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9334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4724.2

申请日:

2014.08.01

公开号:

CN104176761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F 17/00申请日:20140801|||公开

IPC分类号:

C01F17/00; B01J23/10; C02F1/28; C02F1/32; C02F103/30(2006.01)N

主分类号:

C01F17/00

申请人:

长春理工大学

发明人:

于文生; 马千里; 董相廷; 王进贤; 王成辉; 刘桂霞

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0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三个步骤:(1)配制电喷溶液,将Ce(NO3)3·6H2O和PVP溶于DMF中形成电喷溶液;(2)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PVP/Ce(NO3)3复合微球,喷嘴的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固化距离为20cm,室温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3)制备CeO2多孔微球,将PVP/Ce(NO3)3复合微球于600℃保温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CeO2多孔微球,直径为1~2μm。该种特殊形貌的CeO2多孔微球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分子模板剂,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产物为二氧化铈多孔微球,其步骤为:
(1)配制电喷溶液
称取1.3gCe(NO3)3·6H2O和5gPVP加入到10g溶剂DMF中,于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制得电喷溶液;
(2)制备PVP/Ce(NO3)3复合微球
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技术参数为:采用一根截平的5#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作为电喷嘴,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喷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针头喷嘴到接收屏铝箔的固化距离为20cm,室温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
(3)制备CeO2多孔微球
将所获得的PVP/Ce(NO3)3复合微球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技术参数为:升温速率为1℃/min,在600℃保温4h,之后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CeO2多孔微球,直径为1~2μ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铈源使用的是硝酸铈(Ce(NO3)3·6H2O)。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模板剂为分子量Mr=1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说明书

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制备研究领域,具体说涉及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铈(分子式为CeO2)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于汽车尾气三元净化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价格低、寿命长等优点,并代替了大部分贵金属,每年用量数千吨;CeO2可用于电子陶瓷和固体电解质;CeO2粉末对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性能,可用于制备紫外吸收材料,如用于吸收荧光灯管中的185nm短波紫外线,以提高灯管寿命,也用于防晒化妆品,防晒纤维,汽车玻璃等;塑料制品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老化变脆,在其表面涂上含有氧化铈微粒涂层(它对阳光是透明的)可防止塑料老化;坦克、汽车、舰船、贮油罐等表面上都需涂上树脂和橡胶类油漆,而这些油漆由于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而极易老化变脆,将氧化铈粉末加入其中制成的防紫外线涂料,其抗老化性明显提高;CeO2也是一种良好的玻璃抛光剂;CeO2是一种良好的紫外光催化材料,可以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总之,CeO2应用面广,潜力巨大,附加值高,商业前景十分看好。
CeO2粉体主要采用高温固相分解法制备,通常采用草酸铈、碳酸铈或硝酸铈为原料,经过高温热处理,得到形貌不规则的大颗粒CeO2粉末,直径一般大于5μm,粉体的比表面积一般较小。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在电纺丝过程中,人们向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施加几千至上万伏的高压静电,使电荷在聚合物溶液内大量聚集,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电荷之间的排斥力克服了溶液表面张力后,液体就会形成细流喷射出去。由于高分子带有相同电荷,相互排斥,细流发生劈裂,随溶剂蒸发而固化,形成纳米纤维,最终落在带有相反电极的接收装置上。然而,人们在实验中发现,在同样条件下,通过降低聚合物浓度,纳米纤维会转变成胶体粒子。这种依靠带电离子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微/纳米粒子的技术被称为电喷离子化技术(Electrospray Ionization,简称ESI)。电喷离子化技术与传统的喷涂技术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液体是非牛顿液体,电极直接与液体接触,并与接受板之间构成电回路,在喷射过程中,由于电荷的排斥,较大的液滴产生爆炸,分裂成纳米级的微小液滴,每一个带电荷的微小液滴都可以看成为一个离子。电喷离子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高分子和无机金属氧化物微/纳米粒子,例如,PVP微球,PMMA微球,ZnO纳米粒子,TiO2微球,SiO2微球等。目前未见有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CeO2多孔微球的相关报道。
利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微/纳米材料时,原料的种类、高分子模板剂的分子量、电喷溶液的组成、电喷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最终产品的形貌和尺寸都有重要影响。本发明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以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10000)作为高分子模板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出PVP/Ce(NO3)3复合微球,再经过高温处理后得到CeO2多孔微球。
发明内容
背景技术中的制备CeO2大颗粒,采用高温固相分解法。背景技术中的使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了高分子和无机金属氧化物微球或纳米粒子。所使用的原料、模板剂和溶剂与本发明的方法不同。本发明使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了CeO2多孔微球,直径为1~2μm。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制备出用于电喷离子化技术的具有一定粘度的电喷溶液,应用电喷离子化技术进行电喷过程,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出PVP/Ce(NO3)3复合微球,再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得到CeO2多孔微球。
其步骤为:
(1)配制电喷溶液
电喷溶液中铈源使用的是硝酸铈,高分子模板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10000),溶剂采用DMF。称取1.3gCe(NO3)3·6H2O和5gPVP加入到10gDMF中,于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制得电喷溶液。
(2)制备PVP/Ce(NO3)3复合微球
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技术参数为:采用一根截平的5#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作为电喷嘴,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喷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针头喷嘴到接收屏铝箔的固化距离为20cm,室温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
(3)制备CeO2多孔微球
将所获得的PVP/Ce(NO3)3复合微球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技术参数为:升温速率为1℃/min,在600℃保温4h,之后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至此得到CeO2多孔微球。
在上述过程中所制备的CeO2微球呈现多孔结构,直径为1~2μm,实现了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CeO2多孔微球的XRD谱图。
图2是CeO2多孔微球的SEM照片,该图兼作摘要附图。
图3是CeO2多孔微球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降解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选用的硝酸铈(Ce(NO3)3·6H2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10000)、N,N-二甲基甲酰胺(DMF)均为市售分析纯产品;所用的玻璃仪器和设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
实施例:称取1.3gCe(NO3)3·6H2O和5gPVP加入到10gDMF中,于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即可得到均一、透明且有一定粘度的电喷溶液。将配制好的电喷溶液加入到电喷装置的储液管中,进行电喷过程,采用一根截平的5#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作为电喷嘴,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喷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针头喷嘴到接收屏铝箔的固化距离为20cm,室内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得到PVP/Ce(NO3)3复合微球。将所获得的PVP/Ce(NO3)3复合微球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1℃/min,在600℃保温4h,之后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CeO2多孔微球。所制备的CeO2多孔微球具有良好的晶型,其衍射峰的d值和相对强度与JCPDS标准卡片CeO2(65-5923)所列的d值和相对强度一致,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见图1所示。所制备的CeO2微球为多孔结构,直径为1~2μm,比表面积为16.71m2/g,见图2所示。所制备的CeO2多孔微球对罗丹明 B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作用,对罗丹明B的吸附率为13.2%,采用主波长为365nm的300W汞灯作为紫外光源,辐照140分钟后CeO2多孔微球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为70.5%,见图3所示。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761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6761A21申请号201410374724222申请日20140801C01F17/00200601B01J23/10200601C02F1/28200601C02F1/32200601C02F103/3020060171申请人长春理工大学地址130022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089号72发明人于文生马千里董相廷王进贤王成辉刘桂霞54发明名称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三个步骤1配制电喷溶液,将CENO336H2O和PVP溶于。

2、DMF中形成电喷溶液;2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PVP/CENO33复合微球,喷嘴的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固化距离为20CM,室温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3制备CEO2多孔微球,将PVP/CENO33复合微球于600保温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CEO2多孔微球,直径为12M。该种特殊形貌的CEO2多孔微球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761ACN104176761A1/1页21。

3、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分子模板剂,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产物为二氧化铈多孔微球,其步骤为1配制电喷溶液称取13GCENO336H2O和5GPVP加入到10G溶剂DMF中,于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制得电喷溶液;2制备PVP/CENO33复合微球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技术参数为采用一根截平的5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作为电喷嘴,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喷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针头喷嘴到接收屏铝箔的固化距离为20CM,室温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3制备CEO2多孔微球将所获得的PVP/CE。

4、NO33复合微球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技术参数为升温速率为1/MIN,在600保温4H,之后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CEO2多孔微球,直径为12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铈源使用的是硝酸铈CENO336H2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模板剂为分子量MR1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权利要求书CN104176761A1/3页3一种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制备研究领域,具体说涉及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二氧化铈分子式为CEO2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于汽车。

5、尾气三元净化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价格低、寿命长等优点,并代替了大部分贵金属,每年用量数千吨;CEO2可用于电子陶瓷和固体电解质;CEO2粉末对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性能,可用于制备紫外吸收材料,如用于吸收荧光灯管中的185NM短波紫外线,以提高灯管寿命,也用于防晒化妆品,防晒纤维,汽车玻璃等;塑料制品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老化变脆,在其表面涂上含有氧化铈微粒涂层它对阳光是透明的可防止塑料老化;坦克、汽车、舰船、贮油罐等表面上都需涂上树脂和橡胶类油漆,而这些油漆由于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而极易老化变脆,将氧化铈粉末加入其中制成的防紫外线涂料,其抗老化性明显提高;CEO2也是一种良好的玻璃抛光剂;CEO2是一。

6、种良好的紫外光催化材料,可以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总之,CEO2应用面广,潜力巨大,附加值高,商业前景十分看好。0003CEO2粉体主要采用高温固相分解法制备,通常采用草酸铈、碳酸铈或硝酸铈为原料,经过高温热处理,得到形貌不规则的大颗粒CEO2粉末,直径一般大于5M,粉体的比表面积一般较小。0004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在电纺丝过程中,人们向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施加几千至上万伏的高压静电,使电荷在聚合物溶液内大量聚集,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电荷之间的排斥力克服了溶液表面张力后,液体就会形成细流喷射出去。由于高分子带有相同电荷,相互排斥,细流发生劈。

7、裂,随溶剂蒸发而固化,形成纳米纤维,最终落在带有相反电极的接收装置上。然而,人们在实验中发现,在同样条件下,通过降低聚合物浓度,纳米纤维会转变成胶体粒子。这种依靠带电离子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微/纳米粒子的技术被称为电喷离子化技术ELECTROSPRAYIONIZATION,简称ESI。电喷离子化技术与传统的喷涂技术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液体是非牛顿液体,电极直接与液体接触,并与接受板之间构成电回路,在喷射过程中,由于电荷的排斥,较大的液滴产生爆炸,分裂成纳米级的微小液滴,每一个带电荷的微小液滴都可以看成为一个离子。电喷离子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高分子和无机金属氧化物微/纳米粒子,例如,PVP微球,PM。

8、MA微球,ZNO纳米粒子,TIO2微球,SIO2微球等。目前未见有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CEO2多孔微球的相关报道。0005利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微/纳米材料时,原料的种类、高分子模板剂的分子量、电喷溶液的组成、电喷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最终产品的形貌和尺寸都有重要影响。本发明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以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10000作为高分子模板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出PVP/CENO33复合微球,再经过高温处理后得到CEO2多孔微球。说明书CN104176761A2/3页4发明内容0006在背景技术中的制备C。

9、EO2大颗粒,采用高温固相分解法。背景技术中的使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了高分子和无机金属氧化物微球或纳米粒子。所使用的原料、模板剂和溶剂与本发明的方法不同。本发明使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了CEO2多孔微球,直径为12M。000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制备出用于电喷离子化技术的具有一定粘度的电喷溶液,应用电喷离子化技术进行电喷过程,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出PVP/CENO33复合微球,再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得到CEO2多孔微球。0008其步骤为00091配制电喷溶液0010电喷溶液中铈源使用的是硝酸铈,高分子模板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10000,溶剂采用DMF。称取13GCENO336。

10、H2O和5GPVP加入到10GDMF中,于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制得电喷溶液。00112制备PVP/CENO33复合微球0012采用电喷离子化技术制备,技术参数为采用一根截平的5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作为电喷嘴,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喷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针头喷嘴到接收屏铝箔的固化距离为20CM,室温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00133制备CEO2多孔微球0014将所获得的PVP/CENO33复合微球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技术参数为升温速率为1/MIN,在600保温4H,之后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至此得到CEO2多孔微球。0015在上述过程中所制备的CEO2微球呈现多。

11、孔结构,直径为12M,实现了发明目的。附图说明0016图1是CEO2多孔微球的XRD谱图。0017图2是CEO2多孔微球的SEM照片,该图兼作摘要附图。0018图3是CEO2多孔微球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降解率曲线。具体实施方式0019本发明所选用的硝酸铈CENO336H2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10000、N,N二甲基甲酰胺DMF均为市售分析纯产品;所用的玻璃仪器和设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0020实施例称取13GCENO336H2O和5GPVP加入到10GDMF中,于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即可得到均一、透明且有一定粘度的电喷溶液。将配制好的电喷溶液加入到电喷装置的储液管中,进行电喷过程,。

12、采用一根截平的5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作为电喷嘴,外径为051MM,内径为026MM,电喷电压为17KV,采用竖喷方式,针头喷嘴到接收屏铝箔的固化距离为20CM,室内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为4060,得到PVP/CENO33复合微球。将所获得的PVP/CENO33复合微球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1/MIN,在600保温4H,之后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CEO2多孔微球。所制备的CEO2多孔微球具有良说明书CN104176761A3/3页5好的晶型,其衍射峰的D值和相对强度与JCPDS标准卡片CEO2655923所列的D值和相对强度一致,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见图1所示。所制备。

13、的CEO2微球为多孔结构,直径为12M,比表面积为1671M2/G,见图2所示。所制备的CEO2多孔微球对罗丹明B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作用,对罗丹明B的吸附率为132,采用主波长为365NM的300W汞灯作为紫外光源,辐照140分钟后CEO2多孔微球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为705,见图3所示。0021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76761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76761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767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