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9553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47536.X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号:

CN104481510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7/04申请日:20141210|||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7/04(2012.01)I

主分类号:

E21B47/04

申请人:

马瑞程

发明人:

马瑞程

地址:

434020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一号长江大学武汉校区石油之光111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应用于油田高凝高蜡原油井,利用空心抽油杆的空心中下入加热电缆伴热升温采油。首先采集准备下入空心抽油杆的油井参数和空心抽油杆的技术参数;然后建立常规抽油井温降模型、建立有热源抽油井温降模型;最后依据模型计算出的下入深度进行施工,最后校核抽油机悬点载荷。效果是:满足抽油机最大悬点载荷的前提下,实现了凝固点大于35℃的油井正常生产;不热洗、不加药,油井有效时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节省了生产运行成本,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采集准备下入空心抽油杆的油井参数和空心抽油杆的技术参 数:
(1)油井井口回压P,单位:MPa;
(2)油管外径D,单位:mm;
(3)油层中部度x,单位:m;
(4)原油倾点温度t,单位:℃;
(5)井口出油温度T井口,单位:℃;
(6)油井产油量Qo,单位:t/d;
(7)油井产水量Qw,单位:t/d;
(8)油井综合含水百分数fw;
(9)地温梯度gT,单位:℃/m;
(10)油层温度t,单位:℃;
(11)加热电缆的功率qi:单位W/m;
步骤2、建立常规抽油井温降模型
将采集的参数带入油井的数学模型一。得到油层产出液沿油管上升途 中温度降至原油倾点温度时距井底的高(x)与油流温度(t)的关系函数 F(t,x)。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制了计算软件,通过迭代法计 算出油管出液温度达到原油倾点的位置距井底的深度(x的零点坐标在井 底油层中部,x向上为正);
模型一:
F ( t , x ) = ( t d - t r + g T 100 x ) exp ( - KDπ QC x ) + ( t r - g T 100 x ) ]]>
式中:
Q——产出液质量流量,kg/s;
fw——产出液含水率;
Q=Qo+Qw
Qo——产出液中油的质量流量,kg/S;
Qw——产出液中水的质量流量,kg/s;
C——采出液的比热容,J/(kg.℃);
C=Co×(1-fw)+Cw×fw
Co——油的比热容,J/(kg.℃);
Cw——水的比热容,J/(kg.℃);
K——计算管道(油管)传热系数,W/(m2.℃);
D——计算管道(油管)直径,m;
x——距井底距离,m;
tr——沿井筒计算零点处地层温度,℃;
td——沿井筒计算零点处产液温度,℃;
gT——温度梯度,℃/100m;
步骤3、建立有热源抽油井温降模型
将采集的相关数据代入电缆加热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模型二)。 得到有内热源时油管内液体温度(T)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函数G(T,X)(X 的零点坐标在油管内原油温度为倾点处,X向上为正。数学模型中的深度 要通过迭代法才能计算,因为一个深度对应一个井口温度);
模型二:
G ( T , X ) = ( t - t r + g T 100 X ) exp ( - KDπ QC X ) + q i QC X + ( t r - g T 100 X ) ]]>
式中:
qi——单位长度内热源散热功率,W/m;
t——原油倾点温度,℃;
其它参量意义同步骤2,不再赘述;
所述的井口出油温度,具体计算方法是通过迭代法求解。迭代是数值 分析中通过从一个初始估计出发寻找一系列近似解来解决问题(一般是解 方程或者方程组)的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统称为迭代法。 迭代法是一种数值计算处理方法,是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在此不作详 述;
步骤4、依据步骤3计算出的下入深度X及井口出油温度T和施工 设计,下入油井管柱和带有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的油井杆柱包括:油 井管柱自井口从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外径为73mm的加厚油管、外径为 73mm的平式油管、抽油泵泵筒、外径为73mm的筛管、外径为73mm的导 锥;
油井杆柱自井口从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外径为36mm的空心抽油 杆、外径为36mm变外径为25mm的抽油杆变扣接头、外径为25mm的D级 抽油杆、外径为22mm的HY级抽油杆、外径为19mm的HY级抽油杆和抽油 泵柱塞,抽油泵柱塞在油井管柱的抽油泵泵筒内。最后,加热电缆经过 电加热空心抽油光杆连接装置(专利号:CN201220688482.0),沿空心抽 油杆的内孔下入井内;
步骤5、确定空心抽油杆及加热电缆下入深度后,校核抽油机悬点 载荷。检验所用地面抽油机功率和提升力是否满足需要;
Pmax=P空杆+P+P+P
式中:Pmax为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t;P空杆为空心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 t;P为普通杆在液体中的重量,t;P为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载荷,t; P为下井加热电缆的重量,t。

说明书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高凝高蜡原油井,利 用过空心抽油杆加热采油技术领域,是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 缆下入深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凝高蜡原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因原油物性差容易造成抽油机悬 点载荷增大,在停电停井的情况下重新起抽困难,增加了油井维护的 难度,同时,有的井不采取井筒加热技术,根本不能正常生产。在油 井中下入一定深度的空心抽油杆辅助电缆加热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但是其下入深度往往是凭经验进行,不利于提高油井的高凝高蜡原油 开采效果,也不能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史正刚,王东国等人发表在2011年第3期《中国石油大学胜利 学院学报》上的“电加热抽油井筒的温度预测及功率确定”一文,只 提出了加热电缆配备功率的问题,未提到合理下入深度的问题。
李胜彪张振华等人发表在2005年第1期《油气田地面工程》杂 志上的“井筒电加热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一文,论述了空心抽 油杆电加热装置结构及原理、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及施工技术要求和 现场应用取得效益等。
上述文献中对电加热杆的应用效果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是 未提及电加热杆下入深度。目前,管柱的连接关系已经具备,但没有 技术人员能确定电加热杆下入井内的最适合的深度,大家凭经验确定 下入深度。下入深过大,会增加抽油机悬点负荷和耗电,也会造成加 热电缆和空心抽油杆浪费;下入深度不足,起不到充分的加热作用, 油井不能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 方法。建立井口出油温度和深度的数学模型并求解,确定空心抽油杆 加热电缆下入最适合的深度,充分发挥加热电缆热源效率,确保油管 内的原油充分加热,降低高凝高蜡原油的粘度,降低抽油载荷,克服 采出高凝高蜡原油时,在井筒中举升困难、能耗高的不足。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采集准备下入空心抽油杆的油井参数和空心抽油杆的技 术参数:
(1)油井井口回压P,单位:MPa;
(2)油管外径D,单位:mm;
(3)油层中部度x,单位:m;
(4)原油倾点温度t,单位:℃;
(5)井口出油温度T井口,单位:℃;
(6)油井产油量Qo,单位:t/d;
(7)油井产水量Qw,单位:t/d;
(8)油井综合含水百分数fw;
(9)地温梯度gT,单位:℃/m;
(10)油层温度t,单位:℃;
(11)加热电缆的功率qi:单位W/m。
步骤2、建立常规抽油井温降模型
将采集的参数带入油井的数学模型一。得到油层产出液沿油管上 升途中温度降至原油倾点温度时距井底的高(x)与油流温度(t)的 关系函数F(t,x)。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制了计算软件, 通过迭代法计算出油管出液温度达到原油倾点的位置距井底的深度(x 的零点坐标在井底油层中部,x向上为正)。
模型一:
F ( t , x ) = ( t d - t r + g T 100 x ) exp ( - KDπ QC x ) + ( t r - g T 100 x ) ]]>
式中:
Q——产出液质量流量,kg/s;
fw——产出液含水率;
Q=Qo+Qw
Qo——产出液中油的质量流量,kg/S;
Qw——产出液中水的质量流量,kg/s;
C——采出液的比热容,J/(kg.℃);
C=Co×(1-fw)+Cw×fw
Co——油的比热容,J/(kg.℃);
Cw——水的比热容,J/(kg.℃);
K——计算管道(油管)传热系数,W/(m2.℃);
D——计算管道(油管)直径,m;
x——距井底距离,m;
tr——沿井筒计算零点处地层温度,℃;
td——沿井筒计算零点处产液温度,℃;
gT——温度梯度,℃/100m。
步骤3、建立有热源抽油井温降模型
将采集的相关数据代入电缆加热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模型 二)。得到有内热源时油管内液体温度(T)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函数G (T,X)(X的零点坐标在油管内原油温度为倾点处,X向上为正。数学 模型中的深度要通过迭代法才能计算,因为一个深度对应一个井口温 度)。
模型二:
G ( T , X ) = ( t - t r + g T 100 X ) exp ( - KDπ QC X ) + q i QC X + ( t r - g T 100 X ) ]]>
式中:
qi——单位长度内热源散热功率,W/m;
t——原油倾点温度,℃;
其它参量意义同步骤2,不再赘述。
所述的井口出油温度,具体计算方法是通过迭代法求解。迭代是数 值分析中通过从一个初始估计出发寻找一系列近似解来解决问题(一 般是解方程或者方程组)的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统称为 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数值计算处理方法,是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 在此不作详述。
步骤4、依据步骤3计算出的下入深度X及井口出油温度T和 施工设计,下入油井管柱和带有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的油井杆柱包 括:油井管柱自井口从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外径为73mm的加厚油 管、外径为73mm的平式油管、抽油泵泵筒、外径为73mm的筛管、外 径为73mm的导锥。
油井杆柱自井口从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外径为36mm的空心抽 油杆、外径为36mm变外径为25mm的抽油杆变扣接头、外径为25mm 的D级抽油杆、外径为22mm的HY级抽油杆、外径为19mm的HY级抽 油杆和抽油泵柱塞,抽油泵柱塞在油井管柱的抽油泵泵筒内。最后, 加热电缆经过电加热空心抽油光杆连接装置(专利号: CN201220688482.0),沿空心抽油杆的内孔下入井内。
步骤5、确定空心抽油杆及加热电缆下入深度后,校核抽油机 悬点载荷。检验所用地面抽油机功率和提升力是否满足需要。
Pmax=P空杆+P+P+P
式中:Pmax为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t;P空杆为空心抽油杆在液体中的 重量,t;P为普通杆在液体中的重量,t;P为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 载荷,t;P为下井加热电缆的重量,t。
所述的校核抽油机悬点载荷是油田技术人员熟悉的方法,不在详 述;
所述的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就是油田常说的电加热抽油杆或电 热杆。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本发明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 法,能确定空心抽油杆下入井内的最适合的深度,在满足抽油机最大 悬点载荷的前提下,实现了凝固点大于35℃的油井正常生产;不热 洗、不加药,油井有效时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节省了生产运行 成本,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雁63-159井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为例,进行 详细说明。
雁63-159井原油物性:20℃时密度,0.932g/cm3,50℃黏度 956.4mPa.s,凝固点37℃,含蜡量31.8%,井深2995.7m,日产油 12t/d,日产13t/d,下泵参数φ38mmx1929.28m。
步骤1、采集准备下入空心抽油杆的油井参数、空心抽油杆的技 术参数和加热电缆的技术参数:
1、油管外径D,73mm;
2、原油倾点温度t,37℃;
3、井口出油温度T井口,40℃;
4、油井产油量Qo,12t/d;
5、油井产水量Qw,13t/d;
6、地温梯度gT,3℃/100m;
7、油层温度t,89℃;
8、加热电缆的功率qi,取5W/m、6W/m、7W/m进行试算,当不能满 足井口出油温度时,再选功率或大或小的加热电缆试算;
步骤2、将采集的参数带入油井的数学模型一。得到油层产出液 沿油管上升途中温度降至原油倾点温度时距井底的高(x)与油流温度 (t)的关系函数F(t,x)。
F ( t , x ) = ( t d - t r + g T 100 x ) exp ( - KDπ QC x ) + ( t r - g T 100 x ) ]]>
式中:
Q——产出液质量流量,kg/s;
fw——产出液含水率;
Q=Qo+Qw
Qo——产出液中油的质量流量,kg/S;
Qw——产出液中水的质量流量,kg/s;
C——采出液的比热容,J/(kg.℃);
C=Co×(1-fw)+Cw×fw
Co——油的比热容,J/(kg.℃);
Cw——水的比热容,J/(kg.℃);
K——计算管道(油管)传热系数,W/(m2.℃);
D——计算管道(油管)直径,m;
x——距井底距离,m;
tr——沿井筒计算零点处地层温度,℃;
td——沿井筒计算零点处产液温度,℃;
gT——温度梯度,℃/100m。
步骤3、将采集的相关数据代入电缆加热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 (模型二)。得到有内热源时油管内液体温度(T)随深度变化的关系 函数G(T,X)(X的零点坐标在油管内原油温度为倾点处,X向上为正。 数学模型中的深度要通过迭代法才能计算,因为一个深度对应一个井 口温度)。
模型二:
G ( T , X ) = ( t - t r + g T 100 X ) exp ( - KDπ QC X ) + q i QC X + ( t r - g T 100 X ) ]]>
式中:
qi——单位长度内热源散热功率,W/m;
t——原油倾点温度,℃;
其它参量意义同步骤2,不再赘述。
通过求解表明。雁63-159井空心抽油杆下入深度为850~ 950m之间,能满足凝固点为37℃原油的生产要求。凝固点为37℃ 的原油井口出油温度必须大于此旁温度。
步骤4、依据步骤3计算出的下入深度X及井口出油温度T,下 入油井管柱和带有空心抽油杆的油井杆柱包括:油井管柱自井口从 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外径为73mm的外加厚油管长度为900m,73mm 外加厚油管的最下端深度为900m;外径为73mm的外加厚油管下接 外径为73mm的平式油管长度为1021.92m,外径为73mm的平式油 管最下端深度为1921.92m;抽油泵泵筒长度为7.76m,抽油泵泵 筒的最下端深度为1929.68m;外径为73mm的筛管长度为20.31m, 外径为73mm的筛管最下端深度为1948.99m;外径为73mm的导锥 长度为29.55m,外径为73mm的导锥的下端深度为1978.54m。 油井杆柱自井口从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有外径为36mm的空心抽油杆 长度为908.14m,外径为36mm的空心抽油杆长度为908.14m,最下端 深度为908.14m;外径为36mm变外径为22mm的抽油杆变扣接头 长度为0.5m,抽油杆变扣接头的最下端深度为908.64m;外径为 22mm的HY级抽油杆长度为375.38m,外径为22mm的HY级抽油 杆最下端深度1284.02m;外径为19mm的HY级抽油杆长度为 520.58m,外径为19mm的HY级抽油杆的最下端深度为1804.6m; 外径为25mm的D级抽油杆长度为101.36m,外径为25mm的D级抽 油杆最下端深度为1905.96m;抽油泵柱塞长度为1.5m,抽油泵柱 塞的最下端深度为1907.46m。抽油泵柱塞在油井管柱的抽油泵泵筒 内。在空心抽油杆的上端端有电加热空心抽油光杆连接装置(专利号: CN201220688482.0),加热电缆经过连接装置导入沿空心抽油杆的内孔 下入井内。空心抽油杆内径为24mm,电缆的外径为19mm,能够下入杆 内。
步骤5、确定同轴式双空心抽油杆下入深度后,校核抽油机悬 点载荷。
Pmax=P空杆+P+P+P
其中:
1、每千米D36mm空心抽油杆的质量为4600kg/km;
2、每千米加热电缆的质量为680kg/km;
3、每千米D19mm空心抽油杆的质量为2350kg/km;
4、每千米D22mm空心抽油杆的质量为3136kg/km;
5、每千米D25mm空心抽油杆的质量为4091kg/km;
经过校核空心杆及加热电缆下入深度908.14m,下泵深度 1929.68m,抽油机悬点载荷在8.749t,14型抽油机能满足生产要 求。雁63-159井起抽后,实现了油井24小时连续正常生产;油井 不热洗、不加药,油井有效时率平均提高13.8个百分点,减轻了员 工的劳动强度。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确定过空心抽油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的方法,应用于油田高凝高蜡原油井,利用空心抽油杆的空心中下入加热电缆伴热升温采油。首先采集准备下入空心抽油杆的油井参数和空心抽油杆的技术参数;然后建立常规抽油井温降模型、建立有热源抽油井温降模型;最后依据模型计算出的下入深度进行施工,最后校核抽油机悬点载荷。效果是:满足抽油机最大悬点载荷的前提下,实现了凝固点大于35的油井正常生产;不热洗、不加药,油井有效时率平均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