此连线请求信 息应被接受。 0041 在无线网络系统 20 中, 多个无线接取点还可以选择协同处理尚未建立连线的 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当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点 ( 例如 : 无线接取点 1101 1104、 .、 110m) 皆启动上述的负载平衡机制时, 此些无线接取点利用一无线接取点间通讯 协定来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 并判断是否接受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 息。 0042 当所有无线接取点皆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时, 且已由所有无线接取点协同判 断可以接受尚未连线 ( 新加入 ) 的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 则此些无线接取点可以 依序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
40、器使用率、 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 置的一总数目, 来决定接受此连线请求的一无线接取点。举例说明, 无线接取点 1101 1104、 .、 110m 可以依序搜寻各自负载列表, 以共同决定具有较低处理器使用率、 较低网络 使用率以及较少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无线接取点 ( 例如 : 无线接取点 1103), 并通知此 无线接取点接受目前尚未连线的无线端末装置(例如 : 无线接取点120n)的连线请求信息。 介绍完无线网络系统 20 之后, 以下将以图 3A 与图 3B 进一步介绍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 置的功能方块图。 0043 图 3A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接取。
41、点 30 的功能方块图。无 线接取点 30 代表在图 2 中无线网络系统 20 中的无线接取点 1101 1104、 .、 110m。请 同时参照图 2 与图 3A, 无线接取点 30 包括一处理器模组 310、 一无线收发器 (wireless transceiver) 模组 320 与一记忆体模组 330。无线收发器模组 320 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 中至少一无线接取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 且包括至少一天线单元(未示出)。 处理器模 组 310 可以包括一或多个中央处理器单元。 0044 请参照图 3A, 记忆体模组 330 包括一负载管理模组 331 与一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332。通讯。
42、协定处理模组 332 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 320, 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 说 明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6/8 页 11 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负载管理模组 331 耦接至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332, 用以广播一信 标, 而此信标包括此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负载状态内容, 使得欲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根 据此负载状态内容来判断此无线接取点的一负载状态。所述的记忆体模组 330 还可以包括 操作系统软体、 韧体模组、 驱动程式软体或其他应用程式, 并由处理器模组 310 执行这些软 体或韧体, 但这些软体或韧体并非本发明的重点, 故在此不详述其细节。 0。
43、045 请同时参照图 2 与图 3A, 处理器模组 310 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 320 与记忆体模 组330, 用以执行负载管理模组331与通讯协定处理模组332, 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组320 与记忆体模组330。 另外, 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此无线接取点30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 负 载管理模组 331 根据处理器模组 310 的一处理器使用率选择接受或处理此连线请求信息, 或拒绝此连线请求信息。 0046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负载管理模组 331 还可以分别根据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 数目、 处理器使用率以及网络使用率来判断是否启动负载平衡机制, 此部份细节请参照上 述的无线接取点判断启。
44、动负载平衡机制的相关叙述。 然而,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 在其他 实施例中, 上述的负载管理模组331与通讯协定处理模组332可以用硬体单元来替换, 而处 理器模组 310 控制与协调此些负载管理模组 ( 未示出 ) 与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 未示出 )。 0047 图 3B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无线端末装置 35 的功能方块图。 无线端末装置35代表在图2中无线网络系统20中的无线端末装置12011207、 .、 120n。 请同时参照图 2 与参照图 3B, 无线端末装置 35 包括一处理器模组 350、 一无线收发器模组 360 与一记忆体模组 370。无线收发器模组 3。
45、60 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取 点, 且包括至少一天线单元 ( 未示出 )。 0048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记忆体模组 370 包括一连线管理模组 371 与一通讯协定处理 模组 372。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372 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 360, 用以向至少一无线接取点提 出一连线请求信息。 连线管理模组371耦接至通讯协定处理模组372, 用以维持同区域中多 个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 并至少根据每一无线接取点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 此负载列表中排列此些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当此无线端末装置 35 欲连线时, 连线管理 模组 371 还查询此负载列表以选取处于一较低负载状态的。
46、一无线接取点, 并向此已选取无 线接取点传送一连线请求信息。 0049 处理器模组350耦接至无线收发器模组360与记忆体模组370, 用以执行连线管理 模组 371 与通讯协定处理模组 372, 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组 360 与记忆体模组 370。处理 器模组 350 可以包括一或多个中央处理器单元。 0050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连线管理模组 371 接收同区域中多个无线接取点的一或多个 信标, 从此些信标中获得每一无线接取点的一负载状态内容, 并利用此些负载状态内容以 维持同区域中此些无线接取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连线管理模组 371 还可根据每一 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
47、 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 在此负载列表中分别排列此些无线接取点为一高负载状态、 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 态。 0051 进一步说明,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在无线端末装置 35 的负载列表中, 当一无线接 取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M, 处理器使用率小 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 例如 : 30 ), 以及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网络使 说 明 书 CN 102387536 A CN 102387549 A7/8 页 12 用率门槛值 ( 例如 : 30 ) 时, 无线端末装置 35 的连线管理模组 371 判定此无线接取点为。
48、 一低负载状态。上述判断条件为一无线接取点归类为低负载族群的条件, 而所述的预设连 线个数门槛值 M 为一正整数。 0052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在一无线端末装置 35 的负载列表中, 当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 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M, 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 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 ( 例如 : 60 ), 以及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 例如 : 60 ) 时, 无线端末装置 35 的连线管理模组 371 判定此无线接取点为一中负载状 态。上述判断条件为一无线接取点归类为中负载族群的条件。 0053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 在一无线端末装置 35 。
49、的负载列表中, 当一无线接取点的已连 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 或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二处理器 使用率门槛值, 或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时, 无线端末装置 35 的连线管 理模组 371 判定此无线接取点为一高负载状态。上述判断条件为一无线接取点归类为高负 载族群的条件。介绍完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的细部功能构件之后, 以下将以图 4 至 图 6 进一步介绍无线网络负载平衡方法的细部流程。 0054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所示的一无线网络负载平衡方法400的流程 图。请同时参照图 2、 图 3A、 图 3B 与图 4, 此方法 400 由步骤 S402 开始, 每一无线接取点的 负载管理模组, 通过无线收发器模组广播一信标, 而此信标包括此无线接取点目前的一负 载状态内容(步骤S402)。 每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管理模组, 接收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取 点的一或多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