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9625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96830.9

申请日:

2014.03.17

公开号:

CN103899155A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5B 45/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皓月汽车安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南路14号变更后: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南路14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45/00申请日:20140317|||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5/00; E05B15/00; F02B77/08

主分类号:

E05B45/00

申请人:

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戴红; 张剑; 何成亮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南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朱庆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防盗罩、止动钩、止动钩拉簧、转片舌、转片舌拉簧、加强板、阻挡钩、阻挡钩弹簧和报警开关线束;锁壳包括底板,止动钩和转片舌均与底板正面相连;止动钩拉簧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且其一端与止动钩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且其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止动钩和转片舌连接;阻挡钩和报警开关线束均与底板背面相连;阻挡钩弹簧一端与阻挡钩连接,另一端与锁壳相连;防盗罩与锁壳左端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该机盖锁体总成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其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防盗罩(2)、止动钩(3)、止动钩拉簧(4)、转片舌(5)、转片舌拉簧(6)、加强板(7)、阻挡钩(8)、阻挡钩弹簧(9)和报警开关线束(10);
所述锁壳(1)包括底板(1.1),所述止动钩(3)和转片舌(5)分别与所述底板(1.1)正面左侧和右侧相连;所述止动钩拉簧(4)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1),且所述止动钩拉簧(4)一端与所述止动钩(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相连;所述转片舌拉簧(6)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2),且所述转片舌拉簧(6)一端与所述转片舌(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相连;
所述加强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止动钩(3)和转片舌(5)连接;
所述阻挡钩(8)和报警开关线束(10)均与所述底板(1.1)背面相连;所述阻挡钩弹簧(9)一端与所述阻挡钩(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相连;所述防盗罩(2)与所述锁壳(1)左端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
所述止动钩(3)和转片舌(5)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3.1)和转片舌孔(5.1),且所述加强板(7)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7.1)和第二定位孔(7.2);
所述加强板(7)左侧、止动钩(3)和底板(1.1)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7.1)、止动钩孔(3.1)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13)顺序相连,所述加强板(7)右侧、转片舌(5)和底板(1.1)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7.2)、转片舌孔(5.1)和第二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14)顺序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左侧设有限位铆钉安装孔,所述防盗罩(2)通过穿设在所述限位铆钉安装孔中的限位铆钉(15)与所述锁壳(1)左端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所述报警开关线束(10)通过穿设在所述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16)与所述底板(1.1)背面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设有阻挡钩安装孔,所述阻挡钩(8)通过穿设在所述阻挡钩安装孔中的阻挡钩铆钉(18)与所述锁壳(1)背面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8)与所述底板(1.1)背面之间设有尼龙垫片(17),且所述阻挡钩铆钉(18)穿过所述尼龙垫片(17)。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弹簧(9)穿设在所述阻挡钩铆钉(18)上,且所述阻挡钩弹簧(9)一端与所述阻挡钩(8)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钩拉簧(4)为不锈钢拉簧。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片舌拉簧(6)为不锈钢拉簧。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弹簧(9)为不锈钢弹簧。

说明书

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盖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只有机械式锁紧和打开引擎盖功能,而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即不能反馈发动机盖锁是否锁紧的信号,使用不便。其次,在强度方面,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只能保证在静载荷为4000N力作用下,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静载荷为2500N力作用下,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对于客户更高的强度要求,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满足不了。另外,在挺举力方面,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在静载荷的同时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最多能挺起的引擎盖重量为4kg,其最多能挺起的高度为15mm,也不能满足客户更高的挺举力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弱且挺举力不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防盗罩、止动钩、止动钩拉簧、转片舌、转片舌拉簧、加强板、阻挡钩、阻挡钩弹簧和报警开关线束;
锁壳包括底板,止动钩和转片舌分别与底板正面左侧和右侧相连;止动钩拉簧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且止动钩拉簧一端与止动钩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且转片舌拉簧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
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止动钩和转片舌连接;
阻挡钩和报警开关线束均与底板背面相连;阻挡钩弹簧一端与阻挡钩连接,另一端与锁壳相连;防盗罩与锁壳左端相连。
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报警开关线束,且该报警开关线束与底板背面相连,故由此可知本发明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具备报警开关功能。
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且止动钩拉簧一端与止动钩相连,止动钩拉簧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其另一端也与锁壳连接,这样的设计能保证主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5500N的力作用下,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2700N的力作用下,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大大地增强了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强度。除此之外,因为转片舌拉簧的设置还使得主锁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能挺起重量为9kg的引擎盖,且挺举高度达到16-19mm,使得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
除此之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上分别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和转片舌拉簧消音套,止动钩拉簧消音套和转片舌拉簧消音套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使用时产生的噪音。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
止动钩和转片舌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和转片舌孔,且加强板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加强板左侧、止动钩和底板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孔、止动钩孔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顺序相连,加强板右侧、转片舌和底板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二定位孔、转片舌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顺序连接。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止动钩、转片舌、加强板与底板的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左侧设有限位铆钉安装孔,防盗罩通过穿设在限位铆钉安装孔中的限位铆钉与锁壳左端相连。这样的设计也简化了防盗罩与锁壳的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其装配效率。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报警开关线束通过穿设在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与底板背面相连。同上所述,这样的设计也简化了报警开关线束与底板的安装和拆卸,也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设有阻挡钩安装孔,阻挡钩通过穿设在阻挡钩安装孔中的阻挡钩铆钉与锁壳背面相连。同上所述,这样的设计也简化了阻挡钩与锁扣的安装和拆卸,也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与底板背面之间设有尼龙垫片,且阻挡钩铆钉穿过尼龙垫片。尼龙垫片具备优异隔热性能,高强度,且耐腐蚀性能好,故阻挡钩与底板背面之间尼龙垫片的设置,不仅减弱了甚至能避免阻挡钩与底板之间的磨损,而且还有利于阻挡钩与底板之间的摩擦散热,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弹簧穿设在阻挡钩铆钉上,且阻挡钩弹簧一端与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锁壳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止动钩拉簧为不锈钢拉簧。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转片舌拉簧为不锈钢拉簧。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弹簧为不锈钢弹簧。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耗,而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止动钩拉簧、转片舌拉簧和阻挡钩弹簧,使得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条件下120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720小时之内无红锈出现,大大超越了现有技术中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下96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的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该机盖锁体总成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其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装配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图3中J-J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H-H向的剖视图;
图6是止动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转片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锁壳,1.1为底板,2为防盗罩,3为止动钩,3.1为止动钩孔,4为止动钩拉簧,5为转片舌,5.1为转片舌孔,6为转片舌拉簧,7为加强板,7.1为第一定位孔,7.2为第二定位孔,8为阻挡钩,9为阻挡钩弹簧,10为报警开关线束,11为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2为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3为第一铆钉,14为第二铆钉,15为限位铆钉,16为开关铆钉,17为尼龙垫片,18为阻挡钩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1、防盗罩2、止动钩3、止动钩拉簧4、转片舌5、转片舌拉簧6、加强板7、阻挡钩8、阻挡钩弹簧9和报警开关线束10;其中,锁壳1包括底板1.1,底板1.1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底板1.1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限位铆钉安装孔、阻挡钩安装孔和开关铆钉安装孔;如图6和图7所示,止动钩3和转片舌5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3.1和转片舌孔5.1,且如图8所示,加强板7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7.1和第二定位孔7.2。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加强板7左侧、止动钩3和底板1.1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孔7.1、止动钩孔3.1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13顺序相连,加强板7右侧、转片舌5和底板1.1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二定位孔7.2、转片舌孔5.1和第二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14顺序连接;止动钩拉簧4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1,且该止动钩拉簧4一端与止动钩3相连,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转片舌拉簧6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2,且该转片舌拉簧6一端与转片舌5相连,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防盗罩2通过穿设在上述限位铆钉安装孔中的限位铆钉15与锁壳1左端相连;报警开关线束10通过穿设在上述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16与底板1.1背面相连;如图4所示,阻挡钩8通过穿设在上述阻挡钩安装孔中的阻挡钩铆钉18与锁壳1背面相连,该阻挡钩8与底板1.1背面之间设有尼龙垫片17,且阻挡钩铆钉18穿过该尼龙垫片17;阻挡钩弹簧9穿设在所述阻挡钩铆钉18上,且其一端与阻挡钩8连接,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钩拉簧4和转片舌拉簧6均采用不锈钢拉簧,且阻挡钩弹簧9也可采用不锈钢弹簧,这样能所保证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条件下120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720小时之内无红锈出现,大大超越了现有技术中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下96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上述锁壳1、止动钩3、转片舌5、加强板7、阻挡钩8、阻挡钩铆钉18、第一铆钉13、第二铆钉14、限位铆钉15、开关铆钉16及防盗罩2表面均采用镀锌镍合金,并均采用电泳表面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以提高上述各部件的耐腐蚀性能。
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当阻挡钩8处于全开位置时,其旋转的距离L1为5.17±0.70mm,且全开角度α为15o;当阻挡钩8处于锁止位置时,其旋转的距离L2为11.05±0.70mm。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启机盖锁手柄时,通过拉索传递给该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上的止动钩3运动,随着开启角度增大,止动钩3与转片舌5啮合脱开,在转片舌拉簧6作用下,转片舌5将引擎盖弹起,其高度可达到16-19mm,在弹起过程中报警开关通电状态发生转化,通过电路反馈给车载电脑,从而控制整个汽车电路;操作人员操作阻挡钩8,打开引擎盖门。
关闭引擎盖门时,引擎盖锁扣推动阻挡钩8转动,引擎盖继续下行,阻挡钩8在阻挡钩扭簧9作用下复位,引擎盖锁扣推动转片舌5,随着转片舌5运动,使得报警开关通电状态转化,同时引擎盖在惯性作用下,转片舌5推动止动钩3旋转运动,当转片舌5运动至止动钩3啮合位置时,在止动钩拉簧4作用下,止动钩3与转片舌5处于啮合状态,从而发动机盖锁体总成锁紧,报警开关通电状态也已发生改变,通过电路反馈给车载电脑,从而保证汽车安全行驶。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5500N的力作用时,能保证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2700N的力作用下,也能保证副锁与锁扣不脱开;且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能挺起重量为9kg的引擎盖,其挺举高度还能达到16-19mm。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99155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2CN103899155A21申请号201410096830922申请日20140317E05B45/00200601E05B15/00200601F02B77/0820060171申请人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4500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南路14号72发明人戴红张剑何成亮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代理人朱庆华54发明名称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防盗罩、止动钩、止动钩拉簧、转片舌、转片舌拉簧、加强板、阻挡钩、阻挡钩弹簧和报警开关线束;锁壳包括底板,止。

2、动钩和转片舌均与底板正面相连;止动钩拉簧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且其一端与止动钩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且其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止动钩和转片舌连接;阻挡钩和报警开关线束均与底板背面相连;阻挡钩弹簧一端与阻挡钩连接,另一端与锁壳相连;防盗罩与锁壳左端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该机盖锁体总成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其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99155AC。

3、N103899155A1/1页21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防盗罩(2)、止动钩(3)、止动钩拉簧(4)、转片舌(5)、转片舌拉簧(6)、加强板(7)、阻挡钩(8)、阻挡钩弹簧(9)和报警开关线束(10);所述锁壳(1)包括底板(11),所述止动钩(3)和转片舌(5)分别与所述底板(11)正面左侧和右侧相连;所述止动钩拉簧(4)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1),且所述止动钩拉簧(4)一端与所述止动钩(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相连;所述转片舌拉簧(6)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2),且所述转片舌拉簧(6)一端与所述转片舌(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相连;所。

4、述加强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止动钩(3)和转片舌(5)连接;所述阻挡钩(8)和报警开关线束(10)均与所述底板(11)背面相连;所述阻挡钩弹簧(9)一端与所述阻挡钩(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相连;所述防盗罩(2)与所述锁壳(1)左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所述止动钩(3)和转片舌(5)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31)和转片舌孔(51),且所述加强板(7)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71)和第二定位孔(72);所述加强板(7)左侧、止动钩(3)和底板(11)正面左侧通过依次。

5、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71)、止动钩孔(31)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13)顺序相连,所述加强板(7)右侧、转片舌(5)和底板(11)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72)、转片舌孔(51)和第二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14)顺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左侧设有限位铆钉安装孔,所述防盗罩(2)通过穿设在所述限位铆钉安装孔中的限位铆钉(15)与所述锁壳(1)左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所述报警开关线束(10)通过穿设在所述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16。

6、)与所述底板(11)背面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设有阻挡钩安装孔,所述阻挡钩(8)通过穿设在所述阻挡钩安装孔中的阻挡钩铆钉(18)与所述锁壳(1)背面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8)与所述底板(11)背面之间设有尼龙垫片(17),且所述阻挡钩铆钉(18)穿过所述尼龙垫片(17)。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弹簧(9)穿设在所述阻挡钩铆钉(18)上,且所述阻挡钩弹簧(9)一端与所述阻挡钩(8)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7、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钩拉簧(4)为不锈钢拉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片舌拉簧(6)为不锈钢拉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弹簧(9)为不锈钢弹簧。权利要求书CN103899155A1/4页3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机盖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0003背景技术0004目前,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只有机械式锁紧和打开引擎盖功能,而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即不能反馈发动机盖锁是否锁紧的信号,使用不便。其次,在强度方面,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只能保证在静载荷为4000。

8、N力作用下,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静载荷为2500N力作用下,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对于客户更高的强度要求,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满足不了。另外,在挺举力方面,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在静载荷的同时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最多能挺起的引擎盖重量为4KG,其最多能挺起的高度为15MM,也不能满足客户更高的挺举力要求。0005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弱且挺举力不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

9、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防盗罩、止动钩、止动钩拉簧、转片舌、转片舌拉簧、加强板、阻挡钩、阻挡钩弹簧和报警开关线束;锁壳包括底板,止动钩和转片舌分别与底板正面左侧和右侧相连;止动钩拉簧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且止动钩拉簧一端与止动钩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且转片舌拉簧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另一端与锁壳相连;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止动钩和转片舌连接;阻挡钩和报警开关线束均与底板背面相连;阻挡钩弹簧一端与阻挡钩连接,另一端与锁壳相连;防盗罩与锁壳左端相连。0008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报警开关线束,且该报警开关线束与底板背面相。

10、连,故由此可知本发明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具备报警开关功能。0009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且止动钩拉簧一端与止动钩相连,止动钩拉簧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其另一端也与锁壳连接,这样的设计能保证主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5500N的力作用下,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2700N的力作用下,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大大地增强了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强度。除此之外,因为转片说明书CN103899155A2/4页4舌拉簧的设置还使得主锁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能挺起重量为9KG的引擎盖,且挺举高度。

11、达到1619MM,使得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0010除此之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上分别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和转片舌拉簧消音套,止动钩拉簧消音套和转片舌拉簧消音套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使用时产生的噪音。0011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止动钩和转片舌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和转片舌孔,且加强板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加强板左侧、止动钩和底板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孔、止动钩孔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顺序相连,加强板右侧、转片舌。

12、和底板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二定位孔、转片舌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顺序连接。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止动钩、转片舌、加强板与底板的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0012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左侧设有限位铆钉安装孔,防盗罩通过穿设在限位铆钉安装孔中的限位铆钉与锁壳左端相连。这样的设计也简化了防盗罩与锁壳的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其装配效率。0013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报警开关线束通过穿设在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与底板背面相连。同上所述,这样的设计也简化了报警开关线束与底板的安装和拆卸,也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0014作为对。

13、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设有阻挡钩安装孔,阻挡钩通过穿设在阻挡钩安装孔中的阻挡钩铆钉与锁壳背面相连。同上所述,这样的设计也简化了阻挡钩与锁扣的安装和拆卸,也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0015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与底板背面之间设有尼龙垫片,且阻挡钩铆钉穿过尼龙垫片。尼龙垫片具备优异隔热性能,高强度,且耐腐蚀性能好,故阻挡钩与底板背面之间尼龙垫片的设置,不仅减弱了甚至能避免阻挡钩与底板之间的磨损,而且还有利于阻挡钩与底板之间的摩擦散热,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使用寿命。0016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弹簧穿设在阻挡钩铆钉上。

14、,且阻挡钩弹簧一端与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锁壳连接。0017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止动钩拉簧为不锈钢拉簧。0018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转片舌拉簧为不锈钢拉簧。0019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弹簧为不锈钢弹簧。0020不锈钢耐腐蚀性能耗,而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止动钩拉簧、转片舌拉簧和阻挡钩弹簧,使得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条件下120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720小时之内无红锈出现,大大超越了现有技术中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下96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的性能。0021另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

15、,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说明书CN103899155A3/4页50022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该机盖锁体总成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其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0023附图说明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爆炸图;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装配图;图3是图2的后视图;图4是图3中JJ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HH向的剖视图;图6是止动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转片舌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锁壳,11为底板,2为防盗罩,3为止动钩,31为止动钩孔,4为止动钩拉簧,5。

16、为转片舌,51为转片舌孔,6为转片舌拉簧,7为加强板,71为第一定位孔,72为第二定位孔,8为阻挡钩,9为阻挡钩弹簧,10为报警开关线束,11为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2为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3为第一铆钉,14为第二铆钉,15为限位铆钉,16为开关铆钉,17为尼龙垫片,18为阻挡钩铆钉。具体实施方式002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6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1、防盗罩2、止动钩3、止动钩拉簧4、转片舌5、转片舌拉簧。

17、6、加强板7、阻挡钩8、阻挡钩弹簧9和报警开关线束10;其中,锁壳1包括底板11,底板11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底板11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限位铆钉安装孔、阻挡钩安装孔和开关铆钉安装孔;如图6和图7所示,止动钩3和转片舌5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31和转片舌孔51,且如图8所示,加强板7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71和第二定位孔72。0027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加强板7左侧、止动钩3和底板11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孔71、止动钩孔31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13顺序相连,加强板7右侧、转片舌5和底板11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二定位孔72、转。

18、片舌孔51和第二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14顺序连接;止动钩拉簧4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1,且该止动钩拉簧4一端与止动钩3相连,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转片舌拉簧6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2,且该转片舌拉簧6一端与转片舌5相连,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防盗罩2通过穿设在上述限位铆钉安装孔中的限位铆钉15与锁壳1左端相连;报警开关线束10通过穿设在上述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16与底板11背面相连;如图4所示,阻挡钩8通说明书CN103899155A4/4页6过穿设在上述阻挡钩安装孔中的阻挡钩铆钉18与锁壳1背面相连,该阻挡钩8与底板11背面之间设有尼龙垫片17,且阻挡钩铆钉18穿过该尼龙垫片17。

19、;阻挡钩弹簧9穿设在所述阻挡钩铆钉18上,且其一端与阻挡钩8连接,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0028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钩拉簧4和转片舌拉簧6均采用不锈钢拉簧,且阻挡钩弹簧9也可采用不锈钢弹簧,这样能所保证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条件下120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720小时之内无红锈出现,大大超越了现有技术中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在中性盐雾试验下96小时之内无白锈出现的性能。0029本实施例中,上述锁壳1、止动钩3、转片舌5、加强板7、阻挡钩8、阻挡钩铆钉18、第一铆钉13、第二铆钉14、限位铆钉15、开关铆钉16及防盗罩2表面均采用镀锌镍合金,并均采用电泳表面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以提高上述各部件的。

20、耐腐蚀性能。0030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当阻挡钩8处于全开位置时,其旋转的距离L1为517070MM,且全开角度为15O;当阻挡钩8处于锁止位置时,其旋转的距离L2为1105070MM。003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启机盖锁手柄时,通过拉索传递给该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上的止动钩3运动,随着开启角度增大,止动钩3与转片舌5啮合脱开,在转片舌拉簧6作用下,转片舌5将引擎盖弹起,其高度可达到1619MM,在弹起过程中报警开关通电状态发生转化,通过电路反馈给车载电脑,从而控制整个汽车电路;操作人员操作阻挡钩8,打开引擎盖门。0032关闭引擎盖门时,引擎盖锁扣推动阻挡钩8转动,引擎盖继续下行,阻挡钩8在。

21、阻挡钩扭簧9作用下复位,引擎盖锁扣推动转片舌5,随着转片舌5运动,使得报警开关通电状态转化,同时引擎盖在惯性作用下,转片舌5推动止动钩3旋转运动,当转片舌5运动至止动钩3啮合位置时,在止动钩拉簧4作用下,止动钩3与转片舌5处于啮合状态,从而发动机盖锁体总成锁紧,报警开关通电状态也已发生改变,通过电路反馈给车载电脑,从而保证汽车安全行驶。0033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5500N的力作用时,能保证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2700N的力作用下,也能保证副锁与锁扣不脱开;且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能挺起重量为9KG的引擎盖,其挺举高度还能达到1619MM。0034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899155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99155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99155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3899155A4/6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899155A105/6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899155A116/6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3899155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