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591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2.22 CN 102359148 A *CN102359148A* (21)申请号 201110311468.9 (22)申请日 2011.10.14 E03B 3/34(2006.01) E02D 29/09(2006.01) (71)申请人 济南大学 地址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 106 号 (72)发明人 李旺林 李英特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王汝银 (54) 发明名称 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57) 摘要 一种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2、, 属于保水技 术领域, 它涉及回灌井及其井口, 所述的回灌井位 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下, 其特征是, 在回灌井上 设有一罩于井口上方的井口装置, 所述的井口装 置包括一圆形无底的井盖, 及固定设置于井盖外 侧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 所述的井盖是由圆形顶盖 和垂直连接于顶盖四周的侧壁组成的空芯无底柱 体 ; 所述的侧壁下部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下 ; 在顶盖上设有顶盖方形孔口, 在侧壁上设有侧壁 方形孔口, 回灌井位于井口装置底部中间, 回灌井 四周回填砂石反滤料。 该装置自身回灌能力强, 具 有防止低水位污水回灌的功能, 还具有反滤功能 和一定防淤抗冲能力, 同时易于施工, 节省了砂石 反滤料。 。
3、(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102359164 A1/1 页 2 1. 一种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涉及回灌井及其井口, 所述的回灌井位于河底或渠 底地面以下, 其特征是, 在回灌井上设有一罩于井口上方的井口装置, 所述的井口装置包括 一圆形无底的井盖, 及固定设置于井盖外侧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 所述的井盖是由圆形顶盖 和垂直连接于顶盖四周的侧壁组成的空芯无底柱体 ; 所述的侧壁下部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 以下, 中上部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上 ; 在顶盖上设有顶盖方形孔口, 在侧壁上设。
4、有侧壁方 形孔口, 侧壁方形孔口位于侧壁的中上部且于河底或渠底地面有一定的高度 ; 土工织物反 滤层设置在顶盖和侧壁上并覆盖具有方形孔口的部分 ; 回灌井位于井口装置底部中间, 回 灌井四周回填砂石反滤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侧壁方形孔口 为上下方向的长方形孔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井盖由钢筋砼 或砼或砖石材料或硬质化工材料中的任何之一材料建造。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土工织物反滤 层由具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组成 ; 土工织物反滤层。
5、平铺于井盖的顶盖上面和侧壁外侧, 并固定于井盖之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土工织物为纺 土工织物或无纺土工织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顶盖做成水平 面或倾向水流方向坡度为 1的倾斜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59148 A CN 102359164 A1/3 页 3 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渗式无压地下水回灌的回灌井, 特别是一种圆形自渗回灌 井井口装置, 属于保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有些缺水的地区如何保水或者在沿海地区如。
6、何防止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导致 的海水倒灌是制约当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而解决这一课题的手段除了加强 人们节水意识外, 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0003 为了充分利用雨洪资源, 在没有污染或轻微污染的季节性河流内, 常常布置一种 自身具有过滤水中颗粒状杂质功能的回灌井, 即自渗回灌井, 亦称反滤回灌井、 机渗井。目 前采用的自渗反回灌井由回灌池和普通回灌井组成, 其中回灌池通常埋于地下, 为倒四方 台形或圆形, 深 1m 左右, 池内回填砂、 碎石两级反滤料, 用于过滤河水、 并将河水回灌至回 灌井内 ; 回灌井位于回灌池底部中间, 为圆柱状的空腔, 其井口加盖一带有孔。
7、眼的砼井盖, 河水经过回灌池上方时, 经由砂、 碎石两级反滤料渗透汇总, 通过砼井盖上孔眼进入回灌井 内, 实现保水回灌。但是, 这种自渗回灌井存在的问题是 : 1、 自渗回灌井置于河底或渠底, 极易淤堵和被水流冲坏, 影响使用寿命 ; 2、 回灌池埋于地下, 仅回灌池顶面一个自由进水断 面, 为保证足够的回灌量, 回灌池需要较大的横断面面积, 而且施工量大 ; 3、 建造一个普通 的回灌池需要回填 10m3左右的砂、 碎石, 耗用大量建筑材料 ; 4、 砼井盖的使用影响了回灌 量。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回灌井的使用效果, 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水效能。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自渗回灌井。
8、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 装置, 该装置自身回灌能力强, 具有防止低水位污水回灌的功能, 还具有反滤功能和一定防 淤抗冲能力, 同时易于施工, 节省了砂石反滤料。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种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 涉 及回灌井及其井口, 所述的回灌井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下, 其特征是, 在回灌井上设有一 罩于井口上方的井口装置, 所述的井口装置包括一圆形无底的井盖, 及固定设置于井盖外 侧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 所述的井盖是由圆形顶盖和垂直连接于顶盖四周的侧壁组成的空芯 无底柱体 ; 所述的侧壁下部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下, 中上部位于河。
9、底或渠底地面以上 ; 在顶盖上设有顶盖方形孔口, 在侧壁上设有侧壁方形孔口, 侧壁方形孔口位于侧壁的中上 部且于河底或渠底地面有一定的高度 ; 土工织物反滤层设置在顶盖和侧壁上并覆盖具有方 形孔口的部分 ; 回灌井位于井口装置底部中间, 回灌井四周回填砂石反滤料。 0006 所述的侧壁方形孔口为上下方向的长方形孔口。 0007 所述的井盖由钢筋砼或砼或砖石材料或硬质化工材料中的任何之一材料建造。 0008 所述的土工织物反滤层由具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组成 ; 所述的土工织物为纺土 工织物或无纺土工织物 ; 土工织物反滤层平铺于井盖的顶盖上面和侧壁外侧, 并固定于井 说 明 书 CN 10235。
10、9148 A CN 102359164 A2/3 页 4 盖之上。 0009 所述的顶盖做成水平面或倾向水流方向坡度为 1的倾斜面。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该井口装置自身具有过滤水中颗粒杂质的功能和一定防淤 抗冲能力, 并具有较强的回灌能力, 以及防止低水位污水回灌的功能, 同时又减小了进口横 断面面积, 节约了砂石建筑材料, 还消除了井盖对回灌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0011 1. 将回灌池改为井口装置, 并由地面以下提至地面以上, 同时其侧壁也能进水, 扩 大自由进水断面个数和断面面积, 降低回灌池体积。 0012 2. 增加具有一定强度和防冲能力的井口装置防护结构顶盖和侧壁。
11、, 顶盖和侧 壁材料由硬质塑料、 钢筋砼、 砼、 砖石材料建造 ; 井口装置水平剖面做成圆形, 井口装置竖直 方向为直线型, 解决了水流对原有回灌池的冲击, 并能防止水流冲刷。 井口装置采用圆形易 于生产, 工艺性好。 0013 3. 将回灌池改为井口装置, 并由地面以下提至地面以上 ; 将井口装置顶盖做成水 平面或倾向水流方向坡度为 1的倾斜面 ; 在井口装置顶盖和侧壁覆盖一层易于更换的土 工织物, 这些措施可大大延长自渗回灌井的使用寿命。 0014 4. 将出露于地面的井口装置侧壁的下半部分设计成不透水体, 以防止地表污水回 灌。 0015 5. 去除原有井盖, 可为回灌水通过提供畅通的通。
12、道。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圆形井口装置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 0018 图 2 是圆形井口装置的顶盖水平剖面 A-A 剖面 ; 0019 图 3 是圆形井口装置的侧壁水平剖面 B-B 截面 ; 0020 图 4 是圆形井口装置的侧壁水平剖面 C-C 截面 ; 0021 图 5 是圆形井口装置的侧壁的侧面视图。 0022 图中 : 1 井盖, 2 土工织物反滤层, 3 顶盖, 4 侧壁, 5 河底或渠底地面, 6 顶盖方形孔 口, 7 侧壁方形孔口, 8 回灌井, 9 反滤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图1中, 该种圆形自渗回灌井。
13、井口装置, 涉及回灌井8及其井口, 所述的回灌井8 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下 . 在回灌井 8 上设有一罩于井口上方的井口装置, 该井口装置包 括一圆形无底的井盖 1, 及固定设置于井盖外侧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2 ; 所述的井盖 1 由钢筋 砼或砼或砖石材料或硬质化工材料中的任何之一材料建造。所述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2 由具 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组成 ; 所述的土工织物为纺土工织物或无纺土工织物。土工织物反 滤层平铺于井盖的顶盖上面和侧壁外侧, 并固定于井盖之上。顶盖做成水平面或倾向水流 方向坡度为 1的倾斜面。 0024 井盖 1 是由顶盖 3 和垂直连接于顶盖四周的侧壁 4 组成的空芯无底柱体 。
14、; 所述的 侧壁 4 下部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下, 中上部位于河底或渠底地面以上。如图 2, 在顶盖上 设有多个规则排列的顶盖方形孔口6, 实现自顶盖自由进水 ; 如图3, 在侧壁4上设有侧壁方 说 明 书 CN 102359148 A CN 102359164 A3/3 页 5 形孔口 7, 实现自侧壁自由进水, 所述的侧壁方形孔口 7 最好为上下方向的长方形孔口, 见 图5, 以适应垂直方向上的自由进水。 侧壁方形孔口7位于侧壁的中上部且于河底或渠底地 面 5 有一定的高度, 见图 1 和图 4, 将出露于地面的井口装置侧壁的下半部分设计成不透水 体, 以防止地表污水回灌。土工织物反滤层 。
15、2 设置在顶盖 3 和侧壁 4 上并覆盖具有方形孔 口的部分, 起过滤作用 ; 回灌井 8 位于井口装置底部中间, 回灌井四周回填起过滤作用的砂 石反滤料 9。 0025 施工时, 第一步按常规方法打回灌井 8, 安置砼滤水管 ( 回灌井 8 的主体 ), 在砼滤 水管外放置反滤料 9, 并进行洗井等工艺, 完成回灌井的施工 ; 第二步采用现浇或预制的方 法, 筑造井口装置的侧壁 4 和顶盖 3, 圆形自渗回灌井井口装置工艺性好 ; 第三步采用挖、 吊 装、 填、 压实的方法, 将井口装置固定于回灌井设定位置 ; 第四步将土工织物反滤层 2 平铺 于井口装置的顶盖 3 和侧壁 4 上, 覆盖所有带孔口的部分, 并用压板、 钢钉等将土工织物反 滤层 2 固定于井口装置上。 0026 将回灌池改为井口装置, 并由地面以下提至地面以上 ; 将井口装置顶盖做成水平 面或倾向水流方向坡度为 1的倾斜面 ; 在井口装置顶盖和侧壁覆盖一层易于更换的土工 织物, 这些措施可大大延长自渗回灌井的使用寿命。 说 明 书 CN 102359148 A CN 102359164 A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9148 A CN 102359164 A2/2 页 7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914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