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924225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09408.4

申请日:

2013.11.27

公开号:

CN103639623A

公开日:

2014.03.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23K37/00

主分类号:

B23K37/00

申请人:

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车大桥; 张勇; 李潭

地址: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代理人:

杨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焊接方法无法在钢筋密集区域进行焊接的问题。该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对齐,且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2)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U”字形垫件,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于该“U”字形垫件内;(3)在“U”字形垫件内,将数根焊条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叠;(4)将焊条与钢筋条进行焊接,使得堆叠的焊条构成连接两根钢筋条的焊接段;(5)焊接完成后,取下“U”字形垫件。本发明实现方便且能够很好地解决钢筋密集区域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困难。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对齐,且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
(2)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U”字形垫件,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于该“U”字形垫件内;
(3)在“U”字形垫件内,将数根焊条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叠,所有焊条堆叠后的形状与钢筋条匹配,且所有焊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钢筋条对接、其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条对接;
(4)将焊条与钢筋条进行焊接,使得堆叠的焊条构成连接两根钢筋条的焊接段;
(5)焊接完成后,取下“U”字形垫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垫件由耐高温塑料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段与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端头截面大小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根钢筋条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为三至五厘米。

说明书

说明书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焊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住宅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技术也已经很成熟,根据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实践证明,推动“绿色建筑”,推进节能减排、实施新能源战略和绿色产业战略,大幅度提高住宅建设管理的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水平,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实施住宅工业化是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工业化也将是我国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住宅工业化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现有技术中,钢筋焊接主要采用的焊接方法包括绑焊、搭接焊、对焊、闪光焊、电渣压力焊,但是,在钢筋密集区域处,由于钢筋密集区的钢筋太多,钢筋布置密集,现有的钢筋焊接方法:绑焊、搭接焊、对焊、闪光焊、电渣压力焊根本无法对密集区的钢筋进行焊接施工。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于结构要求钢筋布置太密集而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问题,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攻克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现方便,能有效地解决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于结构要求钢筋布置太密集而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问题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对齐,且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
(2)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U”字形垫件,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于该“U”字形垫件内;
(3)在“U”字形垫件内,将数根焊条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叠,所有焊条堆叠后的形状与钢筋条匹配,且所有焊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钢筋条对接、其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条对接;
(4)将焊条与钢筋条进行焊接,使得堆叠的焊条构成连接两根钢筋条的焊接段;
(5)焊接完成后,取下“U”字形垫件。
为了避免焊接时,“U”字形垫件与焊条焊在一起,所述“U”字形垫件由耐高温塑料材料制成。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焊接段与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端头截面大小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两根钢筋条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为三至五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设计巧妙,实现方便,通过在两根钢筋条之间采用焊条进行堆叠,利用焊条构成焊接段,以此通过焊接段连接两根钢筋条,有效地解决了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于结构要求钢筋布置太密集而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问题。
(2)本发明中“U”字形垫件由耐高温塑料制成,从而避免了在焊接时,“U”字形垫件与焊条焊在一起的问题。
(3)本发明中堆叠后的焊条焊接构成焊接段后,其与钢筋条的尺寸一致,有效地确保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焊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1-第一钢筋条,2-第二钢筋条,3-“U”字形垫件,4-焊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无法实现在钢筋密集区域内的钢筋之间的焊接,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首先将钢筋密集区域内的两个需要对接的钢筋的对接端头齐平,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需要对接的两根钢筋分别命名为:第一钢筋条1和第二钢筋条2,两个钢筋之间预留有间隙,一般地,这个间隙在三至五公分左右;其次,在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U”字形垫件3,且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于该“U”字形垫件内。
在“U”字形垫件内,将数根焊条在第一钢筋条和第二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叠,焊条可根据实际的工况进行选择,一般地,焊条采用比普通焊条高一级属性的焊条,如:普通HRB335采用422型,本发明中即可采用502型。所有焊条堆叠后的形状与钢筋条匹配,且所有焊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钢筋条对接、其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条对接。焊条堆叠后的截面大小最好与钢筋条一致,也可比钢筋条略大。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将所有焊条一端与第一钢筋条进行焊接,所有焊条的另一端与第二钢筋条进行焊接,焊接后的焊条构成焊接段4,为了确保焊接质量,本实施例中焊接段与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端头截面大小一致。焊接完成后,取下“U”字形垫件即可进行后续施工。
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钢筋密集区域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困难。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396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39623 A (21)申请号 201310609408.4 (22)申请日 2013.11.27 B23K 37/00(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镇 (72)发明人 车大桥 张勇 李潭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224 代理人 杨军 (54) 发明名称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 方法, 主要解决了现有焊接方法无法在钢。

2、筋密集 区域进行焊接的问题。该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 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两根需要焊接的钢 筋条的对接端头对齐, 且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 ; (2) 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 “U” 字形垫件, 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于该 “U” 字形垫件内 ;(3)在 “U”字形垫件内, 将数根焊 条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 叠 ;(4) 将焊条与钢筋条进行焊接, 使得堆叠的焊 条构成连接两根钢筋条的焊接段 ;(5) 焊接完成 后, 取下 “U” 字形垫件。本发明实现方便且能够很 好地解决钢筋密集区域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 困难。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39623 A CN 103639623 A 1/1 页 2 1.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对齐, 且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 ; (2) 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 “U” 字形垫件, 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 于该 “U” 字形垫件内 ; (3) 在 “U” 字形垫件内, 将数根焊条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叠, 所有焊条堆叠。

4、后的形状与钢筋条匹配, 且所有焊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钢筋条对接、 其另一 端与另一根钢筋条对接 ; (4) 将焊条与钢筋条进行焊接, 使得堆叠的焊条构成连接两根钢筋条的焊接段 ; (5) 焊接完成后, 取下 “U” 字形垫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 字形垫 件由耐高温塑料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段与 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端头截面大小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根钢筋条对 接端头之间的间隙为三至五厘米。 权。

5、 利 要 求 书 CN 103639623 A 2 1/2 页 3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钢筋焊接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 是涉及一种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美国、 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 住宅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 技术也已经很成 熟, 根据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实践证明, 推动 “绿色建筑” , 推进节能减排、 实施新能源战 略和绿色产业战略, 大幅度提高住宅建设管理的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水平, 全面改善住宅的 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 实施住宅工业化是必经之路。 0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住宅工业化也将是我国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方。

6、向。住宅工业化 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现有技术中, 钢筋焊接主要采用的焊接方法包括绑焊、 搭接焊、 对 焊、 闪光焊、 电渣压力焊, 但是, 在钢筋密集区域处, 由于钢筋密集区的钢筋太多, 钢筋布置 密集, 现有的钢筋焊接方法 : 绑焊、 搭接焊、 对焊、 闪光焊、 电渣压力焊根本无法对密集区的 钢筋进行焊接施工。 0004 因此, 如何有效地解决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于结构要求钢筋布置 太密集而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问题, 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攻克对象。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实现方便, 能有效地解决建筑预制构 件安装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于。

7、结构要求钢筋布置太密集而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问题的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对齐, 且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 ; (2) 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 “U” 字形垫件, 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 于该 “U” 字形垫件内 ; (3) 在 “U” 字形垫件内, 将数根焊条在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堆叠, 所有焊条堆叠后的形状与钢筋条匹配, 且所有焊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钢筋条对接、 其另一 端与另一根钢筋条对接 ; (4) 将焊。

8、条与钢筋条进行焊接, 使得堆叠的焊条构成连接两根钢筋条的焊接段 ; (5) 焊接完成后, 取下 “U” 字形垫件。 0007 为了避免焊接时,“U” 字形垫件与焊条焊在一起, 所述 “U” 字形垫件由耐高温塑料 材料制成。 0008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 所述焊接段与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端头截面大小一 致。 0009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两根钢筋条对接端头之间的间隙为三至五厘米。 说 明 书 CN 103639623 A 3 2/2 页 4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本发明设计巧妙, 实现方便, 通过在两根钢筋条之间采用焊条进行堆叠, 利用焊条 构成焊接。

9、段, 以此通过焊接段连接两根钢筋条, 有效地解决了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所 发生的由于结构要求钢筋布置太密集而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问题。 0011 (2) 本发明中 “U” 字形垫件由耐高温塑料制成, 从而避免了在焊接时,“U” 字形垫 件与焊条焊在一起的问题。 0012 (3) 本发明中堆叠后的焊条焊接构成焊接段后, 其与钢筋条的尺寸一致, 有效地确 保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的焊接示意图。 0014 图 2 为图 1 的截面示意图。 0015 其中, 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 : 1- 第一钢筋条, 2- 第二钢筋条, 3-“U” 字形垫件, 4- 焊接段。 具体实。

10、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 例。 实施例 0017 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无法实现在钢筋密集区域内的钢筋之间的焊接, 因此, 本实 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密集区域的钢筋焊接方法。如图 1、 2 所示, 该方法首先将钢筋密集区 域内的两个需要对接的钢筋的对接端头齐平, 为了方便描述, 本实施例将需要对接的两根 钢筋分别命名为 : 第一钢筋条 1 和第二钢筋条 2, 两个钢筋之间预留有间隙, 一般地, 这个间 隙在三至五公分左右 ; 其次, 在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对接端头处下方垫一个 “U” 字形垫 件 3, 且两根钢筋条的对接端头均位于该 。

11、“U” 字形垫件内。 0018 在 “U” 字形垫件内, 将数根焊条在第一钢筋条和第二钢筋条的对接端头之间的间 隙处进行堆叠, 焊条可根据实际的工况进行选择, 一般地, 焊条采用比普通焊条高一级属性 的焊条, 如 : 普通 HRB335 采用 422 型, 本发明中即可采用 502 型。所有焊条堆叠后的形状与 钢筋条匹配, 且所有焊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钢筋条对接、 其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条对接。 焊 条堆叠后的截面大小最好与钢筋条一致, 也可比钢筋条略大。 0019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 将所有焊条一端与第一钢筋条进行焊接, 所有焊条的另一 端与第二钢筋条进行焊接, 焊接后的焊条构成焊接段 4, 。

12、为了确保焊接质量, 本实施例中焊 接段与两根需要焊接的钢筋条的端头截面大小一致。焊接完成后, 取下 “U” 字形垫件即可 进行后续施工。 0020 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钢筋密集区域无法进行钢筋焊接施工的困难。 0021 按照上述实施例, 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 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 提下, 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 即使在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 动或润色,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 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639623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3962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