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26651.4
2009.03.10
CN101580662A
2009.11.18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9D 11/10申请日:20090310授权公告日:20121128终止日期:201303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C09D11/10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浅田启介; 长谷川贤
日本宫城县
2008.5.12 JP 124296/08; 2008.5.12 JP 124297/08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宋 莉
本发明提供一种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特征在于,该乳化油墨中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油相及90质量%~10质量%的水相,其中,所述油相中含有树脂、且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
1. 一种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油相及90质量%~10质量%的水相,其中,所述油相中含有树脂,且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树脂为环化橡胶。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的碘值为150以上。4.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为桐油。5.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加工油是对桐油进行加热处理而得到的聚合桐油。6.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1质量%~9质量%。7. 权利要求6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2质量%~6质量%。8.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160000。9.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树脂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3质量%~9质量%。10.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水相中含有着色剂。11. 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3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12.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6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1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14.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质量%以上且6质量%以下。
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孔版印刷用W/O型乳化油墨,该乳化油墨的着色剂在纸上具有优异的定影性、干燥速度、耐水性,并且可有效防止敞开状态下发生油墨固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孔版印刷方法是利用具有穿孔部位的孔版印刷原纸(孔版)使油墨经该孔版的穿孔部位从孔版一侧移动至另一侧,从而将油墨印刷至纸张等被印刷物表面上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型电子计算机等的发展,轮转式孔版印刷机也趋于自动化、操作变得简单,因而使孔版印刷的应用随之增加。可是,由于孔版印刷的干燥仅限于渗透干燥和蒸发干燥,并且,为了使油墨不在印刷机上发生固化而不能使用反应性树脂,因此,迄今为止,为改善其稳定性、定影性、手触干燥性而进行了各种研究。在所述孔版印刷方法中,通常使用含有挥发性溶剂、非挥发性溶剂、树脂、着色剂、表面活性剂、水、防冻剂、电解质和防腐剂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在上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由于对油墨的干燥仅限于渗透干燥和蒸发干燥,因此,油墨干燥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由于油墨在印刷机上会发生固化,因而不能使用反应性树脂。因此,针对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为改善其稳定性、定影性、及接触干燥性而进行了研究。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81844号公报中,为了改善手触干燥性而提出了一种油相中含有环化橡胶的W/O型乳化油墨。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310740号公报中,为了改善手触干燥性而提出了一种油相中含有高分子量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W/O型乳化油墨。 根据上述日本特开平10-81844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11-310740号公报,显示出了手触干燥性的改善效果,但在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敞开状态下发生油墨固化方面则效果不充分。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4-101834号公报中,提出了以孔板印刷作为印刷方法,并列举了桐油(中国桐油)、环化橡胶等作为印刷油墨的连结料(ビヒクル)。 可是,日本特开2004-101834号公报中使用的油墨不是油包水型(W/O型)乳化油墨,而是油性油墨,与W/O型乳化油墨相比,采用孔版印刷将该油性油墨印刷在纸上时,存在油墨干燥速度缓慢的问题。 并且,就添加了环化橡胶或高分子量松香改性树脂的油墨而言,其着色剂在纸张上的定影性及干燥速度不足。 综上,迄今为止,尚未能提供一种使着色剂在纸上具有优异定影性、干燥速度、耐水性,并且可有效防止敞开状态下发生油墨固化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往存在的上述问题,以达成下述目的作为研究课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该油墨通过在其油相中含有树脂、并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可使着色剂在纸上具有优异的定影性、干燥速度、耐水性,并且可有效防止敞开状态下发生油墨固化。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如下所述。即, <1>一种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油相及90质量%~10质量%的水相,其中,所述油相中含有树脂,且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树脂和具有氧化聚合性的桐油有助于着色剂的定影,且含有树脂可使油墨中的溶剂成分选择性地渗透纸张,促进桐油的氧化聚合反应,因而,通过在油相中含有树脂、和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可提高着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性及干燥速度。 <2>上述<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树脂为环化橡胶。 在该<2>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在其油相中含有环化橡胶、并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可期待着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性的提高及干燥速度的加快。可认为这是由于:通过在油相中含有环化橡胶,可使油墨中的溶剂成分选择性地渗透纸张,促进具有氧化聚合性的干性油及所述干性油的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聚合反应。 <3>上述<1>或<2>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的碘值为150以上。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为桐油。在上述<4>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用桐油作为干性油,可利用构成桐油的α-桐酸的特异的立体结构而使定影性进一步提高。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加工油是对桐油进行加热处理而得到的聚合桐油。在上述<5>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对桐油进行加热处理,可以使桐油适度聚合而成为聚合桐油,从而使其不易挥发,臭味得以改善。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1质量%~9质量%。在上述<6>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1质量%~9质量%,可期待油墨干燥速度的提高、以及防止在敞开时及敞开状态下油墨发生固化。 <7>上述<6>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2质量%~6质量%。在上述<7>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2质量%~6质量%,可期待耐水性的提高、以及防止在敞开状态下油墨发生固化。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160000。在上述<8>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160000,可以提高对着色剂的吸附力,从而使成膜能力提高,定影性进一步增加。 <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树脂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3质量%~9质量%。在上述<9>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树脂的含量为油墨总量的3质量%~9质量%,可期待着色剂定影性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 <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水相中含有着色剂。在上述<10>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水相中含有着色剂,可以降低油相的粘度,从而可加快油相成分的渗透速度,且由于溶剂成分与着色剂成分不共存,可以使溶剂成分更快地从着色剂上脱离,使干燥速度进一步增加。 <11>上述<2>~<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3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 在该<11>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3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可期待着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性的进一步提高、耐水性的提高、油墨成本的降低。 <12>上述<11>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6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 在该<12>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6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可以使干燥速度进一步提高。 <13>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 在该<13>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至少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可期待干燥速度进一步提高、以及防止敞开状态下油墨发生固化。 <14>上述<13>所述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质量%以上且6质量%以下。 在该<14>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通过使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质量%以上且6质量%以下,可期待其耐水性的提高以及防止敞开状态下油墨发生固化。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以往存在的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可以提供一种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通过使该油墨的油相中含有树脂、并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使着色剂在纸上具有优异的定影性、干燥速度、耐水性,并且可有效防止敞开状态下发生油墨固化。 具体实施方式 (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本发明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以下有时简称为“油墨”)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油相及90质量%~10质量%的水相。 如上所述,作为上述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中油相和水相的含量比,只要是在油相10质量%~90质量%及水相90质量%~10质量%的范围内即可,优选在油相20质量%~50质量%及水相50质量%~80质量%的范围内。 当上述油相的混合比小于10质量%时,有时不具有充分的油墨保形性;当混合比超过90质量%时,有时会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作为W/O型乳液的物理效果,因此非优选。 <油相> 上述油相中含有树脂、并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根据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含有抗氧剂、协同剂、氧化聚合促进剂、着色剂、着色剂的分散剂、乳化剂、填充颜料、凝胶化剂、油成分(矿物油、石油类溶剂、植物油)、干燥剂等其它成分。 -树脂- 作为所述树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松香、聚合松香、氢化松香、松香酯、松香聚酯树脂、氢化松香酯等松香类树脂;松香改性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松香改性石油树脂等松香改性树脂;马来酸树脂;酚醛树脂;石油树脂;环化橡胶等橡胶衍生物树脂;萜烯树脂;醇酸树脂;聚合蓖麻油等。这些树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在上述树脂中,尤其优选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环化橡胶。 作为所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荒川化学公司制造的T(TAMANOL)-340、T-352、T-353、T-354、T-361、T-381、T-387、T-392、T-396、T-400、T-403、T-407、KG-836、KG-846、KG-1801、KG-1816、KG-1834、KG-1845、KG-1847、KG-1848、KG-2212等。 作为所述环化橡胶,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Columbian Carbon日本公司制造的ALSYNOL RS47、ALSYNOL RS44、SYNTEX 800;日本Cytec Industries公司制造的ALPEX CK450、ALPEXCK514等。上述环化橡胶可以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合成得到,采用天然橡胶时,优选使用经过了脱蛋白质处理的材料。 另外,环化橡胶的添加量优选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3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 作为所述醇酸树脂,由油脂、多元酸和多元醇构成。作为所述油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米糠油、绵籽油、大豆油等碘值在80以下的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或这些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的脂肪酸等。另外,为了提高定影性,也可以使用含有亚麻仁油(亚麻籽油)、奥提西卡油、桐油(中国桐油)等碘值在80以上的干性油的醇酸树脂。相对于油相,醇酸树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6质量%。 上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0~160000,更优选为70000~160000。通过使其重均分子量满足上述的数值范围,可以提高其定影性、适印性并降低油墨成本。当其重均分子量不足40000时,其定影性有时不充分;当超过160000时,有时会导致树脂溶解性显著降低,油墨流动性变差。 作为所述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例如凝胶渗透色谱法等。 相对于油墨总量,上述树脂的含量优选为3质量%~9质量%,更优选为4质量%~6质量%。当上述含量小于3质量%时,有时会导致树脂的定影效果不足;超过9质量%时,有时会导致油墨成本过高。 此外,上述树脂优选对日石0号溶剂具有溶解性,且其容许溶解度在1g/g以上(1g树脂可与1g以上的0号溶剂相溶)。另外,向油相中添加树脂时,考虑到油墨成本及适印性,树脂用量优选为油相的2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20质量%。上述树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干性油或加工油- 作为所述干性油,可列举例如亚麻籽油、奥提西卡油、脱水蓖麻油、大豆油、桐油等。在上述干性油中,从着色剂的定影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桐油。可认为这是由于:在构成桐油的成分中具有α-桐酸,由于α-桐酸具有特异的立体结构,可使反应速度提高,从而可提高着色剂的定影性。 作为所述加工油,从臭味、稳定性、定影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对桐油进行加热处理而得到的加工油、即聚合桐油(上述桐油经加热处理而得的聚合油)。可认为这是由于:通过对桐油进行加热处理,可以使桐油中的低分子成分适当聚合,从而使挥发成分减少。作为所述聚合桐油,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东新油脂公司制造的中国桐4号、中国桐7号等。另外,作为上述聚合桐油以外的其它加工油,可列举例如日清奥利友(日清オイリオ)公司制造的8号熟油、亚麻籽焚油、OOB-DN-H、OOB-DN-W等。 上述干性油的碘值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50~190。 当上述干性油的碘值小于150时,有时会导致其对定影性及干燥速度的改善效果降低。所述碘值例如可依据JIS K 0070进行测定。 上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优选为油墨总量的1质量%~9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4质量%。当上述含量小于1质量%时,有时会导致其对定影性及干燥速度的改善效果降低;当上述含量超过9质量%时,有时会导致油墨的敞开保存性变差。 作为除了上述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以外的其它油成分,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植物油、石油类溶剂、液体石蜡类油、环烷类油、锭子油、机油、润滑油等。另外,在不影响安全性及保存稳定性的范围内,也可以组合使用合成油。 作为所述植物油,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一般公知的植物油,例如,可列举菜子油、玉米油、芝麻油、妥尔油、棉籽油、向日葵籽油、红花油、核桃油、罂粟油、亚麻仁油等。上述植物油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也可以使用被甲基、丁基、异丙基、丙基等酯化了的植物油。 上述植物油可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干性油或加工油组合使用,考虑到印刷后油墨干燥性,优选使用碘值为100以上、通常被称为半干性油的植物油。 使用高碘值的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时,由于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会加速油的干燥(固化),进而将导致含有上述植物油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也发生固化。油墨一旦固化,有时会产生丝网的网眼堵塞、图像成像(画像立ち上がり)变差等不良情况,因此,使用高碘值(含有大量不饱和键)的植物油时,优选在油相和水相的任一相中含有后述的抗氧剂来防止植物油中的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的氧化。 作为所述液体石蜡类油,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出光兴产公司制造的Diana Process Oil(PX-32、PX-90、PW-32、PW-90、PW-380、PS-32、PS-90、PS-430等)、Diana Frecia系列(ダイアナフレシアシリ一ズ)(S-32、S-90、P-32、P-90、P-150、P-180、P-430)等。 所述环烷类油是一种矿物油,经过环分析,该环烷类油中的环烷成分的碳含量(CN)为30%以上,且芳香族成分的碳含量(CA)为20%以下,同时,石蜡成分的碳含量(CP)为55%以下。作为所述环烷类油,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出光兴产公司制造的Diana ProcessOil(NP-24、NR-26、NR-68、NS-90S、NM-280等)、Diana Frecia系列(G-6、F-9、N-28、N-90、N-150、U-46、U-56、U-68、U-130、U-170、U-260);JAPAN SUN OIL公司制造SUNTHENE Oil系列(410、420、450、480、3125、4240等)。 作为所述石油类溶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公司制造的ISOPAR系列(C、E、G、H、L、M等)及EXXOL(D30、D40、D80、D110、D130等);日石三菱公司制造的AF溶剂系列(4号、5号、6号、7号等)。在上述油成分中,考虑到安全性,优选使用含有多环芳香族成分小于3质量%的油成分,其中,所述的多环芳香族成分是含有3个以上缩合芳香环的芳香烃。 -着色剂- 作为所述着色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可使用各种色调的公知颜料、分散染料等,例如可列举乙炔黑、槽法炭黑、炉法炭黑等炭黑类;铝粉、青铜粉等金属粉;氧化铁红、铅黄、群青、氧化铬、氧化钛等无机颜料;不溶性偶氮颜料、偶氮色淀颜料、缩合偶氮颜料等偶氮类颜料;无金属酞菁颜料、铜酞菁颜料等酞菁类颜料;蒽醌类、喹吖酮类、异吲哚满酮类、异吲哚满类、二噁嗪类、士林类、二萘嵌苯类、芘酮(ペリノン)类、硫靛类、奎酞酮类、金属络合物等缩合多环类颜料;酸性或碱性染料的色淀等有机颜料;重氮染料、蒽醌类染料等油溶性染料;荧光颜料等。 使用染料作为所述着色剂时,在耐光性方面存在问题,出于补色的目的,也可以向含有不溶性着色剂的相、或不含不溶性着色剂的相、或两相中添加染料。 所述着色剂可以单独或混合2种以上添加到上述油相、上述水相、或上述油相及水相的两相中,但优选至少将其添加到上述水相中。 分散在上述油相或上述水相中的不溶性着色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5μm~10μm,更优选为0.1μm~1.0μm。 上述不溶性着色剂可根据情况添加必要的量,通常,相对于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所述不溶性着色剂的添加量为2质量%~15质量%。 -炭黑- 就炭黑而言,将其添加到油相中时,优选使用pH小于5的酸性炭黑;添加到水相中时,优选使用pH为5以上、优选pH为6~10、更优选pH为7~9的碱性炭黑。但是,也可以向油相中添加pH为6~10的炭黑、向水相中添加pH小于5的炭黑,还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pH不同的炭黑。 作为所述炭黑,例如可列举MA-100、MA-7、MA-70、MA-77、MA-11、#40、#44(三菱化学公司制),Raven 1100、Raven 1080、Raven 1255、Raven760、Raven 410(Columbian Carbon公司制)等。 -荧光颜料- 作为所述荧光颜料,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在使合成树脂进行本体聚合时或聚合后,将发出各种色彩的荧光染料溶解或着色,得到着色的块状树脂,粉碎该块状树脂使其微细化,得到所谓的合成树脂固溶体型的物质。作为负载染料的合成树脂,可列举将例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磺酰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负载在染料上的荧光颜料等。 -着色剂分散剂- 作为所述着色剂分散剂,只要其不影响乳液的形成,则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使用乳化剂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高分子等。 作为所述着色剂分散剂,可以列举例如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等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六甘油多蓖麻酸酯等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胺/脂肪酰胺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胺类高分子化合物、铝螯合物类化合物、苯乙烯-马来酸酐类共聚物化合物、聚羧酸酯型高分子化合物、脂肪族类多元羧酸、高分子聚酯的胺盐类、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量聚羧酸的长链胺盐类、长链聚氨基酰胺(polyaminoamide)与高分子聚酯形成的盐、聚酰胺类化合物、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烷基磺基羧酸盐类、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类、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类、聚乙抱亚胺、醇胺盐、及醇酸树脂等对不溶性着色剂具有分散能力的树脂等;此外,在不影响油墨的保存稳定性的范围内,还可以列举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作为具体实例,可列举日本Lubrizol公司制造的ソルスパ一ズ系列(S3000、S5000、S9000、S13240、S13940、S16000、S17000、S20000、S24000、S26000、S27000、S28000、S31845、S31850、S32550、S34750、S41090、S53095等)、AJINOMOTO FINE-TECHNO公司制造的PlainAct(プレ一ンアクト)AL-M、AJISPER系列(PB711、PM821、PB821、PB811、PN411、PA111等)、Air Products公司制造的Surfynol系列(GA、TG、CT-221、CT-121等)、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OLFINE(オルフイン)PD系列(001、002W、003、004、005等)、日光化学公司制造的TMGS-15、TMGO-15、Decaglyn系列(1-L、1-M、1-O等)、TL-10、TP-10、TO-10、TI-10、BL-21、BC-15TX、BC-23、BC-30TX、BC-40TX、BS-20、BO-10TX、TAMNS-10、TAMNS-15、TAMNO-5、TAMNO-15、TAMNS-8、OTP-100、OTP-75等。 上述分散剂可以单独添加一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添加,除高分子及树脂以外的着色剂分散剂的添加量优选为着色剂质量的4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35质量%。当添加的醇酸树脂为高分子量树脂时,对不溶性着色剂的分散稳定性特别有效,而当仅使用醇酸树脂或组合使用醇酸树脂与其它分散剂时,相对于1份不溶性着色剂,该树脂的添加量优选为0.05份以上。 另外,被用于使着色剂分散的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改善油墨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因此,即使在油相中不含有着色剂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其添加到油相中。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优选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0.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 -油成分- 作为所述的油成分,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植物油等。 --植物油-- 作为所述植物油,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大豆油、菜子油、玉米油、芝麻油、妥尔油、棉籽油、向日葵籽油、红花油、核桃油、罂粟油、亚麻仁油等,这些植物油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作为上述的植物油,也可以使用被甲基、丁基、异丙基、丙基等酯化了的植物油。上述植物油可与干性油及所述干性油的加工油(本发明中使用的植物油)组合使用。考虑到印刷后油墨干燥性,优选使用碘值为100以上、通常被称为半干性油的植物油。 --植物油以外的油成分-- 作为除了上述植物油以外的其它油成分,可列举例如石油类溶剂、液体石蜡、锭子油、机油、润滑油、矿物油等。另外,在不影响安全性及保存稳定性的范围内,也可以组合使用合成油。 作为石蜡类油,可列举出光兴产公司制造的Diana Process Oil(PX-32、PX-90、PW-32、PW-90、PW-380、PS-32、PS-90、PS-430等)、Diana Frecia系列(S-32、S-90、P-32、P-90、P-150、P-180、P-430等)等。 作为环烷类油,经过环分析,其是一种环烷成分的碳含量(CN)为30%以上、芳香族成分的碳含量(CA)为20%以下、且石蜡成分的碳含量(CP)为55%以下的矿物油,可列举出光兴产公司制造的Diana Process Oil(NP-24、NR-26、NR-68、NS-90S、NM-280等)、Diana Frecia系列(G-6、F-9、N-28、N-90、N-150、U-46、U-56、U-68、U-130、U-170、U-260)、JAPAN SUN OIL公司制造SUNTHENE OIL系列(410、420、450、480、3125、4240等)等。 作为安全性高的石油类溶剂,可列举埃克森美孚公司制造的ISOPAR系列(C、E、G、H、L、M等)及EXXOL(D30、D40、D80、D110、D130等)、日石三菱公司制造的AF溶剂系列(4号、5号、6号、7号)等。 在上述油成分中,考虑到安全性,优选使用含有多环芳香族成分小于3质量%的油成分,其中,所述的多环芳香族成分是含有3个以上缩合芳香环的芳香烃。 -抗氧剂- 使用上述高碘值的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时,由于其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因而会加速油的干燥(固化),进而导致含有上述植物油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也发生固化。油墨一旦固化,有时会产生丝网网眼堵塞、图像沾染等不良情况,因此,使用高碘值(含有大量不饱和键)的植物油时,优选在其油相或水相中含有抗氧剂来防止植物油中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的氧化。 作为所述抗氧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二苯基苯二胺、异丙基苯基苯二胺等胺类化合物;生育酚、二丁基甲基苯酚等酚类化合物;巯甲基苯并咪唑等硫类化合物;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丁基羟基苯甲醚等。上述抗氧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上述抗氧剂的含量优选为油墨中油相的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1.0质量%。通过添加上述抗氧剂,可防止油相中的粘合剂树脂等发生氧化,由此,可防止油墨粘度上升等。但是,当添加的抗氧剂相对于植物油含量为极少量时,无法期待适当的抗氧化效果;相反,当添加的抗氧剂相对于植物油含量为大量时,如果一次性添加,则其可能起到氧化促进剂的作用。因此,为了在使用少量的抗氧剂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植物油的氧化,优选添加协同剂。 -协同剂- 所述协同剂是指:虽然其自身基本不具有抗氧化作用,但当其与抗氧剂组合使用时可增强抗氧剂的效果的成分。所述协同剂通常为酸性物质,是具有若干个羟基或羧基的多官能性化合物。 作为上述协同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蛋氨酸、抗坏血酸、苏氨酸、亮氨酸、牛奶蛋白质水解物、戊氨酸、棕榈酸抗坏血酯、苯基丙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胰脏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液、天冬酰胺、精氨酸、巴比土酸、胂凡纳明、茚满三酮、丙烷脒(propamidine)、组氨酸、正亮氨酸、甘油磷酸、酪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液、酪蛋白的盐酸水解液等。上述协同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抗氧剂,上述协同剂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份~150质量份。 -氧化聚合促进剂- 作为所述氧化聚合促进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钴、锰、稀土金属的有机酸(例如环烷酸、辛酸、树脂酸)金属盐等。其中,尤其优选环烷酸钴、环烷酸锰等。 氧化聚合促进剂的含量优选为油相总量的0.1质量%~5质量%,尤其优选为0.3质量%~1.0质量%。 -乳化剂- 所述乳化剂用于形成油包水型乳液,可以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对稳定性有效,则可以是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上述乳化剂中,特别优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所述乳化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等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等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十甘油三油酸酯、六甘油多蓖麻酸酯等(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植物油脂肪酸酯等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胺/脂肪酰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蓖麻油/固化蓖麻油、高级醇等。通过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上述乳化剂,可制备出具有高度保存稳定性的乳液。所述乳化剂的含量优选为油墨总量的0.5质量%~15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6质量%。 -凝胶化剂- 作为所述凝胶化剂,具有使油相中含有的树脂发生凝胶化,进而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定影性和流动性得以提高的作用。作为所述凝胶化剂,优选能够与油相中的树脂以配位键结合的化合物。 作为所述凝胶化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含有Li、Na、K、Al、Ca、Co、Fe、Mn、Mg、Pb、Zn、Zr等金属的有机酸盐;有机螯合物、金属皂低聚物等。具体而言,可列举辛酸铝等辛酸金属盐;环烷酸锰等环烷酸金属盐;硬脂酸锌等硬脂酸盐;单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醇铝等有机螯合物等。这些凝胶化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上述油相中的树脂100质量份,上述凝胶化剂的含量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10质量份。 -填充颜料- 为了调节粘度,还可以向上述油墨中添加填充颜料。作为添加到油墨中的所述填充颜料,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白土、二氧化硅、滑石、粘土、碳酸钙、有机膨润土、硫酸钡、氧化钛、铝白、硅藻土、高岭土、云母、氢氧化铝等无机微粒,以及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有机微粒或由它们的共聚物构成的微粒。作为具体实例,可列举日本AEROSIL公司制造的AEROSIL 200、AEROSILR972等;白石工业公司制造的白艳华TDD、白艳华O、NEW D ORBEN;丰顺洋行(豊順洋行)公司制造的BEN-GEL、S-BEN、ORGANITE等;日产ガ一ドラ一触媒公司制造的TIXOGEL系列(VP、DS、GB、VG、EZ-100等)、OPTIGEL等。 作为上述填充颜料,可以添加到油相、水相或两相中。上述填充颜料的含量优选为油墨总量的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5质量%。 -干燥剂- 作为所述的干燥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只要可以促进氧化聚合,则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钴、锰、稀土元素的有机酸等金属干燥剂,更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环烷酸钴、环烷酸锰。金属干燥剂的添加量优选为油相总量的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3质量%~1.0质量%。 <水相> 所述水相中含有水、着色剂,进一步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着色剂的分散剂、O/W树脂乳液、水性高分子、电解质、水的蒸发抑制剂、防冻剂、防腐或杀霉菌剂、pH调节剂以及填充颜料等其它成分。上述构成成分可以使用不妨碍乳液形成的公知组分。 -水-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水,只要是清洁的水就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自来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等。 -着色剂- 作为所述着色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乙炔黑、槽法炭黑、炉法炭黑等炭黑类;铝粉、青铜粉等金属粉;氧化铁红、铅黄、群青、氧化铬、氧化钛等无机颜料;不溶性偶氮颜料、偶氮色淀颜料、缩合偶氮颜料等偶氮类颜料;无金属酞菁颜料、铜酞菁颜料等酞菁类颜料;蒽醌类、喹吖酮类、异吲哚满酮类、异吲哚满类、二噁嗪类、士林类、二萘嵌苯类、芘酮类、硫靛类、奎酞酮类、金属络合物等的缩合多环类颜料;酸性或碱性染料中的任一种色淀等有机颜料;重氮染料、蒽醌类染料等油溶性染料;荧光颜料等。 对于所述荧光颜料,在使合成树脂进行本体聚合时或聚合后,将发出各种色彩的荧光染料溶解或着色,得到着色的块状树脂,粉碎该块状树脂使其微细化,得到合成树脂固溶体型的物质。作为所述的合成树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磺酰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 由于染料在耐光性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优选使用不溶性着色剂。另外,出于补色的目的,上述不溶性着色剂可以被包含在油相或水相的任一相中,也可以被包含在油相和水相中。另外,上述不溶性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 分散在上述油相、水相中的不溶性着色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5μm~10μm,更优选为0.1μm~1.0μm。 所述不溶性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油墨总量的2质量%~15质量%。 当将炭黑添加到油相中时,优选使用pH小于5的酸性炭黑。添加到水相中时,优选其pH为5以上、更优选pH为6~10、进一步优选pH为7~9。不过,也可以向油相中添加pH6~pH10的炭黑、向水相中添加pH小于5的炭黑,还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pH不同的炭黑。 作为所述炭黑,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MA-100、MA-7、MA-70、MA-77、MA-11、#40、#44等;Columbian Carbon公司制造的Raven 1100、Raven 1080、Raven 1255、Raven 760、Raven 410等。 -着色剂分散剂- 作为所述着色剂分散剂,可使用不影响乳液形成的物质,也可以使用用于所述乳化剂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水溶性高分子。 作为所述着色剂分散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等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六甘油多蓖麻酸酯等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胺/脂肪酰胺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胺类高分子化合物、铝螯合物、苯乙烯-马来酸酐类共聚高分子化合物、聚羧酸酯型高分子化合物、脂肪族类多元羧酸、高分子聚酯的胺盐类、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量聚羧酸的长链胺盐类、长链聚氨基酰胺与高分子酸聚酯形成的盐、聚酰胺类化合物、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烷基磺基羧酸盐类、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类、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类、聚乙抱亚胺、醇胺盐等对不溶性着色剂具有分散能力的树脂等。另外,在不影响油墨的保存稳定性的范围内,还可以列举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上述着色剂分散剂的市售产品,可列举日本Lubrizol公司制造的ソルスパ一ズ系列(S3000、S5000、S9000、S13240、S13940、S16000、S17000、S2000、S24000、S26000、S27000、S28000、S31845、S31850、S32550、S34750、S41090、S53095等);AJINOMOTO FINE-TECHNO公司制造的PlainAct(プレ一ンアクト)AL-M、AJISPER系列(PB711、PM821、PB821、PB811、PN411、PA111等);Air Products公司制造的Surfynol系列(GA、TG、CT-221、CT-121等);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OLFINE PD系列(001、002W、003、004、005等)、日光化学公司制造的TMGS-15、TMGO-15、Decaglyn系列(1-L、1-M、1-O等)、TL-10、TP-10、TO-10、TI-10、BL-21、BC-15TX、BC-23、BC-30TX、BC-40TX、BS-20、BO-10TX、TAMNS-10、TAMNS-15、TAMNO-5、TAMNO-15、TAMNS-8、OTP-100、OTP-75等。 上述着色剂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除了高分子及树脂以外的所述着色剂分散剂的含量相对于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35质量%。 另外,被用于着色剂的分散或乳化的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改善油墨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因此,即使在油相中不含有着色剂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其添加到油相中。作为所述表面活性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AJINOMOTO FINE-TECHNO公司制造的AJISPER PN411;Croda公司制造的Hypermer(ハイパマ一)B246;Lubrizol公司制造的ソルスパ一ズ16000等。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为油墨总量的0.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 -O/W树脂乳液-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O/W树脂乳液,可以是合成高分子,也可以是天然高分子。作为所述合成高分子,例如可列举乙酸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氯乙烯、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等。作为所述天然高分子,可列举能够添加到油相中的高分子等。在不影响油包水型乳化油墨的稳定性的范围内,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上述O/W树脂乳液,另外,对于分散方法而言,也可以向其中添加分散剂、保护胶体、表面活性剂。另外,对于合成方法而言,可以通过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或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来合成。上述O/W树脂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优选为40℃以下。 另外,上述O/W树脂乳液的粒径优选为0.1μm~30μm,更优选为0.5μm~5μm。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淀粉、甘露聚糖、褐藻酸钠、半乳聚糖、西黄蓍胶、阿拉伯树胶、茁霉多糖、葡聚糖、黄胞胶、骨胶、明胶、胶原、酪蛋白等天然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羧甲基淀粉、二醛淀粉等半合成高分子;丙烯酸树脂及聚丙烯酸钠等的中和物、烷基改性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聚乙抱亚胺、聚丙烯酰胺、聚N-丙烯酰基吡咯烷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等聚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基甲基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以及它们被烷基部分疏水后而得到的高分子;利用烷基使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及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取代基部分疏水化后所得的共聚型聚合物、聚乙烯与聚丙烯或聚乙烯与聚丁烯的AB或ABA型嵌段共聚物、BASF公司制造的PVP K-30等。上述高分子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可根据需要将其添加至油相或水相中。 相对于油墨中的水含量,上述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15质量%。 上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1000000,更优选为5000~30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150000。 -电解质- 作为所述电解质的离子,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列举碱金属、碱土金属等阳离子和柠檬酸根离子、酒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醋酸根离子、氯离子、硼酸根离子等阴离子。可是,为了防止添加到水相中的非水溶性颜料、填充颜料、及O/W树脂乳液等发生聚集,并同时兼顾乳液的稳定性,优选使用1价的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作为阳离子。因此,作为上述电解质,优选例如硫酸锂、硫酸钾、硫酸钠、柠檬酸钠、磷酸氢钠、硼酸钠、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锂等。 电解质在所述水相中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 另外,在不影响乳液的稳定性和粉末分散稳定性的范围内,还可以组合使用2价的阳离子电解质。 -水的蒸发防止剂或防冻剂- 作为可兼作水的蒸发防止剂和防冻剂使用的成分,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等二醇;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等低级饱和一元醇;甘油、山梨糖醇等多元醇等。上述蒸发防止剂和防冻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水的蒸发防止剂和防冻剂在所述水相中的含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质量%~12质量%。 -防腐剂或杀霉菌剂- 作为所述防腐剂或杀霉菌剂是为了防止细菌或霉菌在乳液内繁殖而添加的成分,当对乳液长期保存时,优选添加防腐杀霉菌剂。 作为所述的防腐剂或杀霉菌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水杨酸、酚类、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芳香族羟基化合物;或它们的氯化物;山梨酸、脱氢乙酸、MIT(甲基异噻唑啉)、BIT(丁基异噻唑啉)、OIT(辛基异噻唑啉)等噻唑啉类等。此外,还可以使用吡啶硫酮锌(zinc pyrithione)或(2-吡啶硫醇-1-氧化物)钠((2-ピリジルチオ-1-オキシド)ナトリウム)、双(2-吡啶硫醇-1-氧化物)等。上述防腐剂或杀霉菌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防腐剂或杀霉菌剂在所述水相中的含量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1.2质量%。 -pH调节剂- 所述pH调节剂为氨、三乙醇胺、醋酸钠、三戊胺、氢氧化钠等,必要时,添加这些pH调整剂,可以使水相的pH保持在6~8。当水相的pH偏离上述范围时,添加增粘剂用水溶性高分子时,存在其效果被破坏等问题。 另外,为了将pH保持在一定值,还可以添加缓冲剂,作为所述缓冲剂,例如可列举乙二胺四乙酸、Aldrich公司制造的Trizma base、4-吗啉代乙磺酸(MES)、4-吗啉代丙磺酸(MOPS)等。另外,上述缓冲液在上述水相中的含量优选为0.05质量%~0.1质量%。 -填充颜料- 作为所述填充颜料,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与被添加到上述油相中的填充颜料相同的成分。 -其它添加剂- 除上述以外,为了使印刷时印刷用纸和印刷鼓之间能够较好地分离,或者为了防止印刷用纸发生卷曲,还可以向本发明的孔版印刷用油包水型乳化油墨的油相中添加蜡。此外,通过向水相中添加三乙醇胺或氢氧化钠等,可以使因添加了水溶性高分子而达成的水相的高粘度化进一步增加。另外,通过向水相中添加防锈剂或消泡剂,可以防止在印刷时印刷机因油墨而生锈或者油墨起泡。上述添加剂只要是根据需要添加的、已知可以被添加到孔版印刷用油墨中的公知产品即可,这些添加剂可以使用与传统产品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添加量。 本发明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采用与制造传统乳化油墨时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油相及水相,且二者均利用公知的乳化机将水相缓缓添加到油相中来进行乳化。例如,在油相中含有着色剂的油墨中,通过向油成分中添加着色剂和着色剂分散剂,并利用三辊机、珠磨机等市售的分散机将其细碎分散,再根据需要添加清漆或乳化剂等,即制得油相。通过使用搅拌机使水、电解质、甘油等防冻剂、防腐/杀霉菌剂、及水溶性高分子等调配均匀,即制得水相。树脂是通过在油成分中加热溶解而使其成清漆状态。例如,对于油相中含有不溶性着色剂的W/O乳化油墨,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首先,利用三辊机研磨着色剂、油和不溶性着色剂分散剂以进行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的制备,向该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中加入乳化用表面活性剂、油、以及植物油及树脂等清漆,得到油相,向该油相中加入由水、防冻剂、抗菌剂、电解质、水溶性树脂等组成的水相以进行乳化,从而得到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填充颜料等其它成分。所述清漆是在油成分中加热溶解树脂成分而得到的产物,可通过公知方法获得。另外,在水相中含有着色剂的油墨中,可利用搅拌机使清漆成分、油成分、乳化剂等混合均匀来制备油相。而作为水相,是利用珠磨机等低粘度用分散机在水中分散着色剂、着色剂分散剂、水溶性高分子,再根据需要向其中添加电解质、甘油等防冻剂、防腐或杀霉菌剂等来制备水相。例如,水相中含有不溶性着色剂的W/O乳化油墨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加入不溶性着色剂、着色剂分散剂、水溶性高分子、防冻剂、抗菌剂、水并进行预混之后,使用珠磨机进行分散,得到水相,搅拌该水相并将其混合到预先制备的含有油、植物油、乳化用表面活性剂、清漆等成分的油相中进行乳化,从而获得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填充颜料等其它成分。另外,作为油相和水相中含有着色剂的油墨,可由含有着色剂的油相和含有着色剂的水相来制备油墨。例如,在油相和水相的两相中均含有不溶性着色剂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分别制备油相、水相的不溶性着色剂分散液,再在油相中搅拌混合水相,使其乳化,从而制得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填充颜料等其它成分。作为本发明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粘度,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搅拌条件等适当选择,但优选剪切速度20sec-1时的粘度为2Pa·s~40Pa·s,更优选为10Pa·s~30Pa·s。 实施例 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定。 在下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可按照下述方法来测定“干性油的碘值”及“树脂的重均分子量”。 <干性油的碘值> 根据JIS K 0070测定碘值。 <树脂的重均分子量>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并换算为聚苯乙烯而求得。 (实施例A-1~A-19及比较例A-1~A-10) -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制备- 利用与制备传统的乳化油墨相同的方法按照表1~表3所示的油墨配方(单位为质量%)制备油相及水相,在公知的乳化机内使两相乳化,从而制作实施例A-1~A-19及比较例A-1~A-10的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具体操作如下:在实施例A-16及比较例A-6、A-7中,采用三辊机对着色剂、油和不溶性着色剂分散剂进行研磨以制备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向该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以下称为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中加入乳化用表面活性剂、油、干性油(或加工油)和树脂等清漆,形成油相,并向该油相中加入由水、防冻剂、抗菌剂、电解质或水溶性树脂等组成的水相并进行乳化,从而制得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另外,在实施例A-1~A-15、A-17~A-19及比较例A-1~A-5、A-8~A-10中,在加入不溶性着色剂、水溶性高分子、防冻剂、抗菌剂、水并进行预混之后,使用珠磨机进行分散,得到水相。搅拌水相并将其混合到预先制备的含有油、干性油或加工油、乳化用表面活性剂、清漆等成分的油相中并进行乳化,从而制得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 [表1] [表2] [表3] 下述针对表1~3中的油墨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颜料:MA-70三菱化学公司制 *颜料分散液:AL-M AJINOMOTO FINE-TECHNO公司制 *油:SUNTHENE 310 SUNOIL公司制 *石油类溶剂: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 *植物油类溶剂: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 *树脂:T-361(重均分子量200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 *树脂:KG-836(重均分子量400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 *树脂:KG-846(重均分子量800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 *树脂:KG-1847(重均分子量1500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 *树脂:T-407(重均分子量2000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 *加工油:中国桐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 *干性油:桐油(碘值为155~175)日清奥利友公司制 *干性油:亚麻籽油(碘值为179~180)KANEDA公司制 *干性油:大豆油(碘值为114~138)日清奥利友公司制 *氧化聚合促进剂:环烷酸锰昭和化学公司制 *抗氧剂:理研E油1000(d-δ-生育酚)理研维生素公司制 *乳化剂: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花王公司制 *颜料:Raven 760 Columbian公司制 *水溶性高分子:PVP K-30 BASF公司制 *防冻剂:甘油 花王公司制 *抗菌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关东化学公司制 *电解质:硫酸镁 关东化学公司制 *水:离子交换水 如下所述,对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沾染性(擦れ汚れ)、干燥速度、油墨敞开保存性和成本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4~6所示。 <沾染性的评价> 将0.5g油墨置于LT测试器(谷口油墨公司制造,自动展色机Type LT-2)上,进行10秒钟混炼之后,在纸(Ricoh公司制造,Type 6200PPC)上印刷20mm×20mm的黑实心(ベタ)图像,得到样品。经过24小时后,将样品装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东洋精机制造所制造,耐摩擦坚牢度试验机)上,对往复10次后的样品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污染情况使用X-Rite(X-Rite公司制造,分光浓度计),由样品的白色部分和白色部分中的污染部分的Lab色差进行评价,该评价根据下述标准分为4个等级。 [判断标准] ◎:色差小于0.80 ○:色差小于1.10 △:色差小于1.40 ×:色差为1.40以上 <干燥速度的评价> 将0.5g油墨置于LT测试器(谷口油墨公司制造,自动展色机Type LT-2)上进行10秒钟混炼之后,在纸(Ricoh公司制造,Type 6200PPC)上印刷20mm×20mm的黑实心图像,得到样品。经过1小时以后,在样品的黑实心图像部分贴上遮盖用纸带(日东电工公司制造)并施压后,将纸带揭下,测定此时着色剂向纸带上的转移量,所述转移量利用Macbeth浓度计(GretagMacbeth公司制造)以浓度形式评价。该评价根据下述标准分为4个等级。 [评价标准] ◎:浓度小于0.15 ○:浓度小于0.25 △:浓度小于0.35 ×:浓度为0.35以上 <耐水性的评价> 利用市售的孔板印刷机(Ricoh公司制造,Satelio A650)在纸(Ricoh公司制造,Type 6200PPC)上将油墨印刷成20mm×20mm的实心图像,得到样品。经过24小时后,用蘸有水的手指描印刷样品,利用Macbeth浓度计(GretagMacbeth公司制造)测定此时样品上油墨洇渗(污染)部分的浓度,通过洇渗(污染)部分的浓度进行评价。该评价根据下述标准分为4个等级。 [评价标准] ◎:浓度小于0.10 ○:浓度小于0.12 △:浓度小于0.16 ×:浓度在0.16以上 <油墨的敞开保存性的评价> 在玻璃板上涂布一薄层油墨,针对在室温(25℃)环境下放置时油墨表面的变化进行评价,该评价根据下述标准可分为4个等级。 [评价标准] ◎:放置1周后无变化 ○:5日后成膜 △:3日后成膜 ×:1日后成膜 <油墨成本> 油墨的成本可根据对油墨成本影响较大的油相的比例来评价。该评价根据下述标准分为4个等级。 [评价标准] ◎:油相小于30质量% ○:油相为30质量%以上且小于40质量% △:油相为40质量%以上且小于50质量% ×:油相为50质量%以上 [表4] 实施例 A-1 实施例 A-2 实施例 A-3 实施例 A-4 实施例 A-5 实施例 A-6 实施例 A-7 实施例 A-8 实施例 A-9 沾染性 △ ○ ◎ ◎ ◎ ◎ ◎ ◎ ◎ 干燥速度 ○ ○ ◎ ◎ ◎ ○ ◎ ◎ ◎ 耐水性 △ ○ ◎ ◎ ◎ ○ ○ ◎ ◎ 油墨的敞 开保存性 ◎ ◎ ◎ ◎ ◎ ◎ ◎ ◎ ○ 油墨成本 ◎ ○ ○ ○ △ ○ ○ ○ ○[表5] 实施例 A-10 实施例 A-11 实施例 A-12 实施例 A-13 实施例 A-14 实施例 A-15 实施例 A-16 实施例 A-17 实施例 A-18 实施例 A-19 沾染性 ◎ ◎ ◎ ○ ○ △ ◎ ◎ ○ ○ 干燥速度 ◎ ◎ ◎ ◎ ◎ ◎ ○ ◎ ◎ ○ 耐水性 ◎ ◎ ○ ○ ○ ○ ◎ ◎ ◎ ◎ 油墨的敞 开保存性 △ △ ◎ ◎ ◎ ◎ △ ○ ○ ◎ 油墨成本 ○ △ △ ○ ○ ○ △ ○ ○ ○[表6] (实施例B-1) 加入下述各成分并进行预混后,使用珠磨机进行分散,得到水相,其中,所述预混的各成分如下:7.0质量份作为颜料的Raven 760(Columbian公司制)、1.0质量份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PVP K-30(BASF公司制)、7.0质量份作为防冻剂的甘油(花王公司制)、0.1质量份作为抗菌剂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关东化学公司制)、0.1质量份作为电解质的硫酸镁(关东化学公司制)、及56.8质量份离子交换水。进一步,搅拌水相并将其混合到预先制备的油相中进行乳化,从而得到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油相中含有下述成分:10.0质量份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5.0质量份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5.0质量份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2.0质量份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2.0质量份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4.0质量份作为乳化剂的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花王公司制)。 使用获得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后述的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沾染性的评价) 将0.5g油墨置于LT测试器(谷口油墨公司制造,自动展色机Type LT-2)上,进行10秒钟混炼之后,在Ricoh制造的Type 6200PPC纸上印刷20mm×20mm的实心图像,得到样品。经过24小时后,将纸装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上,对往复10次后纸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污染情况使用X-Rite、由纸和污染部分的Lab色差进行评价,评价分为4个等级。 ◎:色差小于0.80 ○:色差为0.8以上且小于1.10 △:色差为1.10以上且小于1.40 ×:色差为1.40以上 (干燥速度的评价) 利用LT测试器印刷并经过1小时后,贴上遮盖用纸带(日东电工公司制造)并施压后,将纸带揭下,测定此时着色剂向纸带上的转移量,所述转移量利用Macbeth浓度计以浓度形式评价,该评价分为4个等级。 ◎:浓度小于0.15 ○:浓度为0.15以上且小于0.25 △:浓度为0.25以上且小于0.35 ×:浓度为0.35以上 (耐水性的评价) 利用市售的Ricoh制孔板印刷机Satelio A650在Ricoh公司制Type 6200PPC纸上将油墨印刷成20mm×20mm的实心图像,得到样品。经过24小时后,用蘸有水的手指描印刷样品,利用Macbeth浓度计测定此时样品上油墨洇渗(污染)部分的浓度,该评价根据污染浓度分为4个等级。 ◎:浓度小于0.10 ○:浓度为0.10以上且小于0.12 △:浓度为0.12以上且小于0.16 ×:浓度为0.16以上 (油墨的敞开保存性的评价) 在玻璃板上涂布一薄层油墨,针对在室温环境下放置时油墨表面的变化进行了评价。 ◎:放置1周后无变化 ○:4~5日后成膜 △:2~3日后成膜 ×:1日后成膜 (油墨成本的评价) 油墨的成本可根据对油墨成本影响较大的油相的比例来评价。 ◎:油相小于30重量% ○:油相为30重量%以上且小于40重量% △:油相为40重量%以上且小于50重量% ×:油相为50重量%以上 (比较例B-1) 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并且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比较例B-2)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57.8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的添加量由10.0质量份变为12.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3.0质量份、并且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实施例B-2)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54.8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的添加量由10.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0.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实施例B-3)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8.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实施例B-4)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6.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8.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8.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实施例B-5)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2.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0.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10.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实施例B-6)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9.5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0.5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实施例B-7)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9.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1.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实施例B-8)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实施例B-9)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8.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实施例B-10)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伪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2.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10.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比较例B-3)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52.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10.0质量份,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实施例B-11)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4.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3.4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8.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10.0质量份、向油相中添加0.5质量份作为干燥剂的环烷酸锰(昭和化学公司制)、并向油相中添加0.1质量份作为抗氧剂的理研E油1000(d-δ-生育酚)(理研维生素公司),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0所示。 (实施例B-12) 利用三辊机对7.0质量份作为颜料(不溶性着色剂)的MA-70(三菱化学公司制)、0.5质量份作为颜料分散剂(不溶性着色剂分散剂)的AL-M(AJINOMOTO FINE-TECHNO公司制)、以及15.5质量份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进行混炼,由此进行颜料分散体(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的制备,向该颜料分散体(不溶性着色剂分散体)中加入6.0质量份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10.0质量份作为植物油的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以及4.0质量份作为乳化剂(乳化用表面活性剂)的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花王公司制),制得油相,向其中加入由下述成分构成的水相并进行乳化后,制得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中,所述构成水相的各成分为:49.8质量份离子交换水、7.0质量份作为防冻剂的甘油(花王公司制)、0.1质量份作为抗菌剂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关东化学公司制)、以及0.1质量份作为电解质的硫酸镁(关东化学公司制)。 使用获得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1所示。 (比较例B-4)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49.8质量份变为61.3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向油相中添加10.0质量份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2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1所示。 (实施例B-13)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的植物油由2.0质量份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变为8.0质量份桐油(日清奥利友公司制,碘值为155~175),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比较例B-5)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54.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将添加的植物油由2.0质量份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变为8.0质量份桐油(日清奥利友公司制,碘值为155~175),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B-14)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的植物油由2.0质量份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变为8.0质量份亚麻籽油(KANEDA公司制,碘值为179~180),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比较例B-6)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54.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将添加的植物油由2.0质量份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变为8.0质量份亚麻籽油(KANEDA公司制,碘值为179~180),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B-15)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的添加量由56.8质量份变为48.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的添加量由2.0质量份变为6.0质量份、将添加的植物油由2.0质量份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变为8.0质量份大豆油(日清奥利友公司制,碘值为114~138),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比较例B-7) 将添加到水相中的离子交换水由56.8质量份变为54.8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油的SUNTHENE 310(SUNOIL公司制)、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石油类溶剂的AF-5(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14.0质量份、将添加到油相中的作为植物油类溶剂的大豆油脂肪酸甲基酯(当荣化学公司制)的添加量由5.0质量份变为4.0质量份、未向油相中添加作为环化橡胶的ALPEX CK514(日本Cytec公司制)、将添加的植物油由2.0质量份中国桐油4号(东新油脂公司制,桐油(碘值为155~175)的加工油)变为8.0质量份大豆油(日清奥利友公司制,碘值为114~138),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法制备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并利用上述制备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进行沾染性评价、干燥速度评价、耐水性评价、油墨的敞开保存性评价和油墨成本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根据表7~表12,由于实施例B-1~B-15比比较例B-1~B-7的“沾染性”及“干燥速度”的结果优异,其中,实施例B-1~B-15的油相中同时含有环化橡胶、和植物油或该植物油的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而比较例B-1~B-7的油相中不含环化橡胶且不含有植物油或该植物油的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可判断出:当油相中同时含有环化橡胶、和植物油或该植物油的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时,可以提高颜料(着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性和干燥速度。 根据表12,由于油相中含有中国桐油4号的实施例B-9及油相中含有桐油的实施例B-13比油相中含有亚麻籽油的实施例B-14的“沾染性”结果优异,因此,可判断出:当油相中含有桐油或聚合桐油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颜料(着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性。 根据表11,由于水相中含有颜料(着色剂)的实施例B-10比油相中含有颜料(着色剂)的实施例B-12的“干燥速度”结果优异,因此,可判断出:当水相中含有颜料(着色剂)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干燥速度。 根据表8,由于实施例B-2~B-4的“沾染性”及“耐水性”结果比实施例B-1优异、“油墨成本”结果比实施例B-5优异,其中,实施例B-2~B-4的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实施例B-1的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0质量%、实施例B-5的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0.0质量%,因此,可判断出:当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时,可以期待着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性的进一步提高、耐水性的提高、油墨成本的降低。 根据表8,由于实施例B-3~B-4的“干燥速度”结果比实施例B-1~B-2优异,而实施例B-3~B-4的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6.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实施例B-1~B-2的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0质量%~4.0质量%,因此,可判断出:当环化橡胶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6.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干燥速度。 根据表9,由于实施例B-3及实施例B-7~B-9的“干燥速度”结果比实施例B-6优异、“油墨的敞开保存性”结果比实施例B-10优异,而实施例B-3及实施例B-7~B-9的桐油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实施例B-6的中国桐油4号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0.5质量%、实施例B-10的中国桐油4号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0.0质量%,因此,可判断出:当干性油及所述干性油的加工油中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1.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时,可期待干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并可以期待在敞开时和敞开状态下防止油墨固化。 根据表9,由于实施例B-3及B-8的“耐水性”结果比实施例B-6及B-7优异、“油墨的敞开保存性”结果比实施例B-9及B-10优异,而实施例B-3及B-8的中国桐油4号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实施例B-6及B-7的中国桐油4号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0.5质量%~1.0质量%、实施例B-9及B-10的中国桐油4号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8.0质量%~10.0质量%,因此,可判断出:当干性油及所述干性油的加工油中任一种的添加量为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的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时,可期待耐水性的提高、并可以期待在敞开时和敞开状态下防止油墨固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着色剂在纸张上具有优异的定影性、干燥速度、耐水性,并且可有效防止敞开状态下发生油墨固化,因此在热敏孔版印刷中是有用的。
《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孔版印刷用乳化油墨,其特征在于,该乳化油墨中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油相及90质量10质量的水相,其中,所述油相中含有树脂、且含有干性油及其加工油中的至少一种。。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