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920378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42596.1

申请日:

2012.11.08

公开号:

CN103372437A

公开日:

2013.10.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01J23/80; C07C31/04; C07C29/154

主分类号:

B01J23/8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王海涛; 徐学军; 刘东香; 冯小萍; 王继锋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2012.04.13 CN 201210107896.4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通入一定量CO2后并流加入含铜和锌的金属盐溶液、偏铝酸钠溶液进行成胶,在搅拌条件下老化后经成型制备铜锌系催化剂。该方法能改善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主活性金属组分铜和助催化剂金属组分锌之间协调作用,提高活性相的分散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该催化剂特别适宜作为合成甲醇催化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Cu、Zn的可溶性盐溶于水中配成溶液A,配制偏铝酸钠溶液B;
(2)、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通入CO2,加入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B中的铝以Al2O3计的摩尔比为2~8;
(3)、将溶液A、溶液B并流加入步骤(2)通入CO2的反应罐内成胶,然后在搅拌条件下老化;
(4)、步骤(3)所得到的物料经洗涤、过滤、干燥、焙烧,压片成型,得到铜锌系催化剂。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Cu、Zn可溶性盐为硝酸盐和/或醋酸盐,溶液A中铜浓度为1.0~6.0mol/L,锌浓度为0.5~5.0mol/L;溶液B中偏铝酸钠浓度为1.0~6.0mol/L。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溶液A中铜浓度为2.0~4.0mol/L,锌浓度为1.0~3.0mol/L;溶液B中偏铝酸钠浓度为2.0~4.0mol/L。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的CO2气体的体积浓度为20v%~99v%。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B中的铝以Al2O3计的摩尔比为3~6。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A中,铜/锌原子摩尔比为0.1~10.0,(铜+锌)/铝原子摩尔比为0.1~10.0。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A中,铜/锌原子摩尔比为0.2~5.0,(铜+锌)/铝原子摩尔比为3.0~8.0。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成胶条件:反应温度为30~90℃,pH值为6.0~11.0,成胶时间为0.2~4.0小时;成胶后老化温度50~100℃,老化pH值控制为6.0~11.0,老化时间为0.5~5.0小时。

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成胶条件:反应温度为40~80℃,pH值为7.0~10.0,成胶时间为0.5~3.0小时;成胶后老化温度为60~90℃,老化pH值控制为7.0~10.0,老化时间为1.0~3.0小时。

1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洗涤的温度控制在30~90℃;滤饼在50~150℃条件下干燥,干燥时间0.5~24.0小时,在300~360℃焙烧1~16小时。

11.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锌系催化剂,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催化剂的组成包括,以质量分数计:CuO为20%~75%,ZnO为15%~50%,Al2O3为5%~30%。

说明书

说明书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活性、良好耐热性的用于合成甲醇的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醇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燃料、医药、涂料和国防工业,其产量仅次于合成氨和乙烯,居世界第三,近年甲醇需求量及生产能力随着工业发展而持续增长。
工业上甲醇一般用含有H2、CO、CO2的合成气在一定压力、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生产。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中、低压气相法合成甲醇,所用催化剂基本上为铜、锌、铝的混合氧化物。合成甲醇催化剂中CuO、ZnO、Al2O3三组分的作用各不同, CuO为主活性组分,ZnO和Al2O3为助剂。催化剂制备方法通常为先用共沉淀法(包括并流、反加、正加共沉淀法)生成铜锌的混合碱式碳酸盐,然后再打浆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铝,所生成浆状物经水洗、干燥、焙烧、压片成型。目前催化剂制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方法和工艺的优化和改进,通过改变催化剂组分的比例、晶粒的大小、比表面积的大小和孔径分布来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铜基催化剂热稳定性差,选择性低和寿命短的问题。催化剂制备方法不同,所得催化剂的性能会相差较大。
CN 1810357A采用传统的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将Cu、Zn、Al、Li的硝酸盐混合溶液与NaCO3溶液并流滴定到少量高速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同时保持溶液的pH在 7~8之间,老化,抽滤、洗涤、烘干得催化剂前体,催化剂前体烘干、焙烧得成品。该方法是采用典型的一步共沉淀法制备甲醇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LiNO3。
CN 1329938A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铜、锌、铝的氧化物组成。制备过程:一部分是用共沉淀法制成含有铜、锌、铝化合物的共沉淀物,另一部分是用共沉淀制成含有铜、锌化合物的共沉淀物。上述共沉淀物均可热分解为金属的氧化物,然后将这两种共沉淀混合、洗涤、干燥、焙烧,成型制得催化剂。
CN 1660490A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共沉淀法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过程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OP,或者分步沉淀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过程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OP,制得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
CN 101574649A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将可溶性铝盐的水溶液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的混合水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透明的偏铝酸盐水溶液,然后将其与含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铜、锌盐的透明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生成一种铜、锌、铝的混合共沉淀,然后经过水洗、干燥、造粒处理、焙烧、打片成型即可制得一种高活性的合成甲醇催化剂。
上述专利介绍的合成甲醇催化剂方法通过加入新的助剂(Li和表面活性剂)、改变催化剂制备工艺(一步工艺改为两步或三步工艺)和改变Al的前驱体,来调变催化剂的结构、表面酸碱性、电子性质,以改善现有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或寿命。但提高合成甲醇催化剂活性和寿命的关键在于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铜与助催化剂锌分布的更加均匀,以上专利都没有涉及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易操作的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得的催化剂特别适宜作为合成甲醇催化剂,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高,活性组分铜与助催化剂锌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了铜锌系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铜、锌金属盐溶液和偏铝酸钠成胶时通入CO2气体,进行沉淀反应制备合成甲醇催化剂,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使CuO和ZnO均匀负载到载体Al2O3上,活性相晶粒小,分散度高,活性相与载体紧密结合,这样就增加了ZnO促进Cu分散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同时Al2O3比表面积的增大,增加活性中心数量,并且能够阻碍铜颗粒烧结、积炭,提高催化剂的耐热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Cu、Zn的可溶性盐溶于水中配成溶液A,配制偏铝酸钠溶液B;
(2)、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通入CO2,加入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B中的铝以Al2O3计的摩尔比为2~8,优选为3~6; 
(3)、将溶液A、溶液B并流加入步骤(2)通入CO2的反应罐内成胶,然后在搅拌条件下老化; 
(4)、步骤(3)得到的物料经洗涤、过滤、干燥、焙烧,压片成型,得到铜锌系催化剂。
步骤(1)中所述的Cu、Zn可溶性盐为硝酸盐和/或醋酸盐,溶液A中铜(Cu2+)浓度为1.0~6.0mol/L,优选为2.0~4.0mol/L,溶液A中锌(Zn2+)浓度为0.5~5.0mol/L,优选为1.0~3.0mol/L,铜/锌原子摩尔比为0.1~10.0,优选为0.2~5.0,(铜+锌)/铝原子摩尔比为0.1~10.0,优选为3.0~8.0。溶液B中偏铝酸钠浓度为1.0~6.0mol/L,优选为2.0~4.0mol/L。
步骤(2)中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通CO2后反应罐最好密封。通入的CO2气体的体积浓度为20v%~99v%,最好为40v%~95v%。加入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B中的铝(以Al2O3计)的摩尔比为2~8,优选为3~6。所述的净水通常是指不含杂离子的水,比如去离子水。
步骤(3)中所述成胶的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30~90℃,优选为40~80℃。成胶时pH值控制为6.0~11.0,优选为7.0~9.0,成胶时间为0.2~4.0小时,优选为0.5~3小时。成胶后老化温度50~100℃,优选为60~90℃,老化pH值控制为6.0~11.0,优选为7.0~10.0,老化时间为0.5~5.0小时,最好为1.0~3.0小时。
步骤(4)所述洗涤用去离子水洗涤,洗涤温度控制在30~90℃,优选为40~70℃。滤饼在50~150℃条件下干燥,干燥温度最好是60~120℃,干燥时间0.5~24.0小时,干燥时间最好为1~16小时。在300~360℃焙烧1~16小时,最好为2~10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铜锌系催化剂,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催化剂的组成包括,以质量分数计:CuO为20%~75%,ZnO为15%~50%,Al2O3为5%~30%;优选为CuO为30%~60%,ZnO为20%~40%,Al2O3为6%~30%。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铜锌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特别适宜作为合成甲醇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和效果。本发明中,wt%为质量分数。
本发明中,比表面积和孔容是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测定的。
实施例1
向溶解罐1内加入500mL水,加入155gCu(NO3)2·3H2O和114gZn(NO3)2·6H2O溶解,配制酸性工作溶液A,向溶解罐2内加入500mL水,然后加入偏铝酸钠41克溶解,配制碱性工作溶液B。反应罐内加入1000mL水,向净水中通入体积浓度为80v%的CO2,密封罐,温度升至60℃,将溶液A、溶液B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成胶温度60℃,成胶时间1.5小时,成胶时浆液的pH值控制为8.5。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B中的Al2O3摩尔比为3.5。成胶后老化3小时,老化温度为75℃,pH值为9.0。将物料过滤后,用水洗涤2次,滤饼在60℃干燥8小时后330℃焙烧5小时,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A。
催化剂A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如下:CuO为50%;ZnO为36%;Al2O3为14%。催化剂的性质:比表面积为141m2/g,孔容为0.351cm3/g。
实施例2
向溶解罐1内加入500mL水,加入170gCu(NO3)2·3H2O和78gZn(NO3)2·6H2O溶解,配制酸性工作溶液A,向溶解罐2内加入500mL水,然后加入偏铝酸钠58克溶解,配制碱性工作溶液B。反应罐内加入500mL水,向净水中通入浓度为85v%的CO2,密封罐,温度升至65℃。将溶液A、溶液B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成胶温度65℃,成胶时间1小时,成胶浆液的pH值为7.6。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B中的Al2O3摩尔比为4.5。成胶后老化2小时,老化温度为75℃,pH值为7.8。将物料过滤后,用水洗涤4次,滤饼在110℃干燥8小时后350℃焙烧5小时,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B。
催化剂B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如下:CuO为52%;ZnO为30%;Al2O3为18%。催化剂的性质:比表面积为149m2/g,孔容为0.367cm3/g。
实施例3
向溶解罐1内加入500mL水,加入197gCu(NO3)2·3H2O和92gZn(NO3)2·6H2O溶解,配制酸性工作溶液A,向溶解罐2内加入500mL水,然后加入偏铝酸钠35克溶解,配制碱性工作溶液B,反应罐内加入500mL水,向净水中通入浓度为90v%的CO2,密封罐,温度升至70℃。将溶液A、溶液B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成胶温度70℃,成胶时间1.5小时,成胶浆液的pH值为8.0。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B中的Al2O3摩尔比为3.8。成胶后老化3.0小时,老化温度为75℃,pH值为8.2。将物料过滤后,用水洗涤2次,滤饼在120℃干燥5小时后,330℃焙烧6小时,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C。
催化剂C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如下:CuO为55%;ZnO为34%;Al2O3为11%。催化剂的性质:比表面积为165m2/g,孔容为0.389cm3/g。
实施例4
向溶解罐1内加入500mL水,加入215gCu(NO3)2·3H2O和183gZn(NO3)2·6H2O溶解,配制酸性工作溶液A,向溶解罐2内加入500mL水,然后加入偏铝酸钠32克溶解,配制碱性工作溶液B,反应罐内加入1000mL水,向净水中通入浓度为88v%的CO2,密封罐,温度升至75℃。将溶液A、溶液B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成胶温度75℃,成胶时间2小时,成胶浆液的pH值为7.6。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B中的Al2O3摩尔比为4.2。成胶后老化2.5小时,老化温度为80℃,PH值为8.0。将物料过滤后,用水洗涤4次,滤饼在100℃干燥6小时,在350℃焙烧4小时,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D。
催化剂D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如下:CuO为58%;ZnO为32%;Al2O3为10%。催化剂的性质:比表面积为188m2/g,孔容为0.403cm3/g。
对比例1
按CN 101574649A公开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与实施例3的催化剂组成相同的参比剂E。
称取Al(NO3)3·9H2O71g,加入去离子水200ml搅拌溶解,称取NaOH40g,NaCO350g共溶与500ml去离子水中。在35℃的条件下,将NaOH-NaCO350g溶液慢慢加入Al(NO3)3,控制终点pH≥12,得到无色透明的偏铝酸钠溶液,备用。
称取Cu(NO3)2·3H2O197g,Zn(NO3)2·6H2O92g溶于250ml去离子水中;称取1g聚乙烯醇,溶于25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此两种溶液混合,制成蓝色透明溶液。
将含偏铝酸钠和硝酸铜-硝酸锌的溶液在70℃的条件下并流反应,控制反应pH值为7.8。反应完毕继续在反应温度下搅拌60分钟,物料经过水洗,然后在烘箱中于110℃干燥4小时,在马弗炉中350℃下焙烧4小时,冷去后加入2wt%的胶态石墨和3wt%的去离子水,混均后打片成型,所得催化剂样品E。
催化剂E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如下:CuO为55%;ZnO为34%;Al2O3为11%。催化剂的性质:比表面积为75m2/g,孔容为0.12cm3/g。
对比例2
对比例2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的合成甲醇催化剂,制备与实施例3的催化剂组成相同的参比剂F。
称取Cu(NO3)2·3H2O197g,Zn(NO3)2·6H2O92g溶解在850mL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A,加热到70℃;称取106克Na2CO3溶解在1000ml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B,加热到70℃;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A和溶液B并流加入装有500ml去离子水的反应罐中,成胶时间为1小时,控制终点pH值为7.8,继续搅拌30min沉淀颜色由蓝色变为蓝绿色,,保持沉淀温度80℃;静止2小时,制得的料浆中加入22gAl(OH)3,然后经过滤、洗涤至Na+的含量≤0.035wt%,得到的滤饼在110℃烘干,再在320℃焙烧4小时,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得到催化剂F。
催化剂F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如下:CuO为55%;ZnO为34%;Al2O3为11%。催化剂的性质:比表面积为81m2/g,孔容为0.14cm3/g。
实施例5
将合成甲醇催化剂碾碎为16-40目,在使用前采用低浓度氢(H2/N2=3/97(体积比))的氢氮混合气还原16~20h,最高还原温度为235℃。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催化剂装填量为5ml,原料气组成为CO/H2/CO2/N2=12/70/3/15(体积比),反应压力为5.0MPa,空速为10000h-1,反应温度为250℃,测定CO和CO2的转化率为催化剂初始活性。然后将催化剂在合成气氛中将450℃热处理5h,再降到250℃测定CO和CO2的转化率为热处理后活性,即耐热性。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生成甲醇的时空产率g·mL-1·h-1即每小时每毫升产甲醇的克数,结果见表1。从试验结果看出,本发明甲醇合成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耐热性能和优异的选择性。
表1催化剂活性评价和耐热性能实验结果
催化剂初活性,%初活性,%耐热后活性,%耐热后活性,%甲醇时空产率,(g·mL-1·h-1)甲醇选择性,% COCO2COCO2  A95.1887.4586.3277.843.0595.04B92.1888.1285.7480.392.9994.85C95.5985.0187.1078.953.0196.34D93.0787.4186.6781.513.1595.21E78.9673.1164.0859.541.5683.52F80.6376.9964.2357.741.8182.11

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24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30 CN 103372437 A *CN103372437A* (21)申请号 201210442596.1 (22)申请日 2012.11.08 201210107896.4 2012.04.13 CN B01J 23/80(2006.01) C07C 31/04(2006.01) C07C 29/154(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 22 号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 油化工研究院 (72)发明人 王海涛 徐学军 。

2、刘东香 冯小萍 王继锋 (54) 发明名称 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 法。该方法是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 通入一定量 CO2后并流加入含铜和锌的金属盐溶液、 偏铝酸钠 溶液进行成胶, 在搅拌条件下老化后经成型制备 铜锌系催化剂。 该方法能改善催化剂的物化性质, 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增加主活性金属组分铜 和助催化剂金属组分锌之间协调作用, 提高活性 相的分散性,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该催化 剂特别适宜作为合成甲醇催化剂。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2437 A CN 103372437 A *CN103372437A* 1/1 页 2 1. 一种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 : (1) 、 将 Cu、 Zn 的可溶性盐溶于水中配成溶液 A, 配制偏铝酸钠溶液 B; (2) 、 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 通入 CO2, 加入 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 B 中的铝以 Al2O3计的 摩尔比为 2 8 ; (3) 、 将溶液 A、 溶液 B 并流加入步骤 (2) 通入 CO2的反应罐内成胶,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 老化 ; (4) 、 步骤 (3) 所得到的。

4、物料经洗涤、 过滤、 干燥、 焙烧, 压片成型, 得到铜锌系催化剂。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所述的 Cu、 Zn 可溶性盐为硝酸 盐和 / 或醋酸盐, 溶液 A 中铜浓度为 1.0 6.0mol/L, 锌浓度为 0.5 5.0mol/L ; 溶液 B 中 偏铝酸钠浓度为 1.0 6.0mol/L。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1) 溶液 A 中铜浓度为 2.0 4.0mol/ L, 锌浓度为 1.0 3.0mol/L ; 溶液 B 中偏铝酸钠浓度为 2.0 4.0mol/L。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5、步骤 (2) 中, 通入的 CO2气体的体积浓度为 20v% 99v%。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 加入 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 B 中的铝以 Al2O3计的摩尔比为 3 6。 6.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 A 中, 铜 / 锌原子摩尔比为 0.1 10.0,(铜 + 锌) / 铝原子摩尔比为 0.1 10.0。 7.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 A 中, 铜 / 锌原子摩尔比为 0.2 5.0,(铜 + 锌) / 铝原子摩尔比为 3.0 8.0。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6、步骤 (3)中所述成胶条件 : 反应温度为 30 90, pH 值为 6.011.0, 成胶时间为 0.24.0 小时 ; 成胶后老化温度 50 100, 老 化 pH 值控制为 6.011.0, 老化时间为 0.55.0 小时。 9.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3)中所述成胶条件 : 反应温度为 40 80, pH 值为 7.010.0, 成胶时间为 0.53.0 小时 ; 成胶后老化温度为 60 90, 老 化 pH 值控制为 7.010.0, 老化时间为 1.03.0 小时。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4) 所述洗涤的温度控制在 3。

7、0 90 ; 滤饼在 50150条件下干燥, 干燥时间 0.524.0 小时, 在 300 360焙烧 116 小 时。 11.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锌系催化剂, 以催化剂的重量为 基准, 催化剂的组成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 : CuO为20%75%, ZnO为15%50%, Al2O3为5% 3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72437 A 2 1/5 页 3 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活性、 良好耐热 性的用于合成甲醇的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甲醇是一种极。

8、其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 染料、 燃料、 医药、 涂料和 国防工业, 其产量仅次于合成氨和乙烯, 居世界第三, 近年甲醇需求量及生产能力随着工业 发展而持续增长。 0003 工业上甲醇一般用含有 H2、 CO、 CO2的合成气在一定压力、 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 下生产。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中、 低压气相法合成甲醇, 所用催化剂基本上为铜、 锌、 铝的混 合氧化物。 合成甲醇催化剂中CuO、 ZnO、 Al2O3三组分的作用各不同, CuO为主活性组分, ZnO 和 Al2O3为助剂。催化剂制备方法通常为先用共沉淀法 (包括并流、 反加、 正加共沉淀法) 生 成铜锌的混合碱式碳酸。

9、盐, 然后再打浆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铝, 所生成浆状物经水洗、 干燥、 焙烧、 压片成型。 目前催化剂制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方法和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改 变催化剂组分的比例、 晶粒的大小、 比表面积的大小和孔径分布来提高催化剂活性, 改善铜 基催化剂热稳定性差, 选择性低和寿命短的问题。 催化剂制备方法不同, 所得催化剂的性能 会相差较大。 0004 CN 1810357A 采用传统的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将 Cu、 Zn、 Al、 Li 的硝酸盐混合溶液与 NaCO3溶液并流滴定到少量高速搅拌的去离子水中, 同时保持溶液 的 pH 在 78 之间, 老化, 抽滤、 洗涤、 烘。

10、干得催化剂前体, 催化剂前体烘干、 焙烧得成品。该 方法是采用典型的一步共沉淀法制备甲醇催化剂, 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 LiNO3。 0005 CN 1329938A 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该催化剂由铜、 锌、 铝的氧 化物组成。 制备过程 : 一部分是用共沉淀法制成含有铜、 锌、 铝化合物的共沉淀物, 另一部分 是用共沉淀制成含有铜、 锌化合物的共沉淀物。 上述共沉淀物均可热分解为金属的氧化物, 然后将这两种共沉淀混合、 洗涤、 干燥、 焙烧, 成型制得催化剂。 0006 CN 1660490A 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过程为 : 共沉淀法 制备甲醇合成催化。

11、剂过程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OP, 或者分步沉淀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过 程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OP, 制得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 0007 CN 101574649A 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是将可溶性铝盐的 水溶液与碱金属氢氧化物 - 碳酸盐的混合水溶液反应, 生成一种透明的偏铝酸盐水溶液, 然后将其与含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铜、 锌盐的透明水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 生成一种 铜、 锌、 铝的混合共沉淀, 然后经过水洗、 干燥、 造粒处理、 焙烧、 打片成型即可制得一种高活 性的合成甲醇催化剂。 0008 上述专利介绍的合成甲醇催化剂方法通过加入新的助剂 (Li和表面活性剂) 。

12、、 改变 催化剂制备工艺 (一步工艺改为两步或三步工艺) 和改变 Al 的前驱体, 来调变催化剂的结 构、 表面酸碱性、 电子性质, 以改善现有催化剂的活性、 选择性或寿命。 但提高合成甲醇催化 说 明 书 CN 103372437 A 3 2/5 页 4 剂活性和寿命的关键在于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铜与助催化剂锌分布的更加 均匀, 以上专利都没有涉及到。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 易操作的铜锌系催化 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所得的催化剂特别适宜作为合成甲醇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较高, 活性组分铜与助催化剂锌分布的更加均匀, 提高。

13、了铜锌系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以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0010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 铜、 锌金属盐溶液和偏铝酸钠成胶时通入 CO2气体, 进行沉淀反应制备合成甲醇催化剂, 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使CuO和ZnO均匀负载到 载体 Al2O3上, 活性相晶粒小, 分散度高, 活性相与载体紧密结合, 这样就增加了 ZnO 促进 Cu 分散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同时 Al2O3比表面积的增大, 增加活性中心数量, 并且 能够阻碍铜颗粒烧结、 积炭, 提高催化剂的耐热性能。 0011 本发明所述的铜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 将 Cu、 Zn 的可溶。

14、性盐溶于水中配成溶液 A, 配制偏铝酸钠溶液 B ; (2) 、 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 通入 CO2, 加入 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 B 中的铝以 Al2O3计的 摩尔比为 2 8, 优选为 3 6 ; (3) 、 将溶液 A、 溶液 B 并流加入步骤 (2) 通入 CO2的反应罐内成胶,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 老化 ; (4) 、 步骤 (3) 得到的物料经洗涤、 过滤、 干燥、 焙烧, 压片成型, 得到铜锌系催化剂。 0012 步骤 (1) 中所述的 Cu、 Zn 可溶性盐为硝酸盐和 / 或醋酸盐, 溶液 A 中铜 (Cu2+) 浓 度为 1.0 6.0mol/L, 优选为 2.0 4.0mo。

15、l/L, 溶液 A 中锌 (Zn2+) 浓度为 0.5 5.0mol/L, 优选为 1.0 3.0mol/L, 铜 / 锌原子摩尔比为 0.1 10.0, 优选为 0.2 5.0,(铜 + 锌) / 铝原子摩尔比为 0.1 10.0, 优选为 3.0 8.0。溶液 B 中偏铝酸钠浓度为 1.0 6.0mol/ L, 优选为 2.0 4.0mol/L。 0013 步骤 (2) 中向反应罐内装入净水, 通 CO2后反应罐最好密封。通入的 CO2气体的 体积浓度为 20v% 99v%, 最好为 40v% 95v%。加入 CO2气体的总量与溶液 B 中的铝 (以 Al2O3计) 的摩尔比为 2 8, 。

16、优选为 3 6。所述的净水通常是指不含杂离子的水, 比如去 离子水。 0014 步骤 (3) 中所述成胶的条件如下 : 反应温度为 30 90, 优选为 40 80。成 胶时 pH 值控制为 6.011.0, 优选为 7.09.0, 成胶时间为 0.24.0 小时, 优选为 0.53 小 时。成胶后老化温度 50 100, 优选为 60 90, 老化 pH 值控制为 6.011.0, 优选为 7.010.0, 老化时间为 0.55.0 小时, 最好为 1.03.0 小时。 0015 步骤 (4)所述洗涤用去离子水洗涤, 洗涤温度控制在 30 90, 优选为 40 70。滤饼在 50150条件下。

17、干燥, 干燥温度最好是 60120, 干燥时间 0.524.0 小时, 干燥时间最好为 116 小时。在 300 360焙烧 116 小时, 最好为 210 小时。 0016 本发明所述的铜锌系催化剂, 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 催化剂的组成包括, 以质量 分数计 : CuO 为 20% 75%, ZnO 为 15% 50%, Al2O3为 5% 30% ; 优选为 CuO 为 30% 60%, ZnO 为 20% 40%, Al2O3为 6% 30%。 说 明 书 CN 103372437 A 4 3/5 页 5 0017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铜锌系催化剂具有较高。

18、的 活性、 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特别适宜作为合成甲醇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和效果。本发明中, wt% 为质量分数。 0019 本发明中, 比表面积和孔容是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测定的。 0020 实施例 1 向溶解罐 1 内加入 500mL 水, 加入 155gCu(NO3)23H2O 和 114gZn(NO3)26H2O 溶解, 配 制酸性工作溶液 A, 向溶解罐 2 内加入 500mL 水, 然后加入偏铝酸钠 41 克溶解, 配制碱性工 作溶液 B。反应罐内加入 1000mL 水, 向净水中通入体积浓度为 80v% 的 CO2, 密封罐, 温度升。

19、 至 60, 将溶液 A、 溶液 B 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 成胶温度 60, 成胶时间 1.5 小 时, 成胶时浆液的 pH 值控制为 8.5。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 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 B 中的 Al2O3摩尔比为 3.5。成胶后老化 3 小时, 老化温度为 75, pH 值为 9.0。将物料过 滤后, 用水洗涤 2 次, 滤饼在 60干燥 8 小时后 330焙烧 5 小时, 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 石墨和水压成片, 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 A。 0021 催化剂 A 的组成, 以质量分数计, 如下 : CuO 为 50% ; ZnO 为 36% ; Al2O3为 14%。催化 剂。

20、的性质 : 比表面积为 141m2/g, 孔容为 0.351cm3/g。 0022 实施例 2 向溶解罐 1 内加入 500mL 水, 加入 170gCu(NO3)2 3H2O 和 78gZn(NO3)2 6H2O 溶解, 配制 酸性工作溶液 A, 向溶解罐 2 内加入 500mL 水, 然后加入偏铝酸钠 58 克溶解, 配制碱性工作 溶液 B。反应罐内加入 500mL 水, 向净水中通入浓度为 85v% 的 CO2, 密封罐, 温度升至 65。 将溶液 A、 溶液 B 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 成胶温度 65, 成胶时间 1 小时, 成胶浆液 的 pH 值为 7.6。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 。

21、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 B 中的 Al2O3摩尔比 为 4.5。成胶后老化 2 小时, 老化温度为 75, pH 值为 7.8。将物料过滤后, 用水洗涤 4 次, 滤饼在 110干燥 8 小时后 350焙烧 5 小时, 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 压 片得到最终催化剂 B。 0023 催化剂 B 的组成, 以质量分数计, 如下 : CuO 为 52% ; ZnO 为 30% ; Al2O3为 18%。催化 剂的性质 : 比表面积为 149m2/g, 孔容为 0.367cm3/g。 0024 实施例 3 向溶解罐 1 内加入 500mL 水, 加入 197gCu(NO3)2 3。

22、H2O 和 92gZn(NO3)2 6H2O 溶解, 配制 酸性工作溶液 A, 向溶解罐 2 内加入 500mL 水, 然后加入偏铝酸钠 35 克溶解, 配制碱性工作 溶液 B, 反应罐内加入 500mL 水, 向净水中通入浓度为 90v% 的 CO2, 密封罐, 温度升至 70。 将溶液 A、 溶液 B 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 成胶温度 70, 成胶时间 1.5 小时, 成胶浆 液的 pH 值为 8.0。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 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 B 中的 Al2O3摩尔 比为 3.8。成胶后老化 3.0 小时, 老化温度为 75, pH 值为 8.2。将物料过滤后, 用水洗涤。

23、 2 次, 滤饼在 120干燥 5 小时后, 330焙烧 6 小时, 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 片, 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 C。 0025 催化剂 C 的组成, 以质量分数计, 如下 : CuO 为 55% ; ZnO 为 34% ; Al2O3为 11%。催化 剂的性质 : 比表面积为 165m2/g, 孔容为 0.389cm3/g。 说 明 书 CN 103372437 A 5 4/5 页 6 0026 实施例 4 向溶解罐1内加入500mL水, 加入215gCu(NO3)2 3H2O和183gZn(NO3)2 6H2O溶解, 配制 酸性工作溶液 A, 向溶解罐 2 内加入 500m。

24、L 水, 然后加入偏铝酸钠 32 克溶解, 配制碱性工作 溶液 B, 反应罐内加入 1000mL 水, 向净水中通入浓度为 88v% 的 CO2, 密封罐, 温度升至 75。 将溶液 A、 溶液 B 并流加入密封的反应罐内成胶, 成胶温度 75, 成胶时间 2 小时, 成胶浆 液的 pH 值为 7.6。净水中和反应罐中的 CO2气体的总量与碱性工作溶液 B 中的 Al2O3摩尔 比为 4.2。成胶后老化 2.5 小时, 老化温度为 80, PH 值为 8.0。将物料过滤后, 用水洗涤 4 次, 滤饼在 100干燥 6 小时, 在 350焙烧 4 小时, 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 片, 。

25、压片得到最终催化剂 D。 0027 催化剂 D 的组成, 以质量分数计, 如下 : CuO 为 58% ; ZnO 为 32% ; Al2O3为 10%。催化 剂的性质 : 比表面积为 188m2/g, 孔容为 0.403cm3/g。 0028 对比例 1 按 CN 101574649A 公开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制备与实施例 3 的催化剂组成相同的参比 剂 E。 0029 称取 Al(NO3)39H2O71g, 加入去离子水 200ml 搅拌溶解, 称取 NaOH40g, NaCO350g 共溶与 500ml 去离子水中。在 35的条件下, 将 NaOH-NaCO350g 溶液慢慢加入 Al(。

26、NO3)3, 控 制终点 pH 12, 得到无色透明的偏铝酸钠溶液, 备用。 0030 称取 Cu(NO3)23H2O197g, Zn(NO3)26H2O92g 溶于 250ml 去离子水中 ; 称取 1g 聚 乙烯醇, 溶于 250ml 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此两种溶液混合, 制成蓝色透明溶液。 0031 将含偏铝酸钠和硝酸铜-硝酸锌的溶液在70的条件下并流反应, 控制反应pH值 为 7.8。反应完毕继续在反应温度下搅拌 60 分钟, 物料经过水洗, 然后在烘箱中于 110干 燥 4 小时, 在马弗炉中 350下焙烧 4 小时, 冷去后加入 2wt% 的胶态石墨和 3wt% 的去离子 水, 混均。

27、后打片成型, 所得催化剂样品 E。 0032 催化剂 E 的组成, 以质量分数计, 如下 : CuO 为 55% ; ZnO 为 34% ; Al2O3为 11%。催化 剂的性质 : 比表面积为 75m2/g, 孔容为 0.12cm3/g。 0033 对比例 2 对比例 2 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的合成甲醇催化剂, 制备与实施例 3 的催化剂组成相同的 参比剂 F。 0034 称取 Cu(NO3)2 3H2O197g, Zn(NO3)2 6H2O92g 溶解在 850mL 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 A, 加热到 70; 称取 106 克 Na2CO3溶解在 1000ml 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 B, 加热到 。

28、70; 在搅拌 的条件下, 将溶液A和溶液B并流加入装有500ml去离子水的反应罐中, 成胶时间为1小时, 控制终点 pH 值为 7.8, 继续搅拌 30min 沉淀颜色由蓝色变为蓝绿色, , 保持沉淀温度 80 ; 静止2小时, 制得的料浆中加入22gAl(OH)3, 然后经过滤、 洗涤至Na+的含量0.035wt%, 得 到的滤饼在110烘干, 再在320焙烧4小时, 焙烧后的物料加入适量石墨和水压成片, 得 到催化剂 F。 0035 催化剂 F 的组成, 以质量分数计, 如下 : CuO 为 55% ; ZnO 为 34% ; Al2O3为 11%。催化 剂的性质 : 比表面积为 81m。

29、2/g, 孔容为 0.14cm3/g。 0036 实施例 5 将合成甲醇催化剂碾碎为 16-40 目, 在使用前采用低浓度氢 (H2/N2=3/97(体积比) ) 的 说 明 书 CN 103372437 A 6 5/5 页 7 氢氮混合气还原 16 20h, 最高还原温度为 235。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催化剂 的活性评价。催化剂装填量为 5ml, 原料气组成为 CO/H2/CO2/N2=12/70/3/15 (体积比) , 反应 压力为 5.0MPa, 空速为 10000h-1, 反应温度为 250, 测定 CO 和 CO2的转化率为催化剂初始 活性。然后将催化剂在合成气氛中将 450。

30、热处理 5h, 再降到 250测定 CO 和 CO2的转化 率为热处理后活性, 即耐热性。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 生成甲醇的时空产率 gmL-1h-1 即每小时每毫升产甲醇的克数, 结果见表 1。从试验结果看出, 本发明甲醇合成催化剂具有 高的活性、 耐热性能和优异的选择性。 0037 表 1 催化剂活性评价和耐热性能实验结果 催化剂 初活性, %初活性, %耐热后活性, %耐热后活性, %甲醇时空产率,(gmL-1h-1)甲醇选择性, % COCO2COCO2 A95.1887.4586.3277.843.0595.04 B92.1888.1285.7480.392.9994.85 C95.5985.0187.1078.953.0196.34 D93.0787.4186.6781.513.1595.21 E78.9673.1164.0859.541.5683.52 F80.6376.9964.2357.741.8182.11 说 明 书 CN 10337243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