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杀菌剂【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合食品或食品制备设备等的杀菌中使用的煅烧钙或
氢氧化钙而成的杀菌剂。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食品或调理器具的杀菌中主要使用次氯酸钠,其有
作业时的气味,食品中的气味的残留、分解物的致癌性(三卤甲烷的
生成)、在有机物的存在下的效果降低等的问题,因此需求新的杀菌
方法的开发。
近年,公开了贝壳煅烧钙及作为其水和物的氢氧化钙中有抗菌性
(专利文献1)、公开了此贝壳煅烧钙中配合有机酸盐的食品的制菌
剂(专利文献2)、煅烧钙中配合多元醇脂肪酸酯及乙醇的食品用除
菌剂(专利文献3)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22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90044特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72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上述的制菌剂或除菌剂(以下,综合称之为“杀菌剂”)得
不到充分的杀菌效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的发明,其主要的目的是以提供相比含有
煅烧钙或氢氧化钙的以往的杀菌剂有更高的杀菌力的食品用杀菌剂作
为课题。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重复了锐意研究的结果,通过将煅
烧钙或氢氧化钙与乙醇和乳酸钠联用,发现得到高的杀菌效果,从而
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要旨如下。
〔1〕食品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为由煅烧钙、乙醇及乳酸
钠配合而成的水溶液或水分散体。
〔2〕上述〔1〕所述的食品用杀菌剂,其中所述煅烧钙是选自
牡蛎壳、扇贝壳、北极贝壳、卵壳或珊瑚壳的煅烧物中的1种或2种
以上的混合物。
〔3〕上述〔1〕所述的食品用杀菌剂,其为代替煅烧钙配合氢
氧化钙而成。
〔4〕上述〔1〕~〔3〕之任一项所述的食品用杀菌剂,其中所
述煅烧钙或氢氧化钙的配合比例是0.01~15重量%、乙醇的配合比例
是5~20重量%、乳酸钠的配合比例是0.02~20重量%。
〔5〕上述〔1〕~〔4〕之任一项所述的食品用杀菌剂,其中所
述煅烧钙和氢氧化钙的平均粒径均为0.1~10μm。
〔6〕保存性改善的食品,其由上述〔1〕~〔5〕之任一项所述
的食品用杀菌剂杀菌处理而得到。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杀菌剂由煅烧钙或氢氧化钙、乙醇及乳酸钠配合的水溶
液或水分散体构成,所以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食中
毒菌得到高的杀菌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在牛肉(肉脍)中使用本发明品的杀菌测试的结果
的图。
【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杀菌剂,如上所述,作为有效成分配合着煅烧钙或氢氧
化钙、乙醇及乳酸钠,所以可用于食品用途。食品用途是指,除了食
品本身之外、也可适用于调理器具、调理设备等的食品制备设备。
本发明中使用的煅烧钙是成为本发明中涉及的杀菌剂的杀菌力的
主体的成分,将牡蛎壳、扇贝壳、北极贝壳、卵壳或珊瑚壳等煅烧前
的成分是碳酸钙的动性质来源的钙在600℃以上、优选在900~1200℃
的温度煅烧或通电加热15~60分钟左右而得到,使主成分成为氧化
钙。优选得到的煅烧钙的饱和水溶液的pH在11~13的范围内。煅烧
钙的平均粒径通常是0.1~10μm。上述的煅烧钙通常使用适合于食品
添加物规格的。杀菌剂中的煅烧钙的配合比例不特别限定,但在杀菌
力及经济性的方面,优选是0.01~15重量%,再优选是0.1~5重量%。
本发明的杀菌剂由以上述的煅烧钙作为必须成分含有的水溶液或
水分散体组成,作为煅烧钙的主成分的氧化钙与水反应而生成氢氧化
钙。然后,一般认为此氢氧化钙发挥杀菌效果。从而,本发明中代替
煅烧钙而配合氢氧化钙也可。本发明中使用的氢氧化钙的平均粒径是
通常0.1~10μm。上述的氢氧化钙通常使用适合于食品添加物规格的。
杀菌剂中的氢氧化钙的配合比例不特别限定,但在杀菌力及经济性的
方面,优选是0.01~15重量%,再优选是0.1~5重量%。另外,由于
煅烧钙吸湿性高,为了提高处理容易度,也可将煅烧钙和氢氧化钙联
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乙醇优选通常适合于食品添加物规格。杀菌剂中
的乙醇的配合比例不特别限定,通常以5~20重量%的范围配合。
本发明中使用的乳酸钠是对于提高煅烧钙与水反应而生成的氢氧
化钙的水中溶解性必要的物质,通常使用适合于食品添加物规格的50
重量%或60重量%的水溶液。杀菌剂中的乳酸钠的配合比例不特别限
定,但在杀菌力及经济性的方面,优选是0.02~20重量%,再优选是
0.1~15重量%,特别优选是1~15重量%。
在本发明的杀菌剂中,除了上述的必须成分之外、根据需要而添
加例如,香料、染料等也可。包括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杀菌剂可对于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食中毒菌发挥高的杀菌力。另外,
本发明的杀菌剂通过使用动物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眼刺激性试验、
皮肤一次刺激性试验确认了安全性。本发明的杀菌剂包括水溶液或水
分散体,可以液体、喷雾剂、泡状、喷射剂等的形态使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试验例等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的
限制。
【1.包括煅烧钙和乙醇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参考例)】
以表1及表2所示的配合处方制备配合贝壳煅烧钙(NC公司)
和乙醇,余部为水的组合物,检查对大肠杆菌(Esherichia coli NIHJ)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09P)(以下,有时称之
为“供试菌”)的杀菌效果。
(杀菌有效判断试验)
上述组合物的杀菌效果通过作为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判断法已知的
Kelsey-Sykes法(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1974年11月30日发
行、第528~530页)的藤本变法(“防菌防霉”、技报堂出版、第683~
684页)判断。操作顺序的概略如下。
(1)向设定在20℃的反应容器分注上述制备的混合液~水分散
体3ml,注加浓度调节到104~105cfu/ml的供试菌1ml(将此时间点
作为供试菌的最初的注加开始时)、其8分钟后,采集反应液,向放
入后培养培养基(Bacto(TM)Tryptic Soy Broth)的5个试管各注
加接种0.02ml(1滴)。
(2)2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经过10分钟后)、向
反应液注入上述供试菌1ml,8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经
过18分钟后)、采集反应液,向放入后培养培养基(Bacto(TM)
Tryptic Soy Broth)的5个试管各注加接种0.02ml(1滴)。
(3)2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经过20分钟后)、向
反应液注入上述供试菌1ml,8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
经过28分钟后)、采集反应液,向放入后培养培养基(Bacto(TM)
Tryptic Soy Broth)的5个试管各注加接种0.02ml(1滴)。
(评价)
将步骤(1)~(3)中得到的各5个试管于37℃培养24小时,
在各步骤中,在5个中3个以上的试管未确认供试菌的增殖时,判断
有杀菌效果。
具体性的评价如下。结果示于表1和表2。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表1】<使用菌株:大肠杆菌>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表2】<使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从表1的结果得知,对大肠杆菌而言,将煅烧钙配合0.05重量%
以上时,配合10重量%以上的乙醇,则可确认充分的杀菌效果(评价:
◎)。另外,从表2的结果得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入亚,将煅烧
钙配合0.05重量%以上时,配合20重量%以上的乙醇,则可确认充
分的杀菌效果(评价:◎)。
【2.配合乳酸钠的组合物(本发明品)的杀菌效果】
以表3及表4所示的配合处方制备配合贝壳煅烧钙(NC公司)
和乙醇及乳酸钠(60重量%水溶液、武藏野化学研究所),余部为水
的各种的组合物,检查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杀
菌有效判断试验及评价方法与上述“1.包括煅烧钙和乙醇的组合物的
杀菌效果(参考例)”同样地进行。结果示于表3和表4。
【表3】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表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从表3的结果得知,以乳酸钠单独,在配合9重量%的乳酸钠时
也完全无法确认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参照表3之左列),与此相
比,配合5重量%的乙醇、配合0.1重量%的煅烧钙时,配合1.5重量%
以上的乳酸钠,则杀菌效果从评价○变成◎(参照表3之中央列)。
即,通过对含有乙醇和煅烧钙的组合物配合乳酸钠,可确认对大肠杆
菌的杀菌力的增强效果。
此倾向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显著地确认。即,配合5
重量%的乙醇、配合0.1重量%的煅烧钙时,配合4.5重量%的乳酸钠,
则杀菌效果从评价×变成△(参照表4之中央列)、配合10重量%的
乙醇、配合0.2重量%的煅烧钙时,配合6重量%以上的乳酸钠,则
杀菌效果从评价△变成◎(参照表4之右列)。
由乳酸钠的杀菌力的增强效果推测为由升高组合物中的氢氧化钙
的溶解性所致。即,配合的煅烧钙与组合物中的水反应而作为氢氧化
钙存在,一般认为此氢氧化钙是示杀菌效果的物质。然后认为,氢氧
化钙对水的溶解度小,因此不发挥原本的杀菌效果,但可认为上述的
结果提示,通过乳酸钠的添加,生成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升高。
【3.配合其他有机酸盐的组合物(比较品)的杀菌效果】
除了代替乳酸钠而配合表5及表6所示的3种有机酸盐而使用由
同表所示的配合处方组成的组合物以外,通过与“1.包括煅烧钙和乙
醇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参考例)”同样的方法检查对大肠杆菌及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结果示于表5和表6。
【表5】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表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从表5的结果得知,在配合5重量%乙醇、0.1重量%煅烧钙时,
配合5重量%柠檬酸三钠的组合物的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示评价○。
但是,以配合5重量%乙醇、0.1重量%煅烧钙的组合物也示与上述同
样的杀菌效果(参照表3之中央列第一上)。从而,即便配合5重量%
柠檬酸三钠,也无法确认对大肠杆菌的杀菌力的增强效果。
另外,配合5重量%醋酸钠或酒石酸钠的组合物的对大肠杆菌的
杀菌效果示△。从而,配合5重量%醋酸钠或酒石酸钠时,确认杀菌
效果相反降低。
如上所述,将本试验中使用的3种有机酸盐配合到含有乙醇和煅
烧钙的组合物中,也不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上述的结果通过检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的表6更显著
地确认。
【4.对各种食中毒菌的杀菌效果比较测试1】
配合贝壳煅烧钙(NC公司)、乙醇、乳酸钠(60重量%水溶液、
武藏野化学研究所),余部为水而制备下述处方的水分散体,用膜滤
器(孔径:0.45μm)过滤而制备透明的水溶液(本发明品),供于以
下的杀菌测试。作为比较品,使用乙醇液(30重量%)和次氯酸钠液
(有效氯量150ppm)。
<配合处方>
煅烧钙
0.2重量%
乙醇
10重量%
乳酸钠
6重量%
水
83.8重量
对表7所示的33种食中毒菌比较了本发明品和比较品的杀菌效
果。杀菌效果判断试验及评价方法与上述“1.包括煅烧钙和乙醇的组
合物的杀菌效果(参考例)”同样地进行。结果示于表7。
【表7】
EtOH:乙醇的缩写
S.H:次氯酸钠的缩写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5.对各种食中毒菌的杀菌效果比较测试2】
除了向上述“4.对各种食中毒菌的杀菌效果比较测试1”中使用的
供试菌液配合酵母提取物至成4重量%的作为供试菌液以外,以与上
述“4.对各种食中毒菌的杀菌效果比较测试1”同样的方法比较本发明
品和比较品的杀菌效果。结果示于表8。
【表8】
EtOH:乙醇的缩写
S.H:次氯酸钠的缩写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如从表7得知,对未配合酵母提取物的供试菌液而言,本发明品
相比乙醇液确认高的杀菌效果,确认与次氯酸钠液同等的高的杀菌效
果。再者,从表8的结果得知,对配合酵母提取物的供试菌液(难呈
现杀菌效果的菌液)而言,本发明品相比乙醇液或次氯酸钠液确认高
的杀菌效果。
【6.使用本发明品的杀菌测试】
上述“4.对各种食中毒菌的杀菌效果比较测试1”中使用的本发明
品供于以下的杀菌测试。
【6-1.案板的杀菌测试】
向含1×105cfu/ml左右的大肠杆菌O-15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
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 EDL 933)的生理盐水浸渍案板1小时,
将此案板轻轻除水之后,喷雾(0.7ml)本发明品,1分钟后,使用灭
菌绵棒,从喷雾本发明品的部分采集待测样品而接种到クロモアガ一
O-157琼脂培养基(关东化学)中,于37℃培养24小时,测定活菌
数。
作为比较品而使用一般在食品工场中以杀菌的目的使用的70重
量%乙醇而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测定活菌数。结果
示于表9。
如从表9得知,相比未进行杀菌处理的试验区、用70重量%乙醇
进行杀菌处理的试验区,确认用本发明品进行处理的试验区中活菌数
显著地降低。
【表9】案板的除菌结果(一般活菌数)
本发明品
300以下
乙醇70%
2.8×104
未添加
6.8×105
【6-2.使用本发明品的杀菌测试2】
向洗手后干燥的手喷雾1.4ml本发明品,喷及到整个手,1分钟
后,使用灭菌绵棒,从喷雾本发明品的部分采集待测样品而接种到标
准琼脂培养基(日水制药),于37℃培养48小时,测定活菌数。
作为比较品使用一般在食品工场以杀菌的目的使用的70重量%
乙醇,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杀菌处理,测定活菌数。结果示于
表10。
如从表10得知,相比用70重量%乙醇进行杀菌处理的试验区,
确认用本发明品处理的试验区中的活菌数显著地降低。
【表10】手的杀菌结果(一般活菌数)
本发明品
300以下
乙醇70%
6.2×103
【6-3.使用本发明品的杀菌测试3】
向牛肉(肉脍)200g加2ml弯曲杆菌菌液(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
种(Campylobacterjejuni subsp.Jejuni)JCM2013)1×104cfu/ml而混
合之后,在下述1~4的试验区进行处理,于10℃储存处理后的牛肉
(肉脍),储存后立即,5小时后及24小时后,分别采集20g牛肉,
用180ml的灭菌生理盐水(食盐浓度0.85%)稀释、将用细菌分离器
破碎的试验液1ml移到灭菌培养皿,加BHI琼脂培养基(荣研化学),
干燥之后于42℃微好氧培养48小时而测定活菌数。结果示于图1。
(试验区)
试验区1:喷雾本发明品后混合
试验区2:在本发明品中浸渍1分钟后,除液
试验区3:喷雾70重量%乙醇后混合
试验区4:无处理
24小时后,用本发明品进行杀菌处理的试验区1中示104程度的
活菌数,与此相比,用70重量%乙醇杀菌处理的试验区3中示105~
106程度的活菌数。从而,确认本发明品相比70重量%乙醇示更优良
的杀菌力。
另外,不同地在牛肉(肉脍)调节试验区1~4,在未调味的状态
下实施牛肉(肉脍)的食味测试时,试验区1与未进行杀菌处理的试
验区4有同等的食味,但在试验区3感觉到来源于乙醇的苦味。
再者知,作为将本发明品向食品的处理方法,浸渍处理(试验区
2)相比喷雾处理(试验区1)在杀菌力的持续性的方面更优良。
【7.使用本发明品的安全性试验】
上述“4.对各种食中毒菌的杀菌效果比较测试1”中使用的本发明
品供于接下来所述的3种安全性试验。
【7-1.使用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品作为待测样品,研究了在小鼠中的急性经口毒性。
购入5周龄的ICR系雌雄小鼠(日本エスエルシ一株式会社),
进行约1周预备饲育而确认在一般状态无异常之后,在试验中使用。
将试验动物在聚碳酸酯制笼中收容各5只,在设定到室温23±2℃、照
明时间12小时/日的饲育室中饲育。使自由摄取饲料(小鼠-大鼠用
固型饲料:ラボMRストツク、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及饮料水(自
来水)。
将待测样品用注射用水稀释而制备100mg/ml的试验液。作为待
测样品施用量,设定施用2000mg/kg的试验组,及作为溶剂对照,设
定施用注射用水的对照组,各组使用雌雄分别5只。
在施用前让试验动物绝食约4小时。测定体重之后,以分别
20ml/kg的施用容量,使用胃探测器强制单次经口施用,在试验组施
用试验液、在对照组施用注射用水。观察期间作为14天。施用日进行
多次、从次日开始进行1天1次的观察。在施用后7及14天测定体重,
通过t-检验,以显著水平5%进行组间的比较。体重测定的结果示于
表11(雄)、表12(雌)。观察期间结束时将动物全部剖检。
【表11】体重变化(雄)
体重用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单位:g)。
括弧内示动物数。
【表12】体重变化(雌)
体重用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单位:g)。
括弧内示动物数。
试验的结果,关于死亡例,无论雌雄,在任何的施用组中,在观
察期间均未确认到死亡例。关于一般状态,无论雌雄,在任何的施用
组中,在观察期间均未确认到异常。在施用后7及14天的体重测定中,
无论雌雄,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未观察到体重值的差。在观察期间结
束时的剖检中,无论雌雄,全部的试验动物中未观察到异常。从这些
的结果,在待测样品的小鼠中,通过单次经口施用的LD50值,无论
雌雄均在2000mg/kg以上。
【7-2.使用兔的眼刺激性试验】
将本发明品作为待测样品,根据OECD化学物质毒性试验指针
(2002),在兔中研究眼刺激性。
购入日本白色种雄兔(北山ラベス株式会社),进行1周以上的
预备饲育而确认一般状态无异常之后,将3只在试验中使用。将试验
动物个别地收容到FRP制笼,在设定到室温22±2℃、照明时间12小
时/日的饲育室中饲育。饲料是限制供给兔-豚鼠用固型饲料(LRC4、
ORIENTAL酵母工业株式会社),饮料水是自由摄取自来水。将试验
开始时的体重为3.22kg、3.23kg、3.06kg的兔各自作为兔No.1、兔
No.2、兔No.3。
在试验开始当日检查各试验动物的两眼之前眼部,确认无异常。
体重测定后,向各试验动物的一侧眼结膜囊内点眼0.1ml待测样品,
保持约1秒钟上下稳合眼睑。另一眼作为无处置的对照。在点眼后1、
24、48及72小时时,使用裂隙灯(×10)(株式会社オ一ヒラ)进行
角膜、虹膜、结膜等的观察,根据Draize法的基准对眼刺激性的程度
记分。使用得到的记分值计算各试验动物的合计评分,每观察时间求
出3只的平均合计评分。
再有,除点眼后1小时之外,在各观察时间使用荧光素钠,详细
地观察角膜上皮障碍的有无和程度。
结果示于表13(兔No.1)、表14(兔No.2)、表15(兔No.3)。
【表13】兔No.1的记分结果
括弧内示对照眼的结果。
-:未判断
*:见到角膜表面的粗造化。
【表14】兔No.2的记分结果
括弧内示对照眼的结果。
-:未判断
*:见到角膜表面的粗造化。
【表15】兔No.3的记分结果
括弧内示对照眼的结果。
-:未判断
*:见到角膜表面的粗造化。
将待测样品0.1ml点眼到兔3只的一侧眼的结果,在试验眼,从
点眼后1小时,在全例观察到眼睑及眼球结膜的发红(点数1)以及
白浊液状的分泌物(点数1~2)、而且见到角膜表面的粗造化。在24
小时时,在2例(兔No.2及No.3)观察到分泌物及角膜表面的粗造
化、在48小时时,残留的刺激反应消失。此外,有看到瞬膜的充血的
例。
在对照眼中,在全例中,在整个观察期间未观察到刺激反应。另
外,对试验眼及对照眼进行由荧光素钠的检查时,在全部的观察时间
均未观察到染色。
观察期间中的平均合计评分的最高值在试验眼是4.0(点眼后1
小时)、在对照眼是0。从这些的结果,在使用兔的眼刺激性试验中,
将待测样品评价为在“无刺激物”的范畴内。
【7-3.使用兔的皮肤一次刺激性试验】
将本发明品作为待测样品,根据OECD化学物质毒性试验指针
(2002),在兔中研究皮肤一次刺激性。
购入日本白色种雄兔(北山ラベス株式会社),进行1周以上的
预备饲育而确认在一般状态无异常之后,将3只在试验中使用。将试
验动物个别地收容到FRP制笼,在设定到室温22±2℃、照明时间12
小时/日的饲育室中饲育。饲料是限制供给兔-豚鼠用固型饲料
(LRC4、ORIENTAL酵母工业株式会社),饮料水是使自由摄取自
来水。将试验开始时的体重为3.48kg、3.17kg、3.09kg的兔分为作为
兔No.1、兔No.2、兔No.3。
将各试验动物的体干背部被毛在试验的约24小时前剪毛。体重测
定后,对于试验动物1只,以约6cm2的面积设定4个位置,在其中的
2个位置以达不到真皮的程度给角化层赋予擦伤(有伤皮肤)、在其
他2个位置作为无处置(无伤皮肤)。向截断成约2cm×3cm的纱布
贴片均一地涂布待测样品0.5ml,适用到无伤及有伤皮肤的各1位置
之后,用マルチフイツクス·ロ一ル(アルケア株式会社)固定。另
外,再用ブレンダ一ムサ一ジカルテ一プ(スリ一エムヘルスケア株
式会社)保持,以使贴片与皮肤接触。将其余的无伤及有伤皮肤作为
对照。
适用时间作为4小时,其后去除贴片,将适用部位用注射用水清
拭。除去后1、24、48及72小时进行观察,根据下述基准实施刺激反
应的记分。
<红斑及痂皮的形成>
无红斑
0
非常地轻度的红斑(勉勉强强可识别)
1
清楚的红斑
2
中度~高度红斑
3
从高度红斑到微少的痂皮的形成(至深部损伤)
4*
(最高点4)
|
*出血、溃疡及坏死作为深部损伤,分类到点数4。
<浮肿的形成>
无浮肿
0
非常地轻度的浮肿(勉勉强强可识别)
1
轻度浮肿(可识别由清楚的膨隆所致的明确的缘)
2
中度浮肿(约1mm的膨隆)
3
高度浮肿(1mm以上的膨隆和超出暴露范围的扩大)
4*
(最高点4)
|
另外,根据Federal Register(1972),将除去贴片后1、24及48
小时的记分值合计而除以6,再算出各试验动物的平均而作为一次刺
激性指数(P.I.I.),基于以下所示的ISO 10993-10的基准,进行待测
样品的刺激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6。
<兔中一次刺激反应的分类>
(反应的分类)
(P.I.I.)
无刺激性
0~0.4
弱的刺激性
0.5~1.9
中度的刺激性
2~4.9
强的刺激性
5~8
【表16】皮肤反应的记分结果
结果以红斑-痂皮/浮肿的顺序显示。
除去后1小时时,在全部的适用部位观察到清楚的红斑(点数2),
在24小时时,在2例(兔No.1、兔No.2)的无伤皮肤及全例的有伤
皮肤、在48小时时,在其余的适用部位消失,其后看不到刺激反应。
根据FederalRegister(1972)求出的一次刺激性指数(P.I.I.)是0.7,
在使用兔的皮肤一次刺激性试验中,将待测样品评价为落入“弱的刺激
物”的范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中涉及的杀菌剂可作为除了食品本身之外、还可适用于调
理器具、调理设备等的食品制备设备的杀菌剂而广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