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716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14 CN 102371660 A *CN102371660A* (21)申请号 201010259867.0 (22)申请日 2010.08.23 B29C 45/40(2006.01) B29L 31/08(2006.01) (71)申请人 昆山广兴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南浜 路 168 号 (72)发明人 洪银树 洪庆升 张铭堂 周佶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 所 11301 代理人 潘光兴 (54) 发明名称 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57) 摘要。
2、 一种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包含一成型程序 及一脱模程序。该成型程序利用一模具组射出成 型一扇轮, 该扇轮具有一塑料部, 该塑料部一体包 覆该封磁环及该中心轴 ; 在该模具组呈分模状态 下, 该脱模程序借助预先组装于该模具组的一顶 抵件抵接该扇轮的封磁环, 用以利用该顶抵件将 该扇轮顶出该模具组, 以完成该扇轮的脱模作业。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4 页 CN 102371661 A1/1 页 2 1. 一种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包含成型程序及脱模程序, 该成型程序利用一个模具组 射出成型一。
3、个扇轮, 该扇轮具有一个塑料部, 该塑料部一体包覆一个封磁环及一个中心轴, 其特征在于 : 在该模具组呈分模状态下, 该脱模程序借助预先组装于该模具组的一个顶抵件抵接该 扇轮的封磁环, 用以利用该顶抵件将该扇轮顶出该模具组, 以完成该扇轮的脱模作业。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成型程序包含下列步 骤 : 前置步骤, 提供该顶抵件、 封磁环、 中心轴及具有一个第一成型模及一个第二成型模的 该模具组, 该第一成型模及该第二成型模共同形成一个模穴, 且该模具组具有连通至该模 穴的一个浇口, 该顶抵件则具有能够轴向而往复活动的至少一个顶出块 ; 组装步骤, 将。
4、该封磁环及该中心轴组装定位于该第一成型模, 并使该顶抵件的对位该 封磁环 ; 合模步骤, 将该第一成型模及该第二成型模相互并合, 使该封磁环及该中心轴位于该 模穴内, 且该封磁环及该中心轴与该模穴之间形成扇轮形状的成型空间 ; 成型步骤, 将熔融状的塑料经由该浇口射入该模穴内, 使该塑料注满该成型空间 ; 及 冷却步骤, 将该塑料加以冷却, 使冷却后的塑料固化形成该塑料部。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脱模程序将该第一 成型模及该第二成型模分离后, 再利用该顶抵件的顶出块推抵该扇轮的封磁环, 使该扇轮 脱离该第一成型模, 以完成脱模作业。 4. 。
5、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封磁环为金属环体, 该金 属环体的内侧环壁加工形成一个凸缘, 以供利用该顶抵件的顶出块推抵该封磁环的凸缘, 进而完成该扇轮的脱模作业。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顶抵件另增设数个 辅助顶出块, 当利用该顶抵件将该扇轮顶出该模具组时, 各该辅助顶出块辅助推抵该扇轮 的至少一个叶片。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扇轮的叶片于径向上的 横切面形状与各该辅助顶出块于径向上的横切面形状对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71660 A CN 102。
6、371661 A1/4 页 3 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尤其是一种用以针对一体射出成型后的扇 轮进行脱模作业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扇轮主要利用一体射出成型方式制作, 请依序参照图1至3所示, 现有扇轮的 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大致包含有 : 0003 (a) 如图 1 所示, 利用一模具组 7 预先一体射出成型一扇轮 8, 该扇轮 8 具有一塑 料部 81, 该塑料部 81 一体包覆一封磁环 82 及一中心轴 83。 0004 (b) 如图 2 所示, 再将该模具组 7 进行分模作业, 并将预先组装于该模具组 7 的一 。
7、顶抵件 9 对位于该扇轮 8 的塑料部 81。 0005 (c) 如图 3 所示, 最后利用该顶抵件 9 的数个圆形顶针 91 顶抵该扇轮 8 的塑料部 81, 以借助各该圆形顶针 91 的轴向活动, 进而将该扇轮 8 完全顶出于该模具组 7, 以完成该 扇轮 8 的脱模作业。 0006 一般而言, 上述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仍具有如下所述的诸多缺点 : 0007 1、 由于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在进行脱模作业时, 直接以该顶抵件 9 的各圆形 顶针 91 推抵该扇轮 8 的塑料部 81 ; 因此, 假设先前利用该模具组 7 射出成型该扇轮 8 的过 程中, 该扇轮 8 尚未完全冷却固化, 则。
8、该圆形顶针 91 推抵该塑料部 81 时, 将可能造成该扇 轮 8 的塑化部 81 损毁或变形, 导致制造上的诸多不便。 0008 2、 又如图 4 所示, 更由于该扇轮 8 于脱模过程中直接以该顶抵件 9 推抵该塑料部 81 ; 因此, 假设各该圆形顶针 91 的尺寸公差不均时 ( 如长度、 角度不相等 ), 亦可能导致该 圆形顶针 91 推抵该塑料部 81 的过程中, 使该圆形顶针 91 与该塑料部 81 接触的各部位的 受力不平均, 最终造成该塑料部 81 的各部位 ( 如图所示的 H 部位 ) 厚度不均等, 进而容易 影响该扇轮 8 于旋转过程中的平衡性。 0009 3、 再者, 由于。
9、该塑料部 81 一体包覆该中心轴 83 ; 因此, 当该圆形顶针 91 推抵该塑 料部 81 时, 同样可能导致该塑料部 81 变形, 并残留如图 4 所示的圆形状的痕迹 ( 如图所示 的 H 部位 ), 进而造成该中心轴 83 的中心偏位, 故容易影响该扇轮 8 的产品品质。 0010 综上所述, 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改良上述缺点, 以提供一种在脱模过程中, 能够有效防止扇 轮的塑料部损毁或变形的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0012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以便制作旋转平衡性佳的扇轮 成品。 0013 本发明再一目。
10、的是提供一种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以防止制成后的扇轮的中心轴 偏位。 说 明 书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2/4 页 4 0014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 : 0015 一种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 包含一成型程序及一脱模程序。 0016 该成型程序利用一模具组射出成型一扇轮, 该扇轮具有一塑料部, 该塑料部一体 包覆该封磁环及该中心轴 ; 0017 在该模具组呈分模状态下, 该脱模程序借助预先组装于该模具组的一顶抵件抵接 该扇轮的封磁环, 用以利用该顶抵件将该扇轮顶出该模具组, 以完成该扇轮的脱模作业。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
11、 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用以射出成型扇轮的示意图。 0019 图 2 : 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进行分模作业的示意图。 0020 图 3 : 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完成脱模作业的示意图。 0021 图 4 : 现有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完成脱模作业的扇轮的立体外观图。 0022 图 5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流程方块示意图。 0023 图 6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所使用的模具组、 扇轮及顶抵件的示意图。 0024 图 7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完成脱模作业的扇轮的立体外观图。 0025 图 8a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状态参考图 ( 一 )。 0026 图 8。
12、b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状态参考图 ( 二 )。 0027 图 8c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状态参考图 ( 三 )。 0028 图 8d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状态参考图 ( 四 )。 0029 图 8e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状态参考图 ( 五 )。 0030 图 8f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步骤状态参考图 ( 六 )。 0031 图 9 :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用以成型鼓风扇扇轮时的示意图。 003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3 1 模具组 11 第一成型模 12 第二成型模 13 模穴 0034 14 浇口 2 扇轮 21。
13、 塑料部 22 封磁环 0035 221 凸缘 23 中心轴 3 顶抵件 31 容置部 0036 32 顶出块 4 成型空间 5 扇轮 51 叶片 0037 7 模具组 8 扇轮 81 塑料部 82 封磁环 0038 83 中心轴 9 顶抵件 91 圆形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 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 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 0040 请参照图5所示,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主要包含一成型程序S1及一脱模程 序 S2。 0041 请参照图6所示, 该成型程序S1利用一模具组1射出成型一扇轮2, 该扇轮2包含 一塑料。
14、部 21( 含轮毂及叶片等部位 )、 一封磁环 22 及一中心轴 23 ; 借此, 成型于该模具组 1 内的扇轮 2, 在射出成型过程中, 该塑料部 21 将可一体包覆该封磁环 22 及该中心轴 23。 0042 再请参照图 6 所示, 该脱模程序 S2 借助组装于该模具组 1 的一顶抵件 3 预先对位 说 明 书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3/4 页 5 于该扇轮 2 的封磁环 22, 以便在该模具组 1 呈分模状态下, 该顶抵件 3 可抵接于该封磁环 22, 用以利用该顶抵件 3 将该扇轮 2 顺利顶出该模具组 1, 以完成该扇轮 2 的脱模作业。 0043。
15、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特点在于 : 在该脱模程序 S2 中, 该顶抵件 3 借助推 抵该扇轮 2 的封磁环 22, 用以使成型后的该扇轮 2 脱离该模具组 1 ; 因此, 在该扇轮 2 的脱 模过程中, 该顶抵件 3 将不会直接接触该扇轮 2 的塑料部 21 ; 如图 7 所示, 以防止完成脱模 作业的该扇轮 2 的塑料部 21 受损, 并兼可避免该塑料部 21 变形, 借此, 而能够制作旋转平 衡性佳的扇轮 2, 以及防止扇轮 2 的中心轴 23 偏位。 0044 更详言之, 基于上述成型程序S1及脱模程序S2的技术概念的相关步骤, 应皆可涵 盖于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的实施范围 ;。
16、 举例而言,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可采 用以下各步骤实施。其中该成型程序 S1 至少包含一前置步骤 S11、 一组装步骤 S12、 一合模 步骤 S13、 一成型步骤 S14 及一冷却步骤 S15 ; 该脱模程序 S2 则直接采用一脱模步骤 S21。 0045 请配合参照图 5 及 8a 所示, 该前置步骤 S11 准备该模具组 1、 该封磁环 22 及该中 心轴 23。其中 : 0046 该模具组 1 包含数个成型模, 以便后续可进行合模、 成型及脱模等作业, 本实施例 中, 该模具组1包含一第一成型模11及一第二成型模12, 该第一成型模11及该第二成型模 12 在合模后可共同形成一模。
17、穴 13, 且该模具组 1 具有连通至该模穴 13 的一浇口 14。 0047 又, 该模具组 1 组装有该顶抵件 3, 该顶抵件 3 设有一容置部 31, 并于该容置部 31 周边设置可活动伸入至该模穴 13 的数个顶出块 32( 实际上亦可依需求仅设置一个 ), 且该 顶出块 32 可受控制而于该模穴 13 内沿着该中心轴 23 的轴向而往复活动, 以便后续进行该 扇轮 2 的脱模作业。 0048 再者, 该封磁环22可为一金属环体, 以提供制成后的该扇轮2成品一封磁作用, 且 该金属环体的内侧环壁可更进一步加工形成一凸缘 221, 以方便供该顶抵件 3 的顶出块 32 抵接。 0049 。
18、请配合参照图 5 及 8b 所示, 该组装步骤 S12 将该封磁环 22 及该中心轴 23 组装定 位于该模具 1, 并使该顶抵件 3 预先对位于该封磁环 22 ; 本实施例中, 揭示该顶抵件 3 设置 于该第一成型模 11, 因此, 可预先将该封磁环 22 及该中心轴 23 组装定位于该第一成型模 11, 且配合使该中心轴 23 伸入该顶抵件 3 的容置部 31, 以及令该中心轴 23 被该封磁环 22 所环绕 ; 又, 该顶抵件 3 的顶出块 32 则可对位于该封磁环 22 的凸缘 221。 0050 请配合参照图 5 及 8c 所示, 该合模步骤 S13 完成该模具组 1 的合模作业 ;。
19、 本实施 例中, 该合模作业将该第一成型模 11 及该第二成型模 12 相互并合, 使前述该封磁环 22 及 该中心轴 23 位于该第一成型模 11 及该第二成型模 12 相互并合后所共同形成的该模穴 13 内 ; 借此, 该封磁环 22 及该中心轴 23 与该模穴 13 之间即可形成扇轮形状的一成型空间 4。 0051 请配合参照图 5 及 8d 所示, 该成型步骤 S14 将熔融状的塑料经由该浇口 14 射入 该模穴 13 内, 使该塑料注满该成型空间 4。 0052 请再配合参照图 5 及 8d 所示, 该冷却步骤 S15 将该塑料加以冷却 ( 该冷却手段及 冷却温度范围为本领域中具有通。
20、常知识者能够理解, 容不赘述 ), 使冷却后的塑料固化形成 该塑料部 21, 该塑料部 21 一体包覆该封磁环 22 及该中心轴 23 ; 借此, 该塑料部 21、 封磁环 22 及中心轴 23 可共同构成该扇轮 2。 0053 请配合参照图 5、 8e 及 8f 所示, 该脱模步骤 S21 将该模具组 1 的数个成型模进行 说 明 书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4/4 页 6 分离, 以便利用该顶抵件 3 将该扇轮 2 顶出该模具组 1, 进而完成脱模作业 ; 本实施例中, 将 该第一成型模 11 及该第二成型模 12 予以分离 ( 如图 8e), 此时, 再。
21、进一步利用该顶抵件 3 的顶出块32推抵该扇轮2的封磁环22(较佳推抵该凸缘221), 用以使该扇轮2脱离该第一 成型模 11, 以完成脱模作业 ( 如图 8f)。 0054 上述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皆可适用于轴流式扇轮及鼓风式扇轮, 其中如图 9 所示的鼓风式扇轮 5, 由于该鼓风式扇轮 5 的叶片 51 形状及数量与一般轴流式扇轮的叶 片形状略有不同 ; 因此, 当利用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用以制作鼓风式扇轮 5 时, 为使 该顶抵件 3 更轻易地完成该扇轮 5 的脱模作业, 该顶抵件 3 的顶出块 32 周边另可增设数个 辅助顶出块33 ; 借此, 当利用该顶抵件3进行该扇轮5的脱。
22、模作业时, 各该辅助顶出块33将 可辅助推抵各该叶片51 ; 更重要的是, 所准备的该顶抵件3, 将可令该叶片51于径向上的横 切面形状与各该辅助顶出块33于径向上的横切面形状对应, 以供进行该扇轮5脱模作业的 过程中, 可有效避免该扇轮 5 的各叶片 51 变形。 0055 如上所述, 借助前揭的步骤流程,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所能达成的功效至 少包含有 : 0056 本发明扇轮的成型脱模方法在进行脱模作业时, 直接以该顶抵件 3 的各顶出块 32 推抵该扇轮 2 的封磁环 22 ; 因此, 即使该模具组 1 射出成型该扇轮 2 的过程中, 该扇轮 2 尚 未完全冷却固化, 本发明利用该。
23、顶出块32不会直接接触该塑料部21的技术概念, 在进行脱 模作业的过程中, 将可确保该扇轮2的塑化部21不会损毁, 以达到提升制造便利性的功效。 0057 又, 如图 7 所示, 更由于该扇轮 2 于脱模过程中, 该顶抵件 3 借助推抵该扇轮 2 的 封磁环 22 以完成脱模作业 ; 如此, 将能够确保扇轮 2 的塑料部 21 不会任意变形, 以及避免 在该塑料部 21 残留任何痕迹, 且确保该塑料部 21 各部位的厚度均等, 使该扇轮 2 于实际使 用过程中, 具有较佳的旋转平衡性, 并兼有效防止该中心轴 23 产生中心偏位等情形, 整体 而言, 本发明具有可提升该扇轮 2 的产品品质等功效。
24、。 说 明 书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1/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2/1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3/1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4/1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5/14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6。
25、/14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7/14 页 13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8/14 页 14 图 8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9/14 页 15 图 8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10/14 页 16 图 8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11/14 页 17 图 8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12/14 页 18 图 8e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13/14 页 19 图 8f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CN 102371661 A14/14 页 20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7166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