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37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13790 A (21)申请号 201210202482.X (22)申请日 2012.06.19 G06F 3/0354(2013.01) G06F 3/0487(2013.01) (71)申请人 昆达电脑科技 (昆山) 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综合保税区 第二大道 269 号 申请人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吴以淳 (54) 发明名称 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 产生光标的方法, 适用。
2、于一移动装置与一影像显 示设备,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 根据对应该移动 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一偏转位置与一第二偏 转位置分别获得一第一坐标组及一第二坐标组 ; 根据该第一坐标组与该第二坐标组设定一矩形区 域 ; 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三 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三坐标组 ; 当该第三坐标组位 于该矩形区域内时, 根据该第三坐标组与一对应 该影像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分辨率数据产生一光 标坐标组 ; 根据该光标坐标组输出包括一光标的 一画面至该影像显示设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3、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3790 A CN 103513790 A 1/2 页 2 1. 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适用于一移动装置, 及一与该移动 装置连接的影像显示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 (A) 一坐标获得单元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一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一 坐标组, 其中该第一坐标组包括一第一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一垂直坐标值 ; (B)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二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二 坐标组, 其中该第二坐标组包括一第二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二垂直坐标值 ; (C) 该坐标获。
4、得单元根据该第一坐标组与该第二坐标组设定一矩形区域, 其中该矩形 区域对应一最小水平临界值、 一最小垂直临界值、 一最大水平临界值, 及一最大垂直临界 值, 其中该最小水平临界值为该第一水平坐标值, 该最小垂直临界值为该第一垂直坐标值, 该最大水平临界值为该第二水平坐标值, 该最大垂直临界值为该第二垂直坐标值 ; (D)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异于该第一偏转位置与该第二 偏转位置的一第三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三坐标组, 其中该第三坐标组包括一第三水平坐标值 与一第三垂直坐标值 ; (E) 当该第三坐标组位于该矩形区域内时, 一光标坐标计算单元根据该第三坐标组, 及 一对应该影像。
5、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分辨率数据产生一光标坐标组, 其中该光标组包括一光 标水平坐标值与一光标垂直坐标值 ; (F) 根据该光标坐标组形成一光标于一画面上 ; 及 (G) 输出包括该光标的该画面至该影像显示设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 步骤 (E) 中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分别根据该第三水平坐标值与该最小水平坐标值、 该最大 水平坐标值二者的差值产生一水平比例, 并分别根据该第三垂直坐标值与该最小垂直坐标 值、 该最大垂直坐标值二者的差值产生一垂直比例, 再基于该分辨率数据根据该水平比例 与该垂直比例分别产生该光标水平坐标值与该光标垂直。
6、坐标值。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 分辨率数据报括一最大水平分辨率与一最大垂直分辨率, 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根据该最大 水平分辨率与该水平比例的积获得该光标水平坐标值, 并根据该最大垂直分辨率与该垂直 比例的积获得该光标垂直坐标值。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 步骤 (G) 中该影像显示设备透过无线射频技术与该移动装置连接以获得该画面。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 步骤 (G) 中该影像显示设备透过实体联机与该移动装。
7、置连接以获得该画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 移动装置包括一电子罗盘,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该电子罗盘于该第一偏转位置、 该第二偏 转位置与该第三偏转位置所产生的感测值, 分别获得该第一水平坐标值、 该第二水平坐标 值, 及该第三水平坐标值。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 移动装置包括一重力传感器,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该重力传感器于该第一偏转位置、 该第 二偏转位置与该第三偏转位置所产生的感测值, 分别获得该第一垂直坐标值、 该第二垂直 坐标值, 及该第三垂直坐标值。 权 利。
8、 要 求 书 CN 103513790 A 2 2/2 页 3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A) 包括以下子步骤 : (A-1) 一触发单元产生一触发讯号 ; 及 (A-2) 该坐标获得单元基于该触发讯号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该第一偏 转位置获得该第一坐标组。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 步骤 (A-1) 中当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的一按钮时, 该触发单元产生该触发讯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9、 (B) 包括以下子步骤 : (B-1) 一触发单元产生一触发讯号 ; 及 (B-2) 该坐标获得单元基于该触发讯号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该第二偏 转位置获得该第二坐标组。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之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B-1) 中当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的一按钮时, 该触发单元产生该触发讯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13790 A 3 1/6 页 4 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标产生方法,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 光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10、 与人机互动相关的科技已渐渐地融入到人类的生活当中, 其中最受人欢 迎的其中之一莫过于体感技术。而体感技术最常见的态样是体感游戏设备 ( 例, 日本任天 堂公司所推出的 Wii) 与电视装置二者的组合。一般而言, 体感游戏设备可以透过内建的红 外线模块, 根据用户肢体的移动轨迹计算出相对应的位置, 进而基于该位置产生视觉特效 ( 例, 光标 ) 以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 0003 然而对于一般未搭配体感游戏设备的电视装置而言, 若欲达成上述的人机互动效 果, 使用者需要再添购相关红外线模块, 因而造成成本上的负担。 0004 此外现有另一种产生光标的可能态样是移动装置与电视装置的组合。亦即, 移。
11、动 装置透过传输线与电视装置链接后, 将相关画面(例, 包括光标的影像画面)藉由电视装置 显示。 0005 上述的组合态样虽然不需额外加装红外线模块, 然而, 若用户欲根据电视装置显 示的光标进一步地操作时, 例如透过手指拖曳电视装置所显示的画面中的档案, 则该电视 装置需具备触控屏幕的功能。故用户需要额外加装触控模块于该电视装置, 或者是改采用 具备触控功能的电视装置, 才能进一步地根据光标进行操作。 如此也加重了成本上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基于移。
12、动装置的偏转位 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适用于一移动装置, 及一与该移动装置连接的影像显示设备, 该方法包 含以下步骤 : (A) 一坐标获得单元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一偏转位置获 得一第一坐标组, 其中该第一坐标组包括一第一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一垂直坐标值 ; (B) 该 坐标获得单元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二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二坐标组, 其 中该第二坐标组包括一第二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二垂直坐标值 ; (C)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该 第一坐标组与该第二坐标组设定一矩形区域, 其中该矩形区域对应一最小水平临界值、 一 最小垂直临界值、 一最大水平临界值, 及一最大垂直临界值, 其中。
13、该最小水平临界值为该第 一水平坐标值, 该最小垂直临界值为该第一垂直坐标值, 该最大水平临界值为该第二水平 坐标值, 该最大垂直临界值为该第二垂直坐标值 ; (D)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对应该移动装 置于三度空间中异于该第一偏转位置与该第二偏转位置的一第三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三坐 标组, 其中该第三坐标组包括一第三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三垂直坐标值 ; (E) 当该第三坐标 组位于该矩形区域内时, 一光标坐标计算单元根据该第三坐标组, 及一对应该影像显示设 备的分辨率的分辨率数据产生一光标坐标组, 其中该光标组包括一光标水平坐标值与一光 说 明 书 CN 103513790 A 4 2/6 页 5 标垂直。
14、坐标值 ; (F)根据该光标坐标组形成一光标于一画面上 ; 及(G)输出包括该光标的该 画面至该影像显示设备。 0008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在步 骤 (E) 中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分别根据该第三水平坐标值与该最小水平坐标值、 该最大水 平坐标值二者的差值产生一水平比例, 并分别根据该第三垂直坐标值与该最小垂直坐标 值、 该最大垂直坐标值二者的差值产生一垂直比例, 再基于该分辨率数据根据该水平比例 与该垂直比例分别产生该光标水平坐标值与该光标垂直坐标值。 0009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该分。
15、 辨率数据报括一最大水平分辨率与一最大垂直分辨率, 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根据该最大水 平分辨率与该水平比例的积获得该光标水平坐标值, 并根据该最大垂直分辨率与该垂直比 例的积获得该光标垂直坐标值。 0010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在步 骤 (G) 中该影像显示设备透过无线射频技术与该移动装置连接以获得该画面。 0011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在步 骤 (G) 中该影像显示设备透过实体联机与该移动装置连接以获得该画面。 0012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
16、其中, 该移 动装置包括一电子罗盘,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该电子罗盘于该第一偏转位置、 该第二偏转 位置与该第三偏转位置所产生的感测值, 分别获得该第一水平坐标值、 该第二水平坐标值, 及该第三水平坐标值。 0013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该移 动装置包括一重力传感器, 该坐标获得单元根据该重力传感器于该第一偏转位置、 该第二 偏转位置与该第三偏转位置所产生的感测值, 分别获得该第一垂直坐标值、 该第二垂直坐 标值, 及该第三垂直坐标值。 0014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步骤 (A) 包括以下。
17、子步骤 : 0015 (A-1) 一触发单元产生一触发讯号 ; 及 0016 (A-2) 该坐标获得单元基于该触发讯号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三度空间中的该第 一偏转位置获得该第一坐标组。 0017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在步 骤 (A-1) 中当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的一按钮时, 该触发单元产生该触发讯号。 0018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步骤 (B) 包括以下子步骤 : 0019 (B-1) 一触发单元产生一触发讯号 ; 及 0020 (B-2) 该坐标获得单元基于该触发讯号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于。
18、三度空间中的该第 二偏转位置获得该第二坐标组。 0021 较佳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 其中, 在步 骤 (B-1) 中当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的一按钮时, 该触发单元产生该触发讯号。 0022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透过获得该虚拟的矩形区域, 并根据移动装置在该矩形区 域内的位置产生相对应的光标坐标组, 可供该影像显示设备显示该光标, 而无需透过额外 说 明 书 CN 103513790 A 5 3/6 页 6 的红外线模块来产生该光标。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一流程图, 说明本发明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的较佳实 施例 ; 0024 图 2。
19、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 ; 0025 图 3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 ; 0026 图 4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 ; 0027 图 5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产生该第一坐标组 ; 0028 图 6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产生该第二坐标组 ; 0029 图 7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产生该第三坐标组 ; 0030 图 8 是一示意图, 说明本较佳实施例产生该第三坐标组 ; 及 0031 图 9 是一系统图, 说明对应本较佳实施例的一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 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
20、他技术内容、 特点与功效, 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个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 将可清楚的呈现。 0033 参阅图 1、 图 2、 图 3、 图 4, 本发明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的方法之 较佳实施例适用于一包括一触控屏幕、 一重力传感器 (G-Sensor, 图未示 ) 与一电子罗盘 (Electronic Compass, 图未示 ) 的移动装置 2, 及一与该移动装置 2 连接的影像显示设备 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该影像显示设备 1 为一电视装置。当然, 该影像显示设备 1 亦可为 一投影机, 并不限于本较佳实施例所揭露。 0034 又, 该重力传感器与该电子罗盘内建于该移动装。
21、置 2, 并分别用以感测该移动装置 2 的偏转角度, 以产生相对应的感测值。举例来说, 假设该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高于尾端 22 时 ( 见图 3), 此刻该重力传感器产生的感测值即可用来代表该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与 尾端 22 所延伸的直线相交于该影像显示设备 1 的一虚拟点 23 的垂直坐标, 而该电子罗盘 产生的感测值可用来代表该虚拟点 23 的水平坐标 ; 当该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低于尾端 22 时, 此刻该重力传感器产生的感测值即可用来代表该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与尾端 22 所延 伸的直线相交于该影像显示设备1的一虚拟点24的垂直坐标, 而该电子罗盘产。
22、生的感测值 可用来代表该虚拟点 24 的水平坐标。其中, 该虚拟点 23 的水平坐标与该虚拟点 24 的水平 坐标是相同的。 0035 类似地, 假设该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与尾端 22 水平地向左侧偏移且前端 21 偏移 的幅度大于尾端 22 偏移的幅度时 ( 见图 4), 此刻该电子罗盘产生的感测值可用来代表该 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与尾端 22 所延伸的直线相交于该影像显示设备 1 的一虚拟点 25 的 水平坐标, 而该重力传感器产生的感测值即可用来代表该虚拟点 25 的垂直坐标 ; 当该移动 装置的前端 21 与尾端 22 水平地向右侧偏移且前端 21 偏移的幅度大于尾端 。
23、22 偏移的幅度 时, 此刻该电子罗盘产生的感测值可用来代表该移动装置 2 的前端 21 与尾端 22 所延伸的 直线相交于该影像显示设备1的一虚拟点26的水平坐标, 而该重力传感器产生的感测值即 说 明 书 CN 103513790 A 6 4/6 页 7 可用来代表该虚拟点 26 的垂直坐标。其中, 该虚拟点 25 的垂直坐标与该虚拟点 26 的垂直 坐标是相同的。 0036 又, 该移动装置 2 可以透过现有的无线射频技术, 例, WIFI 或者是蓝芽的方式与该 影像显示设备1链接, 亦可透过实体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传输线 与该影像显示设备。
24、 1 链接。惟透过无线或通用串行总线等方式与该影像显示设备 1 链接的 细节为熟悉该领域者所能轻易理解, 故不在此赘述。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该移动装置 2 透过 WIFI 的方式该影像显示设备 1 链接 ( 见图 2)。 0037 值得一提的是, 本较佳实施例可藉由一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标系统 9 而完成 ( 见图 9)。故本发明是以程序语言撰写多个指令后, 储存于一机器可读之记录媒体 ( 例, 该移动装置 2 的内存 )。当该等指令加载至一具有平行处理指令集之处理器 ( 例, 该 移动装置 2 的处理器 ) 后, 可用以执行本发明之方法。 0038 其中该基于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光。
25、标系统 9 包含一触发单元 91、 一坐标获得 单元 92, 及一光标坐标计算单元 93。该触发单元 91 根据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 2 的一实体 按钮的行为产生一触发讯号。当然, 该触发单元 91 亦可根据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 2 所显示 的一虚拟按钮的行为产生该触发讯号, 并不限于本较佳实施例所揭露。 0039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用以根据该移动装置 2 于三度空间中的偏转位置获得相对应 的坐标组。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 93 用以根据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获得的坐标组产生一相对 应的游标坐标组。 0040 以下配合一应用范例, 针对上述的触发单元 91、 坐标获得单元 92 与光标坐标计算 单。
26、元 93 在本较佳实施例的各步骤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地说明。 0041 如步骤 S01 所示, 当用户触控该移动装置 2 的该按钮时, 该触发单元 91 产生该触 发讯号。当然, 如上述所提。该按钮可以是实体按钮, 亦可以是该移动装置 2 的触控屏幕所 显示的虚拟按钮。其中触控屏幕显示虚拟按钮的细节非本发明的重点, 故不在此赘述。 0042 如步骤 S02 所示,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基于该触发讯号, 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 2 于 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一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一坐标组 3( 见图 5)。其中该第一坐标组 3 包括一 第一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一垂直坐标值。 亦即, 当使用者于该第一偏转位置触控该移。
27、动装置2 的该按钮后,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根据此时该电子罗盘的感测值产生该第一水平坐标值, 并 根据该重力传感器的感测值产生该第一垂直坐标值。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假设该第一坐标 组 3 为 (-30, 40)。其中 -30 为该第一水平坐标值,40 为该第一垂直坐标值。 0043 如步骤 S03 所示, 当使用者再次触控该移动装置 2 的该按钮时, 该触发单元 91 产 生该触发讯号。 0044 如步骤 S04 所示,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基于该触发讯号, 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 2 于 三度空间中的一第二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二坐标组 4( 见图 6)。其中该第二坐标组 4 包括一 第二水平坐标。
28、值与一第二垂直坐标值。 亦即, 当使用者于该第二偏转位置触控该移动装置2 的该按钮后,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根据此时该电子罗盘的感测值产生该第二水平坐标值, 并 根据该重力传感器的感测值产生该第二垂直坐标值。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假设该第二坐标 组 4 为 (30, 140)。 0045 如步骤 S05 所示,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根据该第一坐标组 3 与该第二坐标组 4 设 定一矩形区域 7( 见图 7)。其中该矩形区域 7 对应一最小水平临界值、 一最小垂直临界值、 说 明 书 CN 103513790 A 7 5/6 页 8 一最大水平临界值, 及一最大垂直临界值。其中该最小水平临界值。
29、为该第一水平坐标值 ( 即, -30), 该最小垂直临界值为该第一垂直坐标值 ( 即, 40), 该最大水平临界值为该第二 水平坐标值 ( 即, 30), 该最大垂直临界值为该第二垂直坐标值 ( 即, 140)。也就是说, 对应 该矩形区域 7 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30, 40)、 (-30, 140)、 (30, 40), 及 (30, 140)。亦 即,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会根据先后产生的该第一坐标组与该第二坐标组, 于三度空间中设 定的该虚拟的矩形区域 7。 0046 如步骤 S06 所示,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还根据对应该移动装置 2 于三度空间中异于 该第一偏转位置与该。
30、第二偏转位置的一第三偏转位置获得一第三坐标组 5。其中该第三坐 标组 5 包括一第三水平坐标值与一第三垂直坐标值。亦即, 当使用者于该第三偏转位置触 控该移动装置2的该按钮后, 该坐标获得单元92根据此时该电子罗盘的感测值产生该第三 水平坐标值, 并根据该重力传感器的感测值产生该第三垂直坐标值。 0047 也就是说, 当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设定该虚拟的矩形区域 7 后, 用户不需要再触控 该移动装置 2 的该按钮使得该触发单元 91 产生该触发讯号, 该坐标获得单元 92 即会根据 该移动装置 2 于三度空间中所在的偏转位置产生对应的坐标组。 0048 如步骤 S07 与步骤 S08 所示,。
31、 当该第三坐标组 5 位于该矩形区域 7 内时, 该光标坐 标计算单元 93 根据该第三坐标组 5, 及一对应该影像显示设备 1 的分辨率的分辨率数据产 生一光标坐标组。其中该光标组包括一光标水平坐标值与一光标垂直坐标值。 0049 亦即, 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 93 首先会判断该第三坐标组 5 是否落于该矩形区域 7 内。假设该第三坐标组 5 为 (-6, 70)。由于该第三坐标组 5 的第三水平坐标值介于该矩形 区域 7 的最小水平临界值与最大水平临界值之间 ( 即, -6 介于 -30 至 30 之间 ), 且该第三 坐标组 5 的第三垂直坐标值介于该矩形区域 7 的最小垂直临界值与最大垂。
32、直临界值之间 ( 即, 70 介于 40 至 140 之间 ), 故该第三坐标组 5 落于该矩形区域 7 内。 0050 当然, 若该第三坐标组 5 不落于该矩形区域 7 内, 则如步骤 S06 所示, 该坐标获得 单元92会持续地获得对应该移动装置2的该第三坐标组5, 以供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93对 应地产生该游标坐标组。 0051 接着, 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93根据该第三坐标组5及该分辨率数据产生该光标坐 标组。 其中该分辨率数据报括一最大水平分辨率与一最大垂直分辨率。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该最大水平分辨率为 800 , 该最大垂直分辨率为 480 。 0052 又, 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 9。
33、3 分别根据该第三水平坐标值与该最小水平坐标值、 该 最大水平坐标值二者的差值产生一水平比例, 并分别根据该第三垂直坐标值与该最小垂直 坐标值、 该最大垂直坐标值二者的差值产生一垂直比例, 再基于该分辨率数据根据该水平 比例与该垂直比例分别产生该光标水平坐标值与该光标垂直坐标值。 0053 举例来说, 由于该第三水平坐标值为 -6 , 并与该最小水平坐标值 -30 的差值 为 24 , 与该最大水平坐标值 30 的差值为 36 , 因此若以该最小水平坐标值为起点, 可 以说该第三水平坐标值与该最小水平坐标值间的距离, 占了该最小水平坐标值及该最大水 平坐标值二者所形成的区间的十分之四(即, 2。
34、4/(24+36)=0.4)。 故该水平比例即为 0.4 。 类似地, 由于该第三垂直坐标值为 70 , 并与该最小垂直坐标值 40 的差值为 30 , 与该 最大垂直坐标值 140 的差值为 70 , 因此若以该最小垂直坐标值为起点, 可以说该第三 垂直坐标值与该最小垂直坐标值间的距离, 占了该最小垂直坐标值及该最大垂直坐标值二 说 明 书 CN 103513790 A 8 6/6 页 9 者所形成的区间的十分之三 ( 即, 30/(30+70)=0.3)。故该垂直比例即为 0.3 。 0054 又, 当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 93 分别计算出该水平比例与该垂直比例后, 会根据该 最大水平分辨率。
35、与该水平比例的积获得该光标水平坐标值, 并根据该最大垂直分辨率与该 垂直比例的积获得该光标垂直坐标值。亦即, 该最大水平分辨率 800 与该水平比例 0.4 的积为 320 , 故该光标水平坐标值为 320 。而该最大垂直分辨率 480 与该垂直比例 0.3 的积为 144 , 故该光标水平坐标值为 144 。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该游 标坐标组为 (320, 144)。 0055 如步骤S09与步骤S10所示, 根据该光标坐标组形成一光标于一画面上, 并输出包 括该光标的该画面至该影像显示设备。参阅图 7, 该移动装置 2 会产生该画面, 且根据该光 标坐标组 (320, 144) 于。
36、该画面相对应的位置形成该光标, 并输出该画面至该影像显示设备 1 以供其显示。若用户此时再将该移动装置 2 向右平移, 则该光标坐标计算单元 93 会根据 平移后的位置计算出该第三坐标组为 (6, 70), 并分别求出该水平比例 0.6 与该垂直比例 0.3 , 进而获得该光标坐标组 (480, 144), 以基于该游标坐标组 (480, 144) 形成该光标, 并 供该影像显示设备 1 显示 ( 见图 8)。 0056 此外若假设该画面还包括了一可供用户拖曳的对象 ( 例, 操作系统中的桌面上的 档案文件夹 ), 则用户还可将该光标移动到该对象对应的位置, 接着透过该移动装置 2 的一 按钮。
37、 ( 图未示 ) 选取该对象, 再将该移动装置 2 移动到该矩形区域 7 内的其它位置, 该对象 便可随着被拖曳至相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说, 不需要额外加装触控模块于该影像显示设备 1, 该影像显示设备 1 也不需具备触控功能, 用户即可透过本发明于该影像显示设备 1 显示 的画面拖曳对象或者是执行档案。惟透过移动装置 2 拖曳画面中的对象的细节为熟悉该领 域者所能轻易理解, 且非本发明的重点, 故不在此赘述。 0057 综上所述, 该移动装置的电子罗盘与重力传感器产生的感应值可以分别用来做为 坐标组的水平坐标值与垂直坐标值, 以进一步地根据移动装置的偏转位置产生该光标, 并 供该影像显示设备显。
38、示, 且供用户进一步地利用该光标操作该影像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画面 中的对象, 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0058 惟以上所述者, 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 围, 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仍属 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513790 A 9 1/9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0 2/9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1 3/9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2 4/9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3 5/9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4 6/9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5 7/9 页 1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6 8/9 页 1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7 9/9 页 1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3790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