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25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42508 A (21)申请号 201310744888.5 (22)申请日 2013.12.30 C10B 31/00(2006.01) C10B 43/00(2006.01) (71)申请人 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秦 川路 38 号 (72)发明人 姜乃斌 段俊峰 王世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1 代理人 申忠才 (54) 发明名称 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57) 摘要 一种焦炉四位侧吸导。
2、烟车的抓持爪, 在升降 套的上端设法兰盘、 下部设挡火板, 升降套内设升 降杆, 升降杆的上端设联接盘、 下端设耳爪限位 套, 在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置上左 侧联设左耳爪、 右侧设右耳爪, 左耳爪和右耳爪的 上端与耳爪限位套搭接。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左耳 爪和右耳爪, 左耳爪和右耳爪用联接轴安装在焦 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置上, 左耳爪和 右耳爪绕联接轴转动构成杠杆, 动力元件通过升 降杆与左耳爪和右耳爪的上端搭接, 推动左耳爪 和右耳爪张开或合拢, 将炭化室顶盖夹持住移动, 实现将炭化室顶盖打开或关闭。本发明具有设计 合理、 结构简单、 机械化程度高、 操作人员劳动强 度小、 生。
3、产效率高等优点, 可在炼焦炉上推广使 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2508 A CN 103642508 A 1/1 页 2 1. 一种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其特征在于 : 在升降套 (5) 的上端设置有法兰 盘 (6) 、 下部设置有挡火板 (2) , 升降套 (5) 内设置有升降杆 (4) , 升降杆 (4) 的上端设置有联 接盘 (7) 、 下端设置有耳爪限位套 (3) , 在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
4、揭盖导烟装置上左侧联设 置有左耳爪 (1) 、 右侧设置有右耳爪 (9) , 左耳爪 (1) 和右耳爪 (9) 的上端与耳爪限位套 (3) 搭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耳爪 (1) 为 : 爪体 (1-1) 上设置有加强筋 (1-2) , 爪体 (1-1) 的上端连为一体有爪头 (1-3) , 爪头 (1-3) 穿过升降套 (5) 插入到耳爪限位套 (3) 的径向环形槽内, 爪体 (1-1) 的下端连为一体 有爪勾 (1-4) , 在爪体 (1-1) 上加工有联接轴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其特征。
5、在于 : 所述的联接轴 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 L1 为 80 14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2030,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 勾 (1-4) 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L2 为 150 30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 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爪勾 (1-4) 内侧面 之间的夹角为 90 ; 所述的右耳爪 (9) 的结构以及几何形状与左耳爪 (1) 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联接轴。
6、 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 L1 为 11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为 25,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勾 (1-4) 内侧 面之间的距离 L2 为 20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 为 45,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爪勾 (1-4) 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爪限位 套 (3) 的几何形状为 : 在一个圆柱体的侧面中部加工有一道径向环形槽, 径向环形槽的槽 寛为 15mm,。
7、 耳爪限位套 (3) 的竖截面的几何形状为工字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或 4 所述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爪头 (1-3) 的外端为半圆弧面, 半圆弧面的半径 R 为 13mm, 爪头 (1-3) 的宽度小于环形槽 的槽寛。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2508 A 2 1/3 页 3 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炼焦生产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到将炭化室内的烟气导出的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炼焦生产是将按一定比例配合捣固好的煤饼从机侧通过装煤车将煤装入炭化室。 煤饼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加热过程中分解。
8、产生的煤气, 在桥管和集气管处通过喷洒氨水产 生负压, 引导煤气由炭化室顶部空间经上升管、 桥管、 集气管至煤气系统。 但是, 当煤饼推入 炭化室的过程中, 焦炉炉门完全敞开, 外界大气在集气管的系统吸力和桥管处高压氨水的 喷射负压作用下, 进入炭化室, 烟气发生量成几何指数增大。 这部分烟气中含有回收利用价 值的成分, 可使用侧吸导烟管道通过炉顶放散孔导入相邻结焦末期炭化室。 0003 现有的侧吸导烟车只有两工位正导方式, 对于末端炭化室无法实现侧吸导烟, 一 般采用人工开合炉盖, 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0004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了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 该车当前需迫切解决得一。
9、个技术问 题是提供一种能将炭化室顶部的炉盖打开或关闭的机械设备或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机械 化程度高、 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 生产效率高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 0006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在升降套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 下部设 置有挡火板, 升降套内设置有升降杆, 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联接盘、 下端设置有耳爪限位 套, 在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置上左侧联设置有左耳爪、 右侧设置有右耳爪, 左 耳爪和右耳爪的上端与耳爪限位套搭接。 0007 本发明的左耳爪为 : 爪体上设置有加强筋, 爪体。
10、的上端连为一体有爪头, 爪头穿过 升降套插入到耳爪限位套的径向环形槽内, 爪体的下端连为一体有爪勾, 在爪体上加工有 联接轴孔。 0008 本发明的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 L1 为 80 140mm, 联 接轴孔中心与爪头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为 20 30, 联接 轴孔中心与爪勾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L2 为 150 30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的中心线与 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的中心线与爪勾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本发明的右耳爪的结构以及几何形状与左耳爪相同。 0009 本发明的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
11、离 L1 最佳为 110mm, 联 接轴孔中心与爪头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最佳为 25, 联接轴 孔中心与爪勾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L2 最佳为 20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 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的中心线与爪勾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 说 明 书 CN 103642508 A 3 2/3 页 4 0010 本发明的耳爪限位套的几何形状为 : 在一个圆柱体的侧面中部加工有一道径向环 形槽, 径向环形槽的槽寛为 15mm, 耳爪限位套的竖截面的几何形状为工字形。 0011 本发明的爪头的外端为半圆弧面, 半圆弧面的半径 R 。
12、为 13mm, 爪头的宽度小于环 形槽的槽寛。 0012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左耳爪和右耳爪, 左耳爪和右耳爪用联接轴安装在焦炉四位侧 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置上, 左耳爪和右耳爪绕联接轴转动构成杠杆, 动力元件通过升降 杆与左耳爪和右耳爪的上端搭接, 推动左耳爪和右耳爪张开或合拢, 将炭化室顶盖夹持住 移动, 实现将炭化室顶盖打开或关闭。 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机械化程度高、 操作 人员劳动强度小、 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可在炼焦炉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是图 1 中左耳爪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3 是图。
13、 2 的 A-A 剖视图。 0016 图 4 是图 2 的 B-B 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 实施例 1 0019 在图 1 中, 本实施例的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抓持爪由左耳爪 1、 挡火板 2 耳爪限 位套 3、 升降杆 4、 升降套 5、 法兰盘 6、 联接盘 7、 缓冲垫 8、 右耳爪 9 套联接构成。 0020 在升降套5的上端焊接联接有法兰盘6, 法兰盘6用于将本发明用螺纹紧固联接件 与新型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置相联接, 升降套 5 下部焊接联接安装有挡火板 2, 挡 火板 2 用于在炭。
14、化室顶盖打开时防止火焰喷出。升降套 5 内安装有升降杆 4, 升降杆 4 可 在升降套 5 内上下移动, 升降杆 4 的上端焊接联接有联接盘 7, 联接盘 7 的中心加工有中心 孔, 联接盘 7 用于与动力元件联接, 本实施例的动力元件采用升降液压油缸, 也可采用直线 电机, 还可采用齿轮齿条机构, 升降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在 联接盘 7 上, 升降液压油缸的缸筒用联接轴固定联接在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 置上, 联接盘 7 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缓冲垫 8, 缓冲垫 8 用于升降液压油缸 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时减震, 升降杆4的下端焊接联接有耳爪限位套3。。
15、 本实施例的耳爪限位 套 3 的几何形状为在一个圆柱体的侧面中部加工有一道径向环形槽, 径向环形槽的槽寛为 15mm, 耳爪限位套 3 的竖截面的几何形状为工字形。在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导烟装 置上用联接轴左侧联接联接有左耳爪 1、 右侧联接有右耳爪 9, 左耳爪 1 和右耳爪 9 可绕连 接轴转动, 左耳爪 1 和右耳爪 9 的上端穿过升降套 5 插入到耳爪限位套 3 的径向环形槽内, 左耳爪 1 和右耳爪 9 构成两个摇臂, 升降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 下端顶在左耳爪 1 和 右耳爪 9 的上端, 左耳爪 1 和右耳爪 9 张开, 升降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 左耳爪 1 和 右。
16、耳爪9合拢, 将炭化室顶部的顶盖10夹持住, 升降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 将炭化室 顶部的顶盖10打开, 操作者操作升降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再向下移动, 将顶盖10放到炭化室 顶部导烟孔处, 实现关闭炭化室顶部的导烟孔。 说 明 书 CN 103642508 A 4 3/3 页 5 0021 图 2、 3、 4 给出了本发明左耳爪 1 的结构示意图。在图 2、 3、 4 中, 本实施例的左耳 爪 1 由爪体 1-1、 加强筋 1-2、 爪头 1-3、 爪勾 1-4 连为一体构成。爪体 1-1 上一次浇铸成形 有加强筋 1-2, 爪体 1-1 的上端连为一体有爪头 1-3, 爪头 1-3 的外端。
17、为半圆弧面, 半圆弧面 的半径 R 为 13mm, 爪头 1-3 的宽度为 13mm, 将左耳爪 1 安装在焦炉四位侧吸导烟车的揭盖 导烟装置上后, 爪头 1-3 穿过升降套 5 插入到耳爪限位套 3 的径向环形槽内, 爪体 1-1 的下 端连为一体有爪勾 1-4, 爪勾 1-4 用于将炭化室顶部的顶盖 10 抓起。在爪体 1-1 上加工有 联接轴孔,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 L1 为 110mm, 联接轴孔中 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为 25。联接轴孔中心与 爪勾 1-4 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L2 为 200mm, 联接轴孔中心。
18、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垂直平面 之间的夹角为 45,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爪勾 1-4 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 90。 0022 右耳爪9的结构以及几何形状与左耳爪1完全相同, 与其它零部件联接时, 方向相 反。 0023 实施例 2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爪体 1-1 上一次浇铸成形有加强筋 1-2, 爪体 1-1 的上端连为一 体有爪头 1-3, 爪头 1-3 的外端为半圆弧面, 半圆弧面的半径 R 为 13mm, 爪头 1-3 的宽度为 13mm, 爪体 1-1 的下端连为一体有爪勾 1-4。在爪体 1-1 上加工有联接轴孔, 联接轴孔中心 与爪头 1-3 外端。
19、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 L1 为 8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 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为 20。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勾 1-4 内侧面之间的距 离 L2 为 15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联接 轴孔中心与加强筋1-2的中心线与爪勾1-4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 其它零部件以及零 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 1 相同。 0025 实施例 3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爪体 1-1 上一次浇铸成形有加强筋 1-2, 爪体 1-1 的上端连为一 体有爪头 1-3, 爪头 1-3 的外端为半圆弧面, 半圆弧面的半径 R 为 1。
20、3mm, 爪头 1-3 的宽度为 13mm, 爪体 1-1 的下端连为一体有爪勾 1-4。在爪体 1-1 上加工有联接轴孔, 联接轴孔中心 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 L1 为 14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头 1-3 外端半圆弧 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为 30。联接轴孔中心与爪勾 1-4 内侧面之间的距 离 L2 为 300mm, 联接轴孔中心与加强筋 1-2 的中心线与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联接 轴孔中心与加强筋1-2的中心线与爪勾1-4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 其它零部件以及零 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 1 相同。 说 明 书 CN 103642508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2508 A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2508 A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250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